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优质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考虑到课程的前后关联,以确保知识的逐步建构,教案的设计要求教师有系统地思考教学内容,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优质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屋檐、捣衣”等5个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是那样熟悉亲切、宁静祥和,它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热闹,却让人迷恋向往。这就是-----乡下人家。

3、揭题,读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依次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2、学习生字:屋檐 鸡冠花 装饰 和谐 捣衣。 读准多音字鸡冠花,理解屋檐和捣衣。

3、概括内容,完成填空。

屋前搭( ), 门前开( );

屋后( )成阴, 院里( )成群,

河中( )戏水; 夏日院中,吃晚饭,

还有,秋夜( )高唱催眠曲。

4、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让我们走近农家,一一领略。

出示课文第一段。一生读。

问:是什么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出示图片)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别有风趣”的意思?(与众不同,特有的)

是的,它不是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也不是竖着的大旗杆,它是乡下人家所独特的装饰——读。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小结:这就是乡下人家。

6、除了种瓜,乡下人家还会种些什么呢?(花、竹)出示第二段。

一生读“花”的部分。乡下人家都爱养哪些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你们养过没?这段文字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1什么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节、季节)比如(略)

2什么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常见的、好养活的、却也很美)

一生读“竹”的部分。

1从他的朗读中,你又仿佛看见了什么?(竹多、笋多)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多么可爱的笋娃娃啊,谁来读一读?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拟人)

老师再请两位同学分别用朗读来表现这门前屋后的美景图;

这里作者先介绍门前的鲜花,再介绍屋后的竹笋,这样的写作顺序叫(方位顺序)

6、听,这是什么声音?自由读一读第三、四两段。从这些标红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什么?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说说。(率领、耸着、大踏步;游戏、扎、从不吃惊)没有统一答案。

男女生分读两段。

小结:这些场景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这就是乡下人家所特有的风景。

7、总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2

教学目标: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开心提示:这一环节在教师修改以后再进行。

二、习作讲评

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者欣赏,教师加以点评,鼓励2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小节

学生自由交流这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好的建议,以完善今后的习作训练。

四、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第一次)

2.怎样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经过清楚地告诉别人呢?(指名回答)

说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呢?(过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五、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六、习作方法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经过写清楚。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读一读中,训练学生的发音又快又准。

三、习作。

环 节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1、 读一读,想一想。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些用词,是非常精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岩)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峡)

名词,往往成为作者笔下生动的借代,想一想,这几个名词,除了说明事物,还能代表什么。

2、读一读。

说一说绕口令,联系快速正确的吐词。

3、写一写,背一背。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认识自己就是进步。

成功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这几个句子,你从中看出有什么含义么?那么,你能从中找到原因么?

对,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要谦虚,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

4、读一读 锦囊妙计

这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改变的。主要将诸葛亮识破周瑜的诡计,相反,用三个锦囊,分别让刘备在三种情况下照办,最后大获全胜的事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励学生读原著,说出那三个锦囊。

第二课时

二、探索与发现 提示语

1、在对话中,我们常常说xx说,xx说道……

也就是说,说话是有提示语的。

2、介绍提示语的作用。

3、介绍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4、练习写提示语。

三、口语交际 好朋友

1、说一说你的好朋友。

2、好朋友都在一块儿干什么。

3、好朋友之间有矛盾么?读一读这篇,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4、同学之间演一演,可后,他们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四、习作 一次特别的活动

1、先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开展了那些活动。把他们制成表格。

2、表格注意几个不能缺少的内容。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写下来。

4、协作的时候,注意写好场面。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4

教材简说:

?乡下人家》一课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 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画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具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师生共同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预设:

21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所描述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初步感知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对比说话,谈话导入

1、说说城市生活诸多不足。你们羡慕怎样的生活?

2、春游体验农家生活,你们快乐吗?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4、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乡下人家在示作者眼中是什么?出示:乡下人家是 。在乡下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色请用横线划出来。自由读课文,

2.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交流思考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乡下人家是一道风景,一副田园风景画。

三、学习中心段落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文中都写了的什么时候的乡下?写了哪些季节的美景?

3、再读中心段。这段放在文章的最后,起到什么作用?

4.乡下人家在作家眼中仅仅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引出田园风景画。

出示句子: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学习理解词语:和谐。

对比朗读这两个句子,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凡是很美的事物,作家都会比作图画、风景。像这样的写法,你以前读到过么?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独特迷人的景色?

你能照样子说说吗?小小的房屋 青、红的瓜。

打出词组:觅食的的鸡鸭 耸着尾巴的雄鸡 捣衣的妇女 归巢的鸟儿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月明人静的夜里

朗读词组,指名认读生字、生词。

生字延伸: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结出 场地扎到水下。

四、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读读,把这个画面读成一个小标题: 图,然后到小组里说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新词。

4、作业本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研读课文,深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的标题。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瓜藤攀檐图

△句子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3)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美在颜色,把农家小屋打扮的特别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好像一道风景。

填空形式对比体会颜色之美:( )瓜,( )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装饰。

(4)指导朗读,评议。

△句子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雨后春笋图

方法:先练后教。先完成作业本第5题。比较词语,理解词语——时令,说说喜欢的理由。

△句子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冲土里探出头来。

重点理解“探”字。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区别比较钻、冒、长、探。

★★鸡鸭觅食图

△句子1: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但是作者很有本事,却写得特别生动有趣,是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这种情趣?

(2)小结: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院落晚餐图

说说喜欢的理由。美美地引读,美美地背诵。

★★月夜睡梦图

指名读,我读一次,对比,删除了: 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换掉最后一句: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早早地入睡。

4.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

三、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讨论交流

4、小结: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5、想象一下,在冬天的雪后,这儿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此时的院落是怎样的?此时屋后的小河是怎样的?

6、全班交流。

四、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戴望舒写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还可以背诵下来。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品读体验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巩固延伸

四、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将心比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篇6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要求: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优质6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作文1到8单元作文优质7篇

游______作文四年级下册作文优质5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质6篇

3年级下册语文工作总结优质5篇

四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火烧云教案参考8篇

四四年级下册作文6篇

四年级下册作文1到8单元作文优秀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教案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