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动笔写事迹之前,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写事迹的时候,首先要学会端正个人态度,这样才能确保它的价值,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6篇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1

梁__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的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华能铜电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现将梁__的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20__年是我厂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厂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陕西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年度、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以管理提升创一流为统揽,以创建标杆电厂为动力,以项目突破为重点,务实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梁__也在这大好的环境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二期工程部档案管理员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了不平凡的光荣使命,科学、完整地将各种工程技术资料进行了规范整理和收集,同时还编制了二期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工作管理制度,为二期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注重日常的自身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不仅圆满的完成了档案管理门外汉到较专业质的蜕变,而且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身体力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努力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总则。

一年来,梁__主动修订了我厂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了二期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二期招投标资料、前期合同、各类项目评估报告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将二期所有纸质文件电子化,做到电子、纸质同步;建立了完整的二期电子档案目录,并将现有的95%以上的档案挂接于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同时积极配合部门领导办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梁__虚心地说:“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虚心向厂部档案专责管理人员请教,同时,积极参加系统内的档案管理培训班,系统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我厂的二期工程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要以更加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尽职尽责,用严格的企业纪律和工作规范约束和要求自己,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她将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道适应新常态,聚焦创标杆,为企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2

“北京姑娘”路生梅:一份写在黄土高原上的入党申请书

路生梅,女,1944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亲人,远赴西北,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用无私奉献改变佳县落后的医疗面貌,用坚守诺言诠释的“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

背起行囊,她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栖居于贫穷的榆林佳县。从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到古稀老人,52年间,路生梅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这块土地,直到白发苍苍;52年间,从门诊到手术台,从县医院到乡村,她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满怀火热的心扶弱助残,成为无数妇女儿童心中的天使。

“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个头不高,带着眼镜,满脸笑容,说话声音好听,性格像活泼的“小姑娘”,这是七十多岁的路生梅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我生于1944年,出生时家里屋檐下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所以大家就叫我生梅。和同时代的北京女孩子一样,我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外国元首捧过花。”回想起北京的那段时光,路生梅露出少女般的笑容。

“12月5日正值寒冬,我踏上北京开往西安的列车,汽笛长鸣,火车开动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哗哗往下流。”1968年,国家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24岁的路生梅当时刚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没有多想,她就毅然决定,孤身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陕北小城——佳县。

“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隆冬早晨,我拎着小包,走过窄窄的街道,进入佳县人民医院大门,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度过四十余年的日子。我不是来往过客,而成了这里的子民!”路生梅在文章《我的人生历程》中这样回忆道。

她告诉记者,当时的人民医院说是县医院,却只有两孔破旧的窑洞,周围是一片散落着坟头的荒野。在这里,喝的是毛驴驮来的黄河水,一天只有一瓢供给;因为不会生火,常常要睡冷炕,还要忍受虱虫叮咬……

除了生活的艰苦,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乡亲们医疗常识的匮乏。那是工作后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当她急匆匆赶到时,看到的一幕很是令人揪心。一进门,路生梅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子来铰脐带。她一把抢过剪子,一边消毒操作,一边告诉老婆婆: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破伤风杆菌就可以顺着脐血进入小孩的体内,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这样一次次特殊又难忘的诊治经历,逐渐改变了路生梅原有的想法,“这里的人民需要”。她毫不犹豫做出了第二次选择,扎根佳县,服务这里的百姓。那天,她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将“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写进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历经23年,经受了各种磨难和考验。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来没有动摇过入党的决心。

“我不去,这里的群众需要我”

“路医生,赶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在一阵紧促的带着浓厚陕北口音的喊叫声中,路生梅匆忙裹上衣服,带好随身医用箱,急促地跟着那位老乡到十几里外的崔家畔出诊。一路上,路生梅穿着双塑料底棉鞋,摔了四十多跤。快到村口的时候有条下坡路,路生梅索性坐在地上往下滑,这样可以早一点到病人家里,结果差一点掉到沟里。回想起这个经历,路生梅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患者是一个麻疹肺炎合并心衰的孩子,病情非常危急,路生梅做了紧急抢救工作,过了两个晚上,孩子的病情终于平稳下来。麻疹传染性很强,通过这起病例,路生梅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顾不上休息,冒着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排查,最终发现了5个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路生梅赶紧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救治,隔断了传染源。临别时,孩子的母亲带着愧疚的眼神递给路生梅一双十分合脚的千层底棉布鞋。后来她得知,在自己救治孩子们的这几天里,这位母亲心里过意不去,家里也拿不出啥好东西,为了表示谢意,就偷偷照着她的鞋样,一针一线给纳制出来的。再次抚摸这双鞋,路生梅眼睛湿润了,至今她也没舍得穿,细心珍藏着。在她看来,那不是一双鞋垫,而是老百姓沉甸甸的期望。

对于路生梅来说,病人就是她的亲人。有一个小婴儿在百日咳痉咳期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为她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余次,终于救活了孩子;为紧急救治一个肠穿孔的病人,她因劳累过度昏睡了一天一夜……像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不计其数,她也从来不去想。

走出黄土高原是很多人的梦想,当年和路生梅一样的很多大学同学纷纷回到了大城市。对路生梅而言,并非不是没有机会。1981年,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83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儿科主治医学习班。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都想把她调过去。可是,路生梅割舍不下佳县人民,她必须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言,她属于这块土地,这里的群众需要她。来时是异乡,如今是故乡。“我不去,这里的群众需要我。”路生梅婉言谢绝,信守自己的承诺,毅然回到了佳县。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佳县是榆林最穷的县,佳县医院自是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1984年医院分科,路生梅初任妇儿科主任,为了提升医护水平,她东奔西跑、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充电”。

“我们这儿条件落后,我想办法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提高护理技术。当时佳县医院是全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但佳县医院小儿科在全市小儿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路生梅自豪地说。

“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

1999年,操劳半生的路生梅退休了。西安、榆林几家大医院提出高薪返聘她,她不为所动、再次谢绝,依旧在佳县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为孩子们义诊。

除了在医院问诊,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路生梅忙得几乎饭都顾不上做。有时刚端起饭碗,只要看到病人来了,她总是二话不说就开始给患儿诊治。很多家长为了表示感谢,硬要给路生梅诊疗费,都被她拒绝了。

退休后的路生梅还经常义务看病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20__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并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小城,路生梅写下的这短短几行字,铿锵豪迈、感人至深,这是一位老党员的初心流露。

虽然没有得到组织批准奔赴疫情一线,路生梅却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动态,通过短信、微信把最新消息推送到朋友圈,并反复叮嘱大家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在医院,路生梅带领医护人员精心开展分诊接诊,耐心指导年轻护工科学合理进行病房消毒,通过点点滴滴的身体力行,感召和激励着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环卫工人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跑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疫病防护常识。

与此同时,路生梅还组建了佳县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将获评“榆林好人”楷模,所得的5万元奖励全部用来帮助弱势群体。

退休后的路生梅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关爱弱势群体

榆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霍凤莲感动地告诉记者:“路生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展现了新时代榆林女性无私奉献、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将女性的‘四自’精神和家国情怀高度融合,是榆林广大妇女学习的楷模。”

一路走来,路生梅先后荣获榆林市三八红旗手、榆林十大最美女性、榆林市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登“陕西好人榜”“中国好人榜”。

“佳县城一大半的人都找路大夫看过病。”“我们家四代人都是路大夫给看病。”“五毛钱能治的病,路大夫决不开一块钱的,她给我们开的药既便宜又管用。”“路大夫这么大的年龄还坚持义诊,我们佳县人发自内心的感谢她!”在佳县,一提起路生梅,大家无不充满敬仰之情。50余年来,路生梅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她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责任,更是信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我会继续在佳县干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路生梅坚定地说。

再次眺望这块黄土地,虽然一切还是那么寒冷,远处黄河的残冰已经开始消融,春天就要来了,老区人民即将迎来一个最美的充满希望的季节。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3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1942年6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布茹玛汗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

布茹玛汗·毛勒朵在遥望雪山上的边境线 新华社 江文耀/摄

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今年77岁。她生命中绝大部分时光,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

50余载,只为守护国家边境,跋山涉水、夜宿雪岭、攀爬峭壁……路途上,唯有孤独、危险、寒冷与她相伴。她走过20多万公里山路,在帕米尔高原大大小小的山石上亲手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极致的忠诚热爱、坚定执着,她的故事感动中国。

“我做了应该做的事”

布茹玛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冬古拉玛通外山口的一名护边员。这里海拔4290米,是帕米尔高原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隘口。布茹玛汗记得,当她第一次将“中国”两个字刻在这里的石头上时,欣喜地将那块石头抱在怀中的情景。

布茹玛汗的父亲是孤儿,自小和5个兄妹为巴依(富户)家放牧谋生。新中国成立后,全家开始过上好日子。对于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玛汗的父亲十分珍惜,弥留之际叮嘱子女:“这里是解放军吃着草根才得到解放的,你们要守好边境,像待家人一样待解放军。”

那时,很少有女性放牧巡边,但布茹玛汗每日早出晚归,将越境的牛羊赶回来,查看有无陌生人进出边境。冬古拉玛山口离布茹玛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繁重的巡边工作让她照顾不了家庭;一路上,悬崖、乱石滩、沟壑密布,她的腿脚经常被尖利的岩石划出道道血口,很多次受困于暴风雪中……护边生涯里,危险无处不在。

布茹玛汗对于边境线的守护执着得近乎“偏执”,乡邻笑她痴傻,丈夫也和她闹过矛盾。然而,她无怨无悔。“父亲说过,边境线安稳国家才能安稳,人们才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应该做的事,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布茹玛汗说。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

“拥军爱军”是布茹玛汗常年坚持的另一件事。她记不清救治过多少冻伤、摔伤、被困暴风雪的“兵娃”,给他们妈妈般的爱与呵护。

1999年,浙江籍战士罗齐辉巡逻时被困暴风雪,双腿严重冻伤。得知情况后,布茹玛汗迅速将他抬进毡房,把小战士的双脚揣在自己怀里暖着,让儿子麦尔干宰山羊接热血救治。经过1个多小时急救,罗齐辉的脚开始恢复知觉。

20__年,边防战士胡红利带领7名战士出发,原计划巡逻8天后到达冬古拉玛山口。天气突变,他们被困半山腰。暴雨之夜,布茹玛汗和儿子背着干粮摸着石头一点点向前挪,赶了十几个小时山路,将“救命”的干粮送到战士们手中……

布茹玛汗有一个习惯:只要有空就织毛衣、毛裤、毛袜子,用的是自己手工捻的羊毛和骆驼毛,给“兵娃”们准备过冬衣物;战士们的鞋袜、衣服湿了,她就守在火堆边一件件烤干;衣服破了,她一件件补好……

布茹玛汗家生活并不宽裕,可只要边防战士巡逻经过她家或来做客,一家人都会把毡房让给战士们住,自己搬到放杂物的小毡房里。每年建军节,布茹玛汗还会提前准备好酥油卷饼、奶茶,宰牛羊,请边防战士到家里庆祝节日。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布茹玛汗满是怜爱。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

对布茹玛汗而言,热爱祖国是一种信仰——这已经成为家风并得以传承。

布茹玛汗有3个儿子、2个女儿,都是护边员。她对子女说:“我过去吃的苦像山那么多,你们现在也要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

布茹玛汗的儿子买尔干从12岁就跟着妈妈巡边护边。如今,40岁出头的他已是当地护边员小组组长。回想过去,买尔干红了眼眶:“小时候埋怨妈妈为什么总不回家,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给我们做热饭热汤,只知道她在边境线上巡边,还常常受伤。成为像她一样的护边员后,才明白了边境线的意义,开始钦佩妈妈,为她骄傲。”

“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布茹玛汗说。今年国庆前夕,布茹玛汗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当她蹒跚走向领奖台时,远在近万里外的国境线,她的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为她骄傲,喜极而泣。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4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国家级贫困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十年努力,杨宁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低于3%。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杨宁不断贡献着自己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搞规模种养特色促增收。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下辖12个自然屯共有村民493户1708人,20__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

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推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挥着青春力量。

村官大联盟电商促外销。通过最初的朋友圈推广和电商平台销售,杨宁见识了网络销售的力量,也为解决村民种得下、有销路、稳收入的问题奠定了基础。20__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__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元。在后援单位广西汽车集团的帮助下,江门村获赠一台冷藏车,并免费在柳州设立了一间扶贫门店。杨宁以消费扶贫为契机,通过“村民合作社+冷藏车+扶贫门店”的模式,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打破了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状。

心系学生娃关爱特困户。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家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的烦恼,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辅导他们学习或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20__年至今,杨宁个人资助梁海春家庭小孩生活补助费、带领身患重疾的潘健强看病就医、向腾讯工银申请了百名老人“微心愿”等等,让爱心种子遍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5

时代楷模李桓英的人物经历

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于北京 。

1945年,李桓英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推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 。

1958年,世卫组织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李桓英选择回国 。

197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工作的李桓英,被下放到江苏省一个麻风村 。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

1980年,李桓英被派到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得知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物支持和试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进行走访调查。

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关于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在中国进行联合化疗方法的实验项目 。

1983年,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在云南勐腊县试点取得成功 ;

1994年,李桓英的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 。

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

1998年,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被推选担任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

20__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 。

20__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

20__年12月27日中午,李桓英女士(时年95岁)在北京友谊医院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时代楷模李桓英所获荣誉及成就

李桓英教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等数十项荣誉。

先后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麻风防治先进个人、中国医学基金会首届“‘圣洁杯’医德医风奖”;20__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__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__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授予李桓英“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

20__年12月6日,“敬佑生命·20__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授予李桓英“生命之尊”奖 。

20__年9月25日,李桓英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__年8月,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李桓英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主要成就

李桓英研究员心怀病人,面向基层,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功地推行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用利福平等三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于1983年率先用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曼南醒麻风寨,进行我国首例现场防治试点,经2年的努力和之后的十年监测,短程联合化疗取得完全成功,并于1985年在云、贵、川三省全面推广,得到who的认可,于1994年建议在全世界各国推广。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她极力支持对麻风病人应该开放,实行院外规则治疗,在治疗中正常就业、就学,使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积极宣传麻风病是一般传染病,对麻风病人不应嫌弃,不应隔离,应及早发现,及时上mdt(联合化疗)。

二十年来,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多次请国际专家授课,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麻风病防治骨干。经她为云、贵、川地区申请与世界卫生组织协作项目治愈的麻风病患者已达一万多人,年复发率仅为0.03%,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李研究员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4篇,综述7篇,努力为基层普及现代麻防知识。获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省级科技成果6项,局级科技成果2项;每年数次被邀请出席国际、who麻风会议,讨论麻防策略。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篇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幼时便知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当理想成真时,作为一位普通的山区教师,我以自己的努力践行了就业时的承诺,以高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路、开拓者的气魄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山区教育奉献自我,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一、提高素质、强化思想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忌语忌事100条》、《十堰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等,力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为人师表,工作中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关爱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改革创新求活力

“我要做一个努力的老师。”“我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这是经常挂在我嘴边的话,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课改的深入,不努力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跟不上教育的新形式,势必会被时代淘汰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每学期大量订阅教育教学杂志,随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捕捉教学发展的新信息,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法,摈弃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让“启发式”、“愉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理念走进课堂。

由于我的坚持努力,在继承中求创新,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官山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带来了教学的生命力。工作之余,我把自己工作中的得失总结成经验,尝试着写了许多论文,如《教师要敢于否定自己》、《文采制胜五法》、《妙语,也显爱生魅力》等。

三、默默奉献,燃烧生命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当许多老师不安于现状,拉关系为调动工作而忙碌时,我则来到官山这个贫瘠的地方安家落户,并打算扎根山区教育,默默的奉献一生。“是人就要活出个人样儿,是生命就要燃放出生命的火花。”这是我常常自我勉励的`一句话。为此,我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父亲身患绝症,我星期天回去探望;孩子的眼病需到北京做手术,我只能利用暑假时间;侄女要结婚,我请求她把婚期定在休息日……多年来,在工作中尽量不请假已成了我的习惯,在学校里默默工作也成了我的习惯。

几年来,我注重研究教学的工作思路,抓重点带一般,抓继承求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工作达到了最好效果。作为初中部的语文教研组长,我的工作不等不靠,大胆组织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把青年教师培养为“学科带头人”的工作作为重点之一来抓,为语文教研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校代会的一名成员,我注重了解学校女教师的疾苦、愿望,倾听女教师的呼声,帮助解决女教师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劳动喜获丰收,参加工作八年来,我三次被评为校级“课堂明星教师”、三次镇级“优秀教师”。2005年5月参加市级优质课讲评荣获二等奖,2006年5月被评为市级“语文学科优秀教师”。

四、与时俱进不停息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上,必须与时俱进,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97年中文专科毕业后,我又克服困难参加了中文本科的自修学习,并于2000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高科技时代,不学电脑将会成为新的“文盲”。所以,工作以来,我陆续参加了信息技术的初级、高级培训。2006年7月,暑假伊始,我又主动报名参加了许多人不愿参加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学习,力求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加以推广。由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加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我的课堂教学深受师生欢迎,期末考试,我所教学科的班级成绩总在前茅。

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它们只能代表过去,它们将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将永远以一团激情之火,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为了我一生无悔的教育事业,我愿是春蚕,吐尽最后的丝;我愿是蜡烛,流干自己的泪。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6篇相关文章:

五四红旗支部事迹材料6篇

区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5篇

三八红旗手标兵事迹7篇

三八红旗手简要事迹8篇

三八旗手先进事迹5篇

省三八红旗手教师事迹材料5篇

三八红旗岗先进事迹8篇

三八红旗岗先进事迹精选5篇

教师三八红旗集体先进事迹材料500字8篇

三红旗手事迹材料5篇

三八红旗手个人先进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