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应变能力,以应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教案中引入真实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7篇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1

◆第一阶段:

?小手的秘密》

活动二:

歌表演《小手拍拍》

活动目的:

1、 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

2、 通过音乐表演,引导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组织形式:集中,分组。

指导要点:

1、 以游戏“看谁指得快”引入,激发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

2、 师生边表演动作边念歌词。(以儿歌形式)

3、 练声《大猫小猫》,要求:两脚分开同肩宽,双手叉腰,用不同地音量表现大猫小猫的声音。

4、 教唱歌曲《小手拍拍》。

5、 采用齐唱间以领唱的形式(领唱问、齐唱答);或部分问,部分答的形式来增加幼儿表演的兴趣。

活动时间:20xx、9、21

活动四:手指印画《美丽的小花》

活动目的:

1、 体验使用手指、点画花朵的乐趣。

2、 引导幼儿了解并学习手指点画的绘画技能。

组织形式:集中,分组

指导要点:

1、 教师出示以准备好的.“草地”背景,引出活动内容。

2、 教师师范用手指印画“小花”的方法。

3、 以提问的方式提出印画要求。

4、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草地”背景上印画“小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点画到衣服或其它地方。

5、 组织幼儿将手洗干净。

◆第二阶段:《小手的本领》

活动二:《请你摸一摸》

活动目的:

1、 通过用手触摸感知不同的物体,知道小手有感知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的本领。

2、 学习用手触摸感知不同物体的方法。

组织形式:区域活动,自由活动

指导要点:

1、 将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的不同物体若干放于“小魔箱”内,让幼儿边摸边感知,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示范、讲解玩法时强调:一样一样摸,并把它们分一分。

3、 丰富词汇:“软”、“硬”、“粗糙”、“光滑”。

观察与推进:

在活动中,幼儿对操作、感知的过程感兴趣;但在表达时由于他们词汇量的缺乏,有以下表现。

(1) 几乎所有幼儿能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且表达较清楚。

(2) 在感知粗糙、光滑的不同物体时,只有少部分幼儿能感知到并这样说:“这个(粗糙的物体)摸起来不舒服,这个(光滑的物体)摸起来舒服、滑滑的。”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手的各个部位

2、知道小手本领大,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谜语《手》

2、小手本领图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小手: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话题: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都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围绕“小手”进行谈话小手是什么样的?(手心、手背、五个手指头)说说五个手指的名称。

2、小手本领大说说你的小手有些什么本领?

3、比一比、赛一赛:教师出示小手本领图,让幼儿看一看上面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教师说明:我们来比一比,老师每天都会观察谁的小手最能干,把有此本领的小朋友名字写在小红旗上,插在相应的图示上,到最后看看谁的小红旗最多。

4、玩小手游戏,试试自己的小手会怎样活动?如:举手、拍手、伸手、握拳等。

活动反思

教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幼儿提高了动手能力,感受到手的本领大。通过谈话,说出了用手能干的事,活跃了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引导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通过比较,让幼儿自我发现手的特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和独立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不是端坐静听,而是积极动脑思考;老师不是单纯讲述,而是以游戏吸引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发现孩子的收获很大,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手机,了解手机的变化史。

2、探索手机的秘密,知道手机的使用方法。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各类手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星期天你和妈妈去公园,不小心你和妈妈走丢了,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妈妈?

二、教师出示手机,让幼儿了解手机功能

1、你见过手机吗?你看见过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2、手机有些什么本领?

3、比较以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4、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知道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三、讨论

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还有什么本领?

如:发短信,上网,游戏,闹钟……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手机的很多本领,下面我们也来尝试做个手机,好吗?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有浓厚兴趣的,积极的发言。

2、认识各个手指名称时孩子们对大拇指和小手指头的名称脱口而出,其他三个手指头的名称就不清楚了。

3、说到手指头的用处时孩子们模糊了,我设计的是说出每一个手指头的用处,这一点孩子们在学习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4、幼儿体验小手的用处,动手操作物品,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孩子亲身感受了才会让孩子知道小手的'用处。

5、通过给大树画上叶子的手印画,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

6、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我会把引入部分调整为,手指儿歌开始。

7、在谈到手的用处时尽量出示一些图片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幼儿对自己的小手充满了好奇,为了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自己小手的本领,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表演,加深对小手的了解。本次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有利于幼儿思维拓展。

教学分析:

小班幼儿能够感知小手的本领,但是由于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没有办法准确说出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小手的本领,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教学设计:

1、幼儿通过玩手影游戏,感知自己小手的本领大,幼儿对自己的小手产生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手影游戏,表现了什么?使用说明做的?小手上都有什么?把幼儿注意力转移到小手上,认真自己的销售。幼儿用语言说出手指有什么本领,发挥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玩一玩身边的物品,感受小手会做许多事情,感知小手的本领很大。

4、想一想我们的手除了做这些事情,还能做哪些事情呢?

5、用手掌、手指印画,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幼儿知道每个手指的名字,体会各个手指的功能。

2、幼儿尝试用手做各种动作,感觉小手很有趣。

教学准备:铃铛、书、手绢、充气玩具等等。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猜一猜,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把教室的灯关掉,剩下投影,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瞧一瞧是谁来了?

老师制作手影:小鸟、小兔子、小狗等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些小动物使用什么变出来的吗?

2、老师现在手掌画上一个妈妈的笑脸,说: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贝呢?

幼儿回答:手妈妈有5个手指宝宝

老师:小朋友最喜欢哪根手指?都用它来做什么呢?

幼儿:我最喜欢大拇哥,我用它来表示很棒。

老师:这是大拇哥(大拇指),可以用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食指,它可以用来指东西。

老师:我们试着用食指指东西,用试纸指下门,门在什么地方?

并按顺序向幼儿介绍其它手指:中指可以用来弹钢琴,小拇指可以和小伙伴拉勾勾,在我们做手工折纸的时候无名指可以帮助我们。

小结:手妈妈有5个手指宝宝,分别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可以帮我们做好多好多事情。

(三)我的小手本领大

1、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我的小手可以用来穿衣服、画画……

2、除了做这些事情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些什么?我们看一看身边都有什么物品,尝试玩一玩。

在教室不同角落放置铃铛、书、手绢等物品。

3、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正在做什么?如:我的小手正在摇铃铛。我的小手正在叠手绢……

4、小手的特殊本领:它会说话。

请幼儿说一说招招手是什么意思。是再见或者不的意思。

做“过来”的动作,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是过来的意思。

5、手印画

给大树添印树叶,草地上添印小花。

总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勤剪指甲,我们一起去洗洗手吧!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抓水果的游戏,能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水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发对抓握方法的兴趣。

2、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学习在集体中交流。

过程:

一、说说手的本领,充分表达已有经验。

1、说说2只手有哪些本领

2、今天来做个游戏,看谁的手本领大!

二、游戏:抓水果,感知手与水果的多种关系。

1、让幼儿拿水果(2次)◇幼儿自己拿、数橘子。

◇交流:我拿了几个比比谁拿的多谁拿的`少

◇老师示范拿橘子,数数拿了几个,说说为什么比幼儿拿的多

(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水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2、再次拿水果(1次)◇幼儿自己拿、数龙眼。

◇交流:我拿了几个比比谁拿的多谁拿的少

◇请个别幼儿示范拿龙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感知水果的大小与所抓数量之间的关系。)

3、看看,还有什么水果(香蕉)◇幼儿自己拿、数香蕉。

◇请个别幼儿示范拿香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说清自己用什么方法拿到更多的香蕉。)

三、延伸活动,对抓握方法感兴趣。

我们平时还有许多时候要拿很多的东西,可以想出很多好办法,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看看有些什么好办法能拿好多东西!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不是端坐静听,而是积极动脑思考;老师不是单纯讲述,而是以游戏吸引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发现孩子的收获很大,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篇7

小班语言: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手机,了解手机的变化史。

2 、探索手机的秘密,知道手机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各类手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星期天你和妈妈去公园,不小心你和妈妈走丢了,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妈妈?

二、教师出示手机,让幼儿了解手机功能

1、你见过手机吗?你看见过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2、手机有些什么本领?

3、比较以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4、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知道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三、讨论

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还有什么本领?

如:发短信,上网,游戏,闹钟……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手机的很多本领,下面我们也来尝试做个手机,好吗?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7篇相关文章:

数字一中班教案8篇

亲子班游戏教案推荐8篇

亲子班游戏教案通用5篇

我的小手作文8篇

小小班元旦教案推荐5篇

亲子班游戏教案精选5篇

小小班篮球课教案通用6篇

蚂蚁的家中班美术教案5篇

幼儿园小小班语言故事教案6篇

幼儿园小小班手工活动教案优质6篇

小手本领大小班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