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作文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知识,杰出的作文能够展示我们的思维敏捷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联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对联作文7篇

对联作文篇1

每年的除夕人们都会在门框上贴对联,并燃放爆竹烟花。

贴对联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的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幸福。但是每一年的除夕,都会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来骚扰人们,它会把人们的鸡羊都吃掉。于是每一年的那一天人们就把窗门紧闭,不敢外出。后来人们试探到那个怪兽怕红色、光和声响,所以人们就把红纸裁成门框大小的条贴在门框上。那一天的晚上点许许多多的灯,使光非常强,人们还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烧,火堆里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这样就把“年”赶走了。第二天人们互送礼物表示祝贺。后来人们把红纸写上字帖到门框上,这样就形成了对联。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火药,就取代了以前烧竹的方法。

其实关于对联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精妙,很多人想得到王羲之的笔迹,所以他家的对联一贴出去就被人取走。后来王羲之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一幅对联写好后,裁成两半,一半写的是: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王羲之叫人把这几个贴出去,果然无人去取,但王羲之的夫人看了很生气,王羲之却说:“夫人莫急,明日再看。”等到第二天大清早,王羲之叫人把另一半贴上去,就成了一幅好对联了:

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昨日行

对联作文篇2

今天是春节,一大爸爸就叫我起床说要贴对联。

爸爸拿来一把椅子,把门框的四周都擦干净。先贴了下联,我帮爸爸撕胶布,然后是上联和横批。贴完以后我看了看上联是“富贵双全人吉祥”下联是“丁财两睦家和睦”横批是“迎春接福”。

还有我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我就有了新的问题。对联为什么是红色的?带着疑问去找爸爸,于是爸爸就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来捣乱我们的生活,搞的人们都不敢出门。后来有位神奇的`老人告诉人们年怪兽怕红色和火光炸响的声音。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火红的对联放爆竹。”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可也非常的有意思。再说了红色也给过年添加了不少的喜庆气氛。

小朋友们,在今天这喜庆的日了里我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呢!

对联作文篇3

今天,我正在玩电脑。突然,老爸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说:“儿子,看看,我带来了什么。”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些大红纸包,我一瞧,脑袋里就出现了两个字:红包!一想到这里,我便伸出手将大红纸包全部抢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可是大红包里并没有钱,只有几张红纸条。我不死心,把所有的大红包都打开,可是得到的结果都一样,我十分地扫兴,对老爸说:“老爸,这些是什么东西啊?”“哈哈,这些是对联,今天我是让你贴对联的。”

“贴对联,”我立刻来了兴趣。“那好吧,我今天就贴一次。”

贴对联首先要选一幅好的对联,我把刚刚掏出的那一幅幅对联全部打开,十分认真地挑了起来。挑对联可是一个十分需要专注的活儿,看来看去,觉得这个好的时候,又觉得那个好,觉得那个好的时候,又发现还是原来的那个好。最后,我决定选了一幅对联,于是,我拿出剪刀和胶布,开始贴对联了!

先把胶布粘到对联上,然后将胶布剪断,光是这一小小的“工程”,我就忙活儿了大半天。这是因为胶布老是剪不断,还差点剪断我的一根手指头,气得我怒发冲冠,用力一剪,差一点就剪到对联了。剪好了对联,该贴了,我走到门前,贴了起来,对联终于贴好了。我松了一口气,大声地念了起来:“中宇清和紫微高照,银花璀璨金龙飞腾。”这时,老爸走了过来,笑咪咪地说:“好,完成了任务,我带你出去玩!”“耶!”

这一天,我很开心。

对联作文篇4

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联知识讲座。

首先老师让我们说出一些名对联,并且解释它们的意思。然后老师给我们讲述贴对联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去了一个叫陈蔡的`地方,带的干粮吃完了,便叫弟子子贡去向一个叫范旦的人借粮食。范旦让孔子说一句话,必须将“好坏多少欢喜恼”用上。孔子便说:“天地之间好人多,坏人少;借时欢喜,还时恼。”于是范旦就把一桶米给孔子。后来范旦叫孔子还它的米,可孔子怎么也装不满一桶米。孔子为了面子,只好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们看见门上贴着对联的人家,便可以去要米。”孔子回去后,又对读书人说:“以后,凡是读书人,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要是有乞丐讨上门来,要尽量施舍。”后来,贴对联就被传到了今天。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出自对,自编对联,看哪位同学编得好。同学们编了许多好对联。有一个拆字合字联:踩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座山。我感觉这幅对联写得真好,细细品味“踩破磊桥三块石”这句话把磊子分成了三块石,“磊”字是由三个石组成。“分开出路两座山”这句话把“出”字分成了两个山,“出”字不就是两个“山”字磊在一块的吗?真妙!

不仅有拆合字联,还有意境联呢:“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这幅对联让人走进诗的意境。在夜晚,轻风呼呼地吹着,令人神清气爽,海边柳树的枝条轻轻地抚摸着堤岸,皎洁的月光使宁静的夜晚变得更加淡清。那寒梅在风中傲立着,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傲气。多么美的意境呀!

不知不觉快乐的时光过去了。这次对联知识讲座不但让我明白贴对联的故事,而且知道了怎样对对联。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举行,使我们多了解课外知识。

对联作文篇5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是《声律启蒙》上平声中的一部分。这本书作为封建蒙学精品是对于对联学习的一个不错的途径。

什么是对联?简言之就是“对而联之”。对,谓相对;联谓关联。对联之于诗歌没有韵律的限制,创作空间更为自由,但其难度决不亚于诗歌。因为它对平仄格律的要求更为严格。“平对仄,仄对平”要想完全精通并非易事。

近几个月,我也在“潜心”研究对联。但毕竟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也只是刚刚参悟了一些皮毛。绝非谦虚,事实确实如此。目前为止,真正能让我满意的也只有四联——其中还有两联存在拆东补西的拼凑之嫌。说实在的,对联这东西人人都会,小学时常练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上就有对联的影子。但要真正把它连词成句做到“句句珠玑如日月”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像鲁迅先生那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般千古佳联更是难上加难,更别提类似于“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角;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这般可遇而不可求了。

所以,准确地说,对联是“易会、难通、更难精”,就连我那唯一“疑似佳作”“决不中庸守旧物,却要上智出新奇”以及做语文理解题时对出的“北国豪放,放万里奔策马;南乡悠扬,扬三日绕余梁”也只能算是初入师门,不堪入目之作。

说对联难精,就在于其包罗万象。什么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古今中外、通俗高雅、神话典故等一应俱全。不说别的,单论《声律启蒙》一书中,便有“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等历史对;“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等虚实对;“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等典故对。此外,对联中还有巧联、妙联,什么拆字、析字、拼字、回文、顶真……非文豪不足对也!

对联是中国文化精品,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你想,能用英文来对对联吗?来个又用什么对呢?所以说,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并传扬下去。我们也许不必精通对联,但至少能够对个两下还是应该的嘛!

对联作文篇6

二十八贴画画,爸爸说今天要把旧对联换掉把新对联贴上。

爸爸搬把木梯,把旧对联撕掉,把门边打扫干净。我帮爸爸把糨糊抹在对联反面再递给他,然后我看对齐了没有,爸爸再比齐按压。就这样我们父子二人和作把对联完成了。

对联真漂亮,写着大金字。两个门神是大将,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盔甲手拿战刀真威武。

又是一年春天到,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对联作文篇7

今天是大年三十儿,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妈妈把对联准备好,吃过午饭,妈妈左手使着浆和刷子,右手拿着对联,和我一起到门口,妈让我把以前的旧对联撕干净,以前妈妈也是用浆贴的,所以,特别不好撕,我拿着米尺费了九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旧对联一点点刮下来。妈妈把新对联放在地上,把浆刷在对联的背面,不一会,就刷好了,妈妈说要从右往左贴,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从右往左贴?”妈妈说:“因为古时候人们的书都是从左往右看的。”这贴对联是古时候留下的'年裕,所以,要先贴右边,再贴左边。然后妈站在椅子上贴,让我看贴子正了没有,两边上的好不容易贴好了,妈妈说要贴横批,这个最不好贴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好不容易贴上了,只见上面写着“青云直上马扬蹄,紫气东来春得意。”横批:“物华天宝”。贴上的对联有的不平展,妈妈说:“别人都用笤帚扫一下就平展多了,”妈妈又让我把在墙上撕下来的旧对联扫走,这时往后一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对联,真美呀!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我像对联上说的那样扬蹄前进,我也一定会努力。

对联作文7篇相关文章:

灯作文800字高中作文最新7篇

乌龟作文作文模板7篇

四年级下册作文五单元作文7篇

拜年作文作文通用7篇

描写中秋的作文300字作文7篇

春节作文600字优秀作文7篇

朋友我作文600字作文参考7篇

2024高考作文满分作文最新7篇

父母爱作文400字作文最新7篇

劳动节作文300字作文通用7篇

对联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