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编制需要保持事实真实,不应当故意夸大或者歪曲事实,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窥见过去的风貌、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活动状况,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党抗洪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1
“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7月20日,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护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水分局民警吴刚是一名老党员。在7月20日当天,随着水位迅猛上涨,看势头不对的吴刚立即组织大家转移一楼的电脑等办公用品,并果断拿来自己的被褥堵在门口,延缓洪水内灌,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当天18时许,正在新密探亲的母亲打来电话,想让吴刚接她回家。“当时大家都在救援辖区群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母亲),就劝她先在亲友家待着。”吴刚说,可是老人家不听劝阻,挂断电话就从亲友家独自返回郑州。吴刚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确认母亲安全。7月21日2时,家人打来电话,称洪水倒灌进了小区。7月21日8时许,吴刚终于等来母亲的平安电话。当天10时许,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吴刚家所在的楼被洪水冲刷,导致地基松动,成了危楼,家里的物品需要转移,但身处抢险一线的他只能委托亲友帮忙。
刚忙完辖区转移群众的任务,7月21日13时,吴刚和战友们再次接到指令:全员上路保畅通。来不及喘口气,吴刚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保畅通工作中。在辖区南阳路与农业路口,由于向西铁路涵洞灌满水断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一起涌上高架桥匝道,造成路口严重拥堵,吴刚充分利用原来在交巡警大队工作的交通疏导经验,迅速组织民警开展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努力,路口积压的车辆行人全部通过,道路恢复畅通。
灾情发生以来,吴刚一直坚守在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的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警20余年的吴刚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着。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2
____捐赠消毒液,防治灾后疫情发生
____年7月26日凌晨,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我市____县,一夜之间,洪水淹没了大半个县城,数万群众被迫转移,整个县城满目疮痍,城市电力、供水、交通全部陷入瘫痪,居民吃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在此危难时刻,____民进____县支部会员____义不容辞地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的主战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民进会员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____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食宿
7月26日洪灾发生的第一时间,____紧急召集了所有部门经理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工作,决定将公司旗下的外贸宾馆、艾斯酒店、幸福城物业办三个部门作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向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食物、饮用水和临时住所等,并要求所有员工将救助信息在微信圈转发,为受灾群众提供食宿和生活上的便利。
____为受灾群众送生活物资
同时,在对公司全体人员进行及时、简短、有效地自身安全和防汛基本知识培训后,调运自己旗下周边公司的各类工程机械设备,克服一切困难,投入抗洪抢险一线。另外,还安排公司员工购买了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电磁炉、电水壶等生活物资和雨鞋、雨衣、手电、发电机等应急物资,分别放置于自己公司设置的临时安置点,为前来避难的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还要求厨房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轮流值守,尽最大能力为受灾群众准备热饭,及时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热水、方便面、稀饭等。随后,____同志又亲自带队成立和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周围群众参与抗洪救灾。在两天天一夜的抢险救灾时间中,他总共休息不到六个小时,直到第三天累晕在救灾现场。
____为环卫工人免费发放口罩
据统计,在灾难发生的前三天,____公司旗下的外贸宾馆共接待受灾群众522人次;艾斯酒店共接待受灾群众396人次,幸福城物业办共接待受灾群众213人次,累计给给受灾群众提供熟食1830人次;艾斯酒店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住宿168间次,外贸宾馆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住宿239间次,并开放三楼会议大厅临时接待210多人次;累计发放方便面247箱,矿泉水289件、火腿肠105箱,雨鞋82双,出动机械、车辆100多台次,为环卫工人免费发放口罩、84消毒液1000余件,总价值10万余元。
灾后,____及时主动安置紧急撤离的受灾群众,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担了县上集中安置点的压力,受到了县上领导的好评和赞誉。____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妮说,我们____县为有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感到高兴,更为有这样的民主党派会员感到骄傲,____的这种大爱精神不仅是____民进的标杆,更是我们全体____县民主党派人士学习的榜样。
后来,在灾后重建和灾情统计中我们才知道,在这次洪涝灾害中,____自己的企业也造成40多万元的损失,公司所属员工中有11人家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____舍小家顾大家,置自己企业损失于不顾,一方面积极组织全体员工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有序施救,不怕苦累,奋力拼搏,一起与洪灾抗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始终没有停止对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的援助和服务。
灾后的第四天,____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又及时调整救灾服务工作思路,把对外来救援同志的服务工作列入工作重点,主动联系对接,为一线救援队员提供免费住宿,给前来支援救灾的榆阳区环卫所、志愿者救助队提供免费水果及降温药品和豆汤等;为一线民警及其他救灾自愿者队伍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同时,还动员旗下公司员工组成灾后检修清淤小组,对居民家中损坏的一些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对____县____广场进行修缮,配合周边县区的救援队对城区文化路等主要路段进行清洗。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量巨大而繁重,在参与救灾的三十多天里,____每天看到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被一些受灾群众不等不靠,开展自救的事迹所感动着。他知道,在灾难面前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支撑,需要各种正能量的弘扬。所以在尽自己最大力量救灾的同时,____又为____灾后重建捐款10万元,并号召公司员工积极参与爱心募捐活动,筹得善款4700元和一些棉被等生活物资,对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鼓励和表彰、对受灾严重的部分困难群众进行救助。
____说,作为一名____人,最为一名民进会员,看到自己的家乡遭到如此灾难的时候,能为乡亲们解难,能为政府分忧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己应该的担当。他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只要____全县人民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他坚信在____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指挥和领导下,我们____一定能很快走出灾难,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建设的更加美丽。这是我们____人的精神,也是____民营企业家的情怀,更是我们民进人的爱国、爱家,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____,男,____民进____县支部委员,____县陕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3
xxx年7月9日凌晨,xx市xx镇九塘村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因七里湖水位过高和上游来水过猛,该村xxx圩小南郢段不幸漫堤破圩,圩内3300亩农作物被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灾情发生后,九塘村党总支不等不靠,即刻行动起来,在短时间内堵住了缺口,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抢险排涝,硬是从洪水中夺回庄稼1400亩。至7月底,圩内洪水被全部排尽,全村抢种绿豆等农作物1200亩,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在近一个月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九塘村党总支一班人始终战斗在抗洪一线,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就出现在哪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个深受群众拥护的充满战斗力的党总支。
一、“就是累死,我们也要把缺口堵上!”
7月9日凌晨4时50分,洪水如脱缰的野马从九塘圩小南郢段滔滔而入。望着长势正旺的庄稼被淹,全村群众心如刀割,有的人痛苦失声。
“大家放心,就是累死,我们也要把缺口堵上!”党总支书记xx同志站了出来,声若洪钟。
7月9日上午7时40分,村党总支书记xx和村民委员会主任xx顾不得连日劳累,带领100多名抢险群众赶赴缺口现场。望着汹涌的洪水,有的人心生怯意,有的人一脸无奈。
“大家跟我上”xx一声令下,带头跳入了洪水之中。100多名抢险群众如剑出鞘,一个个紧紧跟上,大家背土的背土,砸桩的砸桩,奋勇当先。73岁老党员丁守云同志不顾年老体弱,也和年轻人一样,样样事情抢着干,冲锋在前。
30多米的大缺口,经过抢险人员五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终于被堵住了。大家欢呼雀跃,无不对支部一班人致以钦佩的目光。
二、“洪水不排尽,我坚决不回家!”
缺口被堵住,排涝在即。
因圩内机站被淹,机械已无法发挥排涝作用,广大群众心急如焚。
7月9日下午,缺口堵上没多久,党总支书记xx同志立刻带人赶往滁州,连夜运回了四台大型排涝机械。经过紧张的安装调试,7月11日中午,四台机械全部出水。
“洪水不排尽,我坚决不回家!”村民委员会主任xx说。这个已当了十多年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老党员,顾不得自家十多亩庄稼和鱼塘被淹,一直战斗在抗洪一线。在近20个排涝的日子里,xx同志一直守护在排涝现场,以高度的责任心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7月17日,一台排涝机械因“消极怠工”而停止工作。xx同志和支部一班人冒着高温,用绳索一遍遍拉动机器,查找原因。直到机器重新出水,大家都累得瘫在了地上。这一切,被《工人日报》记者陈*同志看在了眼里,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7月28日,圩里的洪水被排尽。当xx同志移动着疲惫的身躯迈进家门,心疼他的妻子一阵心酸,皮肤乌黑,头发老长,这就是她的丈夫。
三、“抢种快种,我们绝不漏过一家一户!”
7月28日,圩里的洪水终于被排尽。九塘村党总支迅速发动群众抢栽补种。村民兵营长、共产党员xxx同志带领村里民兵组成生产互助组,帮助困难群众抢栽补种。九前村民组周泽来家缺乏劳力,一时束手无策。xxx奎得知后,立刻带领一班人赶到周泽来的田头,帮助施肥播种,用半天时间,把他家的6亩土地补种上了绿豆。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4
灾情发生在凌晨。7月17日凌晨,夜黑风大、浪高风急、风雨交加的黑夜,闪电刺破天空,雷声炸响平地,暴雨倾盆强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地处xx区青木关镇的xx公司矿区。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再次遭受的特大洪灾。顷刻间,洪水暴发、矿井透水、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堡坎塌方、路面水位猛涨,超历史水位。暴雨挟着淫威,洪水裹着狰狞,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灾无处不在,全矿区停电停产,抗洪抢险进入最危急时刻。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如设立内部事务管理公开栏,通过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对养护工程招投标和人事干部任免等热点重点事项进行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并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三是各专业主任带领专业专工每天坚持对运行方式、系统参数、设备缺陷、指标数据、班组管理、文明生产进行例行检查巡视。对班组“两票三制”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组考核;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5
自7月17日接到极端天气的通知以来,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全体人员快速反应,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晁彦霞同志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
雨水未到,人已在岗,防患于未然
自防汛工作启动以来,晁彦霞第一时间开展防汛巡查,结合天气情况,她提出将社区门口的宣传栏抬到安全位置,在搬抬宣传版面的过程中,不慎挂破了裤子、刮伤了大腿,直到巡查安置结束才意识到自己的腿受伤了,即便这样,晁彦霞还一心牵挂着社区的安全问题,不愿休息,全部整改到位后才开始处理伤口。
晁彦霞家中有三个孩子,汛情期间,无论多晚她总能立即安顿好三个孩子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社区的各个角落,总能看到她瘦小的身影,拿着铁锹装沙子、抬沙袋、拿着手电筒查线路、看排水,一切只为群众安全。
雨大水急,坚守一线,救灾于危难间
她,尽职尽责。7月21日下午,突降暴雨,路面积水迅速上涨,很快就没过膝盖,晁彦霞不惧危险,蹚着雨水,全面细致排查社区各处积水、漏电情况,确保万无一失;遇到业主在微信群内抱怨发牢骚,她会主动打电话过去耐心劝导、询问困难、及时帮助,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她,乐于奉献。考虑到其他同事家离得远、孩子年纪小等原因,晁彦霞主动揽下汛期值班的任务,每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都有她的无私的坚守。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大雨滂沱,冲走了马路上的井盖,却冲不走她树立安全标识的决心;水位上涨,堵住了楼顶排水管道,却堵不住她疏通积水的恒心。
雨停水退,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秩序
连日的大雨终于按下暂停键,灾后第一要事便是卫生安全。晁彦霞第一时间和物业一起对小区开展全面消杀工作,加班加点统计居民受灾情况。
为应对近日台风烟花登陆带来的新一轮降雨,晁彦霞索性将家安在了单位,吃住都在单位,24小时备汛。一边是责任,一边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心为民服务!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却真诚执着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风雨之中显担当,汛情面前不言败。像晁彦霞这样的工作人员,不止一个,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全体人员必将全力以赴战汛情迎大考,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必将迎来绚烂的朝霞!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6
在7月1日的特大暴雨中,福田河镇电力、通讯、交通彻底中断,下马庙村已成孤岛,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现年58岁的村支部书记张xx,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自发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抗洪自救,从凌晨五点到第二天下午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27处,转移安置倒房户17户31人,在与红魔的抗战中,最大限度保证了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低保户张宗宇夫妇因病长年卧床,屋后的石岸突然垮塌,把房子砸开了一个大洞,形势十分危急,是他第一时间冲进张宗宇屋内,将其夫妇二人背出来,并用板车拉到村部,安顿在菊花炕房里;五保户张宗友,房屋垮塌,两次送到福利院又偷偷跑了回来,是他磨破了嘴皮,连夜将其生拉硬拽到自己家里进行安置;张xx不会骑车,在防汛抗灾、生产重建的每个日夜,就靠一双“铁脚板”踏遍了每一个小组每一条小道,水库边、河堤旁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和坚毅的身影。
村主任吕延的妻子中风躺在床上,洪灾当天夜里,妻子拉着他的手不让出门,但面对村里的灾情和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他毅然辞别家人,投入抗灾、救灾队伍中。进村主干道高家冲路段的拱桥一侧,被洪水冲垮6米多宽,交通中断,路边的变压器受洪水冲刷,已经倾斜45度,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六户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他不顾个人危险,第一时间冲进群众家中,将他们全部安全转移,之后,又投入新的战斗中,等灾情稳定后,他才想起患病的妻子,赶紧回家给她做饭,但此时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
7月1日晚上,汪家坪水库由于没有整险,闸口管道较小、坝外滑坡出现险情,由于视线不好,险情不清,现场20多人,没有人敢贸然冲进水中,危急时刻,村秘书戴全敏没有片刻犹豫,带头跳进冰冷的水里,受他的鼓舞,大家纷纷跳进水中,硬是用手掏、用钳子凿、用锄头挖,清出一条应急排水渠,化解了水库即将翻坝的危险,挽救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十八岁的老党员成于耀、七十岁的老党员刘明启,虽已高龄,但他们面对险情毫不退缩,积极进行抗洪自救。在他们的感召下,大批群众自发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对水库、塘堰进行巡查,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情。
下马庙村,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还有很多,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挺起脊梁,成为抗洪救灾的中流砥柱,筑起了一道道抗大灾、搞自救的万里长城。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党抗洪事迹材料篇7
7月27日午后,一场大暴雨侵袭了五大连池市**乡**村附近,山洪汇聚,洪流滚滚向**小学扑来,**小学广大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携手同心,与洪魔奋勇抗战,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历经洪水,前车之鉴
**小学位于**村西南角,地势低洼,有一条水道的出口处正面对着学校的东面大墙,每年只要雨水超大,便会有水流冲向学校东大墙。记得是九年前的同一天,那一天也是下了一场大暴雨,教室内师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上课,危险却一步步向学校逼来,山水顺着水道疯涌而来,围墙外面的水流眨眼间就已达到一尺多深,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发水了!”一语惊醒梦中人,校长**箭一般冲出门外,看到形势已刻不容缓,他不知哪儿来的神力,竟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几分钟内通知完了所有班级,师生们紧张而有序的向地势较高的公路撤离,通向公路的小路路面过水已达20多公分,老师们抱着小的,领着稍小一点的,再大一些的手拉手向公路移动,身后还不时传来校长洪亮的声音:“照顾好小的孩子!”“注意清点人数,不要落下一个孩子!”那场景至今回想起来,还让每一位在场的师生惊心动魄。师生安全撤离了,更大的水流涌了过来,只几分钟时间,小路上的水流已超过70厘米,可*校长还没撤出来,他还在齐腰深的水中奔波于每一个教室,做最后一遍详细检查,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屋里,面临风险。可他忘了,自己正身处风险之中,他更没想到,自己的家地势更低,他们正面临着怎样的危险。那场洪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更使校长**认识到,老天爷是不讲道理的,大自然的喜怒哀乐真的很难把握,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先迈一步。
超前部署,启动预案
2003年那场洪水过后,连续九年没有爆发过洪水。也许会有人觉得,我们度过了轻松的九年,可是有几个人知道,在局领导心中,在乡校领导心中,防洪度汛这根弦紧紧绷了九年,没有一刻松懈过。2004年汛期到来之前,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制定了周密而详实的《**小学防洪预案》,并多次举行防洪疏散演练,让防洪意识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生根发芽。从那一年开始,每一年的六月份,*校长都把防洪演练当作常规科目来抓,从没懈怠过。从2003年的洪水中,*校长还总结出一条教训,那就是防洪警报的重要性。为了及早发现洪水,为师生疏散赢得更充足的时间,*校长亲自到村北十多里外洪水流经的沟塘边的放养点上,与羊倌订下盟约,如发现水情,立即电话通知学校。九年来,羊倌换了多个,可**学校防洪警报点始终没撤,今年发洪水,学校师生能安全撤离,安全点及时报警功不可没。今年防洪*校长更是未雨绸缪,超前动作。在汛期到来之前,*校长就作了精心安排部署,完善了防洪预案,落实了监测责任人,明确了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在连续多天的抗洪抢险防汛中,**校长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可心饭。眼熬红了,脚磨破了,嗓子喊哑了,却从没有说过一次苦,叫过一次累。在防汛中、在险情处,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士卒,争先恐后。
科学指挥,学校的利益至上
2012年7月27日中午,天阴的特别厉害,西北面的乌云黑的像墨染过一样,使人看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校长知道,汛期已然来临,汛情随时可能发生。他一遍又一遍的出门察看雨情。第一节课上课后,一场暴雨转瞬而过,因为时间较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可谁知道,暴雨已在北面山坡上整整下了40多分钟,到这里已接近尾声。正在**校长心情忐忑的时候,电话铃急促的响了起来,“*校长,洪水下来了,水量非常大!”这是报警点的电话,汛情就是命令,*校长立刻做出了决策,班主任马上回班级组织学生,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撤出校园。经过多次演练,老师们都知道怎么做,他们要的只是校长的一声令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老师们就冲出了办公室,奔向自己的阵地。校长随后跟了出来,冲向一、二年级教室,孩子们太小了,虽然在几次演练当中低年级的学生表现都非常好,但在真正的危险面前,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学生们迅速集结到操场,有序的向安置点撤离,没有一丝慌乱,跟平时演练一模一样。师生前脚走上公路,洪水后脚就漫了过来,可*校长还在学校里,他要把学校的损失降到最低,他检查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的门是不是关严了,那是学校的财富;教室、办公室的门是不是关严了,那可是老师们工作的场所啊,这期间,电话铃一遍遍响起来,有家长询问的,他告诉家长,孩子们安全撤离了,还有自己家里告急的电话,他挂了,因为他知道,接了也没用,自己现在不可能离开学校。当*校长从学校撤出来时,已经是洪水没膝了。上级政府的领导下来查看水情,他
们被眼前的水势惊呆了,但看到没有人员伤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对*校长说:“*校长,你们的防洪工作做得非常好。”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校长的摩托车还在洪水里”,一位领导上前紧紧握住*校长的手说:“你是一位合格的好校长,一名好党员!”
洪水冲倒了围墙,冲坏了甬路,冲毁了花坛,但冲不垮**学校师生的顽强斗志,在校长**的带领下,新生学校师生积极抗灾自救,他们清淤泥、刷教室,一间间崭新的教室又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小学广大师生那面对洪水不屈服的精神也将永远绽放出光芒。
党抗洪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