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的读后感参考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现在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中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和评价,一份触动心灵的读后感需要读者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情感上的投入和体验,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学书的读后感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学书的读后感参考8篇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1

在某天午夜,我读了《悲惨世界》,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又一佳作。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使他在监牢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人们的歧视,没有人理会他,就这样,冉阿让已经绝望了,但是奇迹出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

看完书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过作品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在维克多?雨果的笔下,他一直期盼着用博爱、仁慈、善良和饶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

冉阿让虽然后来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们眼里它还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怀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他还是凄惨的死去了,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

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献,要以帮助人为乐趣,要热情待人,这样,你才会受欢迎。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悲惨世界》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籍呀!它使我了解了雨果对社会下层人士的同情,对善良与邪恶的了解。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我相信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当我刚接触这本著作是我对主角冉阿让我首先是对他同情。为了因受饥饿而哭泣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去偷了一片面包,而被判徒刑的冉阿让,被关了十九年,到四十六岁才被释放出来,这不仅让我的心情沉了下去,似乎不可能在浮出水面。当他被释放出来时接受的却是人们对他的歧视。最后只有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把他当人招待。环境改变人的本质。在服刑期间他早就养成了那种恶习。一开始他并没有被主教的那种仁慈所改变,并且他偷了主教德银器。令人震撼的是主教他原谅了冉阿让,并且把他偷得银器作为礼物送给了冉阿让。终于冉阿让醒悟过来了,他带着主教给他的一点点温暖和光明改了名,定居在法国的北部。他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尽心尽力,人们都被他感动了,他做了这个城市的市长。

命运是折磨人的。冉阿让并没有以这样的结局结束他的一生。他的命运就这样的折磨他,让他再次踏上了逃亡的路途。

冉阿让的一生是让人感慨的,也是让人深思的。一个人从一块面包彻底的变坏,在从一幅银器和人们对他的改变变为一个彻底的好人,作为市长。这是多么让人吃惊的变化啊!人性的两种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2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跟《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跟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跟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3

20__年有一本书对我感触很大,那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简爱》。

它讲诉了一个富家小姐要嫁给一个穷牧师,因为家人的反对,她就离家出走,跟牧师私奔了。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她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简爱。简爱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相继去世了,她变成了孤儿。后来简爱被舅舅接去照顾,好日子没有过多久,舅舅也去世了,就经常受到表哥表姐的欺负,但是简爱很顽强也经常和欺负她的表哥对抗。她说:“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会越来越坏,当我们无原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 我很赞成简爱的说法。简爱最好的朋友是海伦,后来海伦得了肺炎,她不顾老师反对去照顾,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真的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温柔,清纯,尽管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长相不好,但就是这一种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性格上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笔下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矮小的女人,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顽强对抗一切困难的决心。简爱“贫穷”“不美”“矮小”但她却有一颗智慧,坚强的心,使那些外貌美丽却没有内在美的人在她面前黯然失色。虽然现在的大多数人都看中外在美,但是我觉得虽然内在美不能像外在美那样第一时间吸引别人,但是在一天天的相处中,这种魅力会渐渐地被人发现,吸引并影响着周围的人。

我喜欢读《简爱》,书读到一半就被主人公身上所散发魅力所折服了,她没有向不幸低头,也没有因为不幸变得不善良,相反不幸使她拥有了坚强不屈的品格。《简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在困难面前该怎么应对。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4

今天,我捧着刚刚才读完的一本叫《儿童文学》的书,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一片《靠山吃山》打动了我的心。

这篇文章是写了在大兴安岭的冬天,哥哥和弟弟去野地里捡粪搂 柴火,那时候狂风大作,一个旋风接这一个旋风,拧着劲,嘶叫着向南卷去。白草弯腰抖动,尘土在半空中飘飞,脸像万把尖刀刮,哥哥手上有一道道血口子,像小孩嘴咧着。但是哥哥和弟弟坚持捡了满满一车柴 ,等到去吃干粮的时候,发现被驴偷吃光了,仅仅剩点渣渣。但是哥哥看看年幼的弟弟,忍住飢饿和寒冷,让给了年幼的弟弟。读到这里我被感动了,被哥哥对弟弟真诚的'爱感动了。

我不由地想起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给我不同的爱,我被这么多爱包围着,我一定以好的成绩回报他们。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5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6

经过一个寒假的时间,我终于将巴金的《家》读完,这是一本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的书。《家》以巴金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巴金老爷爷透过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家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家来痛斥了人与人在交往中黑暗、违心和奉承,通过三兄弟间性格的不同和对未来社会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层层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让人眼前一亮。

三兄弟中老大觉新的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懦弱到极点的那种人,在以前就称他为“无抵抗主义”,是旧社会、旧体制的积极的拥护者;老二觉民则是站在老三觉慧那边,但他并不像觉慧那样冲动,有着沉稳的性格,对于进步先进思想十分接受,但意志不坚定,在必要的时候也会积极主动的争取幸福,从这点上来说我还是很欣赏他的;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是一个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相信旧社会一定会过去,旧制度一定会被舍弃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和老大觉新的性格刚好背道而驰,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任何交叉点一样,也就注定着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

是的,在《家》中描述的这七十多个人物,各有各的鲜明特点,他们中大部分是旧社会、旧制度的拥护者,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但也有像觉民和觉慧这样少部分的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者,进步先进思想的接受者。也就是有了这些人,才使“五四”后中国人民慢慢觉醒,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

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我们心中都要有梦。

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7

我在《儿童文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长着翅膀的鞋子》,给我的感悟很大。

一个女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但因为家庭贫困,只好在鞋匠那里打下手,不得不暂时搁置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她还是在有事无事时,在鞋底画画。直到师傅发现,十分恼火。麻烦终于来了,一位客人找上门来,他歇斯底里的要求将画全部清除,并拒绝支付费用。小女孩痛哭流涕,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理想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后来又有一位客人拿着鞋子找了过来,他是一位艺术老师,他从鞋底的画上看到了她画画的天赋,免费让她上学。她不负重望,成为沙特阿拉伯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家。

那个女孩子为什么能成功呢?我想是因为她的那份执着,她坚持着,哪怕条件艰苦也不放弃,理想就是她飞翔的翅膀。如果她不坚持着,努力着,哪能有今后的那份成绩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有了一个梦想,就有了一个方向。当然,在人生中,我们一定有许多梦想。比如我,曾经想当卖面条的(那时人家还小,喜欢吃面条),当服务员,当空姐......当然在通往理想之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当别人劝你放弃自己的梦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我现在的梦想是当“牧民”。又一次,我对别人说的时候,他们都笑话我的梦想太平凡,劝我最好换一个梦想,说干活太累了。我想,的确是啊。可转念一想,当牧民虽然累,但在大草原上多自由啊,还可以养好多动物呢!我的心里像有两个小人一样,不知怎么办?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你都长这么大了,应该自己考虑。无论做什么都不像想的那么不容易,但是如果选定目标就要努力坚持。”我想,我喜欢自由的生活,就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既然有理想,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成功。比如断臂的刘伟,他就是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凭着“别人能做到的,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能做到。”这种顽强的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苏格拉底问自己的学生:“一只鞋子能否飞翔?”学生们纷纷摇头,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当然可以,只要我们为它鑲上一对美丽的翅膀。”

是的,梦想,需要一双翅膀。

文学书的读后感篇8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用心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联,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坚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因此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能够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是啊,他是自然的孩子,但这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新奇叽叽喳喳叫嚣个不停的孩子。我常常惊诧于他的那份好奇与平静,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他们唯我独尊的.行径。他是人类的尊者。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工业革命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这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完美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以前,我一向以为我能够如梭罗般的生活。我甚至也在尝试着那样做,只可惜我生活在一个说不上繁华却也绝非寂寞的小城。我无法弄到一块属于我的地,当然更不可能有一方真正的山水,除了把高楼的阳台安置满各种绿色植物。尽管我生活素淡,在简单中体味着生命的纯粹,但尘世中凡俗事物依然能够令我焦头烂额;我喜爱山野,却不必须能够真正归隐身田园。

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情人来爱的吧。正因爱之深切,因此不容许破坏;而生活在礼貌社会里的我们,无非是想保存着一种清野的梦幻慰安自己罢了。因此梭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和迥异于常人的伟大。

文学书的读后感参考8篇相关文章:

文学社竞选演讲稿8篇

关于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

小兵张嘎书的读后感8篇

古典文学心得体会8篇

书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8篇

看医学书的读后感8篇

?w书的故事读后感优秀8篇

分享书的演讲稿参考7篇

写关于书的演讲稿参考7篇

医学实习书的自我鉴定参考7篇

文学书的读后感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