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读后感600字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类似于写作文,要着重表述个人真实感受,写读后感最忌讳直接摘抄原文并且泛泛而谈, ,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师说的读后感6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5篇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篇1

?小兵张嘎》的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 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相依为命的奶奶为了保护八路军老钟叔而牺牲了,老钟叔在养病期间为嘎子做 了一把木头枪,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 奶奶报仇。

在县城嘎子仇没报,反而陷入鬼子追杀。嘎子结识了集贤居少 掌柜佟乐,在佟乐和一个神秘便衣的帮助下,脱离险境。便衣原来是罗金保,将嘎子带到区队秘密隐藏之地,钱队长收留了 嘎子。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 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要单独替奶奶报仇。这一次,他的仇非但没报,反而屁股 上挨了一枪,经过一次次的教训,他认识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服从钱队长的管理,才能为自己报仇,为全天下的 人报仇;也才能使每个人手中都有枪,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 西。

由此,使我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俗话说:“创 业难,守业更难。”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吸取教训,我行我素、没有组织和纪律,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爸爸、妈妈心中 的小皇帝、小公主,要什么有什么。吃肯德基、穿花花公子、住高楼大厦、乘奔驰轿车……所有的这一切应有尽有。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我们看成心肝宝贝,我们只 有用勤奋学习来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赖宁勇扑大火;雷锋 走了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身残智坚的张海迪;为国争光的桑兰……他们的一言一行,如雨后春笋,哺育着新时代的莘 莘学子,教育我们用优异的成绩、文明的行为、高尚的道德、诚实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来完成学业,建设祖国。

在我的班级中,有爱劳动的姚杰、有助人为乐的马伯尧、有勤 学苦练的张思颖……他们都在以嘎子为学习的典范,用自己的 知识回报班级、回报父母。

可是,也有一些任性的孩子,娇生惯养、为所欲为,饭来张 口、衣来身手,家长成了他们的撒气桶、保护伞。将来学业怎 样,可想而知。

?小兵张嘎》的故事至今萦绕在我的耳旁,让我意识到做一些 有意义的事就是嘎子的品质,回报社会就是嘎子的理想和抱负,我会用我的一分一秒去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篇2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愚者和圣人,一个人总是存在着好的方面和不够完美的方面,只是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个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点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呢?我们是否就该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诺诺,对他的思想观点照搬不误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就成了韩愈在文章中所反对的“官盛则近谀”了。我们都知道,这样做是过于绝对化的。我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观点也要客观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从。例如,孔子对从事耕作的劳动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们就不该支持他的这种观点。对农人那种大地般淳朴、宽厚和善良,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们所不及的。一次,六岁的小表妹指着河中因凸石而撞击出的水花说:“看,它们在跳舞,还唱着歌儿呢!”我为她能触发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语句而惊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对她的那份纯真放射出的亮丽真的望尘莫及。

通过《师说》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们就应当学习,不管它来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既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弃向他学习,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对他不完美的一面毫无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这就是《师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篇3

?师说》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学了,但那时真的就是一种为了学习而学习,很盲从。也许时代进步了,所以现在听老师讲《师说》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我认为同现实的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联系,无论是学校、企业、生活、为人处世等等,无不体现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尊师重教”。从孔子到现代,2500多年的历史,历代的文人志士、成功人士有哪些不是跟随老师或从学校走出来的,自古孔子就提出来:孝敬父母,奉侍师长。让我们尊敬老师就象尊敬我们的父母一样。

所谓老师,那他某方面学问肯定比学生高,才称得上老师。人肯定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如果不向老师学习,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年纪大,难道年纪小的人就不能懂大道理呢?就像文中写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存在。

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他的学问绝对不比他们差,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知识罢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间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学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就算你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悉到字典里的每个字。人们的学问远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肯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老师无处不在,却往往被忽略,甚至耻笑。巫医、乐师和那些工匠们,经常互相学习。而那些士大夫们,自己没有学问,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还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听起来好像老师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

很多人把尊师种教看作小事,不值得一提,其实,小到家庭生活,家庭的和谐幸福;事业的成功,大到到国家的发展,又有哪些不是和教育尊重别人息息相关呢?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以次句勉励大家把尊师种教发扬光大。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篇4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职能。无论老师的地位显贵还是低下,年少还是年长,只要能掌握真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从而我想到了四川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守护三个孩子的谭千秋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老师,他不但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且将自己责任升华。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来临时,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张开守护的翅膀挽救了三个孩子的生命。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学者,应该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要学习古代圣人,“从师而问焉”。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则会“圣益圣” 。

不能向士大夫那样“耻学于师”则会“愚益愚”。有时,我们在学习遇到困难后,可能很难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然后问题就会越攒越多。最后就不知道从何解决了。所以为了避免问题的积攒,要做到平常不耻下问,把问题分散的解决。这样量的积累后就会有质的飞越,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三个人行走必定有一个会是我的`老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必定会有些方面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耻学相师。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每个人都可以作别人的老师,只是看你擅长哪方面了。《师说》这篇文章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

作者韩愈想借此激励后人不耻下问的努力学习,同时也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希望后人能够有所启发。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篇5

我读了师说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它大致在讲什么:写了关于老师的事情。有一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这句话令我印象很深:不管是谁,比你大的还是比你小的人,只要他的学问比你渊博,你就可以拜他为师,还有会你不会的东西的人,你也可以拜他为师。在现实我们也有很多老师,例如:家教老师、补习老师、辅导老师、学校的老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像我的补习老师,我有些时候喜欢他,又有些时候觉得他很讨厌。在他不发火的时候,和我们班的小朋友笑着讲话时,这时我很喜欢他。在他打扰我们写作业的时候,老是在给我们讲笑话,但是我们都听着他说话,都不能做作业了,这时我很讨厌。他还有是在他对我们发火时,骂我们时,我又讨厌他,又对他有一些喃喃怨语。这就是我的老师,你们的老师是怎样的?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句话,这几句话很有名: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有三个人并肩走在大道上,有一个人知识渊博,有一个人是武术高手,还有一个是音乐家,三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就可以互相拜师学艺,这样三个人可以学到,自己不会的本领,自己学会了别人的长处,也就可以当自己的长处,教会每个人。所有人都可以当学生,还可以当老师。在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所有的人都可以当师傅和徒弟。不是三个人才有师傅,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有师傅。

现在的老师我觉得都没有古代的老师尽心尽力的教我们上课,上课才说一两样东西就打下课铃了,东西呢没有听懂许多,老师讲课只是简简单单的讲一些表面难的题,我们真正的难题都没讲到,我们的缺点老师一律没有见到,而且还不是圣贤,令我感到很失望。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5篇相关文章:

诗读后感600字6篇

家读后感600字参考6篇

《绿》读后感600字6篇

园明园读后感600字6篇

桥读后感作文600字推荐6篇

课文读后感600字参考6篇

读后感匆匆600字6篇

药读后感600字6篇

蝉读后感600字参考7篇

桥读后感作文600字优质7篇

师说的读后感6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