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写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我们都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调查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一定都有及时写好一份调查报告,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1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2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本身也应属于综合环境功能区划的一部分,是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现在介绍给大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京土壤的环境功能,告诉我们怎么开发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1、土壤环境功能区划
金陵小学二(7)班王梓萌2017-2-1按照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方向,结合不同用途土地适宜土壤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可以分为i、ii、iii、iv类。
(1)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主要指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保护地区等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土壤区域。
(2)i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主要包括耕地、同地、牧草地等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用农产品和适用于林地、园地、牧草地中为人类提供非食用性农产品的土壤区域(包括分散的农村居民点)。
(3)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指为了满足人类居住而建设和规划的城镇居住区、学校、宾馆、游乐场所、公园、绿化区和用于人类商业开发利刚建设等所在的土壤区域。
(4)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指丁业园区、t业集中区和采矿场所在地的土壤区域。
2、南京土地概况与区划
南京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最发达的地区,为江苏省省会所在地,位于北纬31°14′-32°27′,东经ll8°22′-119°14′之间,居我国长江三角北冀,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生产力布局与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该市面积658 231 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景色壮丽秀美,有虎踞龙蟠之美誉。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间为构造盆地,长江自西流入南京,并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自此以下形成长江三角洲。中间构造盆地,除河流形成的阶地与冲击平原外,中部有自西至东连绵不断的岗丘,如狮子山一清凉山一鼓楼岗一北极阁一九华山等。盆地内山、丘、平原、河、湖交错分布的自然条件,不仅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良好生态基础。
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基本情况,分为以下4类。
(1)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i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113 243 hm,占南京国土面积的17.20%,该功能区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保护价值,在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需要对土壤环境实施严格保护的自然区域。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损害功能区保护对象、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开发建设活动,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较大,土壤污染加重,生态功能正在逐渐衰退。
(2)Ⅱ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Ⅱ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429 195 hm,占南京国土面积的65.20%,该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农田被大量侵占、土壤肥力下降、水土侵蚀较为严重、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合理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产生活以及中小型企业废弃物污染加重。
(3)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Ⅲ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82 426 hm,占南京国土面积的12.52%,该功能区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区域,该区交通发达,地势较为平缓,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人口密度较大,基础设施齐全。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过度造成的土壤退化以及城镇建设和城镇人口生产生活带来的土壤污染。
(4)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Ⅳ类土壤环境功能区面积约33 367 hm。,占南京国土面积的5.07%,该功能区是用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交通发达,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该类型区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带来的土壤污染。
3、结论
通过研究南京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怎么科学划分土壤环境功能区域。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形成,有利于帮助我们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维护区域土壤安全。可以让南京发展的更漂亮,天空更蓝,家园更美。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3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期,我镇组织专班,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没有配套的处理处置办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特别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袋,随手乱丢,一旦刮风就会满天乱飞,五顔六色,一片狼籍。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污点”。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直接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即时和潜在的危害。随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垃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也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包括:传统的厨房垃圾;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光盘等电子垃圾;农药瓶、医疗废弃物等),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3、以前,农村做饭一般用灶,而现在大部分用电或液化汽,也有不少农户用上了沼气,所以许多桔杆和柴草都被闲置,这一堆那一垛,时间久了到处都是;还有就是化纤类的破衣烂鞋随意乱扔,到处是一片狼籍。
4、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势必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疟疾、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近期由于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造成大面积手足口病流行,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镇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
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三、建议及对策
(一)规范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政府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尚处于缺失状态,首先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其次,解决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各级政府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同时对拾荒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扩大其回收的范围,旧灯管、灯泡等有害垃圾也让其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收集,再由政府收购统一处理;最后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城乡人民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另一方面,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积极开展四害孶生地治理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卫生防病作出积极贡献。
要巩固除“四害”成果,春秋两季统一开展城乡灭鼠、灭蟑螂活动。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4
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探索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相关因素和推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途径,并借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问卷主题: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关于是环境知识了解的调查;二是对环境意识的调查;三是在生活中环保知识运用的调查。
调查对象:递铺三小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主要方法)及个别谈话式、观察法
一、样本分析
共发出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724份。其中四年级351份,五年级373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们了解了一定的环境知识,但水平并不高。
1.对于你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吗这个问题,结果如下:
知道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不关我事
表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对于树立学生环境危机感教育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2.学生们对一些基本国策的了解是比较多的。在问到“是否了解‘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时,有429/724的学生都了解这一点,还有267/724的学生对这项基本国策了解一点;只有23/724的学生不知道这项基本国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在谈话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地耕地被随意侵占,而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3.对于“历年来我国长江总要发生洪水灾害,这和长江上游人们盲目砍伐森林是否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有690/724的学生直接知道或者间接听说过。这表明洪灾过后各类宣传,各种有针对性教育是有效的。
4.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很多大中城市淡水资源缺乏:
听说有这回事 知 道 不知道 不关我事
但在实际生活中,据观察仍有很多学生浪费水。这表明在教育上还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5.学生们对环境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了解不多。在列举的十八个环境知识名词中,学生们对计划生育、噪声污染、温室效应这几个词了解较多,超过80%的学生都了解名词的意思及名词的背景意义。而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战略发展、厄尔尼诺现象了解较少,有50%左右的学生都不了解。用公式(n=na×5+nb×4)对名词的了解程度计分时发现:对这些名词了解较多的学生约25%,大部分学生了解不高。 还有18%的学生的知识是比较缺乏。故此在以后环保教育中对环境知识的教育应继续加强,因为环境知识了解越多,环保意识就会越强,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程度就越高,环保行为越积极。
(二)在生活中环境意识强烈,但对大环境关心不够。
1.在你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的问题中:
很感兴趣 有点兴趣 不知道 不感兴趣
从上表中可知道学生们对环境问题都比较感兴趣。
2.学生们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课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
学校课程 报刊、杂志 电视、广播 其他
在700多位学生中有500多位认为他们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第一位的来源途径。这有利地说明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了我校老师的环保渗透教育、环保专题讲座、环保宣传活动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3.学生们谈论环境状况并不常见,对环境大体趋势认识不明确:
经常 有时候 很 少 从 不
只有59/724的学生常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状况。不过也有446/724的学生有时候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的状况。从总体看来大家对环境问题看得不是很重要,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接下来第4题“你知道我国环境总体仍继续恶化吗?”只有160/724的学生认为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这充分反应大家对我国环境的变化重视不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
(三)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高。
1.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第5题的答案中:
80—10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从上可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都做得比较好,体现了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环保教育,学生们能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有较高的环保意识。但从问卷中,以及私下谈话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不够,有待加强。
2.热心做有益于环境的事。
在问及“是否喜欢收集废旧物品做自己喜爱的玩具,或自己需要的用具”时。有458/724的学生表示曾经试过或喜欢这样做。在问及“有没有尝试过用不着破布做抹布等到家庭日常用具”时,有558/724的学生表示做过,也有104/724的学生表示虽然没做过但想过。这些都表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学会利用废物,变废为宝。
3.关心校园、家乡环境,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如:
⑴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意见。
①学校足球场能铺上更好的草坪就好。
②可长期贴些有环保教育性的照片和图片。
③多组织一些大型的环保宣传活动。
⑵对递铺环境建设的意见:
①某些地区空气污浊,垃圾遍地,绿化不够,且被人破坏严重。如拆迁房屋的旧屋基地;递铺下街有卫生死角等。
②街上的小贩,占据人行道摆摊,有损市容。
三 、四年级、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三方面的比较。
1. 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明显比四年级高,就环境知识的十八个名词来分析。
75--90分 50--75分 50分以下
四年级 75 / 360 202 / 360 83 / 364
五年级 108 / 364 223 / 364 46 / 364
从分数段计算来讲,处于高分数段(75--90分)的学生,五年级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处于最低分数段的也明显少于四年级级的学生。从各个名词的理解程度来讲,选理解的五年级学生比例也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这说明在进李中的一年里,学生们经过环境渗透教育课、环境专题讲座、环境知识宣传等各项活动,对环境知识的理解确实加深了。
2.五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意识比四年级学生强。
80—9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四年级 178 / 360 156 / 360 26 / 360
五年级 224 / 364 138 / 364 16 / 364
从上可知五年级整体上比四年级的学生环保意识强。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在有些选项中,如: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地、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等方面做比四年级学生差些,虽然这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某些特性,但不能纵容他们,应该更严格地要求他们。
四、调查后的建议和反思
针对对四年级、五年级大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一部分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日常谈话和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对全校的学生分年级制定系列、系统的环境教育计划,使环境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环境教育的社区活动,如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派发环保宣传资料等。
3.不同学科教学都与环境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推行环境教育“科科有责”,不同学科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行学校环境教育 。
4.加强日常行为中的环境意识。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纸张、不要常倒剩饭菜、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践踏草地等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加强监管。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5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呢!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们有责!看你的行动喽!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
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篇6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19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
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19年的41、7%,2019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城市对我国gdp的贡献为65、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并非广为人知的事实是: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当中有一半已落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是:1/3的中国地区降过酸雨、七大中国河流中有一半污染严重、1/4的中国居民没有清洁的饮水源、1/3的城市人不得不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经过环保处理的城市垃圾只占不到20%的少数。环境污染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5%,而人民的健康代价更是无法估算。单只在北京,70%至80%的癌症病因与环境有关,尤其是肺癌,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大死因。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 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4、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
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jú长汪纪戎说,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集中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影响到世界城市未来的走向。中国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平等,是中国城市迫切需要的,也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走向。
纸与环境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