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索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书写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撇的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撇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食用新鲜的食品。
2.了解几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3.乐意参加调查实践活动,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调查内容。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治
活动过程:
1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事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装。
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装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小结: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上新鲜、卫生的食物。
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
教师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教师:你知道怎样才能让食物保持新鲜呢?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教师出示调查表,和幼儿讨论如何完成调查表。如:两两结伴,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讲述;学习用符号和图画来表示发现的内容;要专心完成任务,不能开小差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结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调查任务,并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表格中。
1、幼儿整理、统计调查表。
2、教师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调查表,并介绍自己调查的结果。
3、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将大家的调查结果展示在一张大的图表上? 引导幼儿分头进行统计,并邀请几名幼儿记录。
4、教师和幼儿一同完成统计表,并张贴在活动室
活动反思:
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亮点就是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以孩子的主动观察、探索为主。以及教师的退位。在活动中,从最初幼儿找出各种标志,通过观察猜想它们的含义到在表格中检查标志,分类找出食品,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活动中的退位,使幼儿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主体。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主动观察和主动探索。
大班撇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用点彩的方法表现出宝塔山山体的色彩。
2。 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3。 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体验坚持做完点彩画的自豪。
活动重点:用点彩的方法表现宝塔山山体色彩
活动难点:幼儿能坚持做完点彩
活动准备:
宝塔山图片、水粉颜料、棉签棒、铅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点彩水粉画作品,观察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
师: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绿颜色的点)
局部---整体: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树)
小结:好神奇啊,近看只是绿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2、观赏图片,欣赏宝塔山的美丽景色。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如果用点彩的方法来画山上的树,你想想看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呢,可以用哪些颜色呢?(深绿色、浅绿色,淡黄)什么地方是深绿什么地方是浅绿的`?
3、感受点彩技法。
师:宝塔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我也很喜欢,让我们来试一试用点彩画的方法来画宝塔山上的树。请一名幼儿上来点画,提醒幼儿蘸上颜料后先在盘子边上刮一刮。树叶还可以用什么颜色,谁来换一种颜色接着点?再请一名幼儿点画。提醒幼儿熟练后我们要加快速度。观察老师点画的茶树和小朋友点画的茶树有什么不同?
小结:对,老师用点彩的方法将树叶点得满满的,密密麻麻不留空隙,所以它画好之后才能很漂亮。
4、运用点彩技法表现山上成片的树。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宝塔山。先画什么呀?(山的轮廓)
用什么方法?(铅笔或彩笔轮廓)
然后用棉签蘸上颜料画上密密麻麻的树。
最后在山顶画上宝塔,这是宝塔山最重要的景色。
(2)介绍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大胆合作作画。提醒幼儿点与点要连成一片,坚持完成一幅作品。
(3)教师范画,学习作画技巧
5、幼儿选择画笔进行点彩,教师指导
幼儿作画时,播放当地特色背景音乐,宝塔山图片滚动播放。
提醒幼儿点彩时不要把颜料弄在衣服上;笔用完后及时洗净,耐心的把画坚持电点完,养成良好的画画习惯。
6、成果展示,相互欣赏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宝塔山展览到这儿了吧!说说你喜欢那幅画?为什么?我们坚持今天我们用点彩的方法画出了家乡的宝塔山,真美!
活动延伸:
幼儿在美工区以其他方法绘制宝塔山。
活动效果:
通过欣赏感受点彩画的艺术美,来让幼儿尝试运用此方式来绘画宝塔山,点彩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完成,个别幼儿有坚持不下来的现象,但通过老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宝塔山的点彩,最后孩子们也都体验到了坚持完成点彩画的自豪。
大班撇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一根跳绳制作简单,材料容易搜集,而且有多种多样的玩法。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废旧的布、广告条幅、线,进行让幼儿动手编制绳子,使孩子亲身体验动手的乐趣。同时尝试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锻炼孩子们体能发展。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腿部力量,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2、学习绳子的多种玩法。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每名幼儿1根自编的绳子,《健康歌》音乐磁带,课前准备好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全体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听《健康歌》音乐,做简单的准备热身活动。(活动身体的各个环节)
2、请每位幼儿到箱子里取一根跳绳。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玩沙包
老师: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有一根自制的绳子,请小朋友自己练习一下,你是怎样玩跳绳的,看谁能够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多,等会我们一起学好吧?(好)(一起努力,加油)
这时,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法,并随时指导幼儿。
2、幼儿轮流当小老师,一起玩跳绳
刚才呀,小朋友的玩法还真多,快来告诉老师,跳绳有哪些玩法呢?(正跳,到跳、单脚跳、走小路、踩荷叶、串花跳、钻山洞、两人合作跳等)好,下面请小朋友轮流当老师,我们一起练习,看谁学的最认真。
3、教师询问小朋友你学会了几种玩法,谁还有和小朋友不一样的玩法?
4、听老师的口令,进行集体玩绳的游戏。
今天的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不错,老师今天再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跨绳跳的游戏,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跨绳跳,(幼儿自由回答)。
刘翔跨栏时的动作,我们可以学着跨绳,哦,小朋友们真聪明。但是你们在跨时注意腿部的动作。(要跨起来,不要迈过去的)
老师介绍玩法和规则:
幼儿分两组,每组幼儿10名,2人一根绳子拉起来,幼儿进行跨绳跳练习。
在比赛前,教师首先给幼儿做示范动作。
幼儿进行模仿跳练习,对模仿跳的好的幼儿给与鼓掌表扬,激发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欲望。同时分组进行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表现情况。游戏互换轮流玩。
三、结束部分:
整理活动场地,把绳放回原处。
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继续回家和爸爸妈妈、小伙伴再次探索对绳子的玩法。
大班撇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面粉及各种材料的组合运用,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萌发幼儿美的感受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相架板、一个筐、一团面粉及各种材料(红豆、绿豆等)、每人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起幼儿创作欲望。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请大家带来了照片,想请大家布置一个照相展,好不好?(好)要布置照相展,就要把照片放到相架里,哎,你们平时见到的相架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很特别的相架,你们看是怎么做成的?(面粉等等)漂亮吗?(漂亮)那今天,老师就教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个漂亮的相架,好不好?
(二)讲解示范。
1、先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形状的相架板,把中间的双面胶纸撕掉,然后把照片贴在板的中间。
2、接着,先用面粉在相架板的周围沿一圈花边,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圆形压上去围成一圈,也可以做出圆圈或者长条的花边等等,你觉得怎么发好看就怎么做。
3、等面粉都捏好了以后,放下相架板,拿起你的小篮子到中间的桌子上去选装饰材料,然后回到自己的桌面上装饰自己的相架,可以有规律的排列,如一颗红豆、一颗绿豆,也可以自己动脑筋,你觉得怎么装饰漂亮就怎么排列,动动小脑筋,只要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最好的!
4、最后,别忘了在相架的后面粘上你的支撑架。
(三)、幼儿练习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的创造性。
(四)、讲评
请幼儿一起来参观、讲评,谁的相架最美丽,然后把自制的相架放在桌子上展览。
大班撇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些物品的随便丢弃又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这个月,实习生在我园实习,老师喝水用玻璃杯,小朋友喝水用不锈钢杯,实习生喝水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杯用过后是留是扔,小朋友曾有过激烈的争议,最后老师和新老师、小朋友讨论后形成共识:把纸杯放在美工角用于手工制作。木偶表演是我们漳州深受喜爱的乡土民间艺术,木偶是我园小朋友最喜欢操作的`玩具。小朋友经常在美工角用各种纸制作成纸偶,放到木偶台表演区表演故事。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因此我们生成了这个活动。活动中设计三种杯子是好朋友,不愿相互离别的情境,让“情”贯穿于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和好朋友相互眷恋的美好情感;选择本活动利用了本地、本园资源,既符合幼儿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扎、剪、贴、绘画、涂色等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大胆创新意识,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增强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通过让幼儿讨论构思怎样制作装饰纸杯和介绍、评价自己和或他人制作的纸杯玩偶,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好朋友互相眷念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准备:
对一次性纸杯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已掌握用别针在纸板上扎孔的经验。
物质准备:
1、相关课件、音乐磁带两盘。
2、班级小朋友收集的一次性纸杯、别针、剪刀、双面胶、彩笔、各种边角材料若干。
3、用冰箱包装箱做的不锈钢杯和玻璃杯套身大玩偶各一个。_儿童网
大班撇的教案篇6
目标:
1 根据方向标记和序数找到对应的物品,或给指定物品标出方向,用正确的序数表示其位置。
2 建立初步的双向排序的概念。
3 体验游戏的'乐趣。
准备:
1 幼儿已对左、右方位比较熟悉。
2 1~10的数字卡,ppt(演示文稿),方向标记,操作单,笔。
过程:
一、复习1~10的顺逆唱数
1 出示1~10的数字卡,复习顺数与逆数。
2 演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在圆圈内填上合适的数字。
二、初步按照左、右方向判断物体的位置
1 演示ppt画面,请幼儿说说一共有几只苹果。
2 介绍方向标记“→”“←”。
师:看看,这表示什么方向?我们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3 尝试将方向标记和序数结合起来寻找对应的苹果。
师:请你找找从左往右数第四个苹果是哪只?我们可以用“4”表示。
三、根据ppt画面尝试双向排序与定位
1 根据方向标记为每一只小动物确定位置并用序数表示。
2 根据序数和方向标记找找是哪个小动物,如“5”“2”。
3 根据表示小动物位置的序数找到对应的方向标记。
四、通过操作体验同一位置的物体可以用不同序数来表示
操作一:引导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数字,或根据序数画上方向标记,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判断方向、确定序数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二:引导幼儿根据序数和方向标记找到对应的胡萝卜并把它圈出来,同时在后面相反方向标记下写出这个胡萝卜相反方向的序数。
五、延伸活动
1 把幼儿完成的操作卡展示在益智区,供幼儿互相评价、验证。
2 拓展幼儿关于排序的方法,如前后排序、上下排序、环形排序等。
大班撇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转等基本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伞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合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花伞若干、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出课题,师幼持小花伞骑马进活动室。
2、热身活动——伞操。
二、基本部分
(一) 尝试探索收起来的雨伞玩法
1、教师:小伞小伞收起来,变成马儿跑起来,它还能变成什么,怎么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伞方法,教师用念儿歌的方式随机指导幼儿活动,并观察幼儿玩的方法。
3、幼儿用动作和儿歌语言展示交流自己的`玩法。
4、重点学习几种伞的玩法。
例如:跳小沟、转风车等。
(二)尝试探索撑开来雨伞玩法
1、教师提出撑开小伞游戏。
师:小伞小伞撑起来它能变成什么,怎么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伞方法,教师同样用念儿歌的方式随机指导幼儿活动,并观察幼儿玩的方法。
3、幼儿用动作和儿歌语言展示交流自己的玩法。
4、重点学习几种伞的玩法。
例如:摘果子、滚车轮等。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放松活动《玩雨》
2、结束活动。
"伞儿伞儿收起来,变成起来
大班撇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2、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汉字。
2、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汉字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1、出示挂图1。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2、找出图片中的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图猜字
1、找出挂图二(遮住汉字部分)。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辩识象形字。
2、引导幼儿了解观察汉字“火、口、山”的图形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3、出示一些象形字,了解它们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4、出示用2个象形字组成的一个新字,如:明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1、你看见过这些字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出示在幼儿周围中常见的字,如:马陆幼儿园邮电局乐购育兰路11号
2、提供一些小图书,让幼儿圈出认识的文字。
大班撇的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