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调查报告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调查报告可以涵盖各种领域,如企业、学术、医疗等,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当能够回答调查目的中所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雾霾的调查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雾霾的调查报告5篇

雾霾的调查报告篇1

一、调查背景

新学期开始,但是石家庄还是依旧的雾霾不断,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呢?又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群众又有什么反应呢?为此,我们学院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对石家庄市区以及周边的农村进行了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流程概括

在20xx年3月2日上午,我们一行13名调查员骑车来到石家庄北部柳辛庄村。调查人员两人一组随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以谈话的方式了解情况),并笔记记录。当天下午,我们又分成两组,分别乘公交车来到省博物馆和社区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记录。

三、调查结果

我们对记录结果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大多数石家庄人还是比较了解和关心石家庄的雾霾天气的,但是他们也就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未采取什么防护措施,原因是大部分人认为危害不大和带口罩不方便。这充分说明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雾霾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建议: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雾霾危害的宣传。)另外,对于雾霾的成因大家也有各自的看法,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同意鞭炮、尾气并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制药厂、发电厂等工厂造成的。在出行这方面呢,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戴口罩步行或坐公交车,一来是比较环保,二来也是比较省钱的。同时,在出现雾霾天气时,大多数人在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时还是选择了在家休息,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正确的选择。调查还显示,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几乎没有了,都采用了秸秆还田的方法,省事还环保。并且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冬季有的农家是才用电暖气的方式供暖,这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由博物馆采访的情况分析,大多数市民都认为汽车的排放、烟花爆竹等都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主要还是工厂污染严重。与此同时大家还给了一些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干预力度,例如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从点点滴滴做起!

四、雾霾天气的成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6、焚烧秸秆。

7、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

五、雾霾天气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缓慢。

5、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6、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六、防护措施及建议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有讲究:

a、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b、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较少。

c、多吃含有维生素和钙类丰富的食物,如鱼类,黑鱼汤是不错的选择。

d、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

七、总结

石家庄的雾霾天气还会继续,我们仍然要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生活,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坐视不理,我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的责任,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并从自身做起,点滴小事,体现环保。希望石家庄的天气能恢复蓝天白云!

雾霾的调查报告篇2

20xx年11月以来,pm2.5、雾霾均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你对雾霾及其危害认知有多少?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源何在?如何有效预防雾霾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又如何参与防治雾霾?20xx年4月,绿生活指南通过问卷星,针对新浪微博网友,发起了“雾霾危害”认知现状大规模民意调查活动。

调查显示,约95%的网友知道pm2.5是雾霾的成分,但近五成的网友不知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是雾霾所含污染物以及雾霾污染源何在,教材知识缺位、大众科普不到位和自学习惯欠缺是造成认知较差的主要原因;六成网友不了解pm2.5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网友对pm2.5等在人体淤积部位及沉积量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不足六成网友了解pm2.5能给成年人造成10余种危害,辣妈和宅女对pm2.5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认知最好,仅平均五成网友认为pm2.5会给老人造成严重危害;平均五成六网友注重日常防霾,防霾口罩和食疗最受欢迎;面对雾霾,七成六网友了解食疗是治本的理疗方法。

一、调查说明

1.调查目的

客观了解“雾霾危害”认知现状,分析不同年龄人群雾霾知识储备情况,了解网友对“雾霾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的有效建议。

2.主要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雾霾有害成分及污染源、雾霾如何进入身体、雾霾对不同人群的危害、日常防霾措施等四部分。

3.调查组织过程

时间周期:20xx年4月24日至20xx年4月24日

执行机构:绿生活指南、问卷星

4.调查方法

采用网民自填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5.调查对象

新浪微博网友

6.有效样本量

2726个

二、调查样本结构

1.六成多网友年龄在20-30岁,是参与在线调查最活跃人群

调查数据显示,34.81%参与调查的网友驾临“十面霾伏”的地球时间为26-30年,占比最大;驾临地球20-25年的人数排名第二,占到27.85%;这两部分人群超过了参与调查总人数的一半,高达62.66%。排列第三的是驾临地球31年以上的人群,占25.95%。此外,11.39%的网友驾临地球不到20年。

2.近七成半的参与网友是,她们更关注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在线自填网络问卷的网友74.68%是。一方面,在互联网中较男性更爱分享和互动、更有耐心;另一方面,更关心自身及家人健康,尤其是在空气污染严峻形势的当下。

3.宅女和辣妈更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网友的三成多

在74.68%的女网友中,不同类型的妹纸对雾霾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关心程度又是不同的。宅女、辣妈、萝莉和御姐依次分列前四位,分别占到19.49%、13.56%、11.86%和10.17%,占到网友的55.08%。而后四位依次是大妈、白富美、腐女和干物女,分别为0.85%、1.69%、3.39%和4.24%。丝女、女汉子和家庭主妇均为7.63%,女神有5.95%,森女有5.93%。

4.经济适用男最关心环境污染危害,占男性网友近五成

在25.32%的男性网友中,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有44.44%的为经济适用男,“顾家”是他们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性格基因。跟网友基本一致,宅男、大叔和小鲜肉都挤进了前四,占比一次为15.56%、11.11%和10%。而男神占5.56%,高富帅占7.63%,丝男占8.89%。总体情况与网友人群分布吻合。

三、对雾霾成分及污染源的认知状况

1.九成五网友了解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但对其他污染物的认知不足

雾霾物质构成,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pm2.5(即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的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形成了灰蒙蒙的天气。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网友对雾霾的组成或者说有害成分的认知还不够全面。94.94%的网友都知道pm2.5等是雾霾的污染物,但是知道二氧化硫是雾霾污染物的不足六成,而了解氮氧化物也是雾霾污染物的也刚六成多一点点。

在女网友中,仅有55.08%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有60.17%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有害成分;奇怪的是,女网友中仅有78.81%的知道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

而在男网友中,仅有55.56的了解氮氧化物是雾霾的成分,稍比网友高0.48个百分点;有60%的了解二氧化硫是雾霾的成分,比网友地0.17个百分点;有92.22%的知道pm2.5是雾霾的有害成分,较女网友高出13.41个百分点。

总体看来,网友们对雾霾所含污染物成分有较好的认知,但还非常不完善。雾霾是20xx年底才被广泛知晓的事物,大家在学校接受的地理知识没有涉及、大众科普不到位和阅读习惯欠缺等,是网友们对雾霾认知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2.全民治霾须先告知公众污染源何在

一般认为,城市有毒颗粒物的来源有汽车尾气、烧煤供暖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生长颗粒、装修粉尘、厨房油烟等。环保部数据中心监测的污染防治类别,则为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危险废物、重金属、废水和废气六大类。

调查数据显示,89.87%的网友认为废气是空气污染源,86.08%的认为粉尘是空气污染源,63.92%的认为重金属是空气污染源,53.80%的危险废物是空气污染源。此外,有51.27%、39.87%和29.75%的则分别认为,废水、污水处理厂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也是空气污染源。

在女网友中,89.83%的知道废气是空气污染源,83.9%的了解粉尘是空气污染源,59.32%、55.08%的则分别认为重金属、危险废物是空气污染源。

在男网友中,这一比列分别为52.22%、84.44%、67.78%和48.89%。与女网友相比,对废气的认知低了37.61个百分点,对粉尘的认知高0.54个百分点,对重金属的认知高出8.46个百分点,对危险废物的认知则低了6.19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网友们对空气污染源的认知总体较好,但也不全面。全民治霾,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公众知道其身边的污染源何在!

三、对pm2.5进入人体的认知状况

1.仅四成左右网友认为pm2.5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

临床经验表明,pm2.5依次可以进入鼻腔、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毛细血管和血液等人体部位。

调查数据显示,网友们认知较高的是pm2.5能进入人体的鼻腔、气管、肺泡和支气管,知道的人依次为89.87%、86.71%、79.75%和77.85%。认为pm2.5可以进入的有50.63%,而认为能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的仅分别有37.97%和41.14%。

在女网友中,认为pm2.5能进入人体的鼻腔、气管、肺泡和支气管等部分的,分别占88.98%、84.75%、77.97%和77.12%。在男网友中,这一比例分别为88.89%、82.22%、76.67%和73.33%。男女网友的认知程度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网友对pm2.5能进入人体部位的认知也相对较好,同时也存在认知不全面的现象。尤其是,大家对pm2.5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和血液没有太多概念。

2.对pm2.5危害认知不太乐观,三成五对其在肺泡淤积无概念

调查数据显示,70.89%的网友赞同“大部分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和42%的pm2.5在鼻腔中沉积下来”的说法,76.58%的网友选择了“咽喉的黏液会黏住一部分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和8%的pm2.5”的观点,59.49%的网友认同“气管黏液会黏住最后一部分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以及4%的pm2.5”的说法,51.27%的网友支持“11%的pm2.5会被支气管壁黏液阻隔下来”的观点,65.19%的网友选择了“最后35%左右的pm2.5进入肺泡,且无法被排除体外”的说法。

事实上,每个选项下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和pm2.5的淤积部分和沉积量,都是医学临床得出的数据。调查结果表明,网友们对雾霾进入人体的认知不太乐观。

四、对pm2.5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

1.pm2.5能给成年人造成10余种危害,网友平均认知不足六成

霾下生存,每个成年人每天都在当“吸尘器”。当干净空气成为奢侈品,您认为每天呼吸的pm2.5等脏空气会带来哪些疾病吗?

网友们给出的答案是:77.22%的认为pm2.5能给成年人引发过敏性鼻炎,72.15%的认为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68.99%认为能导致咽炎,65.19%的`认为能引起咳嗽,64.56%的认为能诱发哮喘,62.03%的认为能引患肺炎,56.33%的认为能造成肺癌,51.90%的认为能引起扁桃体炎,46.20%的认为能引发感冒,30.38%的认为能引患空鼻症,36.71%的认为能导致肺栓塞。

有关权威专家一再遮掩说,pm2.5等脏空气是否能诱发疾病目前国内尚未有数据支撑。其实,雾霾“有毒”是共识,国内外都有数据可以佐证。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到市属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2-5成。

美国环保署20xx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20xx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更是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因此,不论每个成年人对pm2.5究竟能给自己造成哪些疾病的认知有多少,重要的是不要迷信所谓国内某些权威专家持续忽悠的“雾霾致病没有结论”。

2.近九成网友认为pm2.5极易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辣妈和宅女最关心孩子

您家有孩子吗?孩子个子比成人的小,贴近地面,更容易吸入雾霾颗粒物;同时,孩子没有鼻毛,雾霾更容易入侵;pm2.5等空气污染物进入孩子身体后,产生的危害要比成人大得多。您认为雾霾天气对孩子造成的最大危害有哪些?

网友们的回答是这样的,89.87%的认为会引发呼吸道感染,60.13%的认为会造成肺气肿,53.8%的的认为会让孩子情绪不稳定,41.14%的认为会导致肺癌,22.15%的认为可能会带来小儿佝偻病。

而在女网友中,辣妈和宅女这个群体的认知很有意思。

辣妈占总调查女网友的13.56%,100%的辣妈都选择了pm2.5会引起孩子呼吸道感染,62.5%的辣妈支持pm2.5会让孩子情绪不稳定,50%的辣妈赞同pm2.5会诱发孩子肺气肿,43.75%的辣妈认为pm2.5会导致孩子患肺癌,只有18.75%的辣妈判断pm2.5会给孩子造成小儿佝偻病。

如果说辣妈的选择是基于经验等判断,那么占调查女网友19.49%的宅女的选择就有些不寻常,她们对孩子的爱从数据上看有齐平辣妈之势。73.91%的宅女支持pm2.5会引起孩子呼吸道感染,47.83%的宅女认为pm2.5会诱发孩子肺气肿,43.48%的宅女选择了pm2.5会导致孩子患肺癌,30.43%的宅女判断pm2.5会给孩子造成小儿佝偻病,52.17%的宅女赞同pm2.5会让孩子情绪不稳定。宅女对pm2.5会给孩子造成最大危害的认知比例,远远超出除辣妈外的其他人群。

3.平均五成网友认为pm2.5会给老人造成严重危害,认知待提高

您家有50-70岁的老人吗?医学专家分析认为,雾霾天气的增加,加剧损伤老人的肺功能,从而导致老年人肺癌患病率的高发。您认为pm2.5等空气污染物会给家里的老人带来了哪些风险?

网友们是这样选择的,77.85%的赞同pm2.5会引发老人呼吸道感染,72.78%的认为会让哮喘发作,70.25%的认为会引起急性气管炎,64.56%的认为会引起支气管炎,51.27%的选择了会造成心力衰竭,32.28%的赞同会引患心肌梗塞,29.75%的认为会引起心绞痛,仅有1.27%的认为会导致肺癌。综合分析发现,平均五成网友支持pm2.5会给老人造成严重危害,这也不是一个很高的认知度。

4.平均五成三的网友对肺癌信号有所认知,防霾致癌即刻行动

?全球癌症报告20xx》指出,肺癌仍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20xx年约新增180万患者并导致159万人死亡。其中中国约占此类病例的1/3以上。专家表示,吸烟、长期遭受空气污染和职业中接触致癌物,是增大中国人患肺癌风险的主要因素。每个人都是肺癌的潜在患者,您知道患肺癌有哪些信号吗?网友们的认知状况如下:

62.03%的网友选择了“久咳,特别是频繁不止地咳嗽,短期内检查不出原因”;

72.78%的网友选择了“咳血痰反复不愈,且有不固定的间歇性胸部疼痛”;

50%的网友选择了“发生感冒或支气管炎后,咳嗽久治不愈且症状逐渐加重”;

60.13%的网友选择了“突然出现渐进性气短、胸闷,胸透有胸腔积水,但身体却没有发热症状”;

44.3%的网友选择了“患有肺结核或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原有的咳嗽规律突然改变”;

41.14%的网友选择了“胸透显示肺部炎症,经治疗不能彻底控制,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

60.76%的网友选择了“有长期吸烟史,有肿瘤家族史,日常工作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沥青、砷、铬、煤焦油的机会较多,且出现呼吸道症状者”;

36.71%的网友选择了“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顽固性疼痛及皮肤麻木、灼痛,虽有发热,但全身症状不明显”。

肺癌,号称“癌症杀手”,是pm2.5给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中最严重的一种。调查网友们对肺癌信号的认知,目的在于督促大家从最严重的后果来防治雾霾危害。调查显示,平均53.48%的网友对患肺癌的信号有所了解。

五、对pm2.5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

1.平均五成六网友注重日常防霾,防霾口罩和食疗最受欢迎

面对凶猛的雾霾危害,网友们都财局了哪些防霾措施?

77.22%的网友选择“使用防霾‘常规武器’口罩”防霾;61.39的网友选择“通过食疗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防霾;50.63%的网友选择“时常护肤洁面”防霾;48.1%的网友选择“使用呼吸‘神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加湿器”防霾;44.94%的网友选择“择机健身”防霾。

调查数据显示,平均五成六的网友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防霾措施,而使用防霾口罩和通过食疗防霾的人最多,通过护肤洁面、健身和空气净化器防霾的人数大体相当。

2.面对雾霾,七成六网友了解食疗是治本的理疗方法

调查数据显示,61.39的网友选择“通过食疗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防霾。食疗是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崇尚健康天然的治疗方法来调理身体、减肥、护肤、护发等。

在有所参加调查的网友中,对食疗的认知状况又是怎样的?75.95%的网友表示了解食疗,22.15%的网友不了解食疗,还有1.9%的网友放弃了选择。

雾霾的调查报告篇3

调查背景:

伴随着羊年春节的来临,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

调查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

调查方法:

为此,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家长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形成原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建议:

我觉得,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

一、雾霾天气基本情况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四、雾霾天气的防治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靠人为的力量还是无法控制雾的产生,这是自然现象。只有想办法控制各种小颗粒的产生,就会只有雾而没有霾了。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

五、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桔梗汤的百度百科介绍。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7、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雾霾的调查报告篇4

调查时间:

20xx.2.17

调查背景:

伴随着马年春节的来临,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

调查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

调查方法:

为此,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家长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1、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形成原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3、雾霾天气的危害(调查结果)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建议:

我觉得,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雾霾的调查报告篇5

据报道,11月8日,沈阳遭遇6级严重雾霾污染,全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超过爆表值(500)2倍多,目前沈阳已启动重污染天气一级响应。

此数值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北方冬季污染是由于集体供暖弊端所致,甚至建议停止供暖。那么,雾霾和供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供暖与空气治理真的不可兼得吗?

长春遭遇严重雾霾,市民戴口罩上街。长春遭遇严重雾霾,市民戴口罩上街。

沈阳雾霾有多严重?pm2。5高达1400,网友调侃防卫星监测

进入供暖季一周后,辽宁大部遭遇严重雾霾侵扰,11月7日开始,辽宁省除丹东、朝阳、葫芦岛外,其余11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以上。其中,营口、鞍山、沈阳、盘锦、铁岭、辽阳6市达到严重污染(aqi超过300),首要污染物为pm2。5。

11月8日,曾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称的沈阳更是遭遇6级严重雾霾污染,局部pm2。5的平均浓度超过1400(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就诊率上升约20%。9日,沈阳中小学已经停止户外活动。

对此,网友纷纷调侃道:

@笑书神侠iu:长霾(长春雾霾)的醇厚,是如此真实,如此具体。黑土的甜腥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使长霾口感甘冽适口,吸入后挂肺持久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这是人类的辛劳与自然的馈赠共同作用的结晶,雾是帝都重,霾是家乡醇!雾以吸为贵。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海上升明月,吸霾共此时。

@爱橄榄rugby:沈阳雾霾天气也是醉了,都飞到沈阳上空了,雾霾太大降落不了,又飞回天津来,在天津困着了,这要等到啥时候啊。

@潮鸣汐:这浓度是为了防间谍卫星?

今天上午,各地网友都在看沈阳在雾霾中沦陷。然而,好景不长,北京上午的雾霾没有像昨天那样散去,而是越聚越浓,渐渐也在沦陷。

今天下午4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9日夜间至10日上午,北京将出现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将低于500米。

而就在一周前,11月3日,北京曾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当时是一月3次拉响雾霾警报。

11月9日,北京遭遇雾霾天,游客戴口罩在天安门广场游玩。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11月9日,北京遭遇雾霾天,游客戴口罩在天安门广场游玩。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停止供暖可以解决雾霾?停止供暖不切实际,治霾重在治煤

在大家惊叹于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雾霾值时,有网友表示,北方雾霾是供暖的错,更有人提议取消北方供暖或降低室内温度。那么,供暖是否一定会导致雾霾呢?

我国的北方供暖举措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能源短缺,便人为确定以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集中供暖的界限。此后每年11月15日北方开始集中供暖。

而供暖式雾霾,是特指北方由于大规模燃煤供暖,导致雾霾天气的情况。

其实供暖与雾霾并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问题出在燃料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利用的是燃煤集中供暖系统,这种季节性燃煤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还有巨大的能源浪费问题。

据黑龙江环保部门xx年监测数据显示,以哈尔滨为例,每年工业和采暖期用煤量大约2840万吨。而煤在燃烧中会转化为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细微颗粒,1吨燃料或原料会产生污染物515kg。pm2。5平均浓度将大幅增加,据统计,其平均浓度将高出全年20%左右。

再加之我国采暖主要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工矿企业,北方冬季气候更加干燥寒冷,雨雪少,空气自净能力极差,加剧了雾霾的侵害。

11月8日时值农历立冬,吉林省长春市迎来今冬首次降雪,伴随而来的还有严重的空气污染。11月8日时值农历立冬,吉林省长春市迎来今冬首次降雪,伴随而来的还有严重的空气污染。

如何解决供暖与雾霾的矛盾?煤改气,使用清洁能源

今年10月30日,环保部就供暖季大气污范本染防治,紧急引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完成优质煤存储工作;优先使用超低排放机组发电,加强燃煤锅炉污染治理等。

北方各地区也积极推进各种节能减排方式。北京xx年采取了煤改气工程、供热计量改造和老旧小区的供热管网改造等三项措施

天津市供暖部门推出了供热煤改燃计划,预计在xx年之前,更加环保的燃气锅炉代替燃煤供热锅炉。

石家庄新增供热区域中,80%是利用炼油厂工业余热、污水源热泵、天然气供热等新能源供热。

那么,国外有何先进的供热方式呢?是否可以借鉴?

芬兰: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

德国:主要为天然气供暖。目前,德国75%的新住宅使用天然气供暖。一般一户或几户使用一个天然气锅炉进行采暖,没有固定的供暖期。并采用分户计量模式。

韩国:一方面利用天然气和柴油为燃料的锅炉产生蒸汽或热水向住户定期供暖;另一方面利用发电厂的废热向特定区域供暖。

雾霾的调查报告5篇相关文章:

商店调查报告5篇

中学社会调查报告5篇

学校的调查报告5篇

研究的调查报告5篇

环境调查报告优质5篇

熬夜调查报告范文5篇

调查报告汉字5篇

环境调查报告通用5篇

调查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模板5篇

电质量调查报告5篇

雾霾的调查报告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