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读后感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文章的,撰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加强人们对书上知识的认识,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木兰的读后感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木兰的读后感篇1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此刻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我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景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我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终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感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我的感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向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我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我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12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运气吗?我想,这应当得益于她小时后勤于练武,苦学兵法,对如何打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必须的积累,才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所以我们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如:考试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想干的好,靠的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谨认真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态度,也非一日两日就能养成的。
过去,花木兰的故事激励了多少女同胞;今日,她的精神仍然深深激励着我,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应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在此刻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新社会里,女性的幸福更不能只系在“嫁得好”这一根弦上,而应当有自我的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努力和男同胞们做得同样出色!
木兰的读后感篇2
前段时间我在语文课本上学了《替父从军》这篇课文后,对文中的主人公花木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又有着怎样的勇气才能做出替父从军这个决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出《花木兰》这本书认真地阅读起来。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匈奴大举进犯中原。皇帝下旨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壮丁充军。木兰没有兄弟,更不忍心看她年迈的父亲应征入伍,于是下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花木兰隐瞒着身份,她不仅勇敢还很爱动脑筋,面对凶恶的匈奴丝毫不害怕,和男兵一起同吃同住,出生入死,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取得了赫赫战功。皇帝为了嘉奖她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赏赐官职给她,而她丝毫不贪恋这荣华富贵,毅然辞谢皇帝的好意,衣锦还乡。
花木兰本是个纤弱的女孩,可她为了年老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敢于替父从军;她本是个待字闺阁中的织布女子,但为了国家的安危,敢于面对凶恶的匈奴。她向世人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木兰在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这种精神,深深的启发了我。反观自己,每次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我就想退缩,缺乏恒心和毅力总觉得战胜不了这样的困难。读了花木兰后,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要学习花木兰,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战胜困境。想到木兰的那份孝心,我感到了对父母的那份愧疚,木兰只比我大几岁,却能想父母所想,忧父母所忧。而我呢,当妈妈每天上了一天的班,精疲力竭的回到家,却坚持陪我弹琴、复习功课时,而我却经常因为妈妈让我多写几个字,多弹几遍琴,而朝妈妈发火,想想太不应该了,我以后一定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
现在的社会男女平等了,虽然不再需要女子上战场杀敌了,但是我们女生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刘洋阿姨就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1已赞过邓亚萍阿姨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将来我也要靠自己的力量,象她们一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圆自己的中国梦!
木兰的读后感篇3
每个人,都在匆匆行走。急忙地从宿舍赶往食堂,赶紧买点儿早餐,顺便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一股脑儿跑到教室……一脸的倦怠,无数口粗气……朝阳下,鼻梁上的汗珠细渗,闪着晶莹的光。可生命之树,不是仅仅依靠这匆匆而常青。
木兰树下,驻足,环顾,仰望。最让我依恋的,是那带点儿绿苔的瘦而散的木兰枝,错落无致,时而交叉——伸向天空,是在拥抱空气和淡蓝的天?还是像他一样,一样地停下来,看我,抑或看它自己?它们,现在都还没有叶子,也没有花。
我总在想,树和树之间会不会也有这样一种对话——和人一样?然而一样又怎么样?不一样又如何?对自己而言,就是这种生存状态。听着别人的话,而又活出自己。
是的,生命,总需要不停的回首和畅想。
木兰至少没有因为人们的漠视而枯萎——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花才代表着光彩的绽放。于是,又是一年木兰花开时,白的,粉的;淡的,浓的;疏落的,茂盛的;花骨朵的,盛放的;烁于枝头的,凋零尘土的……游人如织,拍照,摄影,嬉笑,赞美,在这轻微的香气里。
凝神看着,总感觉它的芯总是向着天——这澄净的天空中有些什么值得期待,如同这阳光下的木兰是游人们的期待一样,被一根树枝托着,像一个洋溢着生命的莲花灯盏,一直想要向上升开去。无故地望了一下天空,似乎,真的什么都没有。
……
晚风,细雨,灯下的木兰路,站了一排开着木兰花的木兰树。枝上一片,地上一片,还有融化了香味的雨,飘洒,没了喧哗。雨中,没有悲泣,没有欢笑,只有雨吻花、吻叶、吻大地的细微,还有花、叶与大地拥抱的细碎。
树和树之间会不会有和人一样的对话?
木兰静对。也许,它在享受这个过程,所有的过程。
是的,生命,确实需要不停地回首和畅想。
新的一天,也许是同样一群人,重复的往来宿舍、食堂、教室。我也一样,行走在木兰路上。木兰白了、粉红了一地,对于某些人来说,有些事情总来都是这么突然。可是,它们就这样铺着,像曾经开放在枝头一样,在大地上盛放。
如果,我是木兰,许是这土地也是我的生命延续的场所。它是我的依靠,当然,在某个层面上,我还是属于它,当然不是献身。就好像,土地,连同天空,还有这么一株木兰一起,才最终组成了这么一株木兰似的。
有人说,谢幕了。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有这样的宿命,但是它们曾经至少绽放过。听着,所以总觉得有些悲凉。可是,生命之树常青;可是,幕布从未落下。
人,总好像无法懂得草木的心。明明在木兰的枝节上,努力地伸展出了细小的绿意,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和往常瘦小的枝、盛放的花一样,骨子里总透着韧劲。风雨里,阳光下,一个劲儿地生长。
因为生命,需要不停地回首和畅想。
……
我的心里,有一首“木兰诗”。
木兰的读后感篇4
千百年来,这位巾帼国英雄家喻户晓,讲述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也是因为花木兰的英勇善战,才成就了这广为流传的古事。
花木兰虽然是女儿身,但却拥有男子一般的气概。在从军过程中,她曾经风餐露宿在黄河边、黑山头,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这也表明,木兰对家人的热爱,因为他父亲年迈多病,不能在沙场上战斗,弟弟妹妹又小,只好自己女扮男装去打仗。
木兰决心非常之大,她不得不这么做。一个女子去战场,当然容易被杀掉,但木兰不一样,她有着惊人的意志。
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今皇上必定有赏,当皇上问木兰要什么,木兰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可见木兰这么多年来对家人的渴望,也表明了木兰去打战不是因为名利,而是为了国家和家人。
在我心中,花木兰是最美的,因为她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为了别人的安危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课文中,花木兰的形象也是豪爽的,她从未感到过害怕,也没有退缩,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除了这一面,木兰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女儿形象,回到家以后,她换上了女儿装感到非常开心,她终于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了,再也不要做一个男人,他要做一个娇美的女儿。
木兰的读后感篇5
读了《花木兰》的故事后,我觉得花木兰真是一位忠孝双全的奇女子!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匈奴大举进犯中原地区。皇帝下旨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木兰没有兄长,她年迈的父亲只能应征入伍。为了不让年老的父亲到军中承受劳苦和危险,木兰下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场上,花木兰隐瞒着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后来花木兰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木兰是个女孩子……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了很多年,这个几百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还鼎鼎大名为人们所称颂。我非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向花木兰学习,努力凭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我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我还要好好学习,练就很多本领,长大为国效力,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木兰的读后感篇6
说到《花木兰》这个电影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现在我就讲讲我的观后感吧!
我觉着花木兰很有孝心,很勇敢,她知道怎样才能提升大家的士气,并且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勇于担当责任。凭着过人的本领和努力终于当上了大将军,后来,潜伏到敌人的军营,杀死了敌人的首领,立了大功。
花木兰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木兰的读后感篇7
你是否正远在万木之端,望穿一帘青春和黄泽的年代,静默着,执着边疆。你是否正远在千山之外,是一路白骨和花香,凄楚着,含泪思乡。你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花木兰。
那还是你在父亲膝下承欢的岁月。如花木兰,木兰如花,我知道,你很美。银玉簪,翠玉环,黛眉朱唇红粉腮。菱花镜里,葛巾香染,旁簪上九秋之霜,额上浅涂三春鹅黄。你细细审付,悄悄地笑。青春寸寸,流金寸寸。
可是,她还来不及儿女情长,还来不及荡气回肠,萦怀柔肠。当茄鼓悲鸣,苍陌寒树已风落雨雾,当铁马挟带着冰河破梦而来,当美酒把临,而琵琶声急,当一个苍发老者的一声被一道笔墨简单地表述,她无言以对,她挥泪如倾。
她从生十几年的阅历,让她在面对历史的争夺,平凡而伟大的亲情时,毅然进入并且完成。自此,几千年都在铭记一个夜晚,几千年都在重复一个仰视的动作。你替代了一个传统。
你把无意的叛逆,横陈上祭台,殉葬了青春,含蓄而坦荡决绝而深情。
旧痕仍在,是谁在挑灯看剑?是谁在谈兵风帐?宝刀挥起锋锐的勇气,铁戈刺向一个时代的仇恨。那溅起的鲜血,是她的狠吗?那被她封在胸口亡者的家书,是她的爱吗?那溪流中浣洗的旗帜,那金上斜插的一根芳草,是她如雪般的女儿心肠吗?
她心如恒星,在每一个夜晚因思乡而闪耀,众将士皆如你。于是繁星宛如玉色的百合浮在澄静的夜之湖面。静夜如歌般委婉: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泅兮,寒雁悲伤……我想,她更多更远更艰难的足迹,只是为了更早地接近。穿过一座王朝感伤的庄严,抵达父亲翘首的土地。
血蜿蜒几条江河,尸堆积几座山峦,可汗的江山终于诗化成平安。于是,早已飘断千日的机杼声,在清风中消散了颜色和芬芳的脂粉,静静搁在箱底的衣裙沉淀的一缕温柔光阴,因她的归来而重获辉煌,在她一去一来之间,她带来了千古赞叹。
花木兰,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木兰的读后感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