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的同时,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用写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收获,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寸有所短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1
心存敬畏,方得始终。
常言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只有心存敬畏,才会“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才能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公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自己一直在坚持“三个敬畏”:一是敬畏群众。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做的什么事情、是否直接面对群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群众满意。工作中我一直保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对群众的诉求牢记于心,想方设法予以解决,2018年我接手镇农路办,全年各类信访上访20余起,每起矛盾纠纷问题我都当作重点工作去完成,记得有一起堡坎修理资金问题,前后去村里3次,多次与村委会沟通,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让群众利益不损,真正做到心理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融入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二是敬畏工作。对待工作只做到认真、热爱还不够,必须做到心存敬畏,因为敬畏才会满怀谨慎,才会以永不满足的标尺和责无旁贷的品格,心无旁骛、始终如一地干事创业。对待每一项工作我都秉持敬畏,事事必讲过得硬、少说多干讲担当、务实进取讲实效,坚决不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懒散”干部,始终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回报组织培养和群众期待。三是敬畏纪律。曾国藩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一直以来,我始终紧绷纪律和规矩这根弦,始终心存敬畏,干干净净做人做事,坚决不碰纪律红线,扎实学习纪律条例,每次集中学习不走过场,把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勤修身、慎用权、严律己,为自己的成长筑牢了防线,保证自己行得正、走得远。
脚踏实地,业有所精。
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2
8月25日,为期五天的开始了。而现在,军训已经结束。
在这五天里,学会了许多东西。除了教官教我们的,还有一样更重要的,那就是我们学会了。我们经常说:“坚持就是胜利。”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有的人做事虎头蛇尾,开头做得好,却草草收场,他就坚持到胜利。军训前,我有些像他;军训后,我做事一定会有始有终。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在军训期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她一直坚持和我们在一起。老师本来可以在凉快的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轻松自在又舒服,可是她没有,她坚持陪着我们。老师多有责任心啊!有人说:“老师站在树荫下,多舒服!”可同学你想过没有,老师没有到凉快的办公室去,而是陪我们搞军训啊!谁不想去舒服的地方,可老师没去。
军训又苦又累,大家都不情愿去。可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搞军训,能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累吗?我们的军训,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人民苦吗?要说苦,要说累,连教官军训时都比我们累多了。看看教官现在黑成什么样了?还有在军训结束时教官们的表演,多么精湛!多么干净利落!这难道不是练出来的吗?我们这点苦算什么?
军训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将使我受益非浅。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3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i卷的作文题令人印象深刻,抛出的“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一连串问题,需要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中,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从而给出回答。绘好“自画像”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而言,亦是件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画像、画实、画真呢?不妨巧用“反义词”绘好“自画像”。
年轻干部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绘好志存高远与专注当下的“自画像”。“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任重而道远,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目标,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志存高远的同时,年轻干部还应专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从小事做起、从琐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以“一年干几件小事,几年干好一件大事”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以钉钉子精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年轻干部既要高调做事又要低调做人,绘好朝气蓬勃与沉稳内敛的“自画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年轻干部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有着“活力满满,动力十足”的无限能量,有着“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的无畏精神。无限能量激发超前眼光,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年轻干部应当具备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工作做在前、问题解决好,及时掌握工作主动权;无畏精神激发大胆创新,感情干部应当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不是一味循规蹈矩,而是敢于推陈出新,寻求工作取得突破、取得进步、再上新台阶的致胜之法。活力四射也需把握好度,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也需要学会沉淀自我、保持沉稳内敛。不当“半桶水”,善于学习,及时充电,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开阔自己的认知眼界,工作中不急不躁,无论对待大事小事、急事难事,都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出解决之法,妥善将事情处理得当。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年轻干部要绘好“自画像”,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无愧共产党员的青春!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4
“忠”字为要,涵养“心中有党”的“浩然正气”,高扬“信念之帆”。信仰是内心的追求、是精神的高地、是力量的源泉。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一名干部有了崇高追求,站位就高了、底气就足了、心胸就开阔了。坚定信念、忠诚于党不仅是一种要求,更应是一种追求;不仅是一种担当,更应是一种状态;不仅是一种责任,更应是一种境界。青年党员要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始终把忠诚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中,积极投身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实现用信仰为血性“立根”、靠信念为血性“淬火”、以信心为血性“砥气”。
“率”字发力,强健“心中有责”的“担当臂膀”,把稳“奋进之舵”。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所在,是自身职责的要求所在。当前,有的党员在工作中乱表态、乱发言,事后不兑现承诺、导致部分群众对政府不信任、对党不信任,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实践证明,离开了实际行动,调门再高、口号再响也难以掩饰表里不一的假忠诚。青年党员要强化“想担当”的行动自觉、压实“真担当”的责任气魄、营造“敢担当”的浓厚氛围,主动到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敬业奉献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勇毅笃行,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做敢担当、破难题的“猛将”“闯将”“干将”。
“严”字当头,锻造“心中有戒”的“坚盔利甲”,绷紧“纪律之弦”。心中有戒才不会胡思乱想,心中有戒才不会胡言乱语,心中有戒才不会胡作非为。青年党员要视法纪为“雷池”,敬畏而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鄙视而不染身;视金钱为“无物”,远离而不沾边。任何一个小缺口,都可能堤溃蚁穴、损失惨重;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功亏一篑、付之东流。因此,青年党员要把握好“大德”这条高线、站稳“公德”这条基线、管好“私德”这条底线,不因“小腐败”而违规逾矩,不因“小问题”而姑息迁就,不因“小意思”而欣然接受,要自驾“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念“紧箍咒”,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真正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练好政德“基本功”。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5
党员干部要善于用好“标尺、戒尺、咫尺”,做到“尺”不离身,不离心,不断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初心,才不负党和人民,不负时代使命!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6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广大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也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涵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涵含着解决人生道路问题的金钥匙。纵观历史,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这些最通俗的、最“接地气”的语言,点燃了群众的热情、鼓舞了士气,带领大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体现着信仰的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广大青年也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信仰的力量。6月27日晚、6月28日凌晨,两位在各自领域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共产党员相继辞别人世,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于蓝,中共党员,1921年生,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事业家,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她成功塑造了荧幕上经典的“江姐”形象,在自己的人生中同样坚持理想信念,把一辈子奉献给新中国的文艺事业。申纪兰,中共党员,1929年生,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她带领乡亲勤劳致富,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并多年如一日始终代表人民表达心声。一位为党的文艺工作呕心沥血,一位扎根在山沟里的田间地头。她们充满理想又执着坚定,她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在自己的领域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奋斗风采和榜样力量。申纪兰的“学历”是扫盲班毕业,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但她只把荣誉看作一种鞭策。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话语,成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诠释,她在临别之际特意交代:一切丧事从简;“共和国勋章”经费全部交了党费,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时代每前进一步,思想就要跟进一步,广大青年要坚持青春心向党,在时代的洪流中触摸信仰的力量。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和00后的头上,而在过去的半年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战场”上,在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各地,我们都看到了“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双战场”中,无数青年勇敢地站出来,在“双战场”一线释放青春之光。青年人就应该把个人的“致青春”融入国家前途与命运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新时代更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青春担当方无悔,青春作为方有为。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篇7
聆听前辈教诲,舒展高远志向。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望:回望+展望,分析优势劣势找准定位
通过评价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竞争机会和威胁,准确定位现阶段发展情况。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年龄小、党龄短,无论是生活阅历、工作经验,还是技能储备、理论水平,都比党内前辈、各行业前辈相差甚远。回望来路,我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比照身边同事,我拥有学科知识,但是没有专业技术;拥有基础理论,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展望未来,我们年轻党员干部要做“三沉干部”,沉下心认真履职尽责,沉住气积累经验增长本领,沉到底做合格党员干部。
闻:“比武”起舞,对标榜样找准前方向
我们年轻党员干部要主动把“学习场”当做“练武场”,既要做到谦虚好学,又要敢于“亮剑比武”,在不断切磋中学习、进步。年轻党员干部要珍惜与榜样面对面的机会,把榜样传授的先进经验收为己用。面对榜样,要敢于提问题,把自己的疑惑摆到台面上,只有问题解决了,才能借助“巨人的肩膀”登高望远。面对榜样,更要坚持结果导向,敢于亮“本事”。针对同类型的工作,把自己的做法与榜样的经验进行比对,取精去糙,留取最优实战结果,在“比武”中找准目标。
问:听取意见,积极自改坚持问题导向
切:随时“把脉”,去痛疏堵提升自身能力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给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提出更多挑战。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利民惠民政策的“第一责任人”,权力有大小,责任无轻重。年轻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在工作中随时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自身工作问题,明白“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的道理。对因为自身工作经验不足而影响政策落实的情况,要主动向前辈请教;对因为理解有误而延误工作推进的情况,要及时更正认知、改进工作方法。去除自身能力不足的痛点、堵点,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寸有所短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