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加深同学们对书上理论的理解,读书对我们有方方面面的好处,通过写作读后感,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有价值,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木兰归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木兰归读后感篇1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古代闭塞的社会中,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勇敢地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智大勇是无法做到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木兰代父从军并在疆场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不但有功于国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现.
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官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可以吗?
木兰归读后感篇2
只听见屋子里传来一阵阵的叹息声,木兰正在屋里织布,可是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轻轻的叹息声。问木兰你在想什么?问木兰你在惦记什么?木兰心里百般难过,却只是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想起昨天晚上看见的征兵文书,知道边疆正在打仗,君主为此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自己也没有兄长,“父亲那么大年纪了,身体又不好,去那么远的地方打仗,身体肯定吃不消!”木兰有些着急。想了一夜,木兰下定决心替代父亲去征战,她匆匆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
木兰在集市各处购买好了马具。第二天早晨,她虽然万般不舍,却还是告别了父母和亲人,踏上了征途。晚上木兰宿营在黄河边,看着黄河滚滚的水流和河边那寂寥的景色,抬头望着满天的繁星,心里不禁涌起了对父母的思念,可是早已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激射的声音。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木兰在心里想:现在离战场越来越近,一定要打起精神,为国杀敌!残酷的沙场慢慢地呈现在木兰的眼前,紧张的战场生活便就此开始。她与军队一起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如同飞一般的迅速翻过重重山峰。在战场上,她不再是一个柔弱的女子,而是一个勇猛的战士!北方的寒气中传来刁斗的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一片凄凉。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牺牲,有的经历了数十年的磨难与拼搏终于凯旋而归。
战士们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中论功行赏。木兰立了战功,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却说:“我不愿做尚书郎,也不要这些赏赐,只希望能够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和父母身边。”天子同意了,为木兰准备了快马,让她回家。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的消息,互相搀扶着到城外等她,希望能早点见到女儿;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十分欣喜,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准备迎接妹妹;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想要杀猪宰羊给姐姐好好庆祝一番。回到阔别已久的家,木兰把家中的门都打开着,坐上自己的床,想着自己以前的日子。她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自己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贴上花黄,欢喜地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见了她脸上都露出吃惊的神色,不敢相信并肩作战那么多年的'木兰竟然是女孩,而木兰的脸上则荡漾着笑容。
木兰归读后感篇3
古今中外名人荟萃,你最崇拜的名人是谁?我最崇拜是花木兰,她的精神始终让我印象深刻。
在隋朝时,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紧急征兵,每家都要有一个男丁去打仗。消息传到了木兰家,木兰知道自己的家父年岁大了,而弟弟年纪又太小,没有办法去打仗。花木兰很是无奈,只好自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了。
在花家堂屋内,花木兰把花父花母给说服了,谁让当时重男轻女呢?花木兰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可如果他是男子的话,就可以去参军了。
在参军路上,花木兰遇到了张大哥、刘大哥和李大哥。其中李大哥说道:“她们女子在家坐享清闲,而男子却在边关出生入死,你说我们男子不是太亏了吗?”但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木兰反驳了。“你想想,我们身上的衣袜哪一件不是女子前阵玩先锋出来的呀?女子在家白天耕田种地,夜晚织布……”木兰说。刘大哥恍然大悟。这时军号声响起了,一场崭新的旅程正等着他们……
花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她被当时的皇帝亲自召见,那是多么大的荣誉啊!十二年后,他们被恩准回乡与家人团聚。
到了家中,花父花母十分高兴。花母给战士们倒茶,而木兰则被姐姐拉到房屋里换装。花木兰一出来,各位战士就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花将军竟然是女子,我们与她并肩作战了十二年,竟然没认出来!”“花将军真是女中豪杰,真可谓忠孝两全!”
花木兰的视死如归让我敬畏;花木兰的爱国情操让我敬佩;花木兰的忠孝两全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她的魅力!
木兰归读后感篇4
在古代,人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花木兰却是一个“意外”,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拼杀十年之久,立下赫赫战功。她既是一位平民少女,也是一位巾帼英雄。
今天下午,班主任给我们观看了《花木兰》。电影的开头:正如《木兰诗》说的一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她的弟弟跑过来,淘气地将线头剪断。他把木兰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木兰只是宠溺得笑了笑。画面一转,到了夜里,汉帝派人通知花木兰的父亲花将军带兵出征。花将军急急忙忙地赶回家里,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花将军本就年老力衰,经过这一次,更是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木兰见状,有个想法涌上心头:为什么我不能替父从军呢?我常年接受训练,不比男孩差!想着想着,心里便有了决定要替父从军。她将这个决定告诉她的父母,得到了父母异口同声的拒绝。她不放弃。她最终劝服父母,骑上骏马,迎着朝阳奔向战场。晚上露宿在黄河边,她听不见父母的呼唤,只听见黄河激流澎湃,水花飞溅。早晨她离开黄河,来到黑山,一不小心被强盗绑架了。这时她的师傅似乎出现在她面前,指点她如何逆转。最后木兰打败强盗。同时她认识了一个朋友——刘刚。
当他们抵达战场时,两军已交战多次。他们马上加入了战斗的队伍中,一起上场杀敌。有一次,刘刚不小心被敌军抓住。木兰前去救他。机智的两人逃出敌营。不小心他们听到敌军的计划。回来军营后他们立即上报汉帝。汉帝早已怀疑丞相已是敌军奸细。他便偷偷派木兰与刘刚进一步去查看。果然,他们发现丞相还真已经投降敌方。他们瞒过丞相,做好三天后的战斗准备。最终击破敌军,丞相也受到惩处。
多年的战争将士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刘刚和木兰有幸成为生还的战士。他们归来拜见汉帝,汉帝坐在明堂上,问木兰愿不愿意做官,木兰说她只想骑上千里马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亲人听说木兰回来纷纷开始准备迎接她。木兰脱下军装穿上原先的衣着,出门去看战友们,他们都很吃惊。作战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木兰是一位传奇人物,既有女子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她既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在国家胜利时又不慕高官厚禄,退出朝堂。她以自己为例子向大家说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电影中,更是把木兰的形象进一步放大,将一个生动的花木兰仿佛放在面前,她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能够学习木兰万一吗?我们不要说为国家做什么贡献,即使将来为家庭,为家族做点贡献,都算不错了吧?
我们有这样的责任感吗?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吗?我没有看到自己身上有什么为家族争光的智慧和力量!
木兰归读后感篇5
织布机前再次传来阵阵叹息,声音的忧愁不知不觉中牵动了人的心绪,“木兰,你在想什么?”
花木兰牵动嘴角,她说什么事也没有,让家人别担心她。她去了市集,买了马鞍,买了鞭子,买了女扮男装的衣物。走出来,是阵阵木兰花的清香;闭上眼,是可汗令父亲当兵出征的诏书;睁开眼,是片片花瓣飘落衣襟。一滴泪,流入润红的唇内,咸咸的。“这是我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最后一次流泪!”木兰暗暗发誓。她去了父母的小屋,生平第一次那么坚决地同他们道别。挥挥手,就足够了。
她离开了,义无反顾地前行。
走到黄河边,只听到了水花迸溅发出的声音;来到黑山头,只能听到马蹄“哒哒”的声音。远行千里,汗流浃背,木兰也不明白是什么支撑着她,让她可以如此坚强。她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她终于与敌人面对面了。——血腥味扑鼻,这些本不该让一个柔弱的少女去承受,可是她做到了,不曾退缩。她抡起武器,手起刀落,留下的是一片斗志全无、胆怯不堪、垂死挣扎的敌人。
战斗暂时停歇,花木兰看到了用“夜光杯”喝着“葡萄美酒”的战士们,他们再也不是凶神恶煞般地拼命了,醉醺醺地斜卧在战场边、营地里。连年的征战和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的脸上和身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伤痕。“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的结局又将如何呢?木兰不敢想下去。
再往前走,一个小男孩突然冲到木兰面前,尽可能共用最大的力气捶打着她,一边大声哭泣着:“还我爸爸!还我爸爸!你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这时,几个上着枷锁,满身血污的俘虏走过来,一把拽住小男孩,“记住,永远不要再你的敌人面前流眼泪!”一个男人低低地说。木兰耸然一惊……
胆战心惊地过完了这杀人不眨眼的十余年,花木兰终于可以回家了。路途遥遥,她多想变成鸟儿飞回去啊!疲倦袭来,她多想躺下,没有痛苦,也没有悲伤。可是她一直没有停下,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到了熟悉的小屋门前,哦,这是多么熟悉的饭香,平常得不能再平常。踏进屋门,她看到鬓角斑白的双亲,看到泪流满面的家人,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一直以来支撑她的力量,正是她对家人的思念和爱啊!
“十年从军,未曾后悔!”第二天,织布机的声音重又响起,伴随着的,是阵阵欢快的笑声,感染着听到的每一个人。
木兰归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花木兰》。
很久以前,中原战事连绵不断,为了保家卫国,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进入了军营。在军营中,花木兰以她的机智果敢和勇敢坚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其中《你做得到》这个小故事体现了花木兰对同伴的友爱,在同伴宁由于紧张而失败、被将军分配到新兵营队的时候,花木兰通过让宁教新队友爬绳技巧的方法,使得宁重新恢复了信心。
其实,有时候,除了鼓励外,让失败的同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能重获信心。
木兰归读后感篇7
“巾帼不让须眉”,听到这句话,在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便是花木兰。通过学习之后,花木兰在我心中是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中豪杰。今天下午语文课,老师让我们观看《花木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我回顾了花木兰这个角色。
在电影中,花木兰从小接受父亲和子厚师傅的严格的训练,她的武功、射击比男生都要强,她也没有像女子的那般娇柔做作。正因为这样,在她父亲年老力衰、不能从军的时候,她决定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从她这种行为中就可以体现出木兰有孝心、孝顺父母的品德。再看看与木兰相比之下的我们,哪一个不是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可是就算父母宠爱我们,我们也没有任何回报父母的行为,相反,在父母的宠爱之下,我们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不用说别人,我与父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家里,我与母亲的矛盾是最多的,而我和母亲的矛盾总是发生在一件小事上。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虽然我跟母亲说了要出去玩,可却我没有跟母亲说几点钟回家。档我回到家时,我还没来得及跟母亲说“我回来了”,母亲便开始说我了,说:“这么晚回家干嘛去了?你知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就算跟朋友出去玩,你也要注意时间啊!一个女孩子家家的,玩到这么晚回家,你不知道会很危险吗?你不知道我们会担心吗……”母亲越说越起劲。终于,我忍受不了母亲的啰嗦,就回了一句:“我不就是跟朋友出去玩回家晚了嘛!你用得着这么啰嗦吗?”母亲听我这样说,藏在心里的火气像是全部爆发了一样,一直在说我,最后我直接对母亲说了一句“我的事不用你管”,就跑回房间了。
当时我想着母亲的话越想越生气,像是我犯了多大错误似的。
第二天,我依然没有忘记这次与母亲的争吵,而母亲却像是忘记了一般,没有提起此事,对我的关心也依然像往常一样。我当时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像是忘了此事,当我事后去问母亲此事时,才理解了:原来那时母亲并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其实母亲当时只是因为太担心我、太关心我。所以在说话时,她才会那般着急。仔细想想,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她们关心自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母亲像我们说的“慈母”,而有的母亲则是严格的,其实无论母亲关心我们的方式是怎样的,在她们心中必定牵挂着自己的孩子。那么反过来,身为子女的我们是否应该回报父母呢?像木兰那般代父从军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能否在一些小事中回报父母的恩泽呢?
总而言之,父母有恩于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回报父母,人人都有父母,那么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孝心。
木兰归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