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下自己培训中的经验或者教训,一定要认真写培训总结,为了记录下自己参与培训的感受,我们可以写一篇培训总结,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和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时,主要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生、亲近、了解学生。
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本学期开始,我积极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同时通过其他教师及家长,尽快了解本班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在一个学期的接触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年龄小,比较有个性,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也有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班干部也缺乏威信,不能很好的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有些孩子作业不认真。
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总是寻找时间、寻找机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活上、学习上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样,学生就敢于和我接近了,愿意听我的话,接受我的批评、教育了。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学生的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思想认识的加强上来落实。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第一、行为规范教育。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常抓不懈。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在班里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随地乱扔、说脏话、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等不好行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学期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开学来,通过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意识,教育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增进友谊。
第三,学习重要性教育。开学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多学知识和技能。一是加强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共同教育、帮助;二是安排好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结对子,负责督促、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注意对他们的教育方法。采取鼓励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表扬,甚至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经常与他们谈心,讲解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做好家校工作。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育好。我很庆幸我遇到的家长都很明理,从来不会为难我,平时孩子有什么事情都私下跟我好好沟通,一起解决。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教。所以有了家长的帮助,这个学期我的工作很顺利。
本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学生课堂习惯不太好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等。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学习成绩差,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这都有待于下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加强。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下学期,我将扬长避短,竭尽全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做的更好。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2
为了提高我市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带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6月28日上午,为期十天的郑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在中州大学开班,我和其他三位同事参加了第二期的培训。此次培训是市教育局在前几年我市对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的一种延伸,从专兼职心理教师到班主任,再到一线普通教师,都能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科知识,遇到学生或个别教师有心理问题时,力争不出校门就能基本解决好。
培训内容既有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又有提升班主任运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技术与方法有效开展班级教育和管理的能力;既有以全面育人为基本理念,提升班主任对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能力,又有根据班主任岗位要求和专业成长规律,提升老师教育伦理意识、职业道德水平和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既有国内知名专家给大家授课,也邀请了美国、香港知名心理学专家授课。
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
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情”。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尊重”。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作为班主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学会用细心的眼光去观察差异,用宽容的心理去接纳学生。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有了差异,我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有了差异,我们才有了今天互相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差异让我们懂得了互相尊重和彼此关爱的重要,让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感到向往,并激发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所以,面对学生时,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期待。只有这样,我们与学生之间才能产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班级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过班主任管理,班级行为制约,班级情绪感染,班级价值导向等制约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人人都是班级团队的建设者,人人都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人人都是班级成长的记录者,人人都是班级问题的解决者,人人都是班级荣誉的贡献者!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一位同学的优点,锻炼学生的处事能力!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把“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育人和教书的同时,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
四、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我们是普通教师,学识不够高,方法也不够灵活,要多像优秀班主任学习好的班级管理方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变通应用,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我争取在今后的班主任中,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断学习,研究学生、家长、社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3
记得听过一场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会,有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但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我信奉这段话。如果说学生是产品,那么班主任这一主角,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每个产品;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学生的一生;班主任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也许能让一个不理想的班级“扭转乾坤”。因此,有人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时间长了,学生和你从性格到言行举止,到看问题的方式方法,都越来越相近。我们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我们不能失败。如果我们不幸失败了,那么陪葬我们的,可能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哇!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完善的人格,注意自身的形象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在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时,我们就应记得自己是人民赋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称号,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其注意结合班级实际状况和校内外环境开展工作。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寄托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潜心致学,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情、激情、爱心、耐心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相信“身教言传,水滴石穿;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道理。因此,当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是优班更优,差班变优.我主要是这样做的:
要言传身教,以诚取信。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里就明确规定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必须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比如,要求学生每一天早晨五点半点到校,自己就得每一天提早十几分钟到教室;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必须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必须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构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平时,教师要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如果每个班主任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4
这一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班主任,同时任教该班的语文。由于本学期刘庄小学合并,咱二年级段的三个班重新编班,原本自己已熟悉的孩子分手了,取而带之的是来自4个班级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他们不熟悉新老师的教学方法,而对我来讲,面对不了解的一群孩子,也很难开展因材施教。
新班级组成后,为了尽快重新培养起新的得力助手。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调动孩子的主人翁精神为目的,实行他人推荐、自我推荐等多种办法推选学生干部,聘任试用一个星期,不合格者淘汰,真正推选出一群大家信得过、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同时,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自己是家的主人,我为给每个孩子都分配了任务,使得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一学期来,在干部们的协助下,孩子们的共同配合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鱼得水。
作为一个教师,师德是最重要的。从早上7点多开始,直到傍晚5时多,我总埋头忙碌在工作中,不是为赢得领导的表扬,不是为得到更多的报酬,只是不想误人子弟,只是想用行动证明我是一位人民的教师。
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促使干好提优补差工作。
这一学期,我根据学校的安排,上好公开课,开好家长会。让家校联系的书信真正发挥其威力,引导家长更好地配合教育好孩子。
我想,家长能在百忙中挤时间看看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样的机会是多么不易。在家,面对一个孩子,无从比较,谁认为自家孩子笨?人人都可以争着眼说大话:我要让孩子在班中冒尖。
然而走进课堂,走进49个孩子中间,对孩子们一堂课的表现的观察、对比后,又能有几个家长还能勇敢地说:我的孩子特别聪明?如何通过一堂课的设计教学,让孩子通过在课堂上互动、表现,赤裸裸地把孩子间的差距:能说善思的、爱表现自己才华的与只做忠实的听众、不乐意动脑的孩子展现在每个家长面前。从而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在平时的家教中会取长补短,使家长会、公开课更具实效性。我大胆开放性地引导孩子自己尝试学习,自己读课文,读后谈感想,自己理解课文,然后出题目考小伙伴。看动画片,谈小鸟怎么样。整堂课,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孩子。老师主要是引导孩子思,鼓励孩子创造性地说。课后,家长们都说,孩子们参与得活跃,许多能思会说的同学给家长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家长会后,家长们普遍都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回家作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孩子们学习的态度明显端正了了许多。
每月的4张家校联系单,我都针对性地选择班中4位孩子的优点或不足之处,诚恳地告之父母,以获得父母的配合教育,或孩子的进步,让父母及早知道,让父母同乐。
家长会召开,家校联系单的联系,把老师与家长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去教育好孩子。它们提优补差工作的的捷径。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5
中学时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具华彩的一章,这既是一个绚丽多姿的花季,又是一个充满忧伤烦恼的人生十字路口,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冲突多得令人头晕目眩、但却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有些同学被负面情绪困扰,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其积极引导,为每位学生开启光明之光。
本次我有幸到北师大珠海分校参加了郑州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几天的学习收获满满,充实而归,几位授课老师各具风格,为我们班主任们点亮了班级管理道路上的点点灯光,
如: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院长、创校元老王建成教授为我们进行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思考,指出了我国当前教育问题的三个观察,一是我们的优势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均值”较高,二是我们的劣势是基础知识特别是能力的“方差”太小,杰出人物和创新型人物太少,三是教育除了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功利作用之外,教育对人的素养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更为重要。
再如朱海老师从心理学上就班主任的互动风格与学生教育进行了分析,使我认识到当学生不听话时,其实是我们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出了问题,反思出以下问题:批评跟说教、发布命令、虚假交流、关系。同时我结合自己平时班级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意识到,教育是真正需要潜移默化的,立竿见影的教育会出问题的。
美国专家larryschuster用他的独特互动的风格,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老师们各抒己见,通过小组的形式,让每位老师学到了叙事领导力的重要性,学会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当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时,找一些视频、图片、照片,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未来。
张军副教授的.《幸福与倦怠:一个可以选择的答案》,轻松、引人、有趣、实用,其实在现今的各行各业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难免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职业倦怠,通过张老师的报告,让一直在紧张的一线教学中的我渐渐走出困境,去用更好更轻松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职业。受益匪浅。
印象最深、最为震撼的是感受了珠海七中曾文老师的“最美教室”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篇6
担任班主任的最初一段时间,我经常感到失败。每当面对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的时候,我都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因此,我曾经常失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让我明白了:“不聋不瞎不配当家”“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够改变的。”
一些同事提醒我:“你呀,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人家都说你会‘忽悠’。”其实我也经常亲耳听过这样的“赞美”。想想赵本山的“忽悠”能把拐杖“卖”了,那我的“忽悠”如果能把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的东西,这也算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了。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就把自己会“忽悠”的特长当做突破口。
回想我做班主任工作这十多年以来,我也确实在“忽悠”“家”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是我近两届的家。(课件展示07级和10级的家)我们的家充满爱心和鼓励,充满安全和秩序,充满尊重和尊严。在温馨、快乐的家中每位成员和谐、愉悦共处。我个人认为,我的“忽悠”从书面语来理解就是“调正”。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是如何调正家庭成员的各种关系来保卫我的“家”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校的需求是家长的满意,家长的需求是孩子的分数,孩子的需求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如何让学校、家长、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依据现在新时期孩子的特点,(课件展示)我主要调正的是三种关系:
调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赢得学生成长、改变、成功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改变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推动摇篮的手即是推动世界的手。孩子有问题可以说100%是家长有问题,主要是他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了(播放《亲子关系的有效沟通》课件)。这是我这届开学不久给家长上的一课。把家长和孩子的精神营养管道接通,调正、改善、打通、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赢得学生成长、改变、成功。
1、坚持使用飞信跟家长沟通交流
现在全省停用校讯通了,我用飞信更显重要了!自从07级到现在我一直坚持用飞信“骚扰”家长,当时有的家长拒绝加入,担心网络乱收费,对网络不信任。现在10级的家长有的是电信和联通的都换成移动的了,爸爸、妈妈还有的是爷爷、奶奶都要加入我的飞信。飞信给我最大的效益是不花钱、快捷、方便,我想给谁发就给谁发,我想让大家都知道就群发。我发的飞信内容覆盖面广:有学习方法引导、亲子沟通技巧、孩子在校的表现、作业问题、各种通知等等,特别在母亲节、父亲节、元旦、国庆、春节等节日,我都会代表我班的全体师生为家长送去祝福。我白天课多,信息都是晚上发的,有些家长建议我白天发,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工作之便打印出来,我想我发的信息内容肯定好,家长受益,打印出来留着“收藏”吧。还有以前毕业的家长见到我还说“哎呀,我们还希望能天天收到你发的信息--”。不管是真心的需求还是假意的恭维,反正我听了开心。
2、乐于利用网络收集各种资料与家长分享
水平不够,热情来凑!我就是用我满腔的工作热情来“征服”家长的。网络可帮我大忙了,只要我认为好的资料,对孩子的成长、学习有用,我就打印出来发给家长或者把视频网址用飞信发给家长,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看,还要在交流本上写感受。有周乐的《如何提升家长的素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董进宇的《如何培育优秀子女》、《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与动力》、《有效沟通》、《如何伴随孩子成长》、《铸造子女成功未来》、《创造巅峰学习状态》,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管斌全《提高成绩就这样简单》,还有翟鸿燊《乐学》、《孝道》、《高品质沟通》,周宏、卢勤、王雅娟等一些家庭教育专家的讲座。家长会上播放的视频有时还会让家长和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他们哭我高兴呀,说明我收集的资料起作用了(播放翟鸿燊《孝道》一段视频)。我还经常利用主题班会课播放一些励志短片:(播放《力克》视频)。
3、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为了让家长能看到孩子身上更多的亮点,家长会上,我会把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图片做成视频播放给家长看。这些往往是家长最想看到,而在家庭生活中又很难看到的。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优秀表现,家长们就会明白不能用分数---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的发展,爱孩子的一切,不止是成绩。更会为我们老师的辛勤工作而被感动。
4、补足“亲情课”和“实践课”
大多数家长只知道给孩子补足文化课,总认为补足文化课孩子的成绩就能提高。不知道孩子漏洞在哪里,不能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到底愿不愿意补课。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现在的孩子要补足“亲情课”和“实践课”。我建议家长每天抽十分钟跟孩子交流四个问题:“1今天有什么好事发生? 2今天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 4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 这四个问题,包含了真正的会爱在里面。做家长的心中最不缺的是“给孩子的爱”,但要会爱,家长说一切都为孩子好,但孩子感觉受不了。调正好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把精神营养的管道接通,让爱流淌顺畅。会爱才是孩子向上、向善的动力源泉(展示两张自省表:为践行者致敬)。
班主任心理培训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