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大家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展开思维,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使幼儿学会自主设计图案并且感受色彩
活动准备:
水彩颜料、水粉笔、8k纸、黑色油画棒、调色盘、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迁移经验,回忆看到过的海底世界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
问:"小朋友,大家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嘛?"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完整的表达并让小朋友们说出不同海底生物的样子)
二、幼儿尝试作画
出示现实世界中、童话世界中、小朋友手下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并讲一下每个图片的特点
1、让幼儿在纸上尝试自己用简单的图形设计出海底生物
问:"你设计的是什么呀?想要画成什么花纹、什么颜色的呢?";(比如有小朋友画"鱼",就提醒小朋友可以用任何图形来表现鱼的头、身体和尾巴这些主要特征)
2、在已经画出的动物身上添些不同的花纹,把这些动物放入海底世界中。
问:"看谁画的种类最多,谁设计的最棒?"
3、鼓励幼儿在画面中大胆的使用颜色,可以用较亮的色彩,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要涂到外面,也不要画到衣服上。
三、作品展示,进行评价
把完成的作品晾晒,让小朋友们跟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起评价。
活动反思:
?美丽的海底世界》这个活动我发现幼儿兴趣非常高,而且很快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选择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海底世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海底世界图展示了海底的各种生物,形象而且丰富,神秘的海底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让他们画海底世界实际上给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作画的材料新颖,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纸盒上画《美丽的海底世界》,画时纸盒是拆来了平面的,画好后把纸盒再拼好,立体效果很好,幼儿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神奇变化,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整个活动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导入部分花费了很长时间,海底世界图生动形象,幼儿都能看出来,不用一个幼儿只说一样。在幼儿尝试示范好后,老师在装饰上再示范又花了很久,幼儿作画时比较紧凑,有些幼儿来不及,色块不明显。而且在作画前要求提的不够明确。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2
一、复习导入
1、这一堂课,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游览海底那神奇的世界。你们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2、这在课文最后点明了这一中心。那么,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写了海底世界哪几方面的内容呢?(板书:宁静中有声音、动物活动特点、植物差异很大、矿物蕴藏丰富)
1、学生回答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学生根据复习提问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上复习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可以对照提纲进行具体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2节
1、听录音朗读或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2、指名学生集体交流。
3、跟“宁静”意思相近的还有什么词语?你觉得“宁静”这个词语用得恰当吗?
4、在描写用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听到的各种声音时,内容非常有趣,你想不想朗读给大家听听。现在先自己练习一下。
5、指名学生朗读。
6、除了书上描写到的声音外,还有其它声音吗?老师想请同学们想象着穿上潜水衣,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听一听海底的各种各样声音。
7、同学们,你们能够说说刚才听到的声音吗?
1、学生听录音朗读,找出体现海底宁静的语句。
2、学生集体交流。
3、学生讨论“宁静”和“安静”的使用。
4、学生练习朗读第2节内容。
5、学生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课件模拟的海底声音。
6、学生口述刚才听到的海底各种声音。
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教师作了一定的指导,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听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之后让学生口述,可以让学生由感而发,适时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学习课文第3、4、5节
1、过渡:海底世界真是太有趣了。不过,还有更让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呢?
2、看了这段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3、你们知道吗,南京有一个海洋世界馆,那儿有好几个展厅,其中有这样三个展厅:动物馆、植物馆、矿物馆,如果聘请你当解说员,你愿意向游客介绍哪个馆呢?(指名学生说说)
4、要想当好解说员,首先要理解要解说的内容,然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要解说的内容,最后还要能够把解说的内容背下来。另外,解说时,还可以注意礼貌用语和加上自己适当的手势,以吸引游客。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要解说的内容积极准备。(电脑显示学习步骤)
1、看录像(第3至第5节的内容)
2、学生谈看完录像后的想法。
3、学生说说自己想介绍哪一个馆。
4、学生对照要求自学和练习。
5、学生选择自己要解说的内容小组练习。
6、学生上台解说,解说时其它学生在他解说完后可以对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解说同类内容的同学也可以解答。
7、学生跟家长练习解说,家长没来的,找一个同学解说。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考虑到内容有趣味,语句理解浅显,主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大胆练习解说,在说的过程中领悟,在说的过程转化书面语言为自己的语言。
四、小结课文,学习课文第6节
教师小结几个部分的内容,而后归结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是紧密依赖于上文的学习,只是水到渠成的点明一下。
五、激趣拓展
1、过渡:海底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已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到过海底,还把奇异的景象写成书,拍成图片、录像。
2、海底世界是精彩的,同学们对海底世界了解得还很少,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这有待于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关海洋的科学知识,有待于你们将来去打开这座神秘的宝库。为此,我们班决定开展一次“海洋探秘”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课后积极收集有关海洋知识的图书、录像资料,实践课上讨论研究的方案。
1、出示关于海洋的图书、vcd盘片,并欣赏海底图片。
2、课后积极收集有关资料。
这堂课虽然结束,但学习贵在课外与课堂的融合。最后的结尾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欲。
板书设计
24、海底世界
宁静中有声音
景色奇异
动物活动特点
物产丰富
植物差异很大
矿物蕴藏丰富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萌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兴趣。
2.积极观察联想,大胆的表现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
3.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笔进行油水分离画的美术活动,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大排笔、蓝色颜料、油画棒,大张画纸、桌布、围裙、袖套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海底世界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海底世界吗?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
“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美丽的东西。”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猜测。
师:咦,海底的鱼都去哪里了呢?
二、以变鱼的游戏形式讲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笔进行刷画,并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1、出示水粉笔,教师用“魔术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
师: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只魔术笔,只要我把笔的毛在颜料里蘸一蘸,在盘子边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画上刷一刷,就能变出鱼来了。
2、讲解鱼的动态和外形特征。提问:“你们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海底世界的鱼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还有的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它们不仅长的形状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3、讲解油水脱离画的画法,提问:为什么魔术笔能变出鱼?
小结: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鱼,然后用水粉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当颜料遇到油画棒画出的图案时,图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种画法叫油水脱离画。
4、出示海底世界ppt,请幼儿观察海底世界各种鱼的形态和颜色。
“我海底世界的鱼是变出来了可是他们少了什么?我的笔魔力还不够,所以鱼的颜色没有变出来,真正海底世界的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呢?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呢?它们长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不仅形状长得不一样,而且颜色花纹也不一样,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三、操作部分。
1、提出操作要求。
(1)今天请每桌的小朋友合作画一幅海底世界,画的时候先商量一下你们要画什么海底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在画纸的哪里画,画面要怎么安排?最好大家画的都不一样,你们的海底世界就丰富了。画的时候请小朋友先用深蓝色的油画棒画出喜欢的鱼和水草,再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为它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涂颜色时要用力些,要把整条鱼都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再用大排笔刷上颜料就可以了。
(2)在涂色的时候大排笔蘸好颜料后要在盘子边上刮一刮,不然颜料会滴的到处都是。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清洁,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2、幼儿分5组操作,每组幼儿共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形态的鱼,并添画水草和泡泡。
四、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画,说说是什么鱼?它在做什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最喜欢海底世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做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且新《纲要》中又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因此这节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我先以魔术笔“变鱼”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变鱼的过程中,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并用游戏的口吻想象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使幼儿一直保持着积极专注的状态,并且在变鱼的过程中向幼儿潜移默化地传授了油水脱离画的方法,并让个别幼儿参与帮助老师变鱼,使幼儿对这种绘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欲望。接着我再让幼儿观察ppt中的`海底生物,进一步了解了海底生物的绚丽多彩和多样性。这次绘画我让幼儿采取小组合作用油水分离画的方法来创作海底世界,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最后我把海底世界连城一片,带领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海底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从而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和向往。这次活动孩子们都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用大张纸绘画,所以有些孩子画的鱼比较小,合作表现的比较少,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个故事,绘画时孩子还是自己画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这种形式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
小百科: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陆地的接触面。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4
课前解析
本课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题目言简意赅,概括性很强。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不仅整体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是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以问句开头,点明课文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二——六自然段):紧扣第一段问题,写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
第三部分(七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前后呼应。
关注首尾:课文以问句开头,结尾作答,相互呼应。
关注段落:课文中间部分的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如第四自然段,这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接下来二至五句具体介绍了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比如,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使用拟声词将海底动物的声音描摹地惟妙惟肖。还有“窃窃私语”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并不是没有声音,只是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
关注拓展:
描写大海的成语:
水天一色波澜壮阔无边无际风平浪静惊涛骇浪一碧万顷
汹涌澎湃北雁南飞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碧波荡漾大浪滔天
描写大海的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1、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把意思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会写“宁、官”等12个字,理解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用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大海?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等词语。
2、揭示课题: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那么,大海
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3课,去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感受一番吧!
出示课件1、2:
3、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23海底世界)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熟悉的海面出发,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并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出示课件3:
2、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字词掌握得怎样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玩一个闯关游戏,
比一比,赛一赛。
(1)词语关
①带拼音读词语。
出示课件4:
生根据读音,自由读词语。
②去掉拼音读词语。
出示课件5:
③理解词语“细胞”和“窃窃私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6、7: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谁能用“窃窃私语”说句话?
生进行说话练习。
④仿写词语训练
同学们,看“窃窃私语”,你能仿照这个词语再说出几个类似格式的词语吗?
生进行词语积累练习。
出示课件8:
(2)生字关
①同学们闯过词语关,接着咱们进入生字关,看到哪个字,就大声地读出来。
出示课件9:
②说说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10:
预设1:生可能说熟字加偏旁,切加穴宝盖就是窃窃私语的窃。
预设2:生还可能用换偏旁的方法,抱去掉扌加上月字旁就是细胞的胞。
教师引导: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加一加、换一换、生活中识字等。我们看这一课的生字,
大部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进行识记。
③学习多音字“差”。
同学们,在识字条中,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不同读音来组词吗?
出示课件11、12:
④理解“月字旁”表达的含义
同学们,再来看识字条,有两个字的偏旁是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13:
你知道月字旁与什么有关吗?
出示课件14:
(3)写字关
①出示生字表,“迅、速、退”三个字都有“辶”,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15、16:
②对生字“推、参”的易错处进行指导。
出示课件17、18:
③生进行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解决字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而且通过闯关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非常好!波澜壮阔的大海令人惊叹,神秘莫测的海底更是令人神往,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19:
2、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课文开头就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同学们,看完了视频,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出示课件20:
(2)教师小结:课文开头提问,结尾作答,首尾相互呼应。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教师引导:大家可以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来感知每一段的大意。(板书: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
出示课件21: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通过抓中心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3课,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还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从五个方面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那么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物产又是怎样的丰富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后请大家将词语表认真书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
富”的。
2、体会“窃窃私语”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畅游海底世界(板书:海底世界)。大家回想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让我们再次走进书中,品味文字,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默读2——6段,品读勾画。
出示课件22:
2、集体交流第2自然段。
(1)学生交流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第一句,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预设2:学生还可能会从这一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波涛汹涌的景象!瞧,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却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
出示课件23:
(3)教师引导:海底的光线怎么样?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侧面写出了海底的宁静。
出示课件24:
3、集体交流第3自然段。
(1)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会谈到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板书:声音)
(2)体会设问问的效果
引导思考:海底到底有声音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理解第一句是个设问句,还是本段的中心句,总领全段,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出示课件25:
(3)体会“窃窃私语”一词的好处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你会发现宁静的海底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海底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①上节课我们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么再次品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又轻又小。
②这样写好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让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奇、有趣。
出示课件26:
(4)理解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仿写。
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海底小动物们都发出了哪些声音?
②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27:
③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吗?
④练习仿说句子
预设: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趣,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还有的像汽车一样嘀嘀。
⑤指导朗读
你们想像真丰富。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呢?哪们小老师给大家指点指点。
出示课件28: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要把表示声音的词进行重读。
预设2:学生还可能会说要想象画面,读出对神秘海底的向往。
自己练一练,指名读。
⑥教师小结:海底世界其实不是宁静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的确是一个景色奇异的地方。(板书:各种各样)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句式、理解重点词语、进行仿写训练、品味朗读,层层深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
4、集体交流第4自然段。
(1)学生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各种鱼的活动方式谈起,感受海底的物产丰富。
(2)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预设:学生会很快找到第一句中心句。(板书: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出示课件29:
(3)围绕中心句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
①学生同桌讨论,一起填写表格。
出示课件30:
②教师小结:作者围绕中心句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有极快的和极慢的,还有利用反推力和巴着不动的,把海底动物各种各样的活动方法写得惟妙惟肖,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出示课件31、32:
(4)体会拟人句的妙用
出示课件33:
引导思考: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贝类的活动方法,非常有趣。
(5)朗读练习
①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你们把自己当作海底的小动物,加上动作,介绍一下自己的活动方法吧,让我们了解地更深刻一些。
预设:生读海参时候结合课文内容语速可能要慢一些。
预设2:生在读梭子鱼和乌贼、章鱼时语速要快一些。
预设3:生读贝类的时候,觉得比较有趣,可能会读得轻松活泼一些。
教师相机指导。(从语音、语调、语速、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指导)
②齐读第4段。
(设计意图:通过列图表、表演读等方法,丰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样方法理解文本,进行朗读表达。)
5、集体交流第5自然段
(1)学生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2)教师引导:按照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找一找中心句,再说一说这一段话是怎样
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
出示课件34:
预设:学生可能会先找中心句,再从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来说如何将意思写清楚。
(4)教师引导:课文分别从色彩和大小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通过列举不同颜
色表现色彩的差异,列举最小的和最大的植物来表现大小的差异,这样通过对比一目了然,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板书:色彩、大小差异大)
(5)指导朗读。
①看图片,感受植物的差异之大,补充填空。
②再次齐读,读出对神秘的海底世界的惊叹和赞美。
出示课件35:
6、集体交流第6自然段。
(1)学生交流勾画的句子。(板书:矿产丰富)
(2)齐读感受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
出示课件36: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中心句,分析如何将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感悟能力、朗读能力。)
三、总结课文、梳理写法
(1)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学完以后,你有哪些收获呢?
出示课件37:
(2)畅谈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内容上谈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思考延伸:同学们,现在已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到过海洋,还把奇异的景色拍成电影、电视,但是,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还要想办法打开这座神秘的宝库,这就需要科学知识,需要勇气。
教师引导:本文在表达上结构清晰,整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这种写法。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畅谈收获,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通过梳理写法,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
四、作业
1、阅读有关海洋世界的书籍。
2、运用本课学习的写法,尝试着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走向生活,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运用和生活化。)
课后反思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伊始,教师通过设计“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学好生字新词,使枯燥的生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梳理结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写法,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第二课时主要通过精读感悟、有感情朗读来突破课后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首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勾画,再进行集体交流、指导学习、感情朗读。在教学每个自然段的时候,学生都要围绕着这个问题来体会。这节课的难点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清楚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做了精心地设计,第4自然段引导学习,通过列表格使学生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深入小结。最后以读代讲,品读体会。第5自然段在引导的基础进行放手学习,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第一句话写清楚的”。
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指名读、齐读、补充填空读,特别是丰富多彩的课件丰富了学生想像的空间,使教材变成鲜活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引导学生读出奇异的情趣,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实践性与主体性原则,无论是全文的教材处理,还是一个自然段读的训练,都让学生在情境中去理解与体会,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5
[教学理念]:
由于本课是一篇科普知识内容的课文,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变枯燥乏味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前我对这一理念做了反复揣摩,从课外的预习到课内的交流讨论,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创设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时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交流,在实践中探究。使许多关于生物地理方面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整节课活泼而轻松,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而投入。
[教学内容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具体详细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了海底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海底景色的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难点是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3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地介绍。理解第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对象分析]:
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文中的海底世界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与实践的空间。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合作、展示、交流,趣味盎然。
[教学准备]:
翻阅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在家里组织小小海洋交流会或直接去参观海洋馆亲身感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去过海族馆吗?没去过也不用遗憾,今天就和方老师的特派潜水员一起去大海深处看一看。(出示潜水员照片)和她打个招呼吧。
一自读全文,找出中心句。齐读。(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潜水员还在准备,我们先自己看一看第二自然段,小声自读,看看体会到什么。
生读完后回答,体会到什么说什么。
1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体会到的海浪。
生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海浪。
师:海浪这么大,海底受不受影响呢?从哪个句子当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回答。
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师:看大屏幕上要求做换词练习。依然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做近义词练习。
2海浪那么大,海底怎么没动静呢?指名回答。(在书上第二自然段当中找)
所回答这句话和大屏幕上这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要求,请学生用因果关联词将两句话连起来。齐读。
3潜水员已经发出信息,他已逐渐潜入深海,让我们来看实况转播。
师出示潜水员潜水画面,生观看。
请在书上找出描写潜水员所看到的这一场景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指名读。齐读。
三师:海底这么宁静的地方,真的是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吗?让我们看看潜水员用水中听音器都听到了什么。出示画面。
1真是有趣,书上第三自然段描写的就是我们刚才所听到的声音。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可带领全组读、选择搭档读、配合动作读、挑战读等)读
师: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生互相评价。齐读。
2这些有趣的声音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好象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大屏幕比较句子。生回答比较得出的答案。
3这样写的确是生动具体有趣。可是海底一定不止这些声音,想象一下还有什么声音,用这样的方法来说说看。
出示填空题: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
生发挥想象寻找声音及象声词,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这么多有趣的声音我都有些急不可待了,想早点见到这些可爱的动物。请你自读第四自然段,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见到了哪些动物?
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自己喜欢的动物。读后学生自己评价。
3真正的海底世界里的动物比书上所介绍的还要多,将在预习中所积累的海底动物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介绍详细的小朋友可被选中做加盟海族馆的动物代言人,上台介绍。(师出示欢迎加盟海族馆配乐背景图)
生小组交流所积累的有趣的海底生物知识,并主动上台介绍。让同学们评价这种动物是否喜欢,能否进驻海洋馆。
4这些海洋动物只不过是丰富的海洋物产中的一部分,海洋中还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生回答并齐读五六自然段。
5出示配乐海底植物图片,生欣赏。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
6再看看潜水员所记录下的海底蕴藏的丰富矿产。出示海底矿产幻灯片,生齐读。
总结: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矿产,让老师激动不已,真想亲自潜入水中看一看。希望你们学好知识,长大能够探索到更多的海底奥秘。
[板书]: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拓展思维理解词句
实践交流个人展示
激情总结提出希望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知识目标:会写本课12个生字,两条横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文。】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多种多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海藻嗡嗡啾啾?
宁静闪烁肌肉峡谷细胞蕴藏储藏打鼾波涛澎湃?窃窃私语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三段:动物的活动方法多;第四段:植物差异大;第五段:矿产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借助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是从哪及各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这也符合本科教学目标要求。】
四、总结:
大家要学会利用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来梳理文章脉络。下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文章,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海底世界这么丰富,你想去看看,去听听吗?那么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全班交流。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
1、黑中有光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你来读读相关句子。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出示发光器官的鱼。播放发光水母。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1)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师顺势引导:“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建议和批评?”感受“窃窃私语”。
预设: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
①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3)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3、动物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小海参:慢,哪里看出来的?只能,4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你再来读读。
梭子鱼:快,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你来读读,把他速度快的特点表达出来。
章鱼与乌贼:利用反推力
贝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地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抓住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 免费”字,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说的真好,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植物差异
请学生说一说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
从颜色;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矿产资源
出示段落。有哪些资源。
师总结: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顺学而教,体会语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小诗,拓展提升。
23海底世界优秀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