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观点明确,结构合理,实际的事例是作文的生动表现,只有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事实,作品才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关奉献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1
生命是奉献,生命需要奉献。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生命,因奉献而闪光。
——题记
纵观天下历史,可以知道,有多少人为世界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文学家,甚至有的只是平凡的农民。不论他们身份如何,他们都有相同的精神与品质,那就是辛勤耕耘奉献于社会,他们都因奉献而闪光。
东汉的蔡伦,只是一个小宦官,却掌握了造纸术的技巧,把厚重的竹简变成了薄薄的纸张,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奉献的成果。没有纸,我们难以想象今日的读书生活该是多么令人……。蔡伦的奉献使文化更上一层楼。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他发明了发电机。这个机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类也得以进入了电气时代。想一想,没有发电机,发电厂只是一纸空谈,所谓的电也不可能会被挖掘。没有电,整个世界将暗无天日,人类也不可能享有至高无上的待遇。法拉第的奉献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我们的老乡袁隆平先生发明了杂交水稻,解决了许多人吃饭的问题。他是一个平凡人,但他有坚定的信念。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以前人想都不敢想的空想愿望。他的奉献逗笑了全人类。但他还是不罢休——他还要培育出产值更高的水稻。我们都期待着他的下一次成功。袁隆平的奉献让那些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们脱离了苦海。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上述那些乐于奉献的人何尝没有经历过困难与挫折呢!但他们不放弃,本着奉献之心去改变世界,他们都因奉献而闪光!
生命需要奉献,否则生活便缺少一份光芒。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奉献的事。作为今天世上幸存的一员,我们要懂得去奉献,因为——生命,因奉献而闪光!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2
这个暑假,我感到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参加“情牵山区学子——献爱心捐赠活动”。
那天一早,我们200多个爱心大使从新市府广场出发,到八达山区进行活动。50多辆爱心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开着,浩浩荡荡,十分壮观。远远望去,车子就像一条巨龙在山中飞舞。
到了目的地后,我们就聚集在八达小学的操场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可附近的人们还是打着雨伞、披着雨衣赶来了。操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活动一个一个地进行着,最让人感动的是商品竞拍。只见主持人说:“我这儿有十件商品,是太平洋百货提供的爱心商品,价格不等,分别用信封装着。谁叫拍的价格最高,谁就是那件商品的拥有者。现在竞拍第一件商品,我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底价是100元。”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喊“300”。“500!”一个角落里又传出声音。“800!”另一个人喊道。“1500!”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这时主持人喊道:“还有没有出更高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成交!”结果这位爱心人士用1500元拍走了价值仅68元的录音机。
商品一件一件地被现场的爱心大使们拍走,会场上不时爆发出掌声、尖叫声……竞拍活动一结束,我们在场的人也走上台献了自己的爱心。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到了,主持人兴奋地宣布说:“这次情牵山区学子——献爱心捐赠活动,现场一共捐了七万三千多元,所有的捐款都将捐给山区的学子……”全场顿时一片欢腾。
看着这欢腾的场面,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以后,我还要多多参加这种奉献爱心的活动。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3
“街道之花”——清洁工
在一个个漆黑、冷清的深夜,是谁发出沙沙的呢喃?在一个个酷热、干燥的夏日,是谁一刻不停地弯下腰来?在一个个寒冷的冬日,是谁在温暖整个街道?
是你!是你!伟大而又无私的清洁工!在那漆黑的夜里,人们都在熟睡,是你不怕黑暗,忍受寂寞在路灯的陪伴下,默默打扫。你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你默默地打扫,又消消地离开,只留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
在炎热无比的夏日午后,人们窝在空调房里,吃着冰淇淋,看着电视。你呢,却得在空荡荡的街道上,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不停地弯下站起,汗水早已浸湿了你的衣裳,烈日早已烤干了你的皮肤,你却不得休息,只得默默忍受。你用你的汗水铺成了我们干净的街道,用你的笑容让我们的街道开满洁净之花。
你是我们街道的花朵!没有你,我们的街道怎能如此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街头之星”——交警
在繁华、川流不息的街道中,是谁坚定站立?在热闹、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是谁辛苦疏导?在冰冷、万籁俱寂的冬夜里,是谁孤独守候?……
是你!是你!我们朴实无华的交警!在深夜中,你默默守候每一个回家的人们,为他们保驾护航。在一张张焦急、愤怒的面孔下,你坚定无私。你严峻、冷酷的目光,不停地注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辆车。你的手不停地挥舞着,放起,落下,反反复复,不知辛劳!
有谁不知在你冷酷的面孔下,是你炙热的心!
……
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你们,在你们无私的面孔下,有着你们最火热的心!感谢一路有你,日月星辰,花草树木,一路相送!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4
有一句话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被多少人所信奉,传承下来,它所表现的就是一种精神——奉献。
有一个厨师,他在一家著名的高级餐厅做一个小厨子,但是,工资却是很低的。有一天,他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牛肉,它的香味太诱人了!他决定给主厨尝尝他的手艺,可是,刚给主厨看看,主厨便眉头紧锁,说:“什么垃圾,倒掉它!”他很舍不得,忽然看到一个流浪汉,出于同情又舍不得,便给他吃了。流浪汉吃完后,露出了幸福的神情。后来,他天天给流浪汉做菜,而这些钱都要他自己花。老板看到了,很感动,把他升为餐厅的主厨,成就了他的美梦。原来那个主厨被老板辞掉了。
范仲淹是一代名将和伟大的诗人,他为了天下百姓和天下安危着想,为民而战,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给人民造福,为人民奉献。
郦道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大自然。于是,他为人民总结地理现象,研究自然规律,收集天下民歌,终于为广大人民著出了天下名“注”:《水经注》,他为人民奉献,为人民而著!
乐于奉献的人,总会得到人们尊重,得到别人敬畏,从而流芳千古!
那个厨师有奉献精神,所以才会成为主厨,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但是,如果他没有为那个流浪汉送吃的,没有为他人奉献,那么老板就不会为他感动,就不会让它成为主厨,自然也不会改变命运。而且,正是因为主厨的冷淡、浪费,不为人奉献,所以才没保住自己主厨的位置,最终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失败。
范仲淹正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想着为人民奉献,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所以才能流芳千古,而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但是,如果他没有为他人而奉献,有着“存者且偷生”的心里,那么他将不会成功,也没有这句千古名句,自然也不会流芳千古,而是一个平庸之人。
郦道元正是对科学的热爱,对人民的奉献,对自然的征服,为人们总结规律,所以才会为人民奉献,为民造福,才会写出《水经注》。如果他没有奉献精神,没有为他人总结自然与地理现象的思想,没有热爱大自然和科学的热情,那么,他就一定不会为民造福,不会流芳千古,便不会有伟大的《水经注》了。
所以,如果没有奉献精神,自然就不会流芳千古,而是一个平庸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受人尊敬和敬仰的人。
让我们拥有奉献精神,摒弃那些不爱奉献的思想。人人都能奉献,相信,以后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5
在我们小区有一个卖早点的老奶奶。她的头发已经露出几根银丝,脸上也布满了皱纹,长的也不是很漂亮,但他总是微笑,让人感到温暖,慈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又去奶奶那买早点。买完后,因为豆浆还没来,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着。这个时候,一个人走了过来。呀!他是个残疾人,手无力的垂着,头发散乱。他手上还套着一个袋子,到一家一家小摊去收废瓶子。好多店不是不理他,赶着他走,就是叹了口气塞给他几块钱,让他走了,或是怜悯的看着他。我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心想:真可怜。当他走道那个奶奶的摊子时,奶奶见了他又慈祥地笑了起来,对他说:“你又来啦,今天废瓶子多,就全给你吧。”他也笑了起来,很灿烂,很开心的样子,说:“谢谢呵。”老奶奶说着递给他几个不用的瓶子,又问:“你妈妈身体怎么样了?好多了吧?最近又长高了呢!”就像对一个老朋友一样。他说:“是呵。”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唠了起来,就如同一对多年不见的好友,时不时还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奶奶说:“快去收瓶子吧,不然就给别人收去了。”然后挥挥手,眼角又眯了起来,她又笑着和他再见。他也说:“奶奶,再见。”那个残疾的孩子走时脸上漾着愉快的表情。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震撼了!奶奶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施舍他,而是尊重他,理解他。那个残疾的孩子,没有上街乞讨,而是出去捡垃圾,去捡别人不要的瓶子,是自力更生的表现,他不希望被别人同
情,求别人的施舍。可是一些人却施舍他,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他的自尊心一定受到了打击,因为我看到他眼中不时会透出气愤,常常甩脸而去。只有那个奶奶,她理解他,她从不瞧不起他,她把他当正常人看待,给予他温暖、快乐、尊严。他也只有看到奶奶时才会绽开发自内心的笑。
后来我常看见奶奶和那个残疾人一起笑,他对我微笑。我的心中总是很快乐,被子爱占据着。老奶奶的笑,也是奉献,是奉献着别样的爱,别样的温暖,别样的快乐,她的笑也是别样的奉献。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6
流传了千载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仍然被人们所传颂。固然,无私奉献是可贵的,高尚的,但我却认为不求回报是不明智的选择,乐于接受回报,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
纵观中华五千年发展文明史,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重新拾起,仔细品味,从中感悟真理。被后世尊称为“圣人”的孔子便主张接受回报。他赞赏他的一位学生接受别人的报酬,因为他救了人;而批评另一位赎了奴隶却不报帐的学生。这告诉我们:做了好事,乐于接受别人给予的报酬,这样可以形成榜样,向人们宣告:助人了,奉献了,可以得到奖赏。于是大家便不会因为有时做了好事反而被误解而痛心;也不会由于接受了别人报酬而被他人扣上贪心的帽子而不安。于是人人便更加快乐的奉献,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风尚。
此外,奉献者接受了回报还会给被帮助的人带来心灵的慰藉。我们常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到全国各地寻找恩人。相信[来源]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有盏指路明灯,他们相信“苦心人,天不负”,一定会找到恩人,并当面向他说声谢谢。只为这一简简单单的话语,可以说矢志不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呢?――他们因受了恩人的爱而不能报答他们觉得惭愧。为了解除内心的愧疚,他们只有这样做。相反如果当时奉献者接受他们的报答,就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抚慰,让他们更加快乐、幸福的生活。可见,接受回报并不是简单的得到别人的馈赠,而会给他人带来莫大的慰藉。
再说,一味的无私奉献是不能持久的。蜡烛再大再粗也会到达生命的终点;蚕也终有丝吐尽的一刻。油灯只有在不断的加油过程中,才能持久的播撒光明。助人者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得到回报,才会有助人的动力。
总而言之,只有接受了回报,人与人间才会达到“投桃报李”的关系,人们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关奉献的作文篇7
前几天妈妈在家中打扫卫生时,找了好久的扫帚,它明明就摆在厨房的角落,上边还沾满了灰尘。可妈妈似乎就看不见它。可见在家中它是没有一点存在感的。每次都是当家里脏得透顶时,才出来露一次脸,与垃圾打次交道,最后再脏兮兮的回自己的角落。
说也奇怪,每次就算它再肮脏,只要抖一抖,又能变得干净如初。它从不会有半点怨言,哪怕你故意将它折断、弄散,它依旧可以为清洁事业出一份力。
人们对它从不在意,因为它只是一个扫地工具。需要它时,拿来为己所用,不需要它时,又随手一扔,弃之于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将它丢进垃圾桶,任人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人们使用扫帚清洁房子,但从没有想过清洁扫帚。它却丝毫不在意,依旧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它用自己的“忘我工作”和奋不顾身,换来了环境的清洁和世界的靓丽。
扫帚洁净了一个家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它的那份热爱与奉献是任何“有声”事物都不可比的。
突然我想起爸爸——一位消防工作者。我没有奔赴过火灾现场的经历,或许体会不到那种救火成功的喜悦与惊喜。但是我总觉得他就像一把扫帚,我可以体会到这种工作的困苦与艰辛。每次当熊熊大火燃烧时,奔赴火场的消防员们要么是帮助一批一批的人逃离火海,要么是自己永远留在了那儿。
每次有火灾发生时,他们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就像每一次有灰尘时,扫帚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一样。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从不引人注目,却在做着社会上最顶级的工作——拯救生命。就像扫帚总是最不起眼,但是却让世界洁净、光明。
因为他们都持有一份信念,一份对世界的热爱,一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果人们都有这样一份精神,都持有一份对于世界的奉献精神,那世界便会少一些索取,多一些给予;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为己,多一些为人。作为青少年,我们不应该做到这一点,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有关奉献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有关路的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