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让自己的文字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结合影片内容所写的观后感才会让读者有阅读的欲望,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地震的观后感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1
?唐山大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而今我们的心灵已经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触动一下。08年的地震让我们短暂地抛开了升职加薪还放贷,有空想了想原来除了钱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暂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意义。转瞬间,玉树地震,我们的心灵又像打过了疫苗般无动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词一直在那边鼓吹多难兴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冯小刚这个好导演,也有徐帆这个演技娴熟的演员,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关于情感的宏大叙述,让观众在老天爷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亲人”!困难和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灭和无知。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2
影片结构概述:影片以叙事为主,以片中主人公的感情为线索进行的,把人物的情感与地震发生始末紧密结合起来,透过采用比较,相关等手法,又影片情节感人至深,再有大牌明星的参与和一些搞笑情节的加入,使得影片更具有必须的观赏性!
影片概述:影片以一个惨痛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家庭为故事背景讲述的,看似是一部纪实片,实则是一部讲述人性伦理的情感大戏,影片开端丈夫与妻子十分恩爱,当地震来临时,为了救自我的孩子,丈夫舍生将妻子推开,自我却葬身于废墟之中,和后面王登与研究生的感情观构成了鲜明比较,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人性情感的美,更是对青年男女之间感情是否能经的一种考验的一种鞭策,还有母亲在应对救助儿子与女儿抉择时,内心的无耐与纠结,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女儿被救出时,和在随后的几年里一向对母亲当初的做法耿耿于怀,其实母亲的心里一向十分的痛苦,正如片中台词所说;‘唐山的建筑经过多年重建是能够修复的,但母亲心中的`那份伤痛是始终无法修复的。”片尾最后女儿与母亲的心节最后得到了解开,母女二人又重归于好,与片的开端得到了呼应,正好也印证一句话,只要人自有真情在,任何代沟都是能够逾越的!鲁迅先生以前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视敌人淋漓的鲜血,"而这位母亲在失去自我丈夫和女儿的双重打击,任然坚持独自生活三十几年,不仅仅体现了对丈夫的忠贞,更是对人性美的一种宣扬,用修改过鲁迅的名言讲;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视惨淡人生,一点都不为过!不仅仅刺醒了人的灵魂,更唤起了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这部电影能成为最强华语电影的关键所在。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3
记得那段时间,唐山大地震热映。于是约上好友,带足纸巾,打算去电影院好好大哭一场。意料中之得,整个过程我们两个就没有停止过抽泣,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眼泪就是感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父母为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而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也是让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儿无法言语,奋力敲打着石头,期盼母亲的营救。而母亲却选择放弃她救弟弟。清醒着的她只能无声得留下眼泪。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痛。那个小小的女孩儿,面对暴力,为弟弟挺身而出;面对爱吃的西红柿,虽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让梨。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亲放弃。我想这应该比死亡更加残酷。为什么当面对这样二选一的局面,受伤的永远是女方?!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庆幸的是,女孩挺过来了。那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佩服。很难想象,当一个女孩在被抛弃之后又死而复生。醒来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边躺着的父亲心中究竟是会是怎样的感觉。她的不言不语,她的倔强坚强,让人倍加怜惜。
因为她的坚强与倔强,让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机会。女孩的养父养母对她很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她。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王德清一直对女儿悉心照料。知道了她的悲惨经历,还主动帮助她寻找家人。关心养女的幸福,可以为她脱下军服打骂那个辜负他女儿的臭小子。当女儿失踪不见,焦急万分得到处寻找。在我印象中,养父毕竟不像生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细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却诠释了一个如此伟岸而又高大无比的养父。
现在想来,影片中的女孩还是幸运的。她拥有了亲情,拥有了爱情,生活幸福美好。但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坚强的走过灾难,走过绝望,内心变的无比强大。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躲避,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有限生命不留遗憾,可以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那些因为动不动觉得自己悲苦想要自杀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珍惜一下这脆弱的生命?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4
一天晚上,爸爸对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看冯小刚夫妇共同导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十分催人泪下!爸爸打开了迅雷看看播放器,点了一下《唐山大地震》,电影就放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由于唐山的各类设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几乎被移为了平地,所以单单是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4。2万人,二十四万两千人啊,是几十万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这短短几十秒时间内就化为乌有了,无情的大地,让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成千上万个人变为孤儿,无依无靠,浪迹天涯……
在地震的时候,一位父亲不愿让母亲牺牲,只身跑进倒塌的楼房去救孩子,却被一块掉下来的大石板砸死了,就这样,元妮失去了丈夫。元妮在石头上绝望的哭,元妮对着天大喊:“老天爷,你这个……!”这几个字的背后,都是元妮满腔的愤怒。
后来元妮得知姐弟俩还活着,但是都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不管是撬哪一端,总有人会被作为支点,而被压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许多。救援人员问元妮:“到底要救谁?只能选一个。”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着痛苦的抉择,元妮哪一个都不愿放弃,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们了,都要救!”这句话表明了元妮是非常爱他的儿女。但最终只能就一个,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万般无奈之下,元妮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救——弟弟”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是呀,元妮是觉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听到了这句话,眼泪,慢慢的从她的脸颊上淌了下来。
后来,姐姐大难不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被一对好心的警察夫妇收养了。
转眼间,大地震已经过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长大成人,在这32年里,对于女儿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烧纸钱,搬到了新家以后就天天一边烧纸钱,一边念叨说住哪儿了,在哪条街,哪条巷子,怎么走,怎么走,元妮天天自责愧对于女儿。而姐姐因为憎恨母亲当年不救她,32年终不愿回唐山认亲。
后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干成一番事业并且带着员工的弟弟不约而同地参加了抗震救灾活动,无意中听到弟弟和别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姐弟相认,一同回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元妮看到女儿回来了,高兴得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姐姐却沉着脸像个木头人,也许还在憎恨母亲。
元妮端着一个盆子,里面放着几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说:“看,妈妈没骗你吧,是妈妈对不起你。”姐姐没想到母亲在她小时候许下的诺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亲每次买的小学课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终于泪如涌泉。
但如果真正要我们放弃一个亲人,才能体会到什么事痛苦的抉择无论他(她)对你是好或是不好。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这部电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任何一位亲人,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8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5
唐山大地震刚好在暑期上映,我也有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爸爸开车来到电影院,排队买票后我们就进入放映厅。爸爸说,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
你是不了解当时的惨状。虽然我对唐山大地震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但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情形,还是让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地震开始时那震撼的一面,最多的画面还是选择刻画人物的心理。放大强为了救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以倒塌的房子,不幸的'是,发大强遇难。不仅没有就得孩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由此看出,父爱的伟大。
母亲元妮失去了丈夫,必须独自面对眼前的危情。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孩子恰巧被压在楼板的两侧,没有办法同时救援,抢救一个孩子的同时,只能放弃另一个。
元妮陷入两难选择,此时她心中必定矛盾重重,放弃哪一个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然而,如果不及时施救,两个孩子都有可能丧命。元妮咬咬牙,狠下心,救了自己的儿子。
这个时候,电影院里很多人都哭了。
我也被感动的哭了。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去当兵。为了保家卫国,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牺牲。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6
7月23日,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和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楼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的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后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的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都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妈妈和奶奶哭了很多次。我为了不破坏自己小小男子汉的形象,硬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真是太太太感人了!
影片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里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7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一个家庭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那时人们都在熟睡中,两个小孩的父母都出去了,突然,灾难来临了,7级大地震接踵而来。人们都还没有防备就被压在废墟下了。在混乱中,父亲方大强勇敢的冲进还没有倒塌的自家房屋救儿子、女儿,结果和儿女一起被余震掩埋。他的妻子还活着,拼命地挖废墟,还是没有任何希望,救援人员也只能救一个,无奈之下,母亲只好解救儿子方达,撇下女儿方登。说来也奇怪,方登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被好心的解放军收养。三十多年后,在汶川地震时,他们一家子才在救援队伍中团聚。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地震太可怕了!它能瞬间把房屋震塌;也能把地下水喷出来,形成高高的水柱;铁路和公路顷刻变成废品;路上的车辆被震得横冲直撞,像没人控制的子弹一样乱跑;断电、断水、还会着火,太可怕了!
地震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老师、家长护着孩子,自己却英勇牺牲。还有的用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一双手、一个铲子……挖废墟,整天不吃、不喝、不休息,只希望能救出自己的亲人……这些人已经快悲伤的精神失常了。
地震好恐怖!以后我想发明避震房,家家必备,地震来了,家家户户肯定毫发无伤,都生活得好好的。
大地震的观后感篇8
今天有机会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禁被几处感人的片段引得几次落泪。
影片一开始,无数只蜻蜓随着镜头、沿着铁路飞去。方大强以为是一场大雨即将到来的预兆,却不知那晚是他和家人来不及说再见的永别。哄完可爱的龙凤胎睡觉、干完活,大强和元妮在卡车里偷偷亲热——美好,羡煞旁人。一阵巨响,美好散去,悲剧到来。塌了,都塌了。死了,都死了。我不敢再看,于是闭上眼,随着倒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惨叫,在脑海里放映记忆中叫做地震的东西。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觉得现实的悲惨程度绝对要比电影里强大得多。为了救元妮,大强死了。地震停止后,两个孩子分别被压在一块楼板的两端。时间紧迫、救援条件落后——元妮经历了人世间最残忍的抉择——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而在她说出救弟弟三个字后,女儿绝望了,元妮也给自己留下了人世间最最巨大的愧疚。欣慰的是,方登幸存。
灾区重建中,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怀着悲痛和对元妮的埋怨,来接小方达去济南。长途汽车开动时,孩子的姑姑对奶奶说,接走孩子就是要了元妮的命。停车,奔跑,“妈妈!”“达!”徐帆撕心裂肺的叫喊,整个影院万籁俱寂,我的视线突然模糊。眼泪决堤了。
时间一转,1986年。幸存的弟弟和姐姐都长大了。弟弟断了条胳膊跟着妈妈,过着拮据的日子。姐姐被军人干部家庭收养,生活条件宽裕,但方登时而会在梦中见到自己的亲人,哭喊,醒来,头痛。方达断了胳膊,妈妈认为他应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方达没有。坚强的他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证明自己的道路。关门,儿子离开了,元妮瘫软了。镜头一转,方登背着行李去大学报道,邂逅了负心汉。
几年过后,事业飞黄的方达开着bmw,带着女友回家看望母亲,要把母亲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元妮固执地要求一直住在老房子里,用她的话说,她怕大强和方登的魂回家时找不到路。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镜头又转,方登怀孕、退学,离开了养父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
2008年,汶川地震。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到灾区支援。无巧不成书,两人在偶然中相认,虽然影片没有描写,但是过程大家可想而知。收到女儿幸存的消息,元妮颤抖得连饺子皮都捏不上。我本以为方登进门的时候,元妮会跑出来跪在女儿面前忏悔。但是心情复杂的元妮却是异常平静地请女儿先进屋。下跪、忏悔、泣不成声。我再次投入剧情。又哭了。女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绝望与憎恨,折磨了母亲32年。“亲人,终究是亲人!”方登在墓地抱着母亲痛苦时,我还是没有忍住泪水。
23秒,32年。苦,真苦。地震带走的不仅是人们的生命,也带走了幸存的人的思念。
大地震的观后感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