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谷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谷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谷雨节气有观赏牡丹花的习俗。
2、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并用语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爱护牡丹花。
重点难点
重点: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古人和现代人赏牡丹的图片各一张,相机、ipad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谷雨节气有赏牡丹花的习俗
教师出示游人在赏牡丹花的照片,师:今天早晨我发现公园里的人很多,你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教师出示一张古人赏牡丹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在干什么?
小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古代人和现代的人在谷雨节气这天都会观赏牡丹花。我们也去公园中观赏牡丹花吧。
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山公园中的牡丹园观赏牡丹花,出发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
(1)幼儿观察牡丹花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师:公园中的牡丹花有哪些颜色?你看到过其他颜色的牡丹花吗?牡丹花的花朵什么样?像什么?牡丹花有香味吗?
小结: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红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层花瓣,花朵是圆形的,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香味。
(2)幼儿观察牡丹花花叶的颜色和形状?
师:牡丹花的叶子什么样?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结:牡丹花的叶子是大大的,像一个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儿用相机和 ipad 记录自己喜欢的牡丹花
3、引发幼儿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请园林叔叔向幼儿宣传爱护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们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机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来,可以闻一闻,但是千万不能用小手摸,因为手上有小细菌,小细菌会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谢了。
4、师生交流观赏牡丹花时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带领幼儿回到班级中,将幼儿记录的牡丹花照片滚动播放。
师:这是谁拍摄的牡丹花?你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的?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哪里?或你觉得它哪里最美?
换问法:这朵牡丹花漂亮吗?哪里最漂亮?你们猜猜这是谁拍摄的?等延伸活动:
幼儿欣赏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尝试用多种材料颜料、毛笔、毛刷、报纸团、海绵、瓶底、自制粉扑等多种材料作画表现牡丹,进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有四个巧妙之处:
第一: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比一比,通过亲身感知去认识牡丹花,解决活动的重点认识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第二:引导幼儿分层次有目的的观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时间较短,观察外形特征时分两次去观察,一次观察花朵,一次观察花叶,幼儿带着观察目的有效的观察,对牡丹花外形特征的认识更加充分。
第三:通过电子设备辅助幼儿表达。幼儿不仅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幼儿通过电子设备相机、ipad 等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收获,结合图片进行表达与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园林叔叔。通过边看园林叔叔的修剪照顾牡丹花边听园林叔叔讲解爱护花草的知识,幼儿体会到了园林叔叔的辛苦同时会激发幼儿爱护牡丹花及身边的花草。
谷雨教案篇2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谷雨”的集中活动以“雨生百谷”这一节气含义作为核心,展开介绍了谷雨时节多雨的气候特点、“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事活动,并结合《谷雨到了》的节气故事视频、“种豆子”的科学活动,带领幼儿充分地感知、体验谷雨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谷雨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知道谷雨前后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能够与同伴合作种植豆子,体验谷雨时节种植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农作物有一定认识。
课件准备:“农作物”组图;《谷雨到了》故事视频;《种豆子》手工视频;
纸面教具:《种植牌》;《种植记录表》。
材料准备:各类豆子、铲子、土培容器、浇水工具。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农作物”,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也可在本环节出示农作物,进行实物展示)
——这些农作物你都认识吗?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种出来的)
——哪个季节比较适合种植这些农作物呢?(春季)
播放故事视频《谷雨到了》,引导幼儿了解谷雨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
活动建议:教师可重复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从视频里寻找答案。
——现在正是春天,是播种农作物的好时候,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打算去田野间走走,我们也去看看吧。
——农民伯伯向奇奇和妙妙介绍了哪个节气呢?(谷雨)
——谷雨是春天的第几个节气?(最后一个)
——为什么谷雨到了,适合播种农作物?(天气变暖、雨水多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俗语中,“瓜”和“豆”指的是什么呢?(农作物)
小结:谷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了,天气变暖和了,雨水也变多了,特别适合播种农作物,所以“种瓜点豆”是谷雨前后最重要的农事活动。
播放手工视频《种豆子》,出示种植工具与材料,引导幼儿了解土培种植豆类农作物的方法。
1.师幼互动,了解幼儿有关种植豆类的已有经验。
——谷雨到了,我们也来种一种豆子吧。你种过豆子吗?
——你知道种豆子需要哪些工具?做哪些准备吗?
2.播放手工视频《种豆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土培种植豆类农作物的方法。
——种豆子前要准备什么呢?
——具体的步骤你都记住了吗?
3.出示种植工具与材料,教师演示种植,引导幼儿巩固种植方法。
活动建议: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种植的步骤,幼儿回答一个步骤后,教师演示一个步骤。
——老师也准备了这些材料,请你们帮老师回忆一下种植豆子的步骤吧。
在小组内发放种植工具、纸面教具《种植牌》,组织幼儿到种植区种植各类豆子,体验谷雨时节种植的`乐趣。
1.将幼儿分组,每组提供种植工具及不同种类的豆子,如黄豆、绿豆、花生、蚕豆等。
2.带领幼儿到种植区,按小组进行种植。
3.分发纸面教具《种植牌》,请幼儿做好标记插放至盆栽中。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种植区,投放种植工具和纸面教具《种植记录表》,请幼儿照顾、记录豆子们的生长。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在家探索更多有关种植豆子的方法,通过拍照进行记录、分享。
2.谷雨有“摘春茶”“赏牡丹”的习俗,家长可在谷雨前后带幼儿摘茶、赏牡丹。
3.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谷雨节气:一起去看牡丹吧》,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季节划分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如春季以立春(斗指东北,后天八卦艮位)为始点,春分(斗指东)为中点,立夏(斗指东南)为终点。以“四立”为四季的起始适用于反映我国的气候与物侯。由于地域差异,西方国家入春比我国迟。在西方,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起始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西方国家地处较高纬度,离黄赤相交点较远,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点比“四立”更能实际反映西方当地气候与物候。西方这种以“二分二至”划分的四季比我国传统“四立”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节气农事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华南大部分地区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华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应及时春灌。
谷雨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古时,临制四方、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北斗。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节节气的标尺。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们能够判断季节节气时间。即所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于二十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个历法也称作“星辰历”。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运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划分节气。用立杆测影(土圭)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每15°为一个节气。
史料记载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谷雨典故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 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的,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谷雨的习俗
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渔家流行谷雨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 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喝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
谷雨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
谷雨祭祀文祖仓颉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洗澡消灾避祸
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 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
节气养生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天气转温,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适宜的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等,具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降压降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功效。
且谷雨节气气温偏高,雨水频繁,蛇蚁蚊虫的繁殖和活动也变得频繁,小伙伴们尽量穿长衣长裤,喷抹驱蚊水,以免被叮咬。
谷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培养动手能力,陶冶情操,教会他们用平和的心态从容处事;
二、在茶的冲泡中,教会他们讲究的是细节,如温度、时间、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三、互动礼节:规范高雅的茶艺动作,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礼节,塑造孩子的身心。通过茶文化,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其中的一些细节,更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四、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谷雨节气对于农事和民间习俗的重要意义;
由谷雨节气间气候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谷雨期间的习俗。
2、带领幼儿了解了谷雨这一天的养生食品。
教师介绍中国的茶饮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这一天,便是全民饮茶日,倡导茶为国饮、科学饮茶的生活态度。
3、借助工具(如绘本、视频、书籍、茶具等)让幼儿初步理解茶文化(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4、介绍茶叶材料名称:茶叶
通过教师对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介绍,使幼儿了解茶的分类及用途,学习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
让幼儿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会观察茶叶的不同特点,简单区分茶叶。
幼儿学习茶水的冲泡方法后,带领幼儿制作“谷雨茶”。
教师讲解泡茶的细节,如温度、时间、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5、幼儿品尝“谷雨茶”
幼儿不仅了解了茶文化,并通过自食其力,喝到了自己亲手泡制的“谷雨茶”。
谷雨教案篇4
目标
(一)带领儿童了解仓颉造字和谷雨由来;
(二)引导儿童听懂天气预报,初步认识天气预报图示;
(三)认识谷雨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观赏牡丹陶冶情操,学会制作手工牡丹。
内容
(一)仓颉造字和谷雨由来
谷雨和仓颉造字的传说息息相关,不妨让我们趁着谷雨的机会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传说,感受汉字的神奇。
故事讲解:开天辟地之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现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励他了个金人。那天晚上,仓颉正在酣睡,听到有人叫他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急忙做起来四下查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到地上立了个金人。他很迷惑哪里来的金人,莫非是在做梦,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立在地上。他想起了梦中被叫醒的经历,明白了金人是上天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台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是偶然捡来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的不敢占为非有,特来敬献。黄帝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入睡了。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扑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这是仓颉忽然想起梦里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黄帝知道了仓颉的功绩,深感仓颉的功劳应当大力表彰,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
(二)天气预报图示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
基于这个节气多雨的特征,我们可以在家收听天气预报,尝试着学习记忆下面的天气图表对应的不同天气来进行判断,比如小太阳是晴天,几朵云是阴天,云下面有一滴雨是小雨,云下面有三串雨是阵雨等等。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同图标的差异,用自己的方法去区分记忆它们,做一个优秀的小小天气预报家,这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的活动啊。我们还可以根据每日的天气预报观察身边的事物,谷雨时期的雨润物细无声,观察雨像魔术师一样落在草地上,草变绿色了,落在花朵上,花开了,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世界中美的色彩吧。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制作天气观察记录本,尝试自己记录每日天气,感受谷雨时期的天气变化,了解节气的气候特点!
(三)谷雨传统
谷雨有众多民俗活动,如“喝谷雨茶”“赏牡丹”“祭仓颉”“走谷雨”“食椿”等。
1、品茶:谷雨是采茶的黄金时节,民间流传着“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谚语。据传说谷雨当天喝茶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谷雨前采制的新茶俗称“雨前茶”,泡后一片片嫩叶如枝头再生,色泽明亮,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久泡仍余味悠长。
2、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之为“谷雨花”。从隋朝起,每逢谷雨,全国各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花意盈盈,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牡丹,发现美、捕捉美、感受美。
3、祭仓颉:是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
4、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如果谷雨当天下雨,我们可以在下雨天穿戴好雨具,外出走谷雨,感受雨水点打在雨伞、雨衣上的触感,穿着雨鞋的脚可以去踩出水花,感受其中的乐趣!
5、食椿:谷雨是吃香椿最好的时节,早在汉朝,香椿就深受宫廷贵人的喜爱,唐朝更将香椿作为贡品。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香椿炒鸡蛋、煎香椿饼、香椿皮蛋豆腐等各种菜肴,营养价值很高。
(四)赏牡丹并制作手工牡丹
在谷雨这个节气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吧!(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牡丹的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制作手工牡丹花吧!老师先来示范一下,我们需要5张正方形彩纸,取出一张,边对边对折,再左右对折,然后剪出圆弧,展开来,其他四张也这么操作,注意在裁剪的适合要越来越小,然后把他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层层叠放就可以啦!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记录自然的时间之书”。我们将持续发布节气相关推送。
谷雨教案篇5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谷雨”今年的谷雨时间是04月xx日22:45:21,星期日。
谷雨,雨生百谷,是春天最后的节气,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了解一下谷雨有哪些习俗吧。
祭仓颉:相传我们现在用的文字是仓颉造出来的,人们对他的致敬于是用谷雨这天来纪念他。
祭海节:春海水暖之际也是下海的好机会,祈求海神庇佑,出海平安
是渔民们出海劳作前的“祭海”信仰
食香椿:雨前香椿嫩如丝,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小朋友们让妈妈为你们做一道好吃的香椿炒鸡蛋吧
还有就是摘茶、赏牡丹、走谷雨(出去走走欣赏春天的美景)
“谷雨”还有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学会了唱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关于“谷雨”的绘本故事吧。
谷雨有三候:
一候萍始生
这时候鱼儿欢快的跳跃,青萍点出湖面,很是热闹。
二候鸣鸠拂其羽
燕子都从南方飞回来了,布谷鸟叫着“布谷布谷”提醒农民伯伯要播种了。
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这时候桑葚郁郁葱葱,也是蚕宝宝们要长大了。
小朋友们,野外风和日丽、光线宜人,使人感觉非常舒适,让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去看看绿柳拂岸,鸟弄桐花之景吧!但因疫情原因可不能去远的地方哦,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在巢湖附近转转,我们的巢湖是很美的。
谷雨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动物走路教案5篇
★ 健康安全教案5篇
★ 高中足球教案5篇
★ 玫瑰酱教案5篇
★ 大班语言教案5篇
★ 钓鱼教案5篇
★ 拍手舞教案5篇
★ 天安门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