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一次写心得体会都是思维的思考,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思想,没有合适的想法输出,就无法将体会写得更写出色,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6篇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1

(文/何雷)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与此同时,美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并把战火烧向我国东北边境。面对强敌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中国要不要出兵参战,要不要同美国进行战争较量,这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打出了中国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也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世界战争史奇迹,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实践雄辩地证明,出兵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是伟大、英明、正确的。

70年后的今天,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重温抗美援朝战争战略决策的精髓要义,从中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略艺术与精神力量,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复杂形势 慎重战略决策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欲将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时候,我国解放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国家处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极端困难复杂状况。而美国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当时,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相差悬殊,美国钢产量是中国的144倍、工农业总产值是中国的28倍。志愿军入朝作战前,美军即在朝鲜战场投入了1100多架作战飞机、近300艘海军舰船和大量陆军精锐部队。面对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国家,面对世界上最强大、武器装备最现代化而且还拥有原子弹的美军,中国敢不敢出兵、能不能应战?这是摆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面前异常艰难的重大战略抉择问题。

战略上藐视敌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争取长期和平环境,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出兵参战战略决策的基本出发点。毛主席多次发表讲话,表明严正立场:中国人民“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我们是不让你打的,你一定要打,就让你打。”“现在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美国人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为止。”

党中央和毛主席分析认为,美国虽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但其侵略行径遍及五大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政治上是孤立的,本质是虚弱的,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美国内部争吵,与其同盟者也不一致,在军事上也有它不可克服的弱点。同时指出,对于战争,我们是不怕的,因为我们有进行了20多年武装斗争经验的党和军队。因此,貌似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我们完全有理由在战略上藐视它、最后战胜它。“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以一时的牺牲代价,换取长期的和平环境。

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敢于斗争的精神是我们必须赓续传承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斗争必将是长期复杂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使我国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特别是中美关系正处于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的局面,迫切需要我们发扬抗美援朝战争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激扬斗争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遏止破坏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各种艰难险阻,我们都必须直面应对,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胜利。

从敌我实际出发 争取战略主动

党中央和毛主席站在国际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战争双方的优劣条件,极其慎重地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深刻指出,美国“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就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第三,战斗力太弱”。中国虽弱,但也有有利条件:我军不仅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经过20多年革命战争的锻炼,具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毛主席认为,与解放台湾需要渡海作战相比,选择在朝鲜与美国较量,拥有最有利的地形、最便利的交通、最便利的物质支援、最便利的人力支援、最便利的政治动员,还有最便利我们取得苏联间接的帮助。因而,尽管面临重大困难,但也有打的条件。

抗美援朝战略决策,是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辩证统一的光辉典范。正如毛主席指出的:“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出兵参战的战略目标和战争前途作出三种设想和相应准备:一是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军,从根本上解决朝鲜问题;二是迫使美国知难而退,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三是美国对中国宣战,使用其空军轰炸我国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我国沿海地带,并支持国民党军或蒋美联军进攻大陆。对于这三种可能,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期望是,以实现第二种可能为基点,力争第一种可能,力避第三种可能。

实践证明,抗美援朝战略决策是善于斗争的高超的战略决策艺术的生动体现,使我在战略上一开始便占据主动地位:政治上有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获得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军事上有利,避免了仓促应战,取得战略的隐蔽性和战役战斗的突然性。

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善于斗争,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强化底线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时与势、危与机,积极主动做好应对任何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战略定力,在复杂形势下始终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受一时一事的影响,更不能掉进别人设置的各种陷阱。讲求斗争艺术,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法理斗争相协调,战略判断和战术运用相结合,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确保战略目标圆满达成。

发挥政治优势 把握胜利之本

抗美援朝伟大战略决策,以敢于胜利为基础,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有机统一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敢于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战略决策的坚决拥护与全力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才创造出世所罕见的战争奇迹,才有了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和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司令官。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是敢于胜利的坚实基础。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和政府在全国人民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与组织工作,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从而迸发出极大的支援战争的积极性。广大青年踊跃参军,成千上万的民工、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奔赴朝鲜前线,担任各种战地勤务,各界人民捐献了可购买3700架飞机的巨款,开展了全国规模的慰问志愿军、优待志愿军烈军属运动,为志愿军提供所需人力、物力支援,极大地鼓舞激励了前方官兵的军心士气。毛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深刻指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往直前的高昂士气和不怕牺牲的顽强斗志,是敢于胜利的力量源泉。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钢少气多”“骨头比钢铁还硬”,以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协同作战,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实现了朝鲜停战的战略预期。战争中,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余万英雄模范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战争实践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个光荣称号。

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具有敢于胜利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的坚实国力,正义战争、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我们从容应对和战胜任何风险挑战、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是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优势。

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现代战争的根源还没有消除。当今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绵不断,我国安全形势严峻复杂,面临的战争威胁不能排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丢掉幻想,强化忧患意识,破除和平积弊,牢固树立永远是一支战斗队的思想,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继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斗争精神和斗争艺术,切实增强随时准备打仗、打硬仗、打恶仗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者为军事科学院特聘首席专家、研究员)

1958年10月27日,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各界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回国。(资料图片)

来源:参考消息网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2

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

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唯一影像。

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3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河北定县部队大院里面。我妈妈是解放军第38军114师野战医院的军医,经常不是值夜班,就是野营拉练,或者去农村送医送药,做各种健康科普宣讲。我爸爸也是军人,在工兵营上班,也整天忙的不见人影。

我和弟弟没人照看,幸好有好心的邻居顾伯伯和宿姨一家收留下我们,经常叫我们两个去他们家吃饭,带我们去看电影,给我们洗澡,还给我们讲故事听。顾伯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肚子里面有好多打仗的故事。

他家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比我们大二十几岁,最小的姐姐也比我们大十岁。平时,顾伯伯对哥哥姐姐们很严肃,不苟言笑。但是,他对我和弟弟却很和蔼可亲,经常给我们讲打锦州,打天津,还有在朝鲜战争中打美国人的故事。大概是因为我们小的缘故吧,当时我们都只有五六岁,正是喜欢听故事的年龄。其实,和顾伯伯接触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发现,顾伯伯是那种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人。他开始也是工兵,和我爸爸一样,后来成为我们114师工兵科科长。

工兵全称就是工程兵,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支援。主要负责开路、架桥、障碍排除、设置(埋排地雷、铺铁丝网、挖战壕,修工事等)以及灾害抢修。中国从夏朝开始,就有工兵这个兵种啦!几千年前的军队就有专门筑城设障、架桥修路的工兵。据《周礼》记载,在西周的军队中,就设有"掌固"和"司险"等官职,掌修筑城郭沟池及有关防守之事,来保障军队的作战行动。说白了,工兵就是排雷布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顾伯伯后来得了工兵常见的的职业病—矽肺,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爸爸后来在挖坑道的时候,发生了塌方,脚被砸骨折啦!成了革命伤残军人,不能再从事工兵作业了,转到了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门工作。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4

中国政府5月13日通知,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并决定将9月3日定为“胜利纪念日”和公共假日。

诚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抵抗外来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是值得中国人永久纪念的。但是,设立“胜利纪念日”则需要全面权衡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这里要说的是,抗日战争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

如果真要设立什么“胜利纪念日”之类节日,以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协定”的签订为标志设立更为合适。为什么呢?

首先,抗日战争中国虽然“胜利”了,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西安事变”后“领导”了抗日战争,但决定日本投降的毕竟不是中国军队。这不是说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里日军还从中国的主力战场国民党战区净夺取18座县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月里从日军手中净夺取16座县城)(乔良:《鬼子投降前一个月,国共两党各自在干么?》),苏联还出兵150万。关键是,如果没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人会这样投降么?

第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在抵抗外侮的战争中每战必败,没有过胜利记录,哪怕是一个最小的国家派出最小的甚至非常少的军队,都可以打败我们。所以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被中国军队打败的,世界上也没有谁认为法西斯日本是败于中国军队的。 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在文章中讲,抗美援朝战争后,一位日本教授感慨地说:“1949年你们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没有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一百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人入侵,一两万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的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北面压到南面,我觉得中国人和过去不一样了,看来讲得有点道理。” 连解放军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日本人都不相信,难道有谁相信这样的中国能够打败已经占领东南亚、敢于偷袭珍珠港、把美国作为消灭目标、势头正猛的法西斯日本?所以如果客观地讲,实事求是地讲,抗日战争并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 知人者智,自知则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未尝不是如此。就像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而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战胜国,无法以战胜国身份在巴黎和会上改变自己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一样,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抗日战争也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否则我们会贻笑于世界。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正因为抗日战争没有人认为是中国的胜利,二战中战胜日本的美国更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当美军把朝鲜军队赶到中朝边境,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便叫嚷:“鸭绿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滞不前”,“我要让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同时对中国边境狂轰滥炸。 同胞们,朝鲜和中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当年日本就是通过朝鲜为跳板侵入中国的,中国遭受了多大的灾难!美国现在又要重抄旧路,让中国“血流成河”了!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后来说:“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拦美国,他或许将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他没有理由作出相反的结论。”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空军上校戴旭说,朝鲜战争告诉我们,和平不是靠退让得来的。自晚清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连续对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强退让了一百多年,结果让了琉球丢了台湾,让了东三省丢了北平城,几乎亡国灭种,也没有换来中国人渴望幻想的和平。最后还是拼命一战,才死里逃生。新中国刚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又顺着八国联军的惯性思维,组织十六国联军,气势汹汹地兵临中国门口。但这一次它们遇到的不再是只会点头哈腰订不平等条约的中国人,而是用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中国人!于是局面完全改观了,和平姗姗来迟。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朝鲜半岛战争使中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所带来的回报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外交上,中国用能力、决心和意志,毫不示弱地向美国宣告了一个强劲对手的存在;在更广泛的层面,中国使全世界刮目相看,甚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在军事上,美国对中国产生敬畏,发誓再也不与中国发生地面军事对抗。以此为标志,鸦片战争以来世界强国蔑视中国自卫能力、无视中国民族意志的历史,终于走向结束。” 彭德怀的话说得更直白:“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想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老虎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国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这话与美国人的看法不谋而合。 所以说,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国家尊严和国威就无从建立,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就不可能甩掉,谁想欺侮就欺侮的处境就不可能摆脱,也不可能赢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环境。

第五,抗美援朝战争也是新中国对国际共产主义的支援战,是履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金日成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人把侵朝战争看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战争,其实是消灭社会主义、消灭国际共产主义的侵略和霸权战争。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互相支援,就难以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力量。 公正地说,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都未能制止战争赢得和平,是主持公平正义的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下用他那气贯长虹的浩然正气和战无不胜的有力行动才制止了战争,赢得了几十年的世界和平,而抗美援朝反侵略战争是这种行动的标志。 因此,相对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才是广大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的事情,把签订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7月27日设立为中国的胜利纪念日(或称为“抗美援朝反侵略节”)和公共假日,将比把日本“投降”中国作为“胜利纪念日”更具有实际意义。

第六,针对中国抗议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一网友说,“美国人每年都纪念抗美援朝牺牲的美军呢,我们中国人砸(咋)不抗议啊?!!”抗美援朝本来是对美国侵略的回应,大长中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志气,大灭欧美帝国主义的威风,但中国现在连提都不提了,美国却在纪念这次战争,说它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中国拍摄的30集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2001年拍摄完毕至今没有敢播放,在2007年建军80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抗美援朝”馆也被撤销了,这都是中国修正主义路线造成的结果。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确认,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广告,为世界人民反侵略反霸权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如果设立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将是对正义与和平的赞美,对侵略与霸权的警告,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人民做出的反侵略榜样的肯定,引导世界人民彻底消灭侵略和霸权行为,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世界而努力。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5

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对于我国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打起来是非常辛苦的。五十年代,我国军事实力与美军相比实在是落后,再加上我们志愿军人数又多,装备平均下来到每个人手中少之又少,与美军充足的装备相比,相差甚远。包括战场上的交通问题,军粮储备等方面,与美军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乐观信念,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隆重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就是要牢记那段战火硝烟的壮烈历史,去读懂那种奋勇拼杀,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志愿军精神,就是要把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70年前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是党中央从国际形势出发、从人民利益、从历史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从宏观角度上来讲,中国是为了全世界人民战斗,是为了地区局势着想。换个角度看,朝鲜地区相当于中国的东大门。如果朝鲜成为美国的殖民地,美军想要进攻中国就变得容易许多,正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需要建设的中国,这样的威胁事关存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时涌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与来势汹汹的疫情,做最为果断的抗击疫情行动。可以说,中国无论在国内抗击疫情,还是对世界抗击疫情所做的贡献,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中国在抗击疫情的所作所为,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点上,我们一定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篇6

整整70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在朝鲜半岛徐徐拉开。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一次,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等.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智慧学心得体会范文6篇

高一学心得体会500字6篇

学党史精神心得体会6篇

幼儿学篮球心得体会6篇

护理沟通学心得体会6篇

学四有心得体会通用6篇

2023年学宪法心得体会6篇

蒙学读物心得体会6篇

党员学心得体会优质6篇

学优秀党员心得体会6篇

学抗美援朝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