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的编写需要克服主观感情的干扰,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展现事实,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语句通顺,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6篇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1

俞敏君,男,中共党员,全科主治医师,现任松江区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被评为2016年度“松江区建设健康城区先进工作者”。工作20几年来,俞敏君始终秉持初心,默默奉献,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敏捷的工作思路保障着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3月,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挺身而出,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在泖港镇的各个角落留下他奋斗的身影。

迎难而上,做闻风而动的“追击者”

永葆初心跟党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俞敏君始终把个人的工作融于党的事业,把个人的追求融于患者的需求,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战“疫”打响后,作为社区核酸检测阳性复核追踪采样小组负责人,俞敏君迎难而上,与时间争先、与病毒赛跑。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放下对家中父母和一对双胞胎孩子的牵挂,天天吃住在单位,带领团队成员一刻不停地奔忙在复核追踪的路上。从一个个村居大筛查、一幢幢封控楼道上门采样,到大筛查后复核初筛阳性人员的采样,这些工作风险大、时间紧、任务繁重,可是俞敏君没有退缩,化压力为动力,加快速度锁定目标,守护万家安康。

那段艰难时期,俞敏君保持24小时手机在线,以便第一时间接收上级工作指示,及时回复各类采样信息并落实采样任务。晚上出发采样,次日早上回单位是常有的事。从村居到小区,复核工作不仅需要脑力,更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心。无论接收工作任务还是梳理采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俞敏君总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工作细心,服务更贴心,遇到团队成员有困难的,总是主动关心,尽力照顾好每一个成员。

勇挑重担,做防控路上的病毒“捕手”

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后,泖港镇成立了一支环境消杀队伍,俞敏君既是指导人员又是消杀人员。消杀队伍是冲在最前面的队伍之一,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遇上人手不足的情况,他时常背着几十斤药水桶跑上跑下,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全副武装下,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家里以及邻近的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做到不留死角。

作为指导人员,俞敏君经常下到村居、环卫所对消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包括不同场所采用的不同消毒方式、消毒的频次与要点、消毒液的浓度配比及其配置方法、消杀的注意事项等,每个工作流程他都耐心细致讲解,做到滴水不漏。

负重前行,做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中心陆续负责一些集中隔离点的医疗工作。每一次场所筹建、场地布局、人员培训,俞敏君都参与其中、亲力亲为。信息组、医疗组、消杀组、志愿者组、酒店工作人员组,每一个工作组的成立到工作流程细化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集中隔离点,他的角色随时在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两者之间来回切换。

俞敏君就像一位大家长,集中隔离点有他指导,工作如有定海神针。记得有位小女孩入住隔离点后心理状态不稳定,俞敏君得知情况后,马上上门安抚她的不安情绪,并第一时间联系她的父母过来做思想工作。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女孩的情绪恢复平稳并顺利完成了14天的集中隔离。在集中隔离点工作,有时要待上一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但俞敏君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乐观地做着每项工作,这种工作态度也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只有信仰,才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这是俞敏君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这次抗疫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一个管理人员的果敢,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落实着社区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如果党组织是一个熔炉,他就是那块需要锤炼的铁,全身心地投身于伟大而光荣的卫生健康事业之中,用爱落实责任,用行动践行誓言!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2

管文璇,健康管理学院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学生。早在2021年寒假时,她就已经加入了大同市云冈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在了解到家乡疫情防控人员不足的情况后,她主动请缨,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勇敢做战“疫”先锋,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在村委会值守,进行返乡人员的登记报备。在确保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她不忘社区交给她的任务,按时到岗,逐户排查与疫区有联系的住户和返乡人员;坚守岗位,严格对进出人员进行防疫检验登记,认真检查进出人员的出入证、身份证(工作证),张贴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劝阻村民聚集,以免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确保每一位居民都戴口罩出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2024年3月我国各地出现本土病例,为了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执行国家“动态清零”政策,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预案,全面提高学生应对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健康管理学院于2024年4月1日进行开学返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模拟学生返校报道情况。管文璇同学全面策划组织此次疫情防控演练,并全程监督指导志愿者们的工作,同时对返校人员信息核验、测温验码、异常情况处置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演练。在同学们的配合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此次防疫演练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大家携手为学校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2024年4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出现本土病例,为积极响应小店区防疫政策,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管文璇同学作为健康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她汲取之前做社区防疫志愿者的经验,义不容辞地参与到此次学校抗疫工作中,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序组织学生,服务学生,全力以赴保障本次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直至4月4日凌晨一点,组织全院600余名师生全部完成本次核酸采集工作。她第一批来,并坚守到最后一刻,全程没有停下脚步,发扬青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老师们在一起,圆满完成了此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3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疫情面前每名医务人员都是一名战士!这一批批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勇于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松江区新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护士长庞红宇就是其中的一位。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她积极参与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等方面的防疫工作,只要党组织需要,她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在抗疫第一线。

率先垂范,展现党员风采

3月初的凌晨寒风凛冽,庞红宇与同事们来到了位于九亭镇某小区门口进行核酸采样,作为采样小队的领队她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完成2000多居民的核酸采样任务!3人扫码3人采样,她有条不紊安排着工作,指导志愿者将混乱的人群变成了整齐的3支队伍。当遇到不配合的居民,她会耐心和对方沟通、解释,取得对方的理解;当遇到小朋友闹情绪时,她会细心指导家长并小心地采样,减少小朋友的不适感;对无法下楼的居民,她还协调1组人员上门采样,解决了居民下楼难的问题。从凌晨3点多一直持续到上午9点多,没时间吃早饭、上厕所,大家都咬牙坚持着。等到居民逐渐减少,她指挥工作人员分批次进餐和休息,避免了核酸采样的中断。居民们对他们的工作连连称赞:“医务人员太辛苦了,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得到居民们的肯定,她觉得再累再苦都是值得的。此轮疫情,应急核酸采样工作变成了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应急核酸采样队员的她几乎每天都出现在采样点上,长时间的采样动作让她腰酸背痛,每次出发前她都把止痛药膏贴满后腰及手臂。同事们看她那么拼命都笑称她为“庞铁人”,她笑着回答:“我是一名党员,党员肯定得往前冲啊!”

昼夜不停,彰显医者担当

4月2日,还在新浜镇某个村里采样的她接到工作任务,需要她马上前往新开的集中隔离点驻点担任医疗组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庞红宇加快速度完成手上工作并立即驱车赶往集中隔离点,到达点位后她迅速开始投入工作:检查三区两通道、污水管道、地漏、房间内设施、医废点、一脱、二脱区等。由于点位人手不足,她帮忙一起搬运、归类、整理防疫物资。第二天下午3点,两天一夜没合眼的她迎来了集中隔离点的第一批被隔离人员。隔离人员入住后,遇到看病配药困难等问题,她就联系医院,利用微信平台帮助隔离人员远程挂号、配药,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有时她只休息2、3个小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她严格指导点位上的医护人员、酒店客房组及其他工作人员做好相关防疫工作、落实院感防控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考核等。她用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集中隔离点上所有工作人员的认可。

细处做实,体现医者仁心

“你好,这是我爸爸的接种码,他90多岁了,腿脚不方便,请问你能帮忙到他身边接种吗?”“可以的,请你出示一下他的身份证,报一下手机号,我准备完物资就过去给他接种。”这样一位特殊的接种者拉开了当天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序幕。庞红宇跟随着老人儿子的脚步,来到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身边。天气冷,老人穿得比较厚,注射疫苗时不是很方便,但是在庞红宇的指导下,老人顺利完成了接种,她细心交代着注意事项,嘱咐完后回到了注射区。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次都会出现在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专场,而这也只是她工作中出现的一个小插曲,事情虽小却温暖人心。一路走来有心累、有病痛、有困难、有欢笑、有委屈,但这些都打不倒她,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她,胸前的党徽时刻提醒着她: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冲锋在前,起到标杆作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党员在危难时刻要挺身而出的誓言。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4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正值新春佳节的大江南北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昌里社区青年团员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5

黄雪,女,21岁,共青团员,成都医学院毕业学生,在市中区团委疫情防控的倡议下,成为了市中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市中区高速路口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服务时长120小时,检测车辆7100台,检测人员9100人。

她说:“放假在家,看着一天天通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字,心里很着急。自己是医学院的大学生,希望能够为此次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雷亚军,男,33岁,市中区一位普通的农民工,在共青团内江市市中区委的倡议下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先后在牌楼街道庙儿山社区、黄河湖高速路口、市中区高速路出口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截止目前,累计检测车辆4000余台,检测人员9200余人。

踏实质朴的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勇敢者中的一份子,为市中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篇6

2024年初,河南爆发疫情。来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谷博鑫同学在完成自我居家隔离检测之后,便去建设路街道站前社区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志愿者。在得知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后,他果断报名并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

在他成为志愿者之后,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小区住户人口排查。他负责59、60号这两栋楼,需要挨家挨户地敲门,并让居民们填写《小区住户人口排查情况表》。小区住户人口排查工作进展很顺利,并且每户人家都很配合,在表明来意之后居民们都会积极地去填写。在排查过程中,也有一些独居老人,因年龄大填表困难,谷博鑫同学便代笔由老人口述帮助他们填写。因有事外出家里没人的住户,他便先标记下来,等到第二天中午,趁着饭点重新去住户家敲门填表。经过反复查漏,再三确认他的任务已完成,他才去社区上交由他负责的《住户排查表》。他说:"虽然挨家挨户排查的过程很累,但是看着那些表上不断增加的数据,我觉得我的努力很值得。"

他的第二个任务是帮助居民办理出入证。出入证需要志愿者们更加仔细,确保一个编号对应一个人。办理出入证工作量很大,但是他们依旧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午,社区为他们准备了饺子和菌汤。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员核酸任务以外,谷博鑫同学负责信息录入以及参加信息录入员培训会,了解第二天全员核酸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出现意外时的解决方法。

全员核酸当天,志愿者们七点便到了社区,各点位布置好,便开始全员核酸。谷博鑫同学坚持在他的工作岗位,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当各个点位的工作都陆续完成,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才能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松口气。

至此,谷博鑫同学所有任务都已圆满完成。志愿者工作虽然很累,但是他现在回想起来,强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工作时,居民们的一声声问候,是志愿者们疲惫之余的“满血复活剂”,他们会因此感到非常开心,会因此认为做的这些都是值得的。谷博鑫同学说:"那一句句‘您辛苦了’真的可以温暖我的一整个冬天,我心里也充满着‘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如果有需要,我还是会继续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我辈必挺身而出,这是我辈之责任,我辈定当义不容辞!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抗疫的先进事迹材料6篇

抗疫的抗疫事迹材料5篇

抗疫的抗疫事迹材料参考8篇

抗疫的抗疫事迹材料最新5篇

抗疫的抗疫事迹材料优质5篇

疫情社区志愿者事迹5篇

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事迹8篇

抗疫先进事迹集体事迹材料5篇

2023抗疫典型事迹材料8篇

优秀护士抗疫事迹材料5篇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