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母亲节美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喜欢探索风车制作的方法,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幼儿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环境创设:
风车范例。正方形纸、剪刀、胶水、图钉、铅笔或小木棒等材料。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并制作风车。
活动难点:
四个角的粘贴方法。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风车。
——出示风车范例,玩风车游戏,激发幼儿制作风车的愿望。(结合识字:风车、转动)
——风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幼儿仔细观察风车范例进行探讨。
——教师鼓励幼儿拆开风车范例,探索风车的制作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把握制作方法:用正方形的纸,沿着两条对角线剪纸,只能剪到靠近中心的地方,剪出四个口,出现八个角,再将相隔的四个角粘贴到中心处。(隔一个角一粘)
二、做风车
——提供制作风车的材料,鼓励幼儿边研究范例边制作风车。鼓励合作研究。
——提醒幼儿:做一做,看一看,边琢磨边制作。
三、玩风车
——幼儿玩自己制作的风车,鼓励分享玩风车,比
一比哪个风车转动得好。
——研究自己制作的风车在转动时是否有问题,帮助幼儿寻找问题的原因,尝试修改。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够自己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初步认识自己怎样成长的。
2、引导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性格,培养幼儿有有爱心、感恩的心理。
3、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自己的个人档案,或者成长档案。
4、引导幼儿通过感恩母亲节,把个人档案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
二、活动准备
1、明信片一人一张
2、剪刀、硬卡纸、彩笔若干
3、幼儿成长照片,家人幸福的照片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明信片、卡片,引入今天手工制作活动的主题。
(1)小朋友们请看,这张卡片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卡片的外形形状、颜色等观察。
2、教师出示相关的个人档案明信片,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明信片呢?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做自己的个人小档案吧!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并介绍个人档案,从照片到名字、年龄、性别,成长经历等,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自信。
3、教师根据母亲节到来之际,引导幼儿说出母亲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介绍自己的母亲或者家人,初步感受母亲的辛苦。
(1)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长大吗?生活中是谁在照顾我们?
(2)请你说说照顾你的人是谁?她每天都在做什么?
(3)妈妈每天都会给你们做好饭菜、照顾你们起床睡觉,还会给你们讲故事,那既然母亲节快到了,我们是不是要送妈妈节日礼物呢?
4、教师引导幼儿制作个人档案,个人档案就是成长档案,记录妈妈照顾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感受感恩母亲节。
(1)幼儿在贺卡上自由作画,并引导幼儿自己粘贴自备的照片,在照片旁边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符号。
(2)请幼儿探讨自己的梦想,与小伙伴之间分享以后长大了想做什么?
(3)教师展示并点评幼儿的作品,给与幼儿建议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
教师请幼儿把制作的个人档案收好,回家后给自己的妈妈。并祝自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彩纸、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康乃馨与孩子讨论这朵花的名字与花语。
2.幼儿观察,老师示范制作。
3.教师分发材料。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康乃馨
5.幼儿共同欣赏制作的礼物,一起合影。
6.回家把康乃馨送给好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跟妈妈表达爱意,知道了妈妈的艰辛,也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礼物“花”来送给自己的妈妈。引发孩子爱妈妈,尊敬妈妈的美好情感,懂得了关心自己的妈妈。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大方地跟同学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2、声音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3、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
教学重点:
1、声音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2、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巧巧手》。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的开头吗?红果果和绿泡泡在节目中要教大家干什么?
?巧巧手》节目,红果果和绿泡泡教大家做手工。
导入新课:做手工可以锻炼大脑,让我们富有创造性,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心灵手巧。你喜欢做手工吗?都做过什么?今天让我们展示一些漂亮的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吧。
二、佳作欣赏
出示手工作品图片,说说这些作品。
它是什么作品?用什么制作的?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三、作品展示
1、请你展示作品。
提示:要认真想好了再讲!
出示展示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讲,先想好内容再讲,你的作品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作品?
(2)要注意讲解手工作品完成的步骤,富有条理。
(3)注意听别的同学讲解,中间不能插话。
2、小组自由交流。评选优秀选手。
四、班级交流
1、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述自己组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
提出要求:
(1)声音洪亮,讲解明白。
(2)吐字清楚,讲普通话。
(3)回答提问细致有礼貌。
(4)步骤清晰,富有条理。
2、做文明听众。
(1)不懂可以提问,但必须等同学说完。
(2)提问题时要把话讲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3)记住关键步骤,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去做一做试试。
3、最佳作品和最佳讲解可以获得奖励哦!给予小红花或者其他奖励。老师在班级圈内提出表扬。
五、课堂
会做手工的同学是心灵手巧的,我们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去美化生活,把废弃的物品变废为宝,让它们重新绽放光彩。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的同学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讲述了出来,也获得了劳动的快乐,分享了自己的精彩,真是一举两得啊!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1、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铅画纸、各种图片贴图、雨的声音。
2、知识准备:幼儿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太阳公公很高兴,见到我们小朋友,可是忽然一阵风吹来了,"嘀答、嘀答"下雨了(同时播放下雨的声音)。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a 、 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b 、 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a 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b 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美丽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小雨点。(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等),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花、蜗牛等)。
四、以儿歌方法结束
幼儿听老师念《小雨点》的儿歌。(小雨点,凉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欢。种子喝了发嫩芽,花儿喝了更鲜艳。)
五、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本人以情景贯穿的手法,把整堂美术课贯穿起来了,幼儿兴趣比较浓厚,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也基本能够区分短线、长线、点的概念,画的也比较不错,但是有部分幼儿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母亲节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橡皮泥造型并运用秋天的农作物果实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来装饰瓶子,激发幼儿对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合理利用周围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美化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罐头、饮料瓶,橡皮泥,黑豆、黄豆、绿豆、玉米、红豆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花瓶。 谈话:小朋友,你们见过花瓶吗?花瓶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带来了几幅花瓶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 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花瓶上的图案。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归纳规律
1)主题式的装饰
2)瓶口、瓶底对应的装饰
3、观察装饰好的花瓶,激发制作欲望。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运用了上面的哪种方法?”
4、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
5、幼儿动手尝试制作。
1)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2)帮助能力强的幼儿富有个性的创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赏、评价。
“你是用哪种方法来装饰的?你喜欢哪个花瓶?为什么?”
母亲节美术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