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可以利用教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儿歌《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1
准备:
1、场景布置:动物园用自制教具麻雀、鸽子、燕子、鸡、鸭、蜻蜓、鲤鱼、蝙蝠、、、小狗、老牛、鲸鱼、海狮按会飞、会跑、回游的生活习性分区域布置。
2、事先将幼儿已熟悉并掌握其双语名称和生活习性的小动物的胸饰放在场地的四周。
3、让幼儿了解胎生和卵生的有关知识。
目的:
1、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 引导幼儿用观察到的内容创编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文学创做的兴趣。
过程:
1、 引导谈话:
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话题进行简短的说话练习 ,如“我喜欢――。”让幼儿挑选喜欢的胸饰。然后告诉幼儿去游动物园,以激发其兴趣。
2、 参观动物园:
幼儿随音乐进入“动物园”,让幼儿自由走动并说出相关动物的名称。
游戏;“看谁做的快又好”让幼儿以自己胸饰上的小动物为角色进行自我介绍
如:“我是小鸡,我会跑。”然后按其生活习性归类,如会飞的,会跑的,会游的。同时让幼儿以卵生和胎生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分类并入坐(座位以不同的摆法分两部分,胎生的坐小椅子,卵生的坐在垫子上)。教师和幼儿以问答的方式练习“什么动物天上飞”?“什么动物地上跑?”“什么动物水中游?” 的对话。
3、 创编儿歌:
1)、以上述的过程引出“动物世界真奇妙”,点题,同时用自制动物图片布置出下列情景
麻雀 燕子 飞 蝙蝠
小鸡 驼鸟 跑 狮子、老牛
鲤鱼 小虾 游 海狮、海豚
让幼儿按胎生、卵生分段,每段按天上飞 、地上跑、水中游的生活习性编三句并在前面加上一句,“动物世界真奇妙”,结尾加上:“卵生(胎生)动物真不少”。
2)、师生将编好的两段儿歌齐声朗诵两遍。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来的矿泉水瓶、可乐罐、塑料袋、废旧电池、果皮、废纸、树叶等废弃实物或照片。
2、做纸浆的工具、三个垃圾桶、白色卡纸和水彩笔。
3、有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什么是垃圾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清扫垃圾呢?”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教师:“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处理垃圾?”
教师:“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给垃圾分类呢?”
教师:“像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败的菜叶这样没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认识有机垃圾。
(1)教师:“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2)学习词汇:有机垃圾。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3)看影像资料(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3、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资料(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以保护环境。
(2)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资料(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废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教师:“废电池是有毒垃圾,乱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长庄稼或污染水源,我们要把它进行单独回收,专门处理。
(4)经验扩展:“还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观察“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1)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纸可以做成纸浆再造出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 ‘可回收垃,圾’,学习词汇:‘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类。
1、看影像资料(四):垃圾分类、回收的录像片段。
提问:“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的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记。
(1)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2)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3)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引导幼儿将垃圾分类。
(1)教师:“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3)出示贴有标志的三只垃圾分类装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4)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 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这儿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幼儿设计的标记,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垃圾桶,请幼儿粘贴标记。
(5)师幼共同欣赏彼此设计的标记并说出其含义。
(6)欣赏儿歌:
小朋友 讲卫生 废弃物 不乱扔
归好类 可再生 节资源 保环境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的意义,做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评析: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更多关于垃圾的知识,了解了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分类。活动中,运用的录像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的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而分组教学给了幼儿更多的发言机会。垃圾分类标志图的设计更给了幼儿主动参与及继续思考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好!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味性和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
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认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天的场景。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4、幼儿多次观察多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创设的春天场景。
仔细地想一想、找一找,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提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诗歌里把春天说成了什么?
(2)第二遍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语气的变化,重点突出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引起幼儿对书的兴趣。
3、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相结合的方式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重点讨论:
(1)春天里哪些东西是彩色的?哪些是绿色的?
(2)小池塘为什么笑了,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春天里谁在唱着歌?
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鼓励能力弱的幼儿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完整欣赏,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验春天的美。
活动延伸:
1、在熟练掌握诗歌后,引导幼儿仿编诗歌,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2、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并相互欣赏。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对小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动物的外形、习性、本领都是他们极感兴趣的话题,在他们的世界里。在他们的世界里,小动物都可以像自己一样地生活、游戏和学习。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和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他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因此,我经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介绍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了解小动物叫声和走路特点等明显习性后,孩子们喜欢模仿小动物叫声和不同的走路姿势。为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从而激发幼儿听儿歌、学儿歌、编儿歌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诵儿歌,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2.掌握象声词:喳喳喳、喵喵喵、呷呷呷、呱呱呱。
3.初步学习仿编儿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鸟、小猫、小鸭、青蛙头饰若干、小动物图片四张、小动物家的场景、盆景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以游戏的口吻引出四中小动物。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及动作。
3.引出儿歌名称。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提问: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儿歌中有哪些小动物?
2.再次播放课件,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并进行启发式提问。
提问:
(1)小鸟是怎样唱歌的?(要求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2)听了小鸟的歌,树叶变得怎么样了?
(3)苹果听了谁的歌变得怎么样了?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4.幼儿跟随老师朗诵儿歌
5.师幼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6.分角色朗读儿歌
7.幼儿集体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8.教师启发幼儿用同样的句式仿编儿歌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
请幼儿分组戴上小动物头饰,然后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去找各自的家。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乱丢,会分类,再利用
宣传员,要牢记,爱坏境,靠大家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垃圾分类图片等)、白板操作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环境污染的视频,引出主题。
1.师:你在视频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图片上垃圾很多,很脏,我不喜欢这样的地方。
2.师:如果我们的小区,我们的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3.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知道不同颜色垃圾桶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志有不同的用处
1.师:哦!对,生活垃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
2.师:(出示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和图标)你认识这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吗?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呢?(因为要放不同的垃圾)
(分析四种颜色的垃圾桶)
3.师:这是什么?”(拿着塑料瓶)“可以放在哪个颜色垃圾桶里?谁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这样放?我们每一组的桌子上有许多的垃圾图片和垃圾分类表,我们一组小朋友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分的到底对不对?
三、认识四种环保垃圾桶
1.播放视频
了解四种环保垃圾桶。
2.师:小朋友们,不同的垃圾有着不同处理方式。可是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呢!作为小小礼仪宣传员的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大班儿歌《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
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
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
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
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游戏:我给垃圾分分类
1.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2.幼儿自主操作ipad进行闯关游戏。
四、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1.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教师小结:因为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许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五、了解垃圾循环再造的知识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可回收垃圾经过工厂加工能再次变成有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六、活动延伸:变废为宝。
大班儿歌《鞋》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