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灵活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树真好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树真好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年龄还小,正在不断长大。
2、通过了解周围比自己大的幼儿、成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感受到他们很能干。
3、有渴望长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组织一次大带小的联艺活动;平时带幼儿观看大班小朋友做操、上课、吃饭等活动;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大班幼儿的图画、手工作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大班幼儿的图画、手工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请幼儿回忆参加、观看大班幼儿活动的情况,知道哥哥姐姐横能干。
(1)教师:哥哥姐姐是怎样做操的?怎样上课的?
(2)教师:哥哥姐姐还有哪些本领?他们能干吗?
(3)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三、让幼儿说说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和本领,知道他们很能干。
(1)教师: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2)教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3)教师:他们还有哪些本领?
(4)教师:他们能干吗?为什么?
四、激发幼儿想长大的愿望。
(1)教师:你现在几岁了?你会做哪些事?
(2)教师:你还想学会哪些本领?怎样才能做到呢?
五、鼓励幼儿把身体练的棒棒的,快快长大,多学本领。
树真好教案篇2
[活动分析]中班幼儿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好朋友,对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谈话能力,本活动将是幼儿乐于谈、能够谈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好朋友”这一话题谈话,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谈论好朋友的服装、特征,及愿意找他做好朋友的原因。学习说普通话。
2、要求幼儿学会在倾听同伴谈话中了解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3、助幼儿轮流进行谈话,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平时与幼儿个别交谈,了解个人的好朋友是谁。
2、学会唱歌“拉拉勾”。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出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请小朋友说给别人听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清楚的表达好朋友的模样和穿着。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谈话,有兴趣的倾听、了解幼儿说话的内容。对个别不知如何谈论好朋友模样的幼儿,教师可提些小问题加以引导。如:你的好朋友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长的胖还是瘦?等等。助幼儿打开思路,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人的模样。幼儿交谈时,教师用插话的方式,将谈话内容紧紧围绕在“好朋友”上。对个别会抢着讲话的幼儿要提出要求,让幼儿先耐心听别人说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说。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好朋友”。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能方的谈论“好朋友”的幼儿向全班作介绍。要求幼儿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对个别说不清楚的幼儿,教师给予提示、补充,再让其重复说一遍,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建议提这样的问题: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要找他做好朋友?此时教师用自己的谈话引导幼儿的思路。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谈话经验,围绕话题谈论,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教师小结谈话活动情况,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家要互相学习。
[活动延伸]绘画:我的好朋友。
音乐:舞蹈--“找朋友”。
树真好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 “ 叽叽喳喳 ” 等七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 “ 鸟护鸟小卫士 ” 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课件 美丽的森林图片 小鸟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轻轻抚前的红领巾,它有个一好听、响亮的名字叫:红领巾!
2、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领”。(强调写法)
3、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本节课学习 26 课: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观察课题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课题有何不同?
5、为什么加引号,加上引号表示什么?
6、听,小鸟在文中夸你们呢?快速将书翻到 126 页,借助红苹果及绿叶子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二、初读感知,指导写字
1、多好听的儿歌呀,想不想让小鸟带我们到大森林去看看,可小鸟说了,必须先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进入,下来可要闯关了,有没有信心。
2、谁能将红苹果里的字音读准,大苹果就送给他。齐读
3、小鸟说你们是看着拼音读的,离开拼音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
4、你们洪亮的声音把生字娃娃唤醒了,一起来和它们打招呼吧!齐读
5、指跃蹦。仔细观察,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足字旁在田字格中的布??
7、看大屏幕,足字变成足字旁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8、观察真仔细,足字邀请了小伙伴来他家,怎么样相处才能融洽呢?请看跃字右半部的写法上有何特点?
9、和老师一块书写 2 遍。足字旁特别懂得谦让,尽量让自己窄一点、小一点,也要让客人住宽敞,因此左窄右宽。
10、再来观察蹦字,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山要小,要扁,月要瘦,窄)
11、展评:
12、除了跃和蹦,你还认识了哪些带足字旁的字。
三、朗读感悟
1、就让我们走进大森林去看看,究竟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2、齐读第一节,读通句子。齐读
3、范读)老师扮演的这只小鸟可吗?范读
4、谁能像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小鸟的可。指明读
5、多快乐、多可的小鸟呀,把你的感觉加进去,读一读。指明读
6、歌声多动听,多美丽的小鸟啊!可的女生一起来读读。女生读
7、小鸟们,你们快乐吗?老师问第一句,你们你们来回答。师生对读
8、谁能像老师一样问,同学们答。引读
9、快乐的小鸟在哪里,一起来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出示图片)这就是小鸟美丽的家,小鸟是森林的主人,使它的家如此的生机勃勃,试想一下,没有了小鸟的森林会是什么样的。
2、果真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吗?出示图片)
3、没有了小鸟的森林是如此的凄凉,小鸟可真重要呀!、
4、小声朗读第二节。自由读
5、小鸟们在忙些什么呀?
6、怎样捕捉?
7、老师从你的动作中看出了小鸟的忙碌,所以捕捉一词是小鸟的动作。
8、小鸟可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一只百灵鸟一年能捉 1 万多只害虫,一只家燕,一天能吃 400 多只飞虫。
9、它可真是森马的小卫士呀,这么辛苦忙碌,男生来夸夸他吧。男生读
10 女生来。女生读
11、一起来、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从你们愉悦的神情、活跃的动作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小鸟的喜,文中的红领巾和你们心情是一样的,看,他们来了
2、齐读第三节
3、红领巾来干什么?
4、放鸟巢,插木牌。)板书。
5、这是一块怎样的木牌?崭新是什么意思?
6 文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好多,你能找到吗?
7、齐读两遍。
8、去掉红色的修饰语再读两遍。
9、哪个好?为什么?
10、是呀,可的小鸟梳理着蓬松的羽毛,保护着翠绿色树苗。为了使它继续做一只快乐的小鸟,红领巾要做一块崭新的木牌。
11、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12、你们也是红领巾,有决心保护小鸟吗?把你的决心读出来。、
13、决心在坚定点。
14、小鸟们怎么夸他们:红领巾真好,
15、让我们一齐来感受:红领巾真好!
四、升华拓展
1、正是有红领巾的保护,小鸟才那么可、快乐,大自然才这么美好。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夸夸小鸟及鸟的红领巾吧。
2、这么美的诗能背下来吗?背给同桌听。
3、有信心背下来。全班背
4、可的小鸟,受到保护它们想说,:——
5、看到一群保护小鸟,护大自然的少先队员,你们也想说——
五、拓展
1、除了小鸟,还有许多小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试着把它编进诗歌里。同桌交流
2、同学们个个都是小诗人,谁来读读
3、你们写的太好了,把你写的诗回家读给爷爷奶奶、读给爸爸妈妈、读给小伙伴、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好吗 ?
4 你们真的真的很棒,难怪小鸟要夸你们:红领巾真好!
5、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你们一首歌《小鸟,小鸟》
树真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辩证地理解文中所讲“第一次”的含义。
3、培养独立质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研讨,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2、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解职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辩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认识到珍视“第一次”,并不去尝试坏事的“第一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诵读教学法:采用多种方式诵读,在诵读中体会“第一次”的深刻内涵。
3、合作探究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三幅图片
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
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
三个人的第一次意义不同: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姗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一次真好》!
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时诵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意思是指通过反复诵读,文意自然就会显现。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读”来学习本文。
①一读,正字词。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查找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边读边查。自由上台展示。
雏(chú)形 霎(shà)时 孵(fū)鸟 十姊(zǐ)妹 硕(shuò)大
柚(yòu)子 沉甸甸(diān) 结实累累(léi) 玲珑剔(tī)透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请学生介绍一下关于作家周素姗的一些情况
②二读,通文意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小黑板出示思考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b.请概括地说出作者写了哪几个“第一次”?
c.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d.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集中讨论、解答,教师引导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本文的中心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b.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c.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d.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三读,提疑问。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
a.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回味无穷的。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b.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提示: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提示:在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第一次能够使我们收获快乐和成功,但显然,在人生中还有许多第一次带给我们的将会是痛苦和灾难,比如:吸毒,第一次吸毒可能新奇,但接踵而来的是生命的毁灭;偷窃,第一次得手可能侥幸,但随之而来的将是身败名灭;打架,第一次可能解恨,但紧随其后的是残脚跛手……可见,对于不好的、违法的千万不要有“第一次”的尝试,因为尝试后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结果。
④四读,说经历。
再读课文,结合自身实际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写一写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感人精彩的第一次(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求助,第一次上网,第一次竞选,第一次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军训……)。要求描写生动,夹叙夹议,300字左右。
课后小结
同学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
树真好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
学习重点
识记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鸟吗?老师也喜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小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写“领”。要注意笔画,第二笔是点而不是捺,记住这个字了吗?
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1页,带着问题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谁能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同学们读的可真好啊,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也来了,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三、朗读感悟,引导背诵
1、第一小节:
①谁知道: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②现在我是一名快乐记者,你们是那快乐的小鸟们,我能采访一下,你在快乐的干什么吗?(让学生大体说说它快乐的样子。)
③教师边放动画边渲染气氛:
是呀,在茂密的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多么快乐呀!(教师范读第一小结。)
④请你也读一读,读出小鸟的快乐。(适时表扬孩子的朗读。)
⑤指名读,适时发给读得好的小朋友小鸟的图片。
⑥加上动作,你会更加快乐!(自己练习加动作朗读)
⑦指名加动作读。快乐的.小鸟们,你会怎么表达自己的快乐呢?
⑧师生配合读这一小节:教师问,学生加动作回答。
2、第二小节:
①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最忙碌,你在忙着干什么?
②你知道谁是捕捉害虫的高手吗?
③教师出示“啄木鸟”图片,介绍:
大树身上大多数的虫子都被啄木鸟捉住了,所以人们送它个美称叫“森林医生”。除了啄木鸟,还有喜鹊、乌鸦、燕子等许多鸟都会捕捉害虫。正因为有了它们,小树苗才能更加翠绿,大树才能更加茂盛。小鸟们多能干啊!
④请你好好读一读第二小节,夸夸它们吧!
3、第三小节:
①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②我这个快乐记者能采访一下红领巾们吗?你们来这么早干什么?
③同学们,我这也有一块崭新的木牌,你想在上面写点什么呢?(小组讨论,指名说。)
⑤你们真是一群爱鸟护鸟的好孩子啊,看小鸟站在枝头夸你们呢,它们说“红领巾真好”。
⑥你们知道小鸟在哪里生活最幸福、最快乐吗?刚才许多小朋友在课堂上表现很好,老师送给你们可爱的小鸟,现在,你们想做点什么吗?
⑦教师放音乐:听,小鸟现在叫得更欢了,生活得更快乐了!请一名学生配乐读课文。
⑧请同学们叫动作背背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读得真棒,小鸟又在夸你们“红领巾真好”!可是小鸟不会写“领”字,谁愿帮帮它?(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出得“领”字。)
2、让学生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一个,请学生自己写两个。
4、学生自己写完剩下得生字。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得很愉快,下节课继续交流。
树真好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综合运用搓、团圆、压扁、粘合、捏等技能,表现出常见的水果特征。
2、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捏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盒。
2、泥工板若干。
3、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夏天来了,水果也多了起来,小朋友知道夏天有那些水果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夏天有西瓜,李子、桃子、黄金瓜、梨瓜等等,那这些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水果的特征。
1、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特征。
教师:今天,胡老师带来了许多水果的图片,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水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
1、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水果的制作方法。
教师:刚刚我们看见了那么多的水果,今天,胡老师就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用橡皮泥做水果,好吗?
教师:苹果是圆圆的。上下有小坑。可以先把橡皮泥团圆,再在橡皮泥的上下压按出小坑。香蕉是弯弯长长的,可以把橡皮泥搓成长条以后弯曲而成。西瓜可团圆后在捏长一下,把它变成椭圆形。
教师:小朋友还可以再想一想,你还吃过或看过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形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可以自己试一试,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应该怎么做。
三、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幼儿作品。
1、教师请小朋友起来说一说自己做了些什么水果,是怎么样做成的,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树真好教案篇7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红领巾”真好。
2、先来读读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吧!
开火车读、齐读。评价:真棒!还把词语的味道都读出来了!
3、引:连小鸟都被你们吸引过来了!看!
a、谁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b、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去读一读作者是怎么写这群小鸟的。
二、品析语言、探究文本1、学习第一小节
你读懂了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还有吗?
①让我们先来读读小鸟可爱的这一小节吧!谁来读?
a、指名读。
b、还有谁也会读?
②引: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了小鸟的可爱? 你还从哪里也读出了小鸟的可爱?
引导学生说、读、再说、再读,体会小鸟的可爱和快乐。
a、你能想象一下,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在干什么啊?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多快乐、多可爱的小鸟啊,请把你的感觉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
b、(唱歌) 歌声多动听、小鸟多可爱啊!请把你的感觉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
c、(梳理蓬松的羽毛)啊,多么美丽、多么可爱的小鸟啊,请咱们班可爱的女生来读读。
③引:你们的想象多丰富啊,谁还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再来说说小鸟的可爱?
④赛读:小鸟们,你们快乐吗?我来问,你来答,好吗?指读,男、女生读。引读: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⑤齐读:快乐的小鸟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一读吧!
2、、学习第二小节
①引:这群小鸟不仅快乐、可爱,它们还很——机灵呢!
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鸟的机灵?请你再去读读诗歌第二小节,然后和同桌讨论一下,好吗?
②谁来说?这里怎么能体会到小鸟的.机灵呢?先说后读、先做后读。
(扑棱棱)你能做做动作来告诉大家小鸟的机灵吗?
(飞来飞去),请生来飞,感受到时间长、很忙碌、捕捉虫子多。
请他生采访做动作的学生:谁想问问这只小鸟?
(捕捉)这个词语你怎么也感受到小鸟的机灵了?
(保护),这里你怎么也体会到小鸟的机灵了?
③谁来读?指一朗读高手读后,引: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这么一幅情景。(课件播放鸟儿捉虫)
a、你看到了什么?
b、你们能不能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说机灵的小鸟在干什么呢?
引:多机灵的小鸟啊,再来读一读。
④是啊!机灵的小鸟们捕捉害虫的本领可强啦!请看!——(课件出示补充资料1)
生齐读。你读懂了什么?想对小鸟说什么?(它保护的仅仅是树苗吗?)
相机板书:小鸟保护大自然
⑤听了小朋友的称赞,小鸟就更加活跃了,想读的小朋友一起读。师引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
①引:可爱、机灵的小鸟是大自然的孩子,“红领巾”也是大自然的孩子。你们看!“红领巾”来了!
②问:“红领巾”来干什么了?怪不得: 点红(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齐读2次。
请小朋友们去读读诗歌的第三小节,到字里行间去体会“红领巾”的真好!
③引: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红领巾”的真好?还从哪里感受到了“红领巾”真好?
④学习: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读
引:“红领巾”来放鸟巢时,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是啊,“红领巾”真好,再认真地读读这句话,你还从哪个词感受到了“红领巾”真好?
引:他一天当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鸟巢,把这件事情看得多么重要啊!这群“红领巾”真好啊!
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一起感受到“红领巾”的好。指读,小组读。
引:所以——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⑤学习: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
引:这里,你怎么也感受到“红领巾”的好了?
a、指名读。
B、(崭新的木牌)你怎么能体会到“红领巾”真好呢?
预设:旧的坏了,红领巾经常都有做木牌送给小鸟;
引:是啊,这木牌是很新的,还是“红领巾”亲手做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护小鸟, “红领巾”真好!
过渡: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红领巾”真好!
C、(写着:请爱护小鸟!)”,这里你怎么能感受到“红领巾”的好?
预设:语气坚定,不仅自己要爱护,还告诉所有人都要爱护小鸟。
指读、男、女生读。 相机板书:“红领巾”爱护小鸟
引:师:因为崭新的木牌上写了:请爱护小鸟,
生:所以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d、齐读: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感受“红领巾”的真好!
⑥引:其实,不光我们“红领巾”在爱护小鸟,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很重视对鸟类的爱护。
请看!(出示补充资料2)
三、总结全文、发现规律1、引:小朋友们,正因为全世界的人都来保护小鸟,我们的小鸟才会这么可爱、机灵,我们的大自然才会这么美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夸一夸我们可爱的小鸟,我们爱鸟的“红领巾”吧!配乐朗读全诗。
2、多美的诗啊,读着读着,你发现诗中的规律了吗?
(若是学生发现时的回答是其他方面的,就说:你的发现是这样的,那其他小朋友有不同发现吗?)
a、那你再看看每一小节的第一行,还有什么发现?引:是啊,都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最怎么样?
b、第二行呢?第三行和第四行呢?
3、有了这么多发现,你能马上把诗歌背下来吗?先背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①同桌背;②师引背。
四、拓展升华、仿写诗歌
1、引:诗中爱鸟的“红领巾”,得到了鸟儿们的称赞,你们也是“红领巾”,想得到小动物的夸奖吗? “红领巾”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也像诗中的“红领巾”一样,去保护大自然中可爱的小动物,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幸福快乐地生活吧!那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
2、引:刚才,小朋友讲了那么多应该爱护的小动物。那你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小动物,按照这首诗的规律也来写上一小节吗?
3、生写。交流,评:个个都是小诗人了。赶快把你写的诗歌也念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7、小结:你们写得真好,那你们还能不能把自己写的诗歌念给爷爷奶奶听,念给爸爸妈妈听,念给小伙伴听,让更多的人来保护这些小动物,好吗?“红领巾”,你们真的很棒很棒!难怪小动物们都要来夸奖你们——读题“红领巾”真好!
(机动:8、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你们一首歌《小鸟,小鸟》。)
下课!
板书设计: “红领巾”真好
“红领巾” 爱护 小鸟 保护 树苗
树真好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 国画画树教案5篇
★ 绘画树的教案6篇
★ 鸟儿和树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