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保持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提升写作水平至关重要,写作文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更培养了我们的耐心与毅力,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华梦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梦作文篇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传承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优良崇高的传统美德。不但充满民族特色,还富含教育意义,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我喜欢中秋节的天气和美食。中秋初凉未冷,朗月当空,不少诗人在中秋佳节赏月之时,写下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千古佳作。我喜欢吃月饼和中秋节的时令水果,特别是石榴、柿子、释迦果、柚子和杨桃,清爽可口,每次想到都直流口水。
几阵秋风,丝丝凉意,一轮圆月,几个灯笼,加上满桌佳肴和一家老少的欢声笑语这就是每年中秋我跟家人一起团圆赏月的温馨画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中秋我们忘记买灯笼彩纸,爸爸教我做了个柚子皮灯笼。首先我们取一个柚子,用小刀十字形从上往下切,不切到底;然后轻轻地把柚子皮往四面剥开,呈一朵四个花瓣的花型,取出里面的柚子不要;再用小刀在每瓣柚子皮上开个小窗口透光;最后在每瓣柚子皮的顶部扎个小孔,穿上细绳子,栓在一根竹子上,中间点上蜡烛,柚子灯笼就大功告成了!真没想到柚子皮能做出一个如此别致的灯笼啊!还不时发出阵阵柚子清香呢!那天晚上我们还用这个灯笼玩了手影游戏,猜了灯谜,一家人坐在大阳台一边品尝中秋美食,一边赏月聊天,说着中秋节的各种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月饼起义热热闹闹,乐也融融,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房间休息。
中国人对家是那么的重视,对家人团圆是那么的向往。难怪伟大诗人苏轼在仰望明月,思念亲人时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每个家庭温馨和睦,健康平安,国家才团结福强,国强了,人们就更安居乐业了。中秋节弘扬的正是这种思亲感恩,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啊!
中华梦作文篇2
阳光洒落在幽静的花园里,梧桐叶斑驳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论语》,不停地读着、背着,一股清新、淡雅、古朴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鸟儿飞来飞去,美丽的歌声时而婉转动人、时而清脆动听。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国学教我们学习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学教我们为人处事;“百善孝为先”国学教我们孝敬之道。
中国文化,就是风雨中坚忍不拔的大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法将他打败;就是风雨时同舟共济的努力,团结一心用爱温暖每一个人;就是风雨后七色的彩虹,仅有在与困难搏击之后才会显现。
5.12,我要爱。在5.12特大地震中,我们泪流满面,在巨大困难面前,所有同胞众志成城;2008,中国北京。在圣火遭遇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惜一切代价,在08奥运之风吹遍世界的时候,炎黄子孙热情欢迎各国各族人民。这,不就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吗?这,不就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吗?
其实,中国文化就在我们细小的举动中流露。在早上,妈妈耐心的叫我们起床;上学路上,不随便攀折树木;学校里,见到师长礼貌问好;上课时,谦虚认真地倾听;课间,朋友互相帮忙,不耻下问……国学并不是必须多么深奥的哲学,而是在最细微中体现的。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可是腹有诗书却不能够真正做到书中所讲,岂不是变成了书呆子?!此刻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学问,却显得异常肤浅,是他们学问少吗?不,是他们做不好。在如此发达的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质”放在前面,是为了强调礼貌、礼仪、帮忙、关爱、感恩等素质的重要性。而这些素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中国文化,这些中国文化,就是大家所说的国学。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中华梦作文篇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读这句诗词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思念的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中秋节的节日知识。
提到中秋节,我们首先想到就是月饼和月亮,这都是中秋节的两大习俗,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大街上、商场里的月饼琳琅满目,随着经济发展,月饼的味道和样式不但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奇特。当然,月饼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那你有自己动手做月饼吗?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常说“十五十六月最圆”,月亮在这天是很圆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中秋节是有假期,这天人们都会陪家人们一起度过。所以我觉得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
嫦娥奔月这个美丽传说,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吧,相传古时候,后羿射日立下大功,他向王母求得不死药,这药可助人飞天成仙,然而后羿不舍妻子嫦娥,便把药交嫦娥保管,但这药被小人觊觎,小人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被逼无奈吞下此药,嫦娥因挂念丈夫后羿,便只飞仙在离人间最近的广寒宫—月亮上住下了,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后羿回家发现嫦娥不见,很是伤心,他为了思念爱妻,在月亮下摆香案,向月亮上的嫦娥寄托情思。中秋节拜月风俗渐渐兴起并流传至今。所以我觉得中秋节是思念的节日。
无论是团圆的中秋节,还是思念的中秋节,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的节日我们一起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中华梦作文篇4
读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能使枯竭的心变得润滑;读了“四大名著”能使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读了朱自清、鲁迅、巴金的散文能使燥热的心变得平静……但读了《中华传统经典导读》——融之精华,能让大家终身收益!
当我们刚步入小学的大门,在领书时,我们就领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字经这本书,这让刚接触到书籍的我充满了好奇心,便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读,讲其中的道理。正式上学了,老师开始精讲细读,这可让我吸取了不少知识。“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人的成长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是必不可少的。而“孔融让梨”让我知道应该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从而让我学会了包容,懂得了应该处处让着比自己小的孩子,还要懂得尊重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们。还有“黄香温席”让我从小就懂得孝顺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亲戚朋友们就夸我真懂事……
我渐渐长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教给我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广。从“三字经”到“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凡事都能成功!从《论语》、《老子》等先哲中领悟人生!我们上了五、六年级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就为我们提供了诗和词。每当我们出去游玩时,我就会想起来很多诗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爸爸出去工作时,让我体会到“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滋味。当老师为我们讲课讲到嗓子都哑了时,我会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中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当我看到爱国电视剧就会想到岳飞、辛弃疾等词人的爱国诗句……
记得有一次,我到河边去看莲花,陶醉在这优美景色中,我忽然记起曾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中学到的一首古诗——《爱莲说》中写到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呀!诗中描述的真是栩栩如生!瞧!那莲花的品质不正是君子的品格吗?虽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但莲花却是花之君子!喜爱菊花、牡丹的有很多,但喜爱莲花的却有几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想当年毛泽东爷爷能在喧闹的大街的路灯下看书。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灯,有时家里来客人了,我们就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了,总会受他们的影响。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常常告诫自己:要专心,专心,不能受外界影响!正是这样,在喧闹的时候我也能静下心来学习,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这一本本书蕴含着古今名人之经典,中华传统文化之延伸,这本书陪伴了我六年,让我获得了不少知识,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为我的“品”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为我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本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都会被我珍藏起来!我们小学生知“中华传统文化,”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梦作文篇5
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中国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最喜爱的是古诗,它在中华文字出现之时就有了。我读过好多古诗,有《山行》、《望天门山》、《静夜思》……古诗大多是来抒发感情的,我个性喜爱。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爱上了《草》这首诗,它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写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竟然连小草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要变得坚强一些,不能让“野火”伤到我们。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妈妈离开的.时侯,我就会个性悲哀,这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会出此刻我的脑海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喽!”人们的叫声把我的脚勾了过去,啊,芙蓉广场的菊花白如玉,黄如金,红如火。白菊花那娇嫩的样貌最引人注目;黄菊花又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了过去;红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胁人们:“谁敢但是来!”菊花美丽动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好优美呀!
古诗就是这样抑扬顿挫,栩栩如生,古诗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爱。
中华梦作文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从一个鼎盛的朝代慢慢衰落,再一点点变强。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信息的封闭,知识的落后是导致衰败的直接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实行外交政策,跟上了时代的潮流,知识也不断更新,所以才变强。所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认字起,爸爸妈妈多多少少会让我们读一些书,无论是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还是一些有内涵富有道理的文学类文本。上学时,老师也会布置一些书本让我们读。可能我们有时候只是想胡差事,匆匆一掠就结束了。但是,老师让我们读这些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这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们懂得这些书里隐藏的道理。
刚进高中时,语文课让我很不适应,因为高中老师教的方式和初中老师很不一样,有一些东西高中老师都不讲或只是一句话带过,但是在初中老师那里却是讲得很细致。但是,高中老师却说这根本就是在假读书,真正的读书是自己领会书中的内容,而不是靠老师教,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你。真正的读书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书中的智慧,才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清朝时期,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所以当其他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守着旧思想,还自以为无敌,等到洋人进军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落后,但为时已晚,我们只剩下挨打,即使想奋起反击,却因为武器和思想的落后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甚至自相残杀。而洋人正利用了这一点,逐渐统治了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清朝当时没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是像西方人一样开始工业和思想上的革命,那中国现在有会是什么样呢?可能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成为超级大国,甚至还有可能超过美国呢,毕竟当时的唐朝也是一个鼎盛的时期呢。所以说,思想很重要,书读的多了,思想也会受到熏陶,或许还能从中得到启迪。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中华梦作文篇7
梁启超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所以,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是,有些人就会问到,“现在的中国不是已经崛起了吗?”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现在中国看似繁荣富强!经历了g20峰会,金砖会议,还有各种阅兵仪式。真是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比起美国,日本还有许多欧洲国家,中国还只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中国还是有许多进步空间的。
而这些进步的重担子都得有谁来挑呢?这又回到了我们开头说的“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只有靠我们这些新一代奋发努力,拼搏进步,中国的未来才会一片光明。
三国时期,三全小小年纪就率兵打仗,读了许多的兵书,用兵如神,长大也成为了吴王;哥白尼小时候十分好学,爱问各种问题,也读了不少的书,了解了许多知识,那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他勤奋努力,刻苦读书的精神,让他成为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在《最强大脑》中,中国小将陈志强,学习十分认真,总爱挑战自己的.极限,获得了脑王的称号。所以,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我曾经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但有一次,我去了梅园。我看到有一座塔,上面写着“念劬塔”,我当时就对爸爸说:“爸爸,你看念句力塔。”顿时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我傻呆呆地看着他们,直到老爸告诉我正确的读音,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惭愧的低下头。回家后我就仔细查阅了念劬塔的资料。从此我就爱上了搜集资料,阅读书籍了。
中华的崛起,需要我们这些新生代的努力。所以,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中华梦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奇幻的梦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