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验,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发现,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张思德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张思德心得篇1
电影《张思德》将为人民服务具体化,让观众相信,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这个榜样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学习。通过观看《张思德》影片,我深深体会到:一名普通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的伟大,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个张思德,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在张思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是一种人内心本能的、涌动着的自我奉献的精神。
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不能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当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张思德心得篇2
?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影片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体会平凡中的伟大,艰辛中的幸福,奋斗中的快乐。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杨利伟到奥运健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都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的心中。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同时,这种震撼力也来自观众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影片诠释了众人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心得篇3
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感觉非常好。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那么多动人的真实细节,塑造了革命队伍的各色人物。
张思德生活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很生动,特别是张思德和他老战友的这份感情,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电影《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崔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真诚的抚慰一抹晚晴。 这些都让人非常受感动。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主-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诠释着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20--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曾经是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未来还将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张思德心得篇4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再次重温《为人民服务》,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方面我们党有千千万万个张思德式的好干部,支撑起了新时代党的形象,为人民服务精神,时时感动着人民,感动着中国。另一方面主要是我们党一直重视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我深深地感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好坏,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天,张思德再次感动中国,事出有因:口号喊得再响,没有真实感动人心;形象装得再好,没有精神那样共鸣。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张思德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有些甚至是被人认为是傻冒的琐事和小事。干了他职责内的工作,履行了一名党员的天职。然而,就是这样的小事和琐事,现在有不少党员甚至领导干部都没有做到,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去做。因此,社会上不少人对我们的党员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少数群众甚至对我们党的反腐败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今天的影视文艺和教育之所以难以感动中国,因为很多东西是编的,张思德的件件小事能够感动中国,因为那些都是真的。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符号,历史的记载,社会的承认,人民的爱戴,就是张思德一身无愧的最大成绩。平凡中的伟大,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习张思德,形式上很容易做到,但要当个像张思德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任何党员都能做到,但不一定任何党员都会去做。做,默默无闻,就是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真实写照。张思德的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将永远为张思德的精神所感动,更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心驰神往。
历史将永远记住张思德精神,人民将永远记住张思德事迹,因为,他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光辉符号。今天,向张思德学习,就要从我做起,兢兢业业、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行爱民之举,实践“---”重要思想,使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张思德心得篇5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村西山脚下的一个小操场上,毛泽东同志参加了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第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
“为人民服务”是对张思德29年短暂生命历程的高度赞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张思德精神代代传。在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当地人民群众在张思德精神的鼓舞与感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在陕西延安,“延安枣园张思德电力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当地群众中。
为民的模范 务实的榜样
木质房梁上雕刻的“福禄”二字依然清晰可见,点点青苔爬上了门外水井的石壁。井旁,“张思德诞生地旧址”石碑在蒙蒙细雨中伫立着,庄严肃穆。1915年4月21日,张思德出生在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镇)禹台山下的韩家湾村,并在此度过了童年时光。原本,人们只唤他的小名“谷娃子”,直到1933年10月4日,谷娃子在仪陇县东南重镇立山场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红军队伍。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一位红军战士问道。
“我叫谷娃子,今年十八了。”
“谷娃子应该是你的小名吧?你难道没有大名吗?”
“有。我娘说我是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的,给我取名张思德,可是从来没有人叫过。”
“张思德这个名字好!从今天起,从我开始,大家都叫你张思德了。张思德——”
“哎!”张思德响亮地回答。
那一天恰逢中秋佳节,比节日更值得庆祝的是,张思德从立山场镇将红军迎到了他的家乡六合场。红军在六合场成立了乡、村苏维埃政府,并组建了少先队,张思德当上了少先队队长。
从此以后,这位一身正气的少年就“跟定”红军了。
1935年,张思德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长征期间,张思德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在川西茂洲地区,他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并一时传为佳话。1936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并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延安要修建大礼堂,战士们与群众在一起安装房屋的梁柱时,梁柱意外倒塌。工地一旁的张思德一个箭步冲上去扛住了大梁,避免了对群众造成伤害,自己却被砸伤。正巧毛主席路过现场,立刻赶过去查看并慰问张思德,“好同志,共产党人就应该有你这种扛大梁的勇气”。毛主席由此记住了张思德。
延安时期,粮食严重不足,作为通信班长的张思德为了让班里的战士多吃一些,每次总是吃饭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出去干活儿。
出生于平凡而普通的人家,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张思德是一位平凡的英雄,他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张思德干部学院执行院长何绪德用六句带有“实”字的句子总结了张思德的一生,“他拥有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英勇憨实的顽强斗志,清廉踏实的优秀作风,诚信忠实的崇高品质,为民务实的奉献情操,张思德是一位价值丰实的时代楷模”。
榜样有力量 学习有方向
在仪陇县张思德纪念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让年轻的讲解员潘雪婷记忆犹新。
“当老人讲到为潜心研究核潜艇,黄旭华30年未曾回家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连称不敢相信。老人告诉孩子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在工作时尽忠职守、兢兢业业,也可以体现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听到这里,潘雪婷深受感动。
在仪陇,为人民服务的故事还有很多。
81岁的唐向东老人精神矍铄。在当地,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活着的张思德”。1967年担任张思德纪念室解说员时,因长相相仿,雕塑家曾以他为原型,完成了展示张思德英雄事迹的98幅绘画和一组雕像。
讲起过往经历,唐向东感慨万千。“11年的军旅生涯,张思德站过岗、送过信、开过荒、烧过炭,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色,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爱岗敬业。”唐向东说,自己曾辗转近10个工作岗位,每次他都以张思德为榜样,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全心全意完成任务。“这是比‘当模特’更骄傲的事!”
在延安,有支“延安枣园张思德电力服务队”,这支10余人的队伍承担着两个乡镇近两万人的供电任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思德”的身影。在仪陇,有“张思德服务联盟”,涵盖了电力、供水、燃气等18支服务队上千名队员;在甘肃、陕西等地,也活跃着“张思德服务队”,旨在将“为人民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他们用高尚人格塑造起践行张思德精神的时代群像,深度折射出先进典型的时代价值。每年,有300余家来自各地的单位走进张思德干部学院学习张思德精神,接受党性教育;今年1月至10月,张思德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游客31.5万人次……人们正在不断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谋乡村振兴 强县域经济
“我们村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今年村里回来了一位致富能人,建了养牛场,种上了牧草,一门心思带领村民把肉牛产业搞起来。”思德镇韩家湾村党总支书记陈明亮快人快语,“活动室、停车场、红色文化走廊马上就要建好了,到韩家湾村来旅游,不虚此行!”
陈明亮口中这位致富能人名叫欧海国,在外务工的他去年和堂弟回村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伊可乐养殖专业合作社,兴建了一个能养300多头牛的养殖场,还聘请3名乡亲负责管理,月工资2500元。高峰期,有近30名村民在养殖场务工,每人每天能领到近90元工资。“韩家湾村近70%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我们希望通过发展养殖业、红色旅游业吸引大家回乡助力乡村振兴。”仪陇县思德镇党委书记伏海说。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炊烟袅袅,农房田舍掩映其间,韩家湾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伏海告诉记者,张思德干部学院计划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教育实践基地,这些都是村里的发展机遇。
思德镇距离仪陇县城近90公里,驱车前往,盘山公路居多,车程近一个半小时。“我们离县城虽然远了点,但是谋发展的劲头一点没落下。”伏海说,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弘扬张思德精神,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时时刻刻将为百姓谋求幸福生活放在心里。
思德镇近年来以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自建产业园等形式,流转1000余亩土地,建设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中药材、青花椒、柑橘等产业,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2020年末,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7000余元,较2014年底增长了3倍。
在仪陇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体现在干部群众中不断出现典范、标兵,更体现在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仪陇组织实施了当地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昼夜奋战,如期高质量实现10.0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通过大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实施百亿产业培育工程、全力发展红色旅游,仪陇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59.2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248.7亿元,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24474元、9051元增加至36463元、14479元,年均增长8.3%、9.9%。
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获益多——革命老区仪陇在张思德精神鼓舞下,干劲十足,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经济日报记者 刘 畅)
张思德心得篇6
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邓莉萍 范红英)6月11日上午,来自重庆、湖北、贵州、广安、南充近200余名高三毕业学子及在校大学生,在蜡炬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一起来到张思德纪念馆,学习了解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接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熏陶。
在带队老师说明了进入张思德要遵循的具体要求后,学生们排成队有序的走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纪念馆的“谷雨时节”、“红星照耀”、“ 漫漫征途”、“忠魂永铸”、“为人民服务”五个展厅,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温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张思德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从一个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穷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忠于党、忠于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战士的光辉历程。
此外,蜡炬志愿者们还带领学生们集体朗诵了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张思德牺牲而发表的《为人民服务》,表达对张思德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我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张思德就是仪陇人,也不了解张思德到底有些什么事迹。今天跟随蜡炬志愿者来仪陇参观了张思德纪念馆,让我学了很多历史知识,了解了不少革命事迹,感受到了仪陇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来自广安市邻水县九龙中学的学生王海燕告诉记者。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以张思德为榜样,一定会好好学习张思德艰苦奋斗的精神。(责任编辑:gd)
张思德心得篇7
今天是党员先进性教育集中学习的日子,下午处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一小时五十分的影片,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197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当时是被称为小皇帝小皇后的一代。小时候也曾看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等战争题材的影片,或许是当时不懂事,看过不少遍却没有真正领会那些影片的意义。长大后虽然踊跃要求入党,在积极努力下也入了党,但只是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优秀的政党是全民族拥护的政党,应该向他靠齐向它靠拢,但是入党后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不枉入党却没有真正思考过。今天看了张思德的先进事迹,我才真正懂得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意义。
张思德同志在部队是很平凡的一名党员、一名战士,当了十多年兵,只是内卫队一名普通的警卫员,小小烧炭队的一名队长,许多和他同时当兵的战友都当了团长、连长,可是他从来没有遗憾过。他所从事的工作不像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战士,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没有时刻要冒着生命安危的危险,他只是部队上一名普通的后勤兵。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微小、从来不觉得自己做得事份量轻,他尊敬老者、爱护幼者、帮助战友、团结同志,拼着命的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虽然不在前线,但他积极服从组织分配,把组织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当作前线的战场一样去全身心投入战斗。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看完影片,使我受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使我对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有了重新的认识,使我对工作重要性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我是前台一名普通的职业介绍人员,我一个人所作的贡献谈不上影响国计民生谈不上影响社会稳定,但是所有和我一样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如果都像张思德那样尽心尽力,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为国家、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来,那么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必将是影响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阳光下的一代,没有经历过腥风雪雨也没有尝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不辜负党不辜负那些共产党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接过他们的“枪”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落实到我们的就业服务工作上,就是要尽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之中,千方百计地帮群众之所急、送群众之所盼、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温暖送到周围群众身上,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过硬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信得过、走得近、靠得住。并且,我是新时期一名党员,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更有义务要把工作做到更好,更有义务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要让群众从我们党员身上看到希望,更加拥护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张思德心得篇8
“为人民服务”,这是---为一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张思德的题字。
张思德其实只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为何用“伟大”来形容他?这,可以从电影中找到答案。
“‘你来帮我一下吧,晚了解就赶不上看亲嘴了。’听到战友的话,张思德毫不犹豫地上去帮助他放映电影。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在张思德的时代里,电影可以说是“稀有资源”,放映电影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仍“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他,不仅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战友帮忙。“影院里观看的人已是哄堂大笑”,这电影该多有趣啊!张思德难道不想看吗?他一定想。看电影是有趣的,放映电影是看不到有趣的电影的。也许,张思德的心里也会有一番小小的斗争,不知该不该帮忙,但在顷刻间,他已作出决定:帮!
“你最大的缺点是不爱说话,最大的优点也是不爱说话。”电影中,张思德做了许多类似的好事,又有谁知道?其实,正是他的“不爱说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形象。他不是为了表扬而做好事,也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做好事,他是真正地为了群众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奉献中去,他就是那种难得的、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更可贵的是,他做了好事还不说话,使这种奉献变得默默无闻。
在军营之外的群众队伍里,也有许许多多像张思德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从世界500强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到汶川地震中为灾区捐款的老乞丐。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也许是年过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许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大家做好事,你都会成为这个日益壮大的队伍中的一员。
在我们班级里,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同学,他叫邹佳栋。邹佳栋平时很调皮,老爱闹事,放学时,经常被老师在办公室留上几小时。他也有优点,他和其他男同学一样,喜好为班级做好事:扫地、排课桌、拖地……样样抢着干。做完事后和张思德有一模一样的反应,不吭声。也就是说,他不会做完后就大声说:“这是我干的,你要表扬我!”
前一阵子,一封大红的信寄到了我们班级。不知为什么,班主任贺老师看过信后高兴得眉飞色舞,让我把信送给大队辅导员。辅导员老师看过后,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了。”从她湖水般平静的眼神中,我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这到底是封怎样的信?
一星期后,答案揭晓:表扬信!原来,在商场购物的张阿婆扭伤了脚,多亏了邹佳栋帮她拎包,感觉到把她送回了家。所以张阿婆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老师把邹佳栋连着表扬了好几个星期。
邹佳栋和张思德一样,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所以才会有这一连串的好事光顾他。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张思德的品质,世界就会更美好。张思德的品质就是电影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纪念品。
这多么象电影中的场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的家畜丢了,张思德立刻去追。在生活中,这事带着同样的身躯,穿着不同的衣服来了:同样是需要帮助的老太太,也同样是个热心的人。
张思德心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