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作文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是我们记录生活琐事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需要认真对待,不是有越多的华丽词语的作文才是优秀的,能够给读者带去积极能量的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童年的记忆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童年的记忆作文5篇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1

?在年味里守望乡愁】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过年又好耍,瓢羹(勺子)舀汤汤,筷子拈戛戛(肉)……”前几日,我与住在乡下的母亲通电话,临结束的时候,侄女在电话那头给我朗诵过年儿歌。甜甜的童声带着浓重的乡音很动听,恰到好处地将我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发酵,我忍不住泪水涟涟,不禁回忆起前几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学校一放假,我就购了车票,急切地往老家赶。

我的老家在渡槽村魏家湾,它位于四川省遂宁市的桂花镇。那里有我的童年和少年。

忆儿时 年味趣事多

20世纪70年代末,家乡还很穷很落后,每一个人都在为温饱而努力。

记忆里,吃一次腊肉,添一件新衣,成了我们一年里最美好的期盼。过年的时候,腊肉成了最显眼的美食。经过柏树枝的熏制,一片片腊肉晶莹剔透,夹一片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香香的、脆脆的,十分过瘾。

那时候,庙会很热闹,扭秧歌、踩高跷……四面八方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我个矮看不到台上表演,就爬上树,骑在树桠间与大家一起呐喊。

而正月初一,是我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早上,大家都要吃汤圆,还有一枚鸡蛋,小孩子可以得到几分到几毛不等的压岁钱。在傍晚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晚饭都没吃,就邀约小伙伴一起,翻山越岭到离家二十里外的村子看电影。电影散场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我们又冷又饿,翻山越岭往家赶。途中,总有一些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冬水田里,但大家谁也顾不了谁,拼命地往前赶路。落水的孩子只好自己爬起来,边哭边追赶。

回故乡 一家团圆话发展

故乡很美,蓝蓝的天空盛开着朵朵白云。村口的黄桷树仍然枝繁叶茂,在轻风中舞动着。一条明如玻璃带子的小河倒映着山脚下一座座农家小院,比画里的景色还漂亮。

走在故乡任何一条小路,我都有一种亲切感。如瀑的阳光,婀娜的山湾,潺潺流淌的小溪,它们时时调动我的情绪,我整颗心都愉悦了起来。

母亲知道我们要回家,早早地站在院前那棵山楂树下守望着。她已近九十高龄,很庆幸她身体还健康。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水饺,一刻也不肯停歇,理菜、剁馅、调料,她亲力亲为,连大嫂帮忙也不肯。看着忙碌的母亲,我的鼻子有些酸酸的,终究没有忍住,泪水涌了出来。

团圆饭很热闹,亲戚好友坐满了屋子。虽在乡村,食材却很丰盛,家里养的鸡鸭,自家地里种的蔬菜,还有塘里养的鱼,经过家人精心烹饪,味道极佳。

餐桌上,大家的话题聊到了发展,谈到了老百姓的好日子。最激动的要数二哥了,他一脸自豪地说:“我们乡里头的人原来走的是烂泥路,吃水靠肩挑,煮饭烧柴火。不过现在好了,你们看看嘛,咱们农村的面貌变好了,一拧水龙头就流出干净的自来水,一扭灶上开关就燃起蓝色的天然气火焰,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交车还开进了村里。”大哥接着说:“是呀,是呀,国家政策好哦!还有医疗保险,让我们的健康也有了保障。前些年我得了矽肺病,开始的时候很气馁,觉得生活无望,后来我们家被确定为扶贫对象,我不但治好了病,还脱了贫。现在,我们家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一年有好几十万的收入,生活好着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心都是喜悦,满脸都是幸福。“对啊,现在的中国确实让我们骄傲!高铁让我们回家的路不再遥远,嫦娥四号让中国人的嫦娥奔月故事更加美丽……”我补充道:“所以呀,只有国家富强了,社会和谐了,才有咱们老百姓今天的好生活。来来来,端起酒杯,我们一起祝福国家越来越好,一起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干杯!”

正月初三,魏家湾举办了庆新春坝坝宴。这一天,魏家湾的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

湾里一派喜气洋洋,树上挂着大红灯笼,老年秧歌队在池塘边的广场上表演节目,年轻的姑娘跳起了时尚的拉丁舞,吸引了许多人围观。

十二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家纷纷入席。席间,大家彼此都很热情,握手再握手,问候再问候。他们中有的是我的长辈,有的是我儿时一起游戏的伙伴。在祝福声中,我喝下了家乡的亲情,体味到了家乡的甜蜜。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2

?快乐中国年】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我在翻玩具的声音。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父母的卧室打扰父母了,就干脆找玩具玩儿吧。

已经八点了,全家人也都起床了,该给家人拜个年了。我开门走出卧室,给年龄大的长辈先拜,年龄小的后拜。我敲敲爷爷奶奶卧室的门:“爷爷过年好!祝您六六大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过年好,祝您健康长寿!”我又敲了敲爸妈卧室的门“爸爸妈妈过年好,祝你们福到财到吉祥到,家和人和万事和!”短短的一分钟,让全家都笑逐颜开。

受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不能出去玩儿,爸爸妈妈就陪我在家里玩,和我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妈妈和我一起给布娃娃喂奶,给布娃娃穿衣服,和孙悟空打架,把家里的东西想象成各种危险品,玩“野外大冒险”。爸爸和我一起对歌词,谁输谁就吃苦瓜一片,对了一阵子,爸爸吃了4片,我吃了3片,我胜利了!爸爸还陪我一起唱歌,唱我最爱听的«欢乐中国年»,也唱爸爸爱听的«开门红»。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做盲盒,妈妈在客厅做,爸爸在书房做,我在卧室做。我拿了几片红纸,做成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把我的小狗毛绒玩具放了进去,在贴上一些贴纸,我的盲盒就完成了。爸爸妈妈的也都做好了,我们一起享受着拆盲盒的快乐,虽然不能出去玩儿,有爸爸妈妈陪着我,我依然很满足。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半夜十一点,我们全家齐上阵,开始包饺子。我拿了一张饺子皮儿,先放一个虾仁,再放点儿韭菜馅儿,然后把饺子皮儿小心地、一下一下地捏到一起,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饺子下锅,它们在水里翻滚着,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饺子煮熟了,我拿起一个最瘪的饺子(这样的饺子是我包的,我放的馅少),咬了一口,觉得无比美味。

吃完饺子,每年的重头戏来了,我们要去放烟花了,我戴上口罩,下了楼。爸爸妈妈忙活着把两挂两万响的鞭炮放在小区的广场上,霎时间鞭炮在地上不停的炸响,真是震耳欲聋。接下来放烟花,看那烟花像窜天猴一样向天空窜去,在空中炸开,展现出它最美的姿态。整个小区,数我们家的烟花窜得最高,“开”得最美,放得时间最长。

虽然今年过年只是待在家里,但我觉得这是我过年过得最好的一次。但愿每次过年都这么开心!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3

?饺子——家的味道】

一直觉得饺子是最有年味、最有家的味道的美食,包饺子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但为何国人这么爱包饺子吃饺子呢?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这么偏爱的饺子呢?现在想来或许是饺子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吧,特别是儒家思想,儒家倡导仁爱,推己达人,千百年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和万事兴,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特别浓重,亲情和乡愁更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主题,而饺子这种美食恰恰把这种家庭至上,相亲相爱、团结协作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饺子最有家的味道,最能代表家的温度、家的幸福,饺子也是最有仪式感的美食。现在想来饺子最大的魅力并不在吃饺子,而在包饺子,包饺子绝不是一个人的活,一家人都参与进来才能感受到包饺子的仪式感和幸福感,一个人包的饺子再美味却也是孤单和凄凉的,吃不出家的味道,更吃不出家的温馨和幸福。

小时候每当放假回家妈妈总是说今个晚上给你包饺子吃,那时生活在农村,刚解决温饱,物质匮乏,最爱吃的美食就是饺子,特别是肉馅儿的饺子。冬天放假后无论是朔风凛冽还是大雪纷飞,母亲都会让父亲骑着自行车到镇上去割二斤猪肉且千叮万嘱不要买血脖子一定要挑前腿肉,割完肉回来,父亲来不及烤烤火,便拿出磨刀石将那把用了多年的老菜刀磨的锋利无比,小时的肉馅儿都是自己动手剁的,父亲搬个马扎坐在门口的肉墩子旁,把猪肉去皮切块然后加盐水剁馅儿,一剁就是半个多小时。有时候看父亲额头上沁出了汗珠,我就接过菜刀接着翻剁,一直剁到父亲检验合格为止,腌上肉馅等着晚上包饺子。

夜幕降临,无论外面是风雪交加还是寒星冷月,温暖的小屋内总是一派忙碌祥和的光景,橘黄色的灯光下是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母亲忙着切剂子擀皮儿,姐姐包饺子,父亲劈柴烧火,我呢则剥几头大蒜捣蒜泥儿,一家人没有一个闲着的。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拉着家常,忙碌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包饺子让一家人紧密的聚在一起,心走在一起。至于吃饺子,那更是水到渠成的幸福,情景交融的美食享受了。包饺子要用心,吃饺子也要用心,我喜欢单纯的吃饺子,饺子也应该是餐桌唯一的主角,饥肠辘辘的时候吃一盘家人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身心熨帖的呢?很不喜欢在饭店里点一桌子菜,酒足菜饱后再点几盘饺子冒充主食,打着饱嗝装模作样的再叨几个饺子,那样的饺子还能吃出什么味呢?简直是对饺子的亵渎,是暴殄天物!饺子馆里的饺子总不如家里的好吃,也吃不出家的味道,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吃饺子要专一,专一的吃饺子才能品出饺子的美味,才能吃出亲情的味道,才能吃出爱的味道,才能吃出家的味道!

居家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合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光了!而今年近不惑,对于饺子更是倍感亲切,只要有空就陪爱人陪母亲包饺子吃,特别是在周末的晚上。周末身心放松,心无牵绊,一家人安心聚在一起一块忙忙乎乎的包顿饺子,想想都觉得幸福满足!周末我买好包饺子的食材,妻子和母亲在厨房忙碌着,孩子们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父亲坐在茶几旁给孩子们削水果,我呢当然不会闲着吃现成的,我忙着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子,把家里打扫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打扫完卫生再跑到厨房帮妻子打下手,冲洗盘子,捣蒜泥儿,拿醋碟......忙的不亦乐乎,一想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饺子幸福感就溢满全身。吃饺子,不在乎什么馅儿,什么味,最让人心动的是包饺子的过程,一家人的身心凝聚在一起,充满了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当然了最诱人的当属大年夜的饺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饺子把新年美好祥和的祝愿升华到了极致,饺子把家人们聚在一起,把亲情融合在一起,这或许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偏爱饺子的原因吧!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4

?过年必备之年粿】

在闽东山区的年俗中,打糍粑是重要环节,不仅因为糍粑好吃、好保存,更重要的是打糍粑,能带给人们非常重要的仪式感。

不过,要说好吃和仪式感,在我的老家寿宁县下党乡海坑村,则还要数打年粿。

打糍粑,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水在木桶里泡上一夜,第二天用木箍的饭桶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用木锤打烂,即可。

虽然打糍粑已经很复杂,但和打年粿相比,还是简单多了。

打糍粑用的糯米,而打年粿用的则是粳米。打糍粑泡米用的是清水,而打年粿泡米用的则是木碱水。年粿之所以美味,奥秘全在于这木碱水。

在老家的山中,有一些灌木烧成灰,放在水中煮沸后,会产生木碱。

做最好的木碱水,自然要用上好的灌木,而上乘者,就叫碱树。先把碱树砍回来,然后烧成木炭,再让木炭慢慢化成灰。上好的碱木灰,白色而细腻。烧一大锅开水,把碱木灰放进滚水中,再煮个10几分钟。煮好的木碱水,用棕片或纱布进行过滤,把煮烂的木碱灰去除,木碱水继续在木桶里沉淀,最后把桶里透亮明澈的木碱水打出,和上好的粳米一起浸泡。经过一个晚上的泡发,粳米变成鲜亮的绿色,抓一把在手,再闻一闻,香喷喷的木碱味,让人产生无限期待。

米泡发后,就要装进饭桶里蒸了。

在大铁锅里盛上水,再将饭桶放进铁锅里。灶膛开始烧大火,等铁锅里的水开后,木桶盖的缝隙慢慢开始冒热气,此时最为关键,碱米饭烧得不够熟,打出来的年粿口味不够纯正,而烧过头了,打出来的年粿不够光滑,做成粿坨粿饼则不够美观。

因而,在饭桶盖开始冒蒸汽后,有经验者,就会不时用手掌抚摸饭桶,通过桶壁的热度和桶盖冒出来的蒸汽,判断桶里的碱米饭是否熟得正好。

将碱米蒸成带着浅绿色的碱米饭后,倒进石臼里,再用木锤进行锤打。

由于年粿比糍粑硬,打起来比较吃力,一桶碱米饭的年粿,需要几个成年男人轮流打。打的过程,技术含金量非常高,通常是男的高举十来斤重的木锤打粿,而女主人则蹲在石臼旁,不停往石臼里洒温碱水,两个人要配合得天衣无缝,否则女主人的头就有可能被锤到,以至受重伤。

通过男女主人的精妙配合,经过20多分钟的锤打,方可大功告成。

刚打好的年粿,看去浅绿透亮,闻之清香扑鼻,手摸弹软嫩滑……这样的食物,又有谁见了会不动心?

而吃到嘴里,柔软和q弹并存,木香和米香齐放,这样的美妙,是吃其他任何食品都难以体验的。

年粿打好,即可食用。女主人通常会先犒赏孩子们,无论是自家还是旁人家的孩子,总是见者有份。

然后,将一大坨年粿,整个搬到餐厅,放在饭桌上的一个抹了香油的竹匾上,再进行“艺术”加工。有的加工成流线型、两头小、中间粗,20厘米长的粿坨,那是正月走亲戚时用的,送礼要送一对,甚至用红纸条拴起来。有的加工成粿饼,有椭圆形,也有圆形的,放到储物间保存起来,在正月里自家食用。

而储存起来的粿坨、粿饼,由于木碱的原因,会慢慢变硬,但不容易变质。变硬的年粿,再食用,就得用刀切成片,重新蒸煮才能食用。有的因为放久了太硬,切之前还得放在清水里泡上几天,这才切得开。

最让人难忘的,是用油菜花煮年粿,菜是绿的,粿是绿的,汤是绿的,碗里漂起来的热气,似乎也透着绿。这样的食物,虽非山珍海味,却真正称得上色香味俱全,吃上那么一回,也将让人难忘。

只是,前几年回老家过春节,已经很难吃到这样的传统美食了。而今,大多数人家都已习惯去超市里购买工厂里加工、添加了面碱的年粿,虽然看上去还是原来的模样,但味道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

好在,而今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开始怀念并向往那过去熟悉的味道,不少人家又像以前一样,快过年了,提刀去山上砍一把碱树回家,烧碱灰泡一桶粳米,在除夕的傍晚再打一回年粿。

在充满年味的山村,听着木锤锤打在石臼上那空灵而熟稔的声音,感觉比什么乐器敲击出来的音符都更加悦耳。

而那刚出炉的年粿,散发出淡淡的木碱清香,总能让我这样的游子,对远离的故乡更加留恋,以及对新时代的乡间生活更加向往。

童年的记忆作文篇5

?过大年吃饺子】

近了,近了,新年终于到来了!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路边,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一串一串儿的,非常喜庆。一楼的门头房,都贴好了崭新的春联。商店里,人们匆匆忙忙地购买年货,生怕中意的东西断货。而孩童们则是蹦蹦跳跳地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往购物车里塞各式各样的零食。

王安石曾在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回奶奶家过年之前,我们把旧的春联换下,在门上倒着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我按着,爸爸用胶带来贴,我们一起迎接福“到”了。晚上,我们一大家子八口人一起围坐在饭桌旁,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年夜饭。有红红火火的螃蟹、有香嫩可口的鸡翅、有新鲜美味的三文鱼、有金黄酥脆的炸虾、有年年有余的红烧石斑……伯伯和爸爸相互敬酒,祝对方今年诸事顺利;奶奶大妈和妈妈谈笑风生,一起讨论着什么;我和哥哥一边吃喝一边逗着小妹妹。当然,少不了我们全家人一起碰杯,相互祝愿“过年好!”十二点到了,伴随着春晚的倒计时,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越来越响了,真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呢!

按照家里的惯例,吃饺子是在初一的早上,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餐桌旁。真是不敢相信,餐桌上早已吃出了五六个小小的硬币,我可不能落后了。还有三盘多呢,爸爸也来了,坐下开吃!饺子里包了有长寿寓意的马齿芥等食材,真好吃。只见爸爸是睁大“火眼金睛”一个个扫视,有目的地寻找可能有钱的饺子。我见了也有样学样。就连小妹妹也用手抓起饺子往嘴巴里塞。慢慢地,吃了十几个,一个钱也没有,我有点失望。坚持,坚持,我沉住气,依然不紧不慢地吃。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钱,我开始索性用筷子依次在每个饺子的“大肚皮”上试探,如果有硬东西就是有钱的饺子。可我找了又找,依然没有发现硬币!这可怎么办,肚子太饱了。这时,奶奶来了,看到我的样子,笑道:“你要挨个儿吃,不然怎么能有这份乐趣呢?”我听罢,只好一个又一个地开始吃。终于,“嘎嘣”一个很硬的东西在我嘴里一响,我知道,我终于吃到钱了!尽管我的肚子撑得不得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觉得吃到钱意味着新的一年会诸事顺利。

新年我非常开心,在这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年年有余!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繁荣!

童年的记忆作文5篇相关文章:

难忘童年演讲稿5篇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5篇

童年心得体会200字8篇

《童年》读后感15字7篇

《童年》鲁迅读后感6篇

名著《童年》读后感6篇

《童年》读后感600字参考7篇

童年阅读后感7篇

《童年》优秀读后感6篇

《童年》1读后感优秀7篇

童年的记忆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