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写下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回应,更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绿山墙的读后感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1
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过一本书:“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到和喜爱的儿童形象,从没有人能把童年生活描写得如此甜美可爱。”而恩格斯也说过:“我觉得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对兄妹马修·卡思伯特和玛丽拉·卡思伯特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帮助家里干一些儿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长着红头发、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所发生的故事。
刚打开这本书时,我对安妮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她的想象力丰富,她把普通的湖叫做“闪光的小湖”,把樱花当成“白雪王后”……但是,当我看到后面时,我发现我想错了。安妮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她的身上有两种财富:一是她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
安妮用爱心赢得友谊,以倔强坚持自己的天性,用丰富的想象充实自己的生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她为了照顾眼睛坏了的玛丽拉,选择不去领奖学金和当老师,并和吉尔伯特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看完这本书,从安妮身上,我读懂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热爱生活,对未知的世界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和探索的热情,以此来点燃我们对生活的向往。
再想想我自己,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有好玩的,可我们都不会珍惜,只有等到失去这些东西时,我们才会懂得珍惜,却已经来不及了。在成长的道路中,每个人都任性过,每个人都犯错过,但这一切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我们在一番又一番的波折中,学会了怎样从挫折中爬起来,怎样坚强,怎样不屈。
以前,每当我有题目做不出来时,我不会再多思考几遍,而是心里想着:反正有爸爸妈妈给我讲解,到时候再做也来得及。读完这本书,我从安妮学到了要自觉才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不自觉的话,错过了好时机,以后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趁现在要好好珍惜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孝敬父母。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2
二年级上学期马上要结束了,在散学典礼的时候,老师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发了一本书,名字叫《绿山墙的安妮》。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的封面非常吸引我,因为上面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抱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白兔,手里还提着一篮五颜六色的鲜花,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故事。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对年纪比较大的兄妹,妹妹玛瑞拉想从孤儿领养一个11岁的男孩为哥哥马修帮忙做农活。不料,他们接到的竟是一个11岁的富有幻想和热情的红头发女孩子安妮。在经历一番波折后,玛瑞拉被安妮的性格所打动,让安妮留了下来。安妮在这里遇到了好朋友黛安娜,并与黛安娜一起长大。安妮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马修离世后,她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用汗水赢得了大学的录取资格,回到了绿山墙,成为了一名致力于的教师。
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安妮。因为安妮是一个性格开朗、有趣健谈、富有想象力的女孩子。每当合起书,我的脑海便浮现出安妮的影像:这是一个11岁的女孩子,穿着一件有点小的黄灰色绒布罩衫,戴着一顶旧旧的水手帽,帽子下面挂着两根红色的粗辫子。她脸色苍白,还有小雀斑,嘴巴大大的,眼睛也大大的,非常有神。
当安妮第一次跟马修见面的时候,是在一个火车站的站台上,安妮并没有因为第一次见到马修感到害怕,也没有感到害羞。在他们一起坐马车回去绿山墙的时候,安妮叽叽喳喳地对马修说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还给了路边的小池塘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闪光之湖”,就这样一直说到回到绿山墙。
当安妮第一次从窗户看见绿山墙景色的时候,安妮欣喜万分,开满花儿的樱花树就像极了亭亭玉立的仙女,四周的果树争相竞艳,芳香四溢,连蒲公英也来凑热闹。花园的地上长满了三叶草,一直延到山谷,一旁的小溪流啊流,奏出美妙的节奏来。放眼望去,山谷的后山是一座山,左边是几座宽敞的牲口棚,越过坡地,还能看见大海此起彼伏的波浪。这么美丽的.绿山墙景色,读着读着,感觉自己也身在其中。
我喜欢充满想象力的安妮,她还给樱花取名为“白雪皇后”,给老鸛草取名为“邦妮”。
当主日学校要开学前,玛瑞拉给安妮精心地准备了三条裙子,安妮却因为玛瑞拉没有把裙子做成最流行的泡泡袖而不开心,心里一直嘟囔着:自己要是能有一条带泡泡袖的裙子就好了。在去学校路上,安妮没有顾及旁人的眼光,用野花编了花环戴在头上,开心得不得了。
当安妮第一次看见黛安娜的时候,安妮就非常直接地问黛安娜:你喜欢我吗?我们可以做知心朋友吗?
当黛安娜妹妹小明妮发烧的时候,聪明机智的安妮迅速地采取了应急措施去照顾小明妮。
当安妮以品学兼优考上大学时,马修突然去世了,玛瑞拉也因为眼睛有问题不能干活,打算卖掉农舍,安妮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读大学,在亚芬里当了老师。
看着这本书,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安妮”的世界。安妮拥有纯洁无暇的心灵,她聪明勤奋又善良,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安妮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了照顾年迈的玛瑞拉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学安妮一样,勤奋学习,努力考上大学,长大以后照顾我爱的爸爸妈妈。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3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由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所著的长篇小说。其背景是在设定在作者蒙格马利童年成长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当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不禁发问:绿山墙是什么东西?安妮是谁?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
我含泪看完了全书,这本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阴差阳错地被绿山墙的马修与马瑞拉领养,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她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马瑞拉和马修的喜爱,也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尊敬。
安妮很刻苦勤奋,家务都会去做,而且学习很刻苦,为了与吉尔伯特争第一,他们都十分努力,像吉尔伯特比安妮考的好,安妮更加努力,想下一次一点要超过他;吉尔伯特对几何的'天赋,让安妮感到羞耻……俗话说:“竞争使人进步。”对手越强,你就可能努力超过他,不知不觉中,你也变得很强大。
安妮也时常犯错误,比如:对林德太太大发脾气;撒谎说把紫水晶胸针弄丢了;用葡萄酒灌醉戴安娜;在蛋糕里加止痛药……安妮每犯一次错误,就进步一点点,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
读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要珍惜现在的家人,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还不够,还要去努力去完成。
让安妮伴我同行,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4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蒙哥马利。
这本书是讲述了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夫妇想领养一位男孩,帮田里干活。就要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从新思科夏带的孤儿院领养一位男孩。让卡思伯特夫妇吃惊的是斯潘塞太太从新思科夏带的孤儿院领养的是一位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像一个小精灵似的。这个小精灵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闭塞的农舍乡村。这个红发小精灵般的女孩叫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的天真和幻想使她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爱生活、爱自然、爱周围的每一个人。这种爱使她随时得到回报,因而生活得快乐充实、生气蓬勃。人生世间,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这少女纯真的爱。安妮最拿手的就是梦想,她梦想远大的`成功,也梦想秘密的白马王子。但她不像别人,长大了就把梦想丢进垃圾筒里,而是将它变成了对平庸现实的包容和超越。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令人十分感动。
安妮生性乐观,尽管总是喋喋不休,还爱幻想,但是她的天真让我感到无比可爱——把止痛药当作香草浆加在蛋糕里;臭骂林德太太;因为“胡萝卜”这个外号与班上最帅的男孩闹别扭……安妮的童真无邪令我哈哈大笑。
安妮长得并不漂亮——红头发、还有满脸的雀斑,但是安妮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爱幻想,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妙趣横生。虽然她在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虽然她在孤儿院里没有朋友,虽然她生来并不美……但是上帝很公平,赐予了安妮生性乐观、爱幻想……
我们应该向安妮学习,学习安妮的执著;学习安妮的纯洁;学习安妮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灵。大家一起向安妮学习吧!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5
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深深喜欢的书,它们能给人们带来启发、感想、感动……我也有这样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它是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蒙哥马利的作品。本书主要讲述了卡思伯特的兄妹阴差阳错地收养了一名叫安妮雪莉的女孩。开始,全小镇的居民都认为最后卡思伯特兄妹会为收养这个女孩而后悔,但安妮用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精彩的人生,让居民们改变了看法。
书中的小姑娘安妮是一个乐观、纯真善良、性格倔强的女孩,她对生活充满了惊奇感和想象力,她的童年很坎坷,但她内心充满阳光,乐观面对每一次困难。她经常惹祸,但她每次都能从中吸取教训,从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就是我应该学习安妮的地方。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做错事,只要打起精神,从中吸取教训,乐观地去面对,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小时候的安妮有两大噩梦,一是红头发,二是雀斑。她总是幻想自己是一个有着乌黑的头发,脸上没有雀斑,长着水灵灵的大眼睛。长大后,安妮认为小时候的自己真好笑,因为她现在的头发已经是褐色的,雀斑也消失了,小时候根本不必为这些伤心。有时候,你可能会有些噩梦,不必去担心,总有一天,它们会扭转、变好或消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过,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从没有人能把童年生活描写的如此甜美可爱。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阳光的孩子,她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给家人带来了惊喜,给生活带来了温暖。我永远会喜欢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读后感篇6
最近正在看美国人类学家凯西·赖克斯的《识骨寻踪》,这位声誉全美的法医学家和人类学权威在回忆外婆时提到,外婆给她的唯一礼物就是那本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经典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似乎不太为国人所熟悉,其名气似乎大不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或许是因为北美文学长期被欧洲文学的辉煌所压制的因素。我们总觉得北美是一个缺乏历史传承和文学奇迹的地域。但我想如果读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我们的看法会改变。
这部作品的主旨总的说来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安妮的到来好像只是一场误会而已,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在绿山墙里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本打算收养一个男孩,却阴差阳错收留了这个长着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的女孩,她长着一脸雀斑,丑陋、唠叨甚至有些古怪,而且常常犯错,她很早失去了父母,真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感觉马修是个厚道人,接受了这一事实,他给予安妮的温暖让她终身难忘;玛瑞拉看起来很凶,她其实在心底里早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在安妮的身边,还有斯塔西老师,还有那些伙伴:巴里、鲁比、吉尔伯特、安德鲁西,在他们之间有过矛盾,也分享过快乐,那个大大咧咧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鲁比,他的死安详得让人心碎,我从他的形象甚至会联想起《草房子》里的秃鹤。
读《绿山墙的安妮》,能感受的最闪光的形象无疑是安妮,但其实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个“我”,而安妮只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女儿说安妮的性格与韩青辰笔下的小茉莉,我觉得有点像,她们都真率地活着,都坚持自己的目标,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听到马修去世的消息后,安妮放弃了学业,回家乡当了一位小学教师,来照顾眼睛快要瞎了的玛丽拉。安妮的崇高、善良的人性光辉无疑具有一种西方小说惯有的浪漫主义情结。
读着安妮,我忽然想起罗大佑那首歌《野百合也有春天》,安妮就是一株坚强绽放的美丽百合。据说两位英国首相都曾为这部书而深深着迷,打动他们是作者对纯真善良的赞美,还是安妮坚定执着的勇敢无畏,我想或许二者都有吧。
绿山墙的读后感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