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教案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画故事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2、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萌发互爱情感。
活动准备:
纸箱做的电视机、话筒、猴子木偶
操作图片:狮子躺在床上的场景、小鸟、小羊、小青蛙、小鸡、小鸭
小动物心情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电视机里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播报的?请愿意播报的幼儿播报天气预报。
2、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手拿木偶,在电视机后播送:各位观众,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机灵,欢迎收看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送完毕,谢谢家收看,再见。)
二、组织讨论:
1、心情预报说狮子今天的心情怎么样?“雨天”是指狮子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用“雨天”来表示?
2、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可能因为什么事?家来猜一猜。
3、家想了这么多原因,下面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让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场景)
4、原来狮子生病了,请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感觉。
5、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这一预报后会怎么做?(鼓励幼儿胆想象,讲述。)
6、我们看一看小动物是怎么样做的?(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狮子的心情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三、情感:
1、心情预报节目太好了,这儿还有几位小动物的心情图,请你们来当主持人。
2、出示心情图,请幼儿手拿话筒,站在“电视机”后面播报。
3、听了这么多心情预报,你们最喜欢哪种心情?我们家都喜欢晴天这种心情,可有时我们的心情不一定是晴天。什么情况下你的心情会不好?
4、怎么样使自己的心情变成晴天?
四、画心情:
请幼儿画出此时的心情,并尝试描述自己的心情及原因。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学习词语:蹦蹦跳跳、摘、顶着。
3、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角色头饰、雨伞。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什么?(雨伞)
那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到这把雨伞呢?(引导幼儿说:下雨的时候)小朋友真聪明,都知道下雨的`时候我们要用到雨伞、雨衣,这样我们身上就淋不到雨了,就不会湿了。
(二)学习故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没带雨伞,那它是怎么办的呢?下面听老师给你们讲这个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后,直接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逐一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刚才,老师讲到谁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样来到草地上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跟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示。小白兔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下雨了)小白兔有没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避雨的?(学习词:摘、顶)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这些动词。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谁?(小鸡)小白兔看见小鸡被雨淋到了,它连忙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请个别幼儿回答,集体练习。这时候,小鸡有礼貌的说了什么?(让幼儿学说:谢谢你,小白兔)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角色,练习动物间的对话。
方法同上,让幼儿练习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之间的对话。
4、幼儿与教师一起边表演边讲述故事。
5、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6、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ppt。
2、未涂色的各种水果图片;3、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 怎么办呢?"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
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aa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清楚的讲述故事,语言完整、清晰2、能感受科学家善于观察、勤思考,敢于尝试的优秀品质,产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收集有关科学家的图书,碟片等,并且每人学会讲述一个科学家的简短故事。
2、幼儿画册三、活动过程:
1、讲述牛顿的尺,引出话题今天老师给你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来听听!(苹果是落地的联想)提问:你们知道牛顿是谁吗?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你能说说你知道的科学家吗?
2、故事大擂台:我知道的科学家(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科学家故事,要求:能清楚的讲述事情的前后经过,故事完整(2)、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讲述故事。
3、小结:
知道要学习科学家们遇到事情多动脑,肯吃苦、善思考、勇实践、实事求是等优秀品质。
提问:我们刚才的故事中讲到了那几位科学家?你佩服他们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故事打擂台可分多次进行,可以安排在晨间谈话、餐前、午睡起床后等各个时间段,鼓励全班幼儿参与。
附故事:《苹果是落地的联想》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年轻的时候,他常常喜欢在夜晚凝视星空。浩瀚夜空,群星闪烁,许多疑问时常在他的脑海中翻腾:为什么天上皎洁的月亮和大大小小的星星,怎么老是悬挂在天上不掉下来呢?
一天下午,牛顿在花园里散步,不知不觉又陷入了沉思中。突然,一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打在牛顿的头上。这不轻不重的一击似乎提醒了牛顿,他的眼睛不由地一亮。是啊,苹果为什么不在天上"飞",也不横着"跑",偏偏垂直地落到地上呢?难道地球对它有一股吸引力?
牛顿将"苹果落地"和他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一些现象放在一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来,他发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他把这种力叫"万有引力"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艾玛和蝴蝶》,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丰富词汇:口技、报答、万丈深渊。
2、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看弱势群体,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初步了解图画书的结构,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多媒体课件、背景乐《森林狂想曲》。
2、图示:花格子大象艾玛、黑白格子大象韦伯。
活动过程:
一、通篇阅览,初步理解。
(一)认识艾玛、韦伯。
1、小朋友认识花格子大象艾玛吗?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新客人(一一出示)你们看,他是谁?哦是艾玛。艾玛长什么样?
2、出示“韦伯”,咦,这头大象长的怎么样?(1个幼儿回答)他是谁呢?(介绍:原来他是一头黑白格子大象,他的名字叫韦伯,他是艾玛的表弟。)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艾玛的故事,播放ppt课件。
二、分页阅读,疑点解决
(一)阅读理解
1、ppt播放第一页——“艾玛与韦伯”。(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页)
(1)这一页里面有谁?(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黑白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韦伯。)它们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讲述)
(2)你觉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用嘴巴模仿各种声音的一种本领)
2、教师讲述第2页——“蝴蝶的呼救”。(接着我们来看第2页)
(1)是谁在喊救命?是韦伯吗?(集体回答)
(2)蝴蝶它遇到什么麻烦了?(被树干堵在洞里了)
(3)一开始艾玛是怎么想的?(以为又是韦伯在用口技)
(4)艾玛会就蝴蝶吗?
3、幼儿观察第3页——“艾玛救蝴蝶”。(艾玛会用什么办法救蝴蝶?我们来看第3页。)
(1)艾玛是怎么把蝴蝶救出来的?
(2)艾玛救了蝴蝶以后,蝴蝶会怎么说呢?(幼儿猜测)
(3)师:蝴蝶是怎么说的(谢谢你艾玛,也许有一天我能报答你)
什么是报答?(2—3个)
4、教师讲述第4页——“树林岔道”。(听了蝴蝶的话,艾玛是怎么想的,我们来看第4页。)
>>
(1)艾玛为什么会嘲笑蝴蝶?
(2)艾玛想走走这条岔道玩玩,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5、教师讲述第5页——“万丈深渊”。(那我们再往下看,第5页)
(1)艾玛走的这条岔道通到了哪里?万丈深渊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万丈深渊就是高山之间很深的山谷,一眼看不到底。就像你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会害怕吗?艾玛也害怕极了!)
(2)艾玛它为什么走不回来了?(岔道很窄,艾玛身体太大,不能转身)
(3)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走到对面山洞后再转身)
6、教师讲述第6页——“艾玛遇险”。(艾玛能不能安全地返回呢,我们一起来看第6页)
(1)快到山洞口的时候,又有什么麻烦了?
(2)幼儿集体讨论,教师指导。(师:那怎么办啊!小朋友快帮艾玛想想办法吧,不然它就没有救了。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儿大胆表达讨论结果。
7、幼儿观察第7页——“蝴蝶搬救兵”。(我们来看看第7页)
(1)艾玛向谁求救?(蝴蝶)蝴蝶救得了大象吗?
(2)蝴蝶会想什么办法?(对了,蝴蝶去搬救兵了。)
8、幼儿观察第8页——“同伴的无奈”(我们来看第8页)
(1)救兵是谁呀?(艾玛的伙伴)伙伴们能把艾玛救起来吗?为什么?
(2)谁不见了?韦伯去干什么了?(幼儿猜测)
9、幼儿观察第9页——“韦伯的智慧”。(我们继续来看第9页。)
(1)原来韦伯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原来韦伯找来一根又长又坚韧的藤条让艾玛捆住自己)
(2)伙伴们是怎么把艾玛救上来的?
10、幼儿观察第10页——“艾玛的感谢”。(伙伴们终于齐心协力地把艾玛救上来了,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页第10页。)
提问:艾玛得救了,它会感谢谁?为什么?
(感谢蝴蝶搬来了救兵,感谢韦伯想了一个好办法,感谢大象们一起把它拉上来。)
(二)角色品质(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1、艾玛:善良。
2、蝴蝶:懂得
感恩、报答。
3、韦伯:聪明机智、沉着冷静,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4、象群:齐心协力,团结互助。
三、完整阅读,视讲结合。(完整播放一遍ppt)
(一)师幼共读。
(二)中心思想。
1、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请2—3个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感恩、报答。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退缩,要主动想办法解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小看别人。
四、拓展延伸,交流表演。
你们喜欢《艾玛和蝴蝶》的故事吗?艾玛的故事还有很多,都很好看(出示艾玛系列并介绍),下次有机会,陈老师一定再和你们一起看这些书,好吗!
幼儿园画故事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