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强的情感智慧,更好地理解他人和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1
今天晚上观看了《榜样6》,《榜样6》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人深深地感动、折服。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向榜样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学业上努力学习,生活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2
近日,观看了央视台播放的专题节目《榜样》,里面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每句话语,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涤。《榜样》里的每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树立的理想信念都无比坚定。固此,向榜样学习,做信念坚定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体会一:
在现场,有一位耄耋老人,她就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时刻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当龚全珍老人走上舞台,用洪亮的声音缓缓讲述了甘将军在建国后坚持回家乡当农民,支援家乡建设的感人事迹,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榜样的风采与力量。
体会二:
出场的第二位典型,就是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刘锐面对什么的困难挫折,都要勇毅前行,及早让一流装备发挥一流战斗力。”他始终如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创新实验,在改装轰-6k期间,刘锐与战友共同完成了新机首次投实弹以及极限坡度验证等重难点课目,提出的40余条改进意见全被工厂采纳。20xx年,刘锐和战友驾机成功穿越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国空军的航迹。在节目中,刘锐带着在西太平洋远海训练时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同观众见面。英勇、毫气、有胆识、有志气,新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前行。
体会三:
在观看《榜样》节目中,两位“80后”对此作出了解答。一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87岁高龄,自称“80后”的陈先达教授。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多年,被学生们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强调“只有‘信马’才能真正‘姓马’。”另一位则是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教师徐川,被同学们称为“川书记”“川哥”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党委副书记,由于他把党课讲得比段子还吸引人,因此,他的党课在学校选课系统一开通,名额很快就被学生一抢而空。用知识、用智慧、用人格魅力感染着学子们,感染着每一位前行的同志们。
体会四:
当看到节目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榜样群体,他们再也无法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一批同志。“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20xx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光辉历程永远在我们身边,作为我们的正勇量永远激励着我们。
体会四:
在贵州,也有一位好榜样带动的村,三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村,如今却民居靓丽、道路宽阔,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塘约村。《榜样》专题节目中,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村委会主任彭远科登上舞台,详细讲述了这个农村党组织如何带领村民将二类贫困村变身小康示范村。尼玛江村是一位藏族年轻干部,他曾四次驻村扶贫,后三次还是主动请缨。专题节目讲述了他在担任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间,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故事。当然,不仅只有我们看到的节目的这些榜样,全国各地共选派19.5万名像尼玛江村一样的第一书记,他们奋战在第一线,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看榜样、学榜样、树目标、立志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习他们的思想、行动,在教师的岗位干出业绩。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3
?榜样3》为我们讲述了几位真心为民,践行理想初心的共产党员的事迹。里面有90高龄的老党员宋书声,一辈子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所译的《共产党宣言》一直沿用至今;有带领村民致富的村书记杰米拉,有致力于北斗卫星技术的专家王淑芳,有卫国戍边的边防缉毒指战员印春荣,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摩托医生,山西临汾的贺星龙,是80后,村民筹钱上的卫校,就是想学成归来服务村民,20个村,服务4600民众,妻子也是卫校同学,想进城发展,闹到要离婚地步,后来村民来家里,甚为感动,终于留下来,12年磨破了8个大帆布背包,村民赊账10多万,他把账本付之一炬,多么朴素的情怀啊。
我们要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摩托医生贺星龙,年纪轻轻,始终把父老乡亲的健康挂在心上,以至于村民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就知道贺医生来了,心就安了。而几十年如一日的吃苦耐劳精神,走山路,爬山坡,骑摩托摔伤,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心里装着的都是村民的安危。通过观看《榜样3》,我们要把这些榜样人物当作我们干工作的模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和更加顽强的毅力投身到学习工作中,让榜样的精神,把我们带回最初、把我们带向更远,带着这份初心在本职工作上、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学院和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4
龚全珍老阿姨,作为一个把一生泼洒在前进道路上的老人,她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在那个饱经沧桑的年代,还是如今,那些她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一切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她在日记中写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我活着的唯一宗旨”。作为榜样,她有坚定的信念,有一颗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在看到她自己老了还要去敬老院照顾比她更大的老人的时候,我在想也只有这样的榜样不管什么时候想的只有两个字“奉献”,她时时刻刻想的是为人民我还能做什么。
榜样如黑暗中的灯塔,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如一座座伟岸的丰碑,给了世人以前行的力量。通过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当甘将军毅然决然的返乡务农,她没有一句怨言,收拾收拾行李,不过是一次提起又放下。为了帮助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她可以再度站上那方小小的讲台,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没有书本,肩负起全校学生的重担,再次给予了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温暖。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榜样,我相信我们的时代,也会不断涌现这样的信仰榜样,很高兴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这么多无私的奠基者,她们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之路上的民族骄傲,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精神源泉。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5
提到高健,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他是谁。但要说今年6月神舟十二号发射时,凭着在调度岗位上的一声声“北京明白”把自己送上热搜榜的“北京明白”,相信很多网友肯定都不陌生,甚至会说一句“原来是他呀”。
据高健讲,当时并不知道调度大厅里有直播,也不知道自己出圈了。“因为有保密管理要求,我们进入工作岗位时不准带手机。回到家,妻子告诉我,我才知道自己上了热搜。”高健坦言,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非常意外。“但是前辈们告诉我大家并不是关注个人,而是调度岗位和航天事业。”
不少人看到高健资料中的“94年生人”都会表示吃惊,但曾参与过嫦娥四号、首长五b运载火箭首飞等任务的他,其实已经是一名“老兵”了。而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是高健第一次作为主岗担任北京总调度。
“这个任命并不意外。”高健表示,任务前期,他主要负责组织神舟系列任务的准备工作,且任务前答辩考核成绩比较理想。
总调度的任命是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执行前两周,调度组的组会上公布的。高健称,调度岗位除了负责整个飞控任务准备进程的计划管理、组织协调,还要对飞船的具体状态和庞大的地面系统有全面掌握,常常是白天和大家一起做任务准备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充电学习知识。高健坦言,这其实是大部分航天人的常态。
很多人都曾问高健“北京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每到这时,高健便会解释道,“北京”代表了掌握各家信息的任务指挥所,而“明白”则是指我听清楚跟我说的什么,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高健表示,平日里,调度岗位最重要的是清楚状态、快速反应、口令准确。前辈无数次告诫,指令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决定任务进程、影响任务成败。
据了解,在航天领域,许多优良习惯与精神都得到了传承。比如调度岗位,每次联调科目、训练科目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都会组织进行复盘总结。除了总结各个岗位的工作,每个人还会对今天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对任务过程还有哪些不懂,常常在完成当日工作后再挑灯夜战把状态搞清楚。
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每次任务成功之后,大家的掌声和祝贺,就是对航天人最大的肯定。高健边笑着边说:“继承航天精神和航天事业是我们的使命和荣幸。祖国航天事业如今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大踏步向前走,我们必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为祖国航天事业站好一班又一班岗。”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6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
3月22日晚上8点,我观看了《榜样5》专题节目,每一个榜样背后的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也正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涌现了无数榜样的力量,创造了这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奇迹。
张京西,84天未休息,只为与死神掰手腕,他以军人的职责,成为了进入急救室最多的医生,才有了全国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出院的案例。
杜云,芳草社区的“战役全能书记”,是社区的主心骨,她们用7个人的小团队,保障了5000多人的`日常保障物资。
凌磊,一位“暖心大管家”,为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提供心理健康和深夜食堂等服务,他暖心又暖胃。
这些榜样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平凡的职业,却有着不平凡的勇毅、坚持和奉献,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向前进的标杆。
这场抗疫战争中有一半人员为90后与00后,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而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同志学习,即使离开校园也不能放松自己,要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奉献自我。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7
2024年8月24日,年仅44岁的陈明同志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陈明同志是党员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勤奋踏实、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拼搏实干、勇于创新的责任担当和甘于奉献、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以下是关于向党员榜样陈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向党员榜样陈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陈明,一个值得我们抬头仰望的优秀共产党人,一座身体力行为我们展示共产党精神的丰碑,他用生命把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是新时期新一代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一直以来,共产党员不乏我们学习的榜样:孔繁森,为了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王启民,在大庆油田从事地质开发研究,四十年如一日,被誉为新时期铁人徐虎,水电修理工,被誉为“全国劳动模范”;除此外,还有李素丽、吴天祥到今天的李培斌等等,举不胜举,正是一代代的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才让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党员干部,要如何做才能达到共产党员的标准,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加富裕和幸福的生活?我有以下看法。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续发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有所作为,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工作岗位,那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是国家的需要,不能贪图享受不履行职责,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从清廉上实现人生价值,从奉献中找寻工作乐趣。
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用党章和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只有把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真正的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向党员榜样陈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篇8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2024年榜样四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