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参考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反思教案的实施效果,我们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详细的教案能够确保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下面是叁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参考6篇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藕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秘密,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欣赏农民伯伯挖藕的场景,初步了解藕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伯伯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藕、录像、小刀、藕制品、记录表,记号笔、颜色贴、毛巾、盘子

活动过程:

一、逐步展示藕的几个部分,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为什么认为它是藕呢?

二、观察藕的外部特征

2、师: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象什么?(象小朋友们的小胳膊,小腿等)

(幼儿通过看、摸、捏、闻等表述藕的颜色、形状、节结、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师幼,集体记录。

三、探究藕的内部秘密

1、师:藕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你们知道吗?(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猜测。)

2、幼儿验证,表述并记录发现。(师幼:藕里面的颜色更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像蜂窝、望远镜……),切开的藕有细细长长的藕丝连着,还有白白的藕汁,有的里面有水。

四、观看录像,了解藕的生长环境。

师:藕长在哪里?(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回答。)

2、观看录像。(教师适当配以介绍)

师:“你们知道藕长在哪里了吗?它有叶子吗?农民伯伯们是怎么找到藕的?

教师出示带荷叶的藕;农民伯伯们顺着荷叶下的茎用脚先探到藕,然后使劲的用手把它从水下深深的泥里挖出来。看了农民伯伯们挖藕你有什么感觉?(他们很累,很辛苦)

五、藕的作用

师:藕有什么用呢?可以怎么吃?师幼谈谈藕的吃法、营养。

师幼:炒藕片,煮糯米藕、作藕粉、作藕圆、藕罐头、藕汁等、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看藕制品,品尝生藕片。(猜谜语)

师:农民伯伯们挖藕那么辛苦,我们能不能浪费呀?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落叶植物,让幼儿对树叶感兴趣。

2.积发幼儿想象力,进行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装饰秋天的树

2.树叶图片(梧桐、冬青、柏树)

3.幼儿用美术工具。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这是什么树叶?

1.说一说:请你找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

告诉大家,这是谁的树叶?你为什么喜欢它?

2.你们知道你喜欢的树叶,是从哪棵大树妈妈的树枝上落下来的吗?

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这棵大树的前面。

(站在树的图片前面)

3.请幼儿说说,你给自己的树叶找的大树妈妈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梧桐树的树叶像爪子,冬青树叶像小船、柏树树叶像针或刺)

4.不认识的树叶

(1)教师: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别的.树叶呢,这片树叶认识吗?

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们都是在秋天里落叶子的吗?

你们可以看看有关树叶的书,还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公园里去找一找自己不认识的树叶,

让爸爸妈妈告诉你们。

(2)出示衫树、银杏树等树叶,让幼儿观察。

二、想一想:我把树叶当什么?

1.欣赏儿歌:秋叶

2.教师:除了你们喜欢的树叶,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喜欢落叶呢。

3.提问:小动物们捡起落叶当什么?

4.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树叶变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叶玩具

1.想象制作:装饰-秋天的树

秋天的树非常漂亮,你们把它做出来把。

2.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游戏:秋天树叶飞

1.教师:你们的叶子都是从大树妈妈高高的树枝上飘落下来的。

我们让树叶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飞下来好吗?怎么飞呢?你们看。

2.介绍游戏玩法:听到梧桐树叶飞,手执梧桐树叶的孩子,将树叶使劲网上抛,其他树叶玩法相同。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神奇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长出了各种不同的蔬果,每当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时,他们总会发现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绿颜色,每当孩子吃完草莓、杨梅这些水果时,就会发现手上被“染”红了……这些想象告诉我们孩子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接触到色素了,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与认识这些隐藏在植物体内的色素。“植物色素”这个词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也很书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纲要》中提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对植物体内出现“颜色”这一现象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于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因为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材料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现象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色素的秘密,从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这一科学现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 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

1、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 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 各种花瓣等 )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等)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鼻子的外形特征、名称及用途。

2、掌握正确擦鼻子的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产生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若干种小动物,知道它们鼻子的.形状知道酒、醋、香水、清水的气味。

2、教具:鼻子正面、侧面图各一张,香水、酒、醋、清水各一瓶,纸巾人手一张。

3、人手一张没画鼻子的小人头像。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玩点鼻子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思维、动作敏捷、协调。

2、先后出示"鼻子"图片及字卡,认识鼻子并认读,认识鼻子长的部位,外形结构,由鼻梁、鼻尖、鼻孔组成。

3、鼻子的用途:幼儿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1)闻气味(出示香水、酒、醋、清水,请幼儿发挥小鼻子的作用,问出不同的瓶子里各盛了什么东西)

(2)告诉小朋友,鼻子不但能闻出气味,更重要的是起呼吸的作用(学习"呼、吸"两词,并感受,知道鼻子呼吸的重要。

4、安全教育:讨论怎样保护鼻子(不得外鼻孔,不用异物堵塞,不要用力碰撞鼻子,洗脸时要用湿毛巾轻轻将鼻子洗干净,正确的擦鼻子的方法)

5、手工游戏《贴鼻子》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知道袋鼠是一种善跳的野生动物。

2.知道袋鼠妈妈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养对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袋鼠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二、讨论:我知道的袋鼠。

1.幼儿和同伴互相观看自己准备的袋鼠图片和资料。

2.幼儿讲述自己准备的图片和资料。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讲述。

1.袋鼠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从外形上来观察,如前后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体态特征的作用,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进行讲述。

2.袋鼠妈妈肚子上的口袋有什么作用?

3.袋鼠一般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4.你还知道袋鼠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游戏:袋鼠妈妈。

五、小结。

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参考6篇相关文章:

中班冰和水教案推荐7篇

中班冰和雪教案反思8篇

中班冰和雪教案反思模板7篇

认识冰的教案参考6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优秀6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优质6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中班教案推荐6篇

中班科学葱和蒜教案模板6篇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参考5篇

中班科学葱和蒜教案最新6篇

中班科学活动《冰》教案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