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文通用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与质疑他人的观点,作文能够增强对文学的欣赏,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古人作文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古人作文通用7篇

古人作文篇1

要说古人中我最崇敬的人,那一定要提到他,他是一名隐者,他是“田园文学”的创始人,他是只因一篇《桃花源记》一篇《归来去兮辞》就让我对他崇敬不已的陶渊明,先生是闲云野鹤,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先生有豪放旷达的胸襟,这些都如此的让我心怀敬意。

先生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淡自然,深厚醇美。他赞美田园风光,赞美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更别具一格,先生向往这样的生活,自然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它的赞美之情,先生过着这样的生活,所以自知其中的乐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使我又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先生在静谧的月光下,挥动着锄头,汗流浃背的工作,但即使是这样先生心里感到很快乐,很自由,很满足,这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让人心服的`“田园诗人”了。

先生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就能体现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他执着于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执着于一个无法在污浊世界实现的理想,但他努力了,坚持了,所以为了理想他可以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荣华富贵,放弃羁绊自己一切的东西,只要心安,只要不丧失自我,便是他追求理想的真正目的。

当先生丢掉官帽,回到山村时,我都高兴的欢呼,这样一个人,只适合闲云野鹤般的自由,怎能让世俗把他牵绊住,怎能在尘俗中流连呢,在高山流水中,先生发领飘动,临着风喝酒,借着月光作诗,笑看云卷云舒,这样的日子谁不向往,只是别人甘于流于世流罢了。先生也应是看不惯这世俗的污浊才退隐山林的吧,只有那里才是他的乐土。只有那里,陶渊明才是陶渊明,而不是腐败的、堕落的世人。

先生虽然归隐山林,但自己的志向让人不会被丢失,所以才“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这样才有了宋代作家欧阳修说的:“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来兮》一篇而已”,先生大义凛然的精神,先生不会泯灭的志向,先生别具一格的才能,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崇敬,谁不觉亲近。

写完此文,在梦中我似乎看到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在那开满桃树的地方,人人安居乐业讲信修睦。先生生活在那里,先生向往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先生在笑,为理想而笑,为远离烦恼而笑,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他高兴。

古人作文篇2

寄言诸葛相,此曲作难忘

站在五丈原的阵阵秋风中,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诸葛亮的声声叹息,似乎听到了他在心中发出的声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孔明,我最最仰慕的古人,今日特作此赋,以祭英灵。

五丈原上,秋风瑟瑟。一代贤相,巨星陨落。草木摇曳,白露为霜,那是穿透时空的悲壮,那是越过千年的苍凉,如一曲曲摄人心魄的瑶琴回响在耳边,激荡在胸膛。

手起,琴吟。

遥想当年,你高卧隆中。抚琴长啸,立志安邦!

一段段沧海龙吟般的抒怀,漫过岁月,穿越时空,时而沁人心脾,似和风拂面。时而撼人心魄,若惊涛骇浪!

博望坡用兵,东吴船借箭,赤壁破曹军,唾手夺荆襄。小试牛刀,一展才华。此时的你,英气逼人,风华正茂。才惊曹公,计服周郎。

手落,琴喑。

昔人已经不在,留下这般残局。而你为了那个承诺和誓言,也为了你自己心中匡复汉室的.梦想。你殚精竭虑,辅佐幼主,尽管你知道他是个永远都扶不起来的儿郎。

先帝临终,托孤付国,曾被多少后人敬仰。其实不是这样。先帝托孤之辞乃狡黠之举,暗含着对你的怀疑和最后的考量。但,我觉得那是刘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你是无双国士诸葛亮!

你的抱负是做一代贤相,并非帝王,否则,你也不会自比管仲,效仿子房!

你会做到,就算没有白帝城的托付,你也一样会辅佐幼主,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举世忠良!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敌,木牛流马运粮。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独木支撑着汉室的危墙。

心碎,弦断。

只有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夕阳西下,岁月流转。你孤寂的心饱含多少风霜多少惆怅。

汉室终难匡复,此景何堪伤。你是何等聪明的人,你并非不知汉室的天数将尽,而你只求,尽人事以待天命。无愧于心中的一个“忠义”,无愧于先帝对你的一个“期望”,先帝若地下有知,你也能问心无愧地对他说:“臣已尽力。奈何苍天无佑,汉室当亡!”

梦依旧,人已不复返,伴着五丈原的萧瑟秋风,伴着汉室难复的绵绵长恨,你,走完了五十四年的春秋,你,不情愿地结束了这漫漫征程。忠魂伴斜阳。

古琴还是那把古琴,只是,琴弦已被尘埃压断。

历史永远是那段历史。只是,岁月被秋风撕裂了伤口。一曲回荡千古的英雄传奇,戛然而止。令人黯然神伤。

历史的长河依旧奔流不止,你的人格,渲染了这条长河的风景;你的精神,诠释了这条长河的精髓。让我辈后人从中舀水一觞,献予你的灵前,伏唯尚飨!

古人作文篇3

翻开中国历史的长卷,英雄人物可谓举不胜数,星汉灿烂。有些人如流星转瞬即逝;而有些人则似太阳光四射芒。在我心中明朝的王守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童年富裕的生活和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并没有改变他成为圣贤的人生目标。在寒风凛冽的蒙古大草原上,他立下了为国家解除蒙古之患的志向。虽然他发出的感叹淹没在了人们的嘲笑声中,但是脚下的土地会记住他的话,多年之后他终证明自己的承诺。王守仁的少年老成,刻在了我的心中。

滔滔的江水,倒影出王守仁脸上的坚毅。因为直言而被奸臣所害,王守仁被迫发配到贵州龙场。虽然路途遥遥,前方的路上又充满了陷阱,但是王守仁依然选择了前进,有时弯曲不是屈服,而是为了更好的反弹,“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的诗句,写出了王守仁心中的坚毅。他的忍辱负重,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王守仁之所以名垂千古,不光是因为他的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还在于他的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在与宁王的决战中,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王守仁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盲目自信,而是冷静思考,不顾部下的反对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实实虚虚,虚虚实实,最终,王守仁以他的军事天赋,在咸阳湖一战中,一举击败了宁王的部队,为江西人民免除了灾祸。孔明善战,但他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曾国藩能征,但他只是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而征;曹操善用兵,但他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唯有王守仁,也只有王守仁,是真正为了苍生,为了人民,为忠诚而战!

面对无数的掌声,面对人民的赞美,王守仁没有得意,没有高兴,反而把全部功劳都让给了张永“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古征战,不过如此!王守仁的淡泊名利,让我永远铭记。

王守仁不光在战术上卓有成就,在哲学方面也造诣很深。他开创的“心学”门派影响了后世几百年。从叱咤风云的徐阶,到久经磨砺的张居正,哪一个不是从王守仁开创的学派中走了出来。王守仁能文能武,淡泊名利,能屈能伸,如此伟大的人怎能不称其为圣贤!

古人不远,王守仁将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我将会以他为榜样,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拥抱属于我的明天。

古人作文篇4

时光如沙,史记如途,流年岁月里,历史被一点点掩埋。回首千百年,任风云演变,历史的大漠里已是一片沉寂,廖无了痕迹。远远遥望、聆听抚摸这尘封的记忆,却总感到一种淋漓尽致的洒脱在高歌,一种叛逆不羁的性子在游荡,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在蔓延!那是一位怎样的刚毅伟人,熠熠生辉的诗作记述着他一生的坎坷历程!他,就是回荡在历史大漠中的诗仙——李白!

他,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我爱他《山中问答》中“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突兀迷离的诗意,轻松愉快而神秘,虽逝去了桃花随水去,却毫无哀伤,全然描绘渲染着美。我爱那种自由,我爱他的天真浪漫。又有《望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浪漫与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的表达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令我回味无穷,更加感慨惊叹他的高超。他一生漫游,陶冶在天地间,嗜酒却更出佳作,我为他所叹服!一首《月下独酌》更是笔墨传神、天马行空的惊天佳作。“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是一饮过后,已渐入醉乡,却随歌随舞,歌时月儿徘徊,依依不舍,舞时转动凌乱,直到酩酊大醉才无可奈何作罢。李白啊李白!你是怎样一位佳人才子,又是怎样的心怀气魄,层层的感情波澜跌宕起伏,飘逸神韵!

他,是一位抱负远大而不得志的'天涯游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是怎样的一种远大抱负,虽夸张却不虚伪,为世人赞叹,激励后人奋起。又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了解脱不得的愁绪,只能更加愁闷的悲伤。最终却要逃避现实“明朝散发弄扁舟”,我相信,逃避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不为功名折腰,他高洁的灵魂不愿与朝廷中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他清高的性格不容忍他向恶势力屈服,于是,他选择了消极做法,但我坚信,他的傲骨是永不屈服的!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他不甘消沉,执着追求的见证!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诗圣杜甫对他的敬佩。“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是魏颢对他的惊叹。“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的信仰。

李白——诗中仙!他的一生是传奇,他满腔热血讴歌理想。他一生坎坷,却能用超脱的情怀面对。他的诗歌,唱响了千古神韵,他的诗篇,缔造了精彩绝伦。他,李白,是历史大漠中永远不灭的风景线!

古人作文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五千年来,历史长河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人。有些人名垂青史,而有的则是为世人所憎恨。

东汉末年,天下乱,群雄起。曹操——一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人。他超人的宽容,包裹的无数猜忌,他非凡的气概,掩盖着他无比的奸诈。他融君子与小人于一体。策马杨鞭,观沧海,高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侧耳倾听,仿佛“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盈盈在耳。其实,曹操并非是奸雄”只是因为他敢于藐视王法,不守官场纪律,罢了。“汉贼,”“奸雄,”的骂名只不过是用来套住愚臣、愚民的缰锁。孟德亦聪明,亦奸诈。

庐山之下菊花盛开,远处隐约可见一人。他举锄背笠,正锄着地上的一株嫩黄菊花旁的草。汗水从两鬓滴下,他飘逸的长发随风轻轻飞舞。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面对官场险恶,选择了宁静的田园。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山麓下,朵朵傲然开放的菊花是他美好的追求。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官场的失意掩不住他的豪情,于黄州,歌赤壁;于杭州,游西湖。他豁达,坚强,孤独,豪放。

听,是谁在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他就是“斗酒百篇”的青莲居士。他曾令高力士脱靴,又使杨玉环研墨。一生浪漫、奔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饮酒,舞剑,他潇洒,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豪放,我辈岂是篷蒿人。他用酒来洗涤自己的本性,用诗来放牧自己的'灵魂。

斟一淡酒,捧一卷书,看古人演绎着一个个故事,灵魂再次被震撼。淡淡酒香,涩涩酒味静听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凝望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仿佛,此时,诗人的心绪都化成了一曲经久不衰的歌。感慨曾经的一切已成沧桑。满心惆怅,在书中得到渲泄。而这一个个不朽传奇在历史长卷中相互交织。

历史长河仍在不断流淌。随时间的逝去,长卷篇章中的故事像一杯香茗,历久弥新。故事中的英雄仍然屹立,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但我坚信“数天下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新一代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继续续写中华民族的宏伟篇章。

古人作文篇6

古人,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我想说,古人离我们并不远。

古代杰出的人物很多很多,李白,唐玄宗,关羽……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要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还是岳飞。

“憾山易,憾岳家军难!”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抗金的优秀统帅,当时,宋朝抗金,几乎是抗一次败一次,宋朝都是步兵,金都是骑兵,还都是铁骑,骑兵打步兵,就像玩一样,可岳飞为什么能胜利?全都是靠他的聪明才智,岳飞在地上挖了许多壕沟,金军看到壕沟就要停下,壕沟里面的宋军砍断马腿,由于许多匹马拴在一起,一匹马倒下去,要牵连许多马,如此一来,金军所谓的铁浮屠,拐子马几乎是全军覆没,金军无敌于天下的神话也就被打破了。

岳飞戎马十年,身经百战,可当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高宗皇帝却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来,解除兵权后杀害。宋高宗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个爱国忠臣呢?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政局,也许是外患未灭先惧内忧,岳飞如此得民心,万一打败金军后,岳家军力量壮大,捎带着把宋也给灭了,那不是养虎为患么?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结合那时候的局面来看,自北宋初年,太祖皇帝以来,一直对武将不信任,在他们眼中,每一个武将就是一个潜在的反贼,不能给兵权,更何况岳家军有二十万,宋军一共才四十万,岳家军占了一半,想谋反是很容易的。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就是当时的一种局面。

特别是宋高宗已经经历过多次武将叛变了,比如说郦琼叛变,带四万多人叛变,致使高宗对武将得不信任更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虽然岳飞成绩显赫,深得民心,忠于祖国,可是宋高宗偏偏认为岳飞有谋反的可能,不信任岳飞,使他如一个流星,从历史的长河中陨落。

古人不远,宋高宗却不信任岳飞,认为岳飞会谋反,对岳飞没有信任。

在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信任。信任,是一面镜子,他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深处,是从内心流出来的一汪清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是人格的写照,让心灵存在于这信任的清泉中,使心灵变得纯洁。

信任是最高尚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借鉴:商鞅立木取信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商鞅这一举动,在人民中树立了威信,变法的.推广也就更快了,正是这新法,使秦统一了全国。另外一个事例,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风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几年后,当真正的战争打响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而诸侯却以为又是周幽王的玩笑,谁也不愿意再上当了,最终身死国亡。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耍诸侯。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由此可见,“信任”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人物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正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我想说,古人,不远。

古人作文篇7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城北的春来得正好,柳宗元带月荷锄总算是种得了许多棵柑橘,为荒寂的柳州城拾得一片新绿。

一直不明白,寂寞生诗人还是诗人咏寂寞。为什么古往今来,永世流芳的诗篇总诞生于凄苦的诗人之手。是他们心如死灰后的真情渲泄打动了浮世中的万千大众吗?那么柳州城中的那个孤寂的身影里为何又藏着一份悸动?

记得,来柳州之前,他也曾在永州住过几年,应该是10年更确切些。他是从喧闹的长安来的,有牵挂、有梦想、有希望,我也是个有梦的`人,也就对他凭添了一份好感。永州十年,没有冲刷走心中那丝渴望,他幻想奇迹出现,幻想昔日长安的繁华离他不远。《永州八记》已充分说明及展露……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心仍是高傲至极的,但又不免从心底滋生出苦闷寂寥。这就是他怀揣梦想的十年吧。

诏书下来了——回长安!那喜悦应是彻夜难眠所不能诠释的。

柳宗元的偶像是屈原,他回长安途径汩罗江时大声涌出的也是屈原。是偶像,他欣赏的是屈原的坚毅、才识,但他自信自己不会重蹈屈原的覆辙,他的曙光就在前方不远的长安城。于是他的兴奋溢于言表,他都为自己能为伟大的抱负可以施展而欢欣了……

诚然,他估计的过于乐观,因而他也错得离谱,朝廷给了他一个更具灰色的幽默。

一到长安便被告知被贬柳州。连歇脚的余地也没有。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朝廷的残忍?柳州比起永州却是更偏、更远了。

但我欣赏的就是柳宗元无论多么艰涩的情形下都持有的那份希望,他永远不放弃梦想是我心灵的标杆。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就算在柳州,他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此刻,他未曾思量过,柳州竟是他永远的家。在这个家里,他重拾信心,学习他的偶像屈原,种橘树、思故土、默尽绵力……屈原的《橘颂》引发了他对春的好感,似乎是体现了柳宗元淡泊名利吧。柳宗元没有让我失望,透过处表的淡泊,不难窥见他内心深处的波涛洶涌。是啊!他就是他,他和梦想、希望永远紧贴在一起没有分离过!

在柳州,乐善好施的他,用了那区区的官职帮助百姓开办学堂、开垦荒地、种植树木、修建庙宇……很可惜,5年后,柳州刺史——那位帮助百姓、清廉淡泊的柳宗元终于是长眠在了异乡。柳候祠里,后人的碑文再多也难书写这位梦想家的一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睡着了,抱着他的梦。

喜欢柳宗元,不仅因为有他的诗,更是因为他的内心,他一直有希望,并用一生去等待。柳宗元教会了我很多。他等了15年,忍了15年,欲念在心中燃烧了15年。15年的光阴恰是正值蓬勃之年的我的年龄——肯定不是巧合,我顿悟:我怎能轻易言弃?

追随着我敬佩的柳宗元,也追随着我的梦想。跨越千年时光的界线,古人不远,我和柳宗元一同成长。

古人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核酸作文通用7篇

珍爱生命的作文通用7篇

春节中作文通用7篇

做手工作文通用7篇

家乡的树作文400字作文通用7篇

说朋友的作文通用7篇

国庆节作文500字作文通用7篇

关于礼的作文600字作文通用7篇

南山,作文通用7篇

初三中考作文通用7篇

古人作文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