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灵活的教案,教师能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作出反应,通过丰富的课外延伸活动,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1
目标:
1.观察、辨别物体的特点,能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
2.在游戏中学习从不同角度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猪、牛、马、羊、鸭、鼠、猫、鸡(其中猪、牛、马、羊大,鸭、鼠、猫、鸡小,有些有花纹,有些无花纹)
2.四间大房子,四间小房子。
3.幼儿操作材料4人一份(各种小动物图片,有些有花纹,有些无花纹)
过程:
一、长相不同的动物妈妈。
1.出示教具。这些都是小动物的妈妈,它们是谁呢?猪、牛、马、羊、鸭、鼠、猫、鸡,数一数有几位(8位)
2.仔细看看,这些妈妈们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二、拉个圆圈来跳舞。
1.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动物妈妈要一起唱歌跳舞。今天它们要分成两个圆圈,来跳个圆圈舞,庆祝自己的节日。请你们帮忙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2.按幼儿提出的一个特征将动物分成两类,摆成两个圆圈。
3.还有别的分法吗?引导幼儿根据另一特征分放。
4.幼儿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
5.归纳两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按大小和按有无花纹。
三、小动物找家。
1.动物妈妈们来幼儿园接他们的宝宝啦!
2.这里有很多家,他们应该回哪个家呢?(四间大房子,有三间上面有标记,让幼儿根据标记进行分类)。
3.妈妈们跳舞跳累了,我们帮她把宝宝送回家吧(每位幼儿一个框,里面放上四只小动物),让幼儿操作,把动物送回家。
4.除了这些分法,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吗?(第四间房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
四、分组操作。(二次分类)
1.这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呢,我们也来帮帮他们吧。
2.房子上的标记不一样了,你们想想是怎么分的呢?
3.让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并把小动物送到相应的家里。
五、结束
动物们可开心啦,你们都送对家了,动物妈妈请你们吃水果呢!
反思:
?小动物找家》是这次中班段共同研究讨论后所选择的游戏课程。活动目标是观察、辨别物体的特点,能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从不同角度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前幼儿已经掌握和知道了许多小动物的名称和习性,在帮小动物找家时幼儿的兴趣都很高涨。本来给《小动物找家》这节课中,有八只不同的小动物,让幼儿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让幼儿知道有穴居动物,有筑巢的动物,有不需要家的动物。但最终我们讨论后决定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让幼儿重点观察动物的花纹,大小,及会不会飞来进行分类。当然,孩子的世界里答案很多,我们对于孩子的分析判断会一直不断肯定他,支持他,让孩子们发现更多的秘密。
在活动中每个环节紧密相扣,一环接一环,非常顺利,但在教具的制作上我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三个环节的动物基本相似,还有待改进,如果刚开始运用课件出示八种小动物,这样形式会更丰富,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科学图画书,初步了解动物嗯嗯的特征及作用。(重点)
2、能用语言大胆地描述不同的嗯嗯。(难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书《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动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嗯嗯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谁啊?它头上有什么呢?""这是谁的恩恩呢?"
二、集体看图书,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常见动物的嗯嗯。
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幼儿描述嗯嗯的特征。
三、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的嗯嗯大小、形状、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小小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是黑黑的。
四、幼儿操作:为小动物匹配嗯嗯,巩固对动物嗯嗯的认识。
1、交代要求
2、幼儿操作
3、请幼儿将自己匹配好的找一位客人老师说一说。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树林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看,真漂亮呀,树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观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戏、巩固知识。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儿歌渗透、了解作用。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五.延伸活动、拓展经验。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通过猜一猜的方法,让孩子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孩子们兴趣很高。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尝试了填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们对填表格的形式较少接触,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显得较为陌生,但是孩子们填对了一种作用后,后面的过程都显得兴趣十足。
小百科: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草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在找找皮毛的过程中,产生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动物轮廓图片和相匹配的动物皮毛(花纹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意图:激发幼儿对动物花花衣的兴趣)
1、出示背景图:
t: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看看你都找到谁了?
小结:你们都能根据小动物们的样子找出他们是谁。
二、找一找(意图:加深幼儿对动物皮毛的印象)
t:动物宝宝说,你们能认出我了真好,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少了什么东西呢?
t:对啊,他们说我们少了漂亮的花花衣,我们的花花衣在哪里呢?你看到几号花花衣,是谁的?
t:xx的花花衣是什么样子的?给它穿上看看是不是xx?(找的同时把花花衣插进动物卡片并验证)
t:这件花花衣穿对了吗?xx的花花衣应该是怎么样的?(调整花花衣)
小结:原来相同颜色的花花衣,花纹也有不同。你们帮好多小动物找到了花花衣,真开心!
三、分一分(意图:引导幼儿给动物皮毛分类)
t:动物们都找到了花花衣,现在要找朋友了,看看它们的花花衣,找找哪几个是好朋友。
小结:奶牛和长颈鹿衣服的花纹很像,都是斑点的,他们可以做朋友,住在斑点家。斑马和老虎的衣服是条纹的住在条纹家。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会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的活动方式。
2.会根据活动方式给动物分类。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一些常见的以飞、跑、跳、游、爬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动物。
2.物质准备:虎大王手偶、动物手指偶、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老师:今天,虎大王请我们去开会,我们走着去吧!(带领幼儿进场)
二、幼儿和ppt互动,发现动物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会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的活动方式。
1.虎大王:小朋友们好,你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是走着来的。)那它们是什么来的?
2.引导幼儿跟ppt互动,发现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并大胆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1)小兔,你是怎么来的?(我是跳着来的。)你是怎样跳的?(后腿用力蹬地向前跳。)我们想向你学跳。
(2)小乌龟,(同上)
(3)猎豹,(同上)
(4)老鹰,(同上)
(5)小鱼,(同上)
3.过渡句:
虎大王:动物们来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动物们的要求是不是多种多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游戏:帮动物找朋友(根据活动方式分类)
1.动物提出要求。
老鹰:我要找飞着来的朋友。
老虎:我要找跑着来的朋友。
袋鼠:我要找跳着来的朋友。
鲸鱼:我要找游着来的朋友。
鳄鱼:我要找爬着来的朋友。
2.操作要求
(1)一次选一种动物,一共选两次。
(2)找活动方式一样的`跟它做朋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过渡句:
虎大王:动物们谢谢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了来的方式一样的朋友,它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
四、游戏:捉迷藏(巩固按动物的活动方式不同分类)
1.师:谁藏在云朵里面呢?谁躲在树丛后面?谁躲在小山后面?谁躲在珊瑚丛中?谁躲在石头后面?(幼儿先猜,再出示图片验证)
2.玩的次数根据时间和幼儿的兴趣来灵活掌握。
五、颁发游戏奖,自然结束。
虎大王:小朋友们捉迷藏玩得可真好,我要奖励你们。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互相学习,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取暖的各种方法,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做过调查(附调查表)
2、实物冬眠的乌龟
3、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乌龟)晶晶带来一只乌龟,她有件事和大家说:“前一段时间它吃了很多东西,可近几天它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你们能告诉我,它怎么了吗?”
2、幼儿解答。
二、探讨动物过冬的方式
1、天气越来越冷了,动物们也准备过冬了,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结合调查表讲述
3、出示大表格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增厚皮毛过冬等
三、我们怎么过冬
1、小动物们用不同的方法过冬,我们用什么办法渡过寒冷的冬天呢?
2、幼儿介绍
3、教师小结:可以增加衣服戴帽子围巾、参加运动、喝热水、开空调等等帮助我们取暖,哪种方法最节约、最好呢?(运动)
4、运动确实是个好方法,又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自己暖和起来,真不错。
附:动物过冬方式的调查
请列举4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每种方式写(画)出4种动物。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喜欢和小动物做游戏。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二、活动课时:1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使幼儿产生对小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难点:如何在活动中认识并正确说出物体的上下方位。
四、活动准备:
1 玩具兔子、小狗、小猫、小羊
2 自制食物道具:萝卜、骨头、小草、小鱼
五、活动过程:
1 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小朋友做游戏,教师一一请出。
2 出示小动物,请幼儿数数有几个小动物,说出有谁,它们怎样叫?喜欢吃什么食物?
3 教师给小动物准备了许多食物,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
4 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给他们喂食物,边喂边说:“小兔请吃红萝卜”“小狗请吃肉骨头”“小羊请吃草”“小猫请吃鱼”。鼓励幼儿大胆讲话。
5、做一做:小朋友,你知道下面的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请你连一连。
6、与小动物们一起唱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延伸活动:
1 分组活动:给小动物盖房子、给小动物串项链、给小动物做食物、喂小动物吃东西。
2 与小动物们一起玩游戏“捉迷藏”。
小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