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撰写教案时,常常会进行小组讨论,以集思广益,提升教案的质量,许多教师通过撰写教案理清思路,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篇1
领域
语??
活动类型
讲述
活动内容
夏天的雷雨
活动来源
p246
实施时间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活动难点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
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预报;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教学反思
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
3、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
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
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
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
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过程不大,对于雷雨现象幼儿已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所提的问题没有挑战性,活动延伸过程中适当插入了雷雨过程我们需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展??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用“像……像……”和“有人……有人……”造句。
3、积累并运用描写雨后美景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通过朗读,欣赏雨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雷雨给“柳叶、小花、小鱼及人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喜欢听歌,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想听吗?这唱的是什么季节的歌呢?
2、是呀,绚丽多彩的夏季来到了,我们大地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觉得有哪些变化呢?夏天的特点就是经常会下(雷雨),板书:雷雨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夏天雷雨前后的情景。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指名说)板书:前、时、后。我们还知道了哪几节是写雷雨前?哪几节是写雷雨时?哪几节是写雷雨后?板书。
二、学习“雷雨前”
1、下雷雨前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自己读读第一、二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非常闷热、难受、无精打采)。是吗?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自己大声读读、找找、划划。
2、讨论交流。(指名说)。
(1)句子:太阳像个大火球。
a.这里把太阳比做了什么?说明当时的天气怎样?谁能读出当时的感觉?
b.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句子: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a.为什么从这里可看出来?
b.是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使得柳叶毫无力气,打着(卷儿),小花也无精打采,难受得(低下了头),小作者还担心湖水被也被(烤热了),小鱼也被(煮熟了)。
c.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那中闷热、难受的情景。
d.蜻蜓为什么要低飞?
e.好闷热的天,真实让人受不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老母鸡躲在树阴下不敢出来,听到知了难受地叫。)
(3)正当我们热得受不了,闷得受不了时,谁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呢?蜻蜓飞来时,你心情怎样?为什么?你能读出那种感受来吗?(是呀,让人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三、学习“雷雨时”
1、蜻蜓的消息是真的吗?雷雨果真来了。夏天的雷雨有什么特点呢?自己读读读三小节。
2、讨论:(1)先风,再云,接着打闪,然后打雷,最后下雨,按一定的顺序。
(2)下起来急而大。(板书:急而大),从哪里看出来?
3、能通过朗读把急而大的雷雨表达出来吗?自己试——指名试。
四、学习“雷雨后”
1、夏天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了一阵,风(停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条彩虹)
2、雷雨后的大地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大声读读4、5、6小节,谈谈此时的你又会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景色清新宜人)。
3、你们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呢?再自己仔细地读一读,找一找。
4、反馈交流。
(1)句子: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a.此时的柳叶和小花会说些什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读出柳叶、小花的心情。
(2)句子: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a.此时的小鱼心情怎样?你能读一读吗?
(3)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
a.是呀,漂亮的景象吸引了人来乘凉和散步,你觉得会有哪些人呢?
b.你能用“有人……有人……”来造句吗?(公园里,操场上)
(4)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
a.把湖水比做什么?为什么?
b.清清的湖水能照出桥,照出天,照出小学生,还能照出什么?
(5)你们喜欢最后一句话吗?为什么?自己读读。
小鸟指什么?彩虹指什么?
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指什么?你能用“像”来说一句话吗?
那么美的句子又该怎样读呢?(指名读最后一句)
5、指导朗读。
雨后景色清新宜人,而课文又描写的那样美,想不想再美美的把雨后景色读一读。
齐读4、5、6小节。
6、我们想不想把这雨后美景留在我们的画上呢?画雨后美景。
前(1、2):闷热
板书:雷雨时(3):急而大
后(4、5、6):凉快美丽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仔细观察,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2、体验夏天的快乐,能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课件ppt(分段版)ppt(完整版)
活动过程
一、设置炎夏的情境,以蟋蟀口吻导入活动:
(1)播放炎夏蝉鸣的音频,幼儿入座。
师:小朋友,在一阵阵的蝉鸣声中,我们迎来了炎热的夏天,今天我们小四班还来了一个朋友呢…
(2)出示蟋蟀图片—瞧!蟋蟀来了,我们跟蟋蟀打个招呼吧!
(3)播放音频师作听状,"蟋蟀和朱老师说了一句话:好热啊好热啊,夏天一点都不快乐。""小朋友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蟋蟀快乐起来嘛?"(幼儿回答,说出各种可以快乐的事情与办法)二、故事欣赏《快乐的夏天》:
"我们一起去看看,蟋蟀在夏天里的故事吧。"●教师播放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出示第一二三幅图画,播放故事录音。
师:蟋蟀为什么觉得快乐?(引导幼儿回答出两点:遇到朋友、唱歌)
(3)出示第四幅图画,让幼儿观察师:发生什么事了?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你猜蟋蟀这时会说什么?他还会在荷花池遇见谁呢?
(4)师:你们真棒!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出示第五幅图画,"原来是青蛙啊!"很热的夏天,大雨下下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这时蟋蟀和青蛙在做什么?(青蛙请蟋蟀吃冰棒)夏天还可以吃什么凉爽的东西呢?
(5)出示第六幅图画(ppt上加上动态萤火虫渲染)教师:"雨停了,天渐渐地黑了,蟋蟀来到了谁的家?(萤火虫)他们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6)出示第七副图画(播放夏夜舒缓的音乐)
?晚饭后蟋蟀和萤火虫一起躺在凉凉的石头上看星星、黑蓝黑蓝的天空就像一张纸,那些一眨一眨的星星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
(可以加提问,引导幼儿想象)教师:夏天的夜晚你们会到户外进行什么活动呢?
(7)出示第八幅图片,
?天越来越暗了,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送蟋蟀回家、他们静静地走在草丛里,蟋蟀觉得很??(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师:这个故事就叫《快乐的夏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故事吧。
播放完整版ppt四、结束部分
(1)师:那接下来,蟋蟀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他还会遇见谁呢?
(2)幼儿自由讨论,与同伴分享结果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天太阳的火辣,体会诗歌所表现的童趣。
2.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清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顽皮”的含义,学习动词:刷。
活动准备
ppt,刷子若干,视频,太阳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了解顽皮的含义
幼儿观看顽皮的猴子上蹿下跳的视频,感知“顽皮”的含义。
二、出示图片,理解诗歌内容
(一)谈话讨论夏天的太阳,感受夏天炎热的特点。
师:夏天的太阳也很顽皮,小朋友知道夏天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是什么感觉吗?(很热、发烫)
小结:夏天的太阳真顽皮,晒得大家都火辣辣。
(二)利用太阳图片,体会诗歌中的拟人形象,加深对动词“刷”的.认识。
师:小朋友,在这张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刷子可以干什么用?让我们一起唰唰我们的身体吧!
师:为什么太阳的刷子是红色的?(太阳是红红的;太阳照在我们的皮肤上,我们的皮肤也会变红。)
(三)出示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尝试说出夏天户外活动的人。
师:小朋友,夏天哪些人会被太阳刷到呢?
三、播放ppt,完整欣赏诗歌,感知诗歌中的童真童趣
(一)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幼儿认真倾听。
(二)师幼朗诵,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四、幼儿手拿刷子刷不同的人,体验夏天太阳的顽皮。
(一)教师边示范边将图片中的内容编入诗歌。
(二)幼儿手拿刷子,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美工区:绘画《太阳,你好》。
附: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手里拿把红刷子,
到处找人刷一刷。
游泳的人,刷一刷;
爬山的人,刷一刷;
骑车的人,刷一刷;
卖瓜的人,刷一刷;
踢球的人,刷一刷;
夏天的太阳真顽皮,
刷得大家都火辣辣。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教学挂图《活动夏天来了》
活动过程:
1、谈论夏天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
夏天到了谁在树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开了? 人们的头上都戴了什么?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小天在那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夏天在哪里》活动后,我感觉本次集体活动效果很好,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孩子们参与意识强,多数的幼儿能主动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一半的幼儿能积极动脑进行创编儿歌,可以说本次教学行为充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整个效果良好。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 人。
小班语言夏天到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