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融入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才是有意义的,在写作文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知足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知足作文篇1
南怀瑾曾说过,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他人的幸福,最后却发现自己正是别人羡慕的对象。所以不要看你没有什么,而要看你拥有什么。就像苏格拉底逛集市回来后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他并不需要的东西一样。人生本不应执意去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立足本心,知足常乐,方可“仰天大笑出门去”,走向成功。
林清玄曾说过:人生当以花的姿态来证明自己。林俊德老人便是那绽放在“死亡沙漠”的罗布泊大沙漠的马兰花。它没有百花争艳的美艳,却是戈壁滩的风景。,大漠、烽烟、马兰,这便是林老一生的写照。他五十年如一日投身到祖国的核事业,栖居戈壁数十载,他却备感幸福。名与利于他而言仅如沙尘,他在科研的过程获得自我的满足,使得他能够笑对滚滚黄沙。这便是知足的力量,他使人淡忘了明(名)与利,使人收获自我的满足,使人长久幸福不被苦与难所累。
泰戈尔曾说过:你的负担将会变为你的礼物,你的苦难将会照亮你的路。大山、扁担、药箱。这便是“扁担村医”李前锋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他自身甚至患有尿毒症,然而他却坚持每天挑着药箱,行走在大山之间,为乡民送医上门。柔弱的肩膀,沉重的担子,巍峨的高山,就是健硕的年轻人都难以承受这份辛酸劳苦,然而李前锋一走就是五年。倘若不是守有一颗简单的知足之心,他又怎能挑得起这担沉重的药箱;倘若不是守着一颗简单的自我满足感,他又怎能挑得起全村人的健康;倘若不是守有简单的知足之情,他又怎甘心屈身深山,挑着一个医生的职责与担当。是因为知足,他忘记了自身的病痛。他曾说:“这里的乡民需要我,我能够帮助到他们已经很知足了,我不觉得苦,我感觉这样做挺幸福的。”
一箪食,一豆羹,这是颜回的幸福;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曾点的幸福;流觞曲水,畅叙幽情,这是文人墨客的幸福。然而当今,人们却失去了这种简单的知足感,而使自己深陷痛苦之中。
其实,没有蓝天的深邃,我们同样可以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小草的翠绿。人生没有旁听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又何必执着于拥有多少呢?
知足作文篇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之最乐,莫过知足。
——题记
秋姑娘伴着凉风,携着硕果,舞着秋叶,丝丝缕缕,袅袅飘香,纷纷扬扬的悄然而至。秋日,天高气爽,心情明朗。于是,我和父亲相约去奶奶家的果园瞧瞧。
走在田野的小径上,内心憧憬着累累硕果,幻想着苹果的清脆可口。我一蹦一跳,像极了即将见到萝卜的兔子。到了果园,我的步伐僵硬了,眼前,弯着腰的老树,稀稀拉拉的落叶,零零散散的果子,还有几只正在啄果子的麻雀……
天空阴沉下来,秋风肆意的刮着大地,枯叶纷扬,夕阳映照在被蒙了一层雾的眼睛上……
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仿佛在嘲笑我,那干瘪的果子满身疮疤,野草随着凉风舞动。我握紧了拳头,伸出脚用力地踹了一下那不争气的老树,麻雀一哄而散,果子也陆陆续续地掉了下来,骨碌骨碌地滚向四周,消失在杂草里。爸爸什么都没说,只是小心翼翼地扒开杂草,捡起滚落的果子,用袖子拂去上边的尘土,放在嘴边一口咬下,“嘎吱”,无比清脆的声音像一个跳跃的小精灵传入我的耳朵。好奇心驱使着我挪到爸爸身边,偷偷地瞧着那聚集了我的好奇的果子上。“怎么了,闺女,想尝一口?”爸爸笑着问我。我咽了口唾沫,几个字从我牙缝中小心翼翼地挤了出来“好吃吗?”“自己尝一下不就知道了。”我闭上眼睛,用力地咬了一口,一股清凉沁人心脾,果肉清脆,甜甜的果汁渗了出来。“哇塞,真脆!”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这时的我像极了抱着大萝卜的兔子。
天空的乌云散去,太阳普照着大地,秋日的风也显得愈发温柔,驻足在枝头上的小精灵唱起了婉转的歌曲,久久不舍的离去,夕阳无限好,一缕缕光丝跃动在凌乱的发间……
我和爸爸一起坐在田垄上,一起欣赏这落日的美景。爸爸语重心长的说:“人啊,要学会满足,懂得感恩。当你拿到一个干瘪的果子,你要感谢它是清脆可口的,因为可以享受它的清甜而感到满足;当你前进的路上遇到了荆棘,你要感谢它让你的人生别有风趣,因为自己没有遍体鳞伤而满足。不知足常悲,知足啊常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如梦,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内心时常满足,时常显露微笑,在莽莽红尘中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把握美好未来!
知足作文篇3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是人比动物更聪明,也不是人比动物更高贵,而是因为人有思维,会思考,懂得体味人生,懂得满足。人,应该“知足常乐,知足安乐”!
“知足常乐,知足安乐”,很简单的八个字,但从古自今,纵观史册,有几人曾做到?有几人能像陈眉公“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有几人能像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几人能像陶渊明家徒四壁却依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贬黜,但他依然吟诗作赋,快然知足,决不似柳永为怀才不遇而闷闷不乐;亦不像纳兰容若为儿女私情而郁郁寡欢。他效仿的,是李青莲,白乐天——不为世俗所拘,不为功名所累!他们都懂得知足,善于发掘事物美好的一面。
“人生不如意者八九。”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不公,怀才不遇。殊不知,不是生活不够美好,而是我们太过贪婪而不知足。人总会有欲望,有欲望便会有所求。苏子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可是又有谁能做到呢?我们总是盲目地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到最后,却发现那些东西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时,早已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每个人都想做好每一件事,尽可能避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然而,大多数时候都事与愿违。现实总是与期望相差很远。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和身边事物要求太过苛刻。须知道,任何事物都会有缺陷,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遗憾!陈继儒在自己所纂的《珍珠船》中说,“吾平生有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多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鲥鱼、金桔、莼羹、海棠等固然美好,却仍各有不足。曾巩固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终究拙于作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知足者善于取舍,并从中得到快乐。世间事物,安得十全十美?水陆草木之花,多半芳而不艳,艳而无芳。牡丹固然妖艳,堪称“花中西子,王嫱”,却远不及桂花十里飘香;桂花芳香沁人心脾,却终不及牡丹娇艳欲滴,但世人不也依旧喜爱它们吗?因为他们都懂得取舍——喜其艳者则容其无芳,爱其芳者则容其不艳!
“知足常乐,知足安乐!”这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表现,而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有时,差强人意,即当满足,不可苛求!唯有知足,才能快乐!故曰:“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安乐!”
知足作文篇4
风呼呼的刮着,路上的落叶被风刮得漫天飞舞,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向人们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看,在远方有一栋房子,房子里的灯已经熄灭了大半。只有为数不多的灯在不知疲倦的继续工作着。
在这为数不多的亮灯里,就有我一个。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桌前,在想着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否要学会知足。
想着想着,耳边好像出现了许多声音。有老师,有同学,有家长,有朋友,有……
老师说;“不能知足呀,不正是古代先贤有不知足的精神,才有了他们今天的成就。
同学说;“不能知足呀,我们只有不知足才能在成功之后更进一步,从而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
……
我知道,这是为我好,可这结论总是对的吗。我看不是。因为古人云:知足者常乐。
是的,我们应当知足,每当我们为一件昂贵的衣服而与父母争吵时,我们应当看到世上还有那么多没有衣服的人,我们为什么不知足呢?
当我们因为饭菜不可口或者没按自己说的去做而对父母耍脸子时,我们应当看到在这个世上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而我们只是不合口,我们为什么不知足呢?
当我们因为父母忙,并没有带你出去玩,而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就好像他们有多对不起我们似的。我们难道就不应该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无家可归的孩子?而我们只是偶尔父母因为忙而不在身边,想想这些,我们为什么不知足呢?
当我们……
是的,我们应当知足,当你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不开心时,我们应想想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不缺衣不少食。每日每月都能享受到父母的宠爱,知足吧。
知足者常乐。
知足作文篇5
“知足者长乐”千古流传。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个人知道满足,那他也就会快乐。从小到大,我吃好的,穿好的,四个大人围着我一个人转。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如别人好。别的小孩每天放学后可以在健身广场上无拘无束地玩耍,而我做完作业还要弹琴;别的小孩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可妈妈却认为这个不卫生,那个没营养,不准我吃;哪天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也会受到妈妈的严厉批评。有时想想,真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而困惑。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的收获很大。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阿里的年轻人,因为家中富有,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把所有的家产都挥霍掉了。最后沦落到替人打短工糊口的地步。有一天,有个老者雇佣他做事,把他带到一个豪宅,给了他3000块金币,让他照顾几个神情悲伤的老人。时间过了一二年,几位老人相继过世,那位老者也一病不起,他把家产也全都给了阿里,并告诫他千万别打开后花园尽头的那扇门。不久阿里又把老人留下的家产挥霍一空。他不顾一切地打开了后花园的那扇门,来到海边。一只大鸟把他带到了一个岛上,让他成为了那里的国王。王后告诉他大殿左侧的一扇小门绝对不能打开。七年过去了,阿里生活奢华富贵,可是他一直想知道那扇门后有什么?当他有一天打开门后,关着的大鸟又把他带回了七年前的海边。阿里终于明白那些老人为什么那么悲伤了。从此阿里再也没笑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是啊,不珍惜得到的,他就会失去;永远不满足现实的人,现实就会惩罚他。时光不会倒流,失去的也不会再来。反复思索,我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虽然我现在玩的时间少了,以后我却多了一个才艺;虽然我少吃了零食,但是我很少生病;虽然我经常挨训,可是我养成了不拖拉的好习惯。现在想想,我为我有这样优越的条件而感到满足。
知足作文篇6
夏天的夜风,柔柔地吹过来,脸上有一种被暖暖的手亲抚的感觉,很令人舒心。仰望着璀璨的夜空,静谧抚平了一颗起伏的心,内心的窗扉也轻轻地敞开了。
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我总铭记着。随之而来的想法:我的降世是享福的开始,而妈妈的出生是受苦的开端。
过去的年代,我没有能力去体会它的沧桑了,或许它是道厚厚的隔膜。出世后一直沉浸在幸福的蜜浆里,太旧了,放不下那种甜润的滋味。记得我总对自己说不要陶醉太深了,外面还有受沧桑煎熬的家人,需要琼浆玉露滋补呢。
于是,每当想起爸爸妈妈读书时卖力去做工赚学费、年轻时日夜上班维持家里生活费用后,我那小小的身体站着了,稚气的脸蛋望向了星夜,然后默默许愿:“保佑我好好读书,让家人放心。”
七岁的愿望,随着时光流逝去了。
很多次,很多次,看着爸爸身上单调的衣服,总没有妈妈和我的那般华丽。我以为爸爸怕妈妈不准他乱花钱。于是,我希望到:“让我长大后赚到很多钱,买给爸爸许多许多好看的衣服。”
逍遥地,又过了很多年。每天夕阳下的倦鸟飞过我的眼帘,一个苍老的背影也映了进来。倦鸟在苍穹留下的那条斑白的痕迹,我仿佛看到的是我帮母亲拔下的那条白发。我想,父亲、母亲在变老了。
老了。不过他们有能像别家老人坐享子女的孝敬、安天乐命吗?看到病痛缠着那逐渐衰老的身体上,我总盼望可以什么时候都看到父亲清澈、坚毅的双眼,可是我眼睛里总掺杂了模糊的液体。这时,星星的'明亮是我多么渴望的啊。
从那刻,我迷惘了:以前渴望的一切,有意义吗?
原来自己最想感受的还是那一家几口悠悠地在沁人的花园中散步的淡然;原来自己最想看到的还是那普普通通的家庭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的平凡;原来自己最想要的还是那全家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地挤在一起关爱、祝福对方的温馨。
圣洁的月光洒满着我的全身。“怜悯的上天,以前我许的愿望都不必要了,我盼望一个:看着家人快乐、健康地活着就足够了”。记得那晚,我深深地祈祷着……
知足作文篇7
国庆早上,新洲岛是第一次去,较大,有好几个自然村。仲秋天气,多云无雨,凉爽宜人。十几辆自驾车依次于渡口排队,一次轮渡上岛,沿水泥村路迤逦前行约七八公里,到达农家乐。岛上四周多为杂草地,青青绿绿,沿途有大片玉米生长茂盛,杆上布满苞谷,趋于成熟。园内葡萄多已采摘,空余粗藤绿叶缠绕架上。成片棉花正打着粉红嫩白的花苞,半开半闭。村里人家院边随意栽种的果树,青桔黄柿挂满枝头,已近半熟。村里路边池岸,多绿杨垂柳,成排成林,自成风景。三五钓者,临池伸竿垂纶半天,收获寥寥。
阜阳的几个青年杂技演员,清晨长途驱车远道而来献演。一身白衣劲装的美女,挺立在一个离地4-5米高的`大铁环上,脖子套入一粗丝绦,初时两手伸出拉环,身体不停旋转,后来两手逐步缩回,只留颈脖在丝绦套中,急速凌空旋转多圈,如空中飞鸟,自由翱翔,惊险刺激,令众多观众胆寒心惊,掌声雷动。五名青壮男女,前后翻了一些跟斗。一留小撮胡须青年,白衣劲装,昂身挺立。其余两男两女,装束一样,均在1.6米以上身高,或站或攀,或靠或悬,全部依附他身上,五人体重,一瞬之间,全系于一人两腿,其腰腿硬挺如松,丝毫不弯,其腿力之巨,令人惊叹!
一阵急锣劲鼓声中,一红一黄两狮鱼贯而出。先在舞台舞一阵,打出两幅写有吉祥话语的四字横幅。黄狮跃上离地高约两米的梅花桩(桩粗细如饭碗,顶端略大如盘)上,前后蹿跳,左右翻腾,昂首人立吐舌,俯首遵身戏耍,如在平地一般挥洒自如。最后黄狮攀上离地6米高的横杆,吐一颗白菜(寓意发财)下来,结束舞狮表演。
时值一年一度黄梅戏艺术节期间。举办方特请两位一级演员献唱。黄梅曲韵婉转悠长,或浅吟低唱,或哀婉泣诉,迎来阵阵掌声。
归程时,渡口候渡,但见落日西悬,江天一色,凉风习习,巨轮上下缓慢往来,别有景致。心底暗想,比起诸多难民,我们应感到国泰民安的幸福,知足常乐!
知足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