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重要文件,包含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前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准备解决方案,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数除小数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练一练,练习十一第6~1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或把小数化简。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根据要求截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指名口算练习十一第6题。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
1、复习小数的性质。
(1)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板书小数的性质)谁能举例说明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写出各数,然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
(3)做练习十一第7题。
出示卡片指名口答。追问:为什么20末尾的0不能去掉?0.020里小数点后面的。去掉,会改变小数大小吗?为什么?
2、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提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小数点右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左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观察每组数的排列,然后指名口答。追问:如果把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怎样移动小数点?
(3)做练练第3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依次写出各题得数,然后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三、复习数的改写
1、复习数的改写。
(1)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把第(1)、(2)题做在课本上。提问第(1)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这样改写?提问第(2)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指出: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相应地添上万或亿作单位,也就是先把一个数缩小一万倍或一亿倍,再写上万或亿作单位,这样原数的大小不变。有时,根据需要往往要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写近似数一般是看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并注意近似数要用约等号。
(2)把3.2495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是多少?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要求说明怎样想的。强调保留三位小数时要写出末尾的0,以表示精确度。
2、做练习十一第10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第10题,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板书。注意讲清第(3)题怎样想的。追问:0.5万就是多少?0.6万呢?0.38亿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怎样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9题。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2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铺垫,以旧引新。
本节课通过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回顾,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比的方法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自主构建,交流补充。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小数数位顺序表,数位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位顺序表,并且同具体的小数相结合,自主建模,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明确小数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为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奠定基础。
3.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小数的性质。
借助教材7页“试一试”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否改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并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1)
⊙复习导入
1.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说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义。
236 6097 65 36000 486020
3.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及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地铁吗?你们知道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是多少吗?(课件出示教材6页例题情境图)
师:说一说你从画面上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通过观察画面,我知道了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
生2:通过观察画面,我知道了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秒。
(2)提出问题。
师:22.222各数位上的数都是2,你知道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吗?
2.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
(1)观察计数器,认识小数数位。
师:(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上有一个小数点,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2)借助计数器说一说22.222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①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
②讨论交流各数位上的数的意义。
师:十分位上的“2”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看下面的直观图,明确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也可以表示2个0.1.然后完成填空。
③回顾:十位和个位上的“2”分别表示多少?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六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整除中说的数是什么数?(整数.)
商是什么数?(整数.)有没有余数?(没有余数.)
教师:什么叫做除尽?(两数相除,余数是0.)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整除 整数 不等于o的整数 整数 o
除尽 数 不等于o的数 数 o
教师:可以看出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吗?指名说一说.然后提问:
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据个位数进行判别.)
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气根据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进行判别.)
教师: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约数和倍数.
教师:根据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指名说一说.(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
能说6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
教师说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
教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的约数是什么数?(1,这个数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这个数本身.)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教师可以说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约数2的数下面写2,在3的倍数下面写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下面写5,然后再进行判断.集体订正.
4.质数和合数.教师指名说一说质数、合数的概念.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检查这个数有约数的个数,或查质数表.)指名说一说30以内有哪些质数.
让学生进行判断: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学生判断后,教师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分解质因数.
指名说一说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复习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是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是两个数,只有公约数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不一定,如4和9互质,4、9都是合数.)
(2)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做练习十六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前面的教学,整理出教科书第80页的概念联系图.也可以把该图变化成如下形式.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4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量,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索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的辩证思想。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常见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今后系统学习小数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验,生活中学生对小数有大量丰富的感知,但是缺少理性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课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丰富的原有认知,在交流对比和辨析中自主建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分母是十、一百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联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 活动引入:
1.用3、4两个数字,可以组出哪些数?(组出整数、分数、小数)
2.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3.生活中你在哪最常见到小数?(价签)
活动2【讲授】
二、初步认识
1、出示购物小票:介绍小数点、小数组成
师:老师带来一张购物小票,上面有小数吗?从哪看出是小数?
教师介绍: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面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2、介绍小数读法、表示的钱数
对于这几个小数,你还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学生读、介绍表示的钱数)
小结:以元为单位时,小数点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3、师:除了在商品价格上见到过小数,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小数?(学生举例 )
4、 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出示
(1)饮料:1.25升瓶
(2)学生身高:1.53米,体重:37.25千克
(3)电影:约1.5小时场
(4)教室: 48.48平方米间(强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
活动3【活动】
三、深入理解小数含义:
1、认识一位小数
(1 )师:看,这是1把米尺。多长?
小蜗牛向前爬了1小段, 估一估这段有多长?(1分米、 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估得对不对呢?到米尺上比一比,请大家边看边数一数(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分米。
这一段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 米=0.1米
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分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 米,也可以写成0.1米,这三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相等)
(2)继续观察米尺,你还能找到0.1米吗?(巩固对0.1的认识,渗透1里面有10个0.1。)
(3)你还能找到零点几米?怎么想的?(渗透零点几就是几个零点一。)
2、认识两位小数(自主迁移)
借着刚才的经验,猜一猜,0.01米表示什么?(1厘米、 米)
从我们熟悉的1厘米入手,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多少份,1份就是1厘米。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米什么意思?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 米=0.01米
0.01米什么意思?
小结:1厘米以米为单位时,即可以写成 米,也可以写成0.01米,这三个数之间也是相等的关系?。
照这样的思路想下去,15厘米写成分数是( ),写成小数是();20厘米写成分数是( ),写成小数是();
3、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不同?
读一读左边的这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叫一位小数。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了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再读一读右边的三个小数,我们把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就得到了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分数
4、反馈内化
打开书第89页例1,阅读并填空
活动4【练习】
四、拓展应用
1、书p911,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2、摆硬币写小数
3、 介绍小数的产生
活动5【作业】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学习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后思考题:这是一条线段的0.3,你能把这条线段画完整吗?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元一支圆珠笔:元一支
猪肉:元一斤黄瓜: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2.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分米,米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0米,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1.像、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篇6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从意义、读法、写法、大小比较、改写以及省略尾数保留近似数等几个方面复习了整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按类似的思路来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
回顾与整理
1.小数的意义。
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时候,例如:我吃了半个苹果,做一件上衣要用一米半的布料……提问:半个、一米半怎样来表示呢?谁来说说小数的意义?
预设
生1:半个可以用0.5来表示,一米半可以用1.5来表示。
生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谁能把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小数部分留白。指名回答,师填充)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师:怎样读小数?怎样写小数?
预设
生1: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生2: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空位用“0”补足)
4.小数的分类。
(1)谁知道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
(2)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预设
生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21.7,35.3,0.13都是有限小数。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8.33…,3.1415926…都是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还可以再细分吗?如果细分,那么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
(4)关于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你都了解哪些知识?
预设
生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没有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生2: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2.555… 0.0333… 17.109109…
生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5.小数的性质。
(1)师:谁能说说小数有怎样的性质?
预设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理解小数的性质时,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要注意是“小数的末尾”,而不是“小数点的后面”)
6.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小数除小数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