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通常包括了教学目标的明确描述,以确保学生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叁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5篇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本节课是以幼儿好动、喜欢模仿,对某一物品有创造性的玩法等特点来制定的。

活动目标

1、训练平衡能力,发展动作协调性。

2、能准确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想出多种玩靠枕的方法

难点:有条件的园,此课程可在对媒体教师进行,再创作一些道具。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若干,靠枕(红黄蓝)三色若干个。

2、红黄蓝三色篮子。

3、平衡木一个。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带领蚂蚁宝宝去户外游戏,激发幼儿找斗斗的乐趣。

2、找豆豆。豆豆藏在很隐蔽的地方,小蚂蚁要仔细地寻找,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能力。

3、玩豆豆。幼儿讨论怎样玩豆豆(用头顶、抱豆豆、背豆豆、双腿夹豆豆跳和小朋友合作运豆豆……)幼儿可反复玩豆豆。

4、走独木桥。小蚂蚁想各种办法把豆豆运过桥,放到相对应的篮子里,可分组进行比赛。

5、把豆豆运回家。小蚂蚁把篮子里的豆豆运回家,体验集体力量大。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多了解认识其他物品的颜色。

反思:

1、 大部分幼儿极喜欢表现自己,也能用动作来完成要求。也有个别幼儿胆小,不喜欢回答问题,教师在这时应多鼓励、引导他们,多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

2、 把豆豆放在颜色相应的篮子里,幼儿基本全都放对了,然后让幼儿自己说说什么颜色的豆豆放在什么颜色的篮子里,个别幼儿还说不清楚,也就是对颜色认识不够。在此游戏前教师应该先对三种颜色进行讲解、区分,让幼儿明白,再进行游戏,从而得到游戏的目的。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群居的,在地下过冬。

2、初步学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3、体验与同伴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收集的蚂蚁过冬资料、看图讲述图片或小故事等、蚂蚁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一天早晨,小蚂蚁跟着妈妈来到树林里找东西。树林里变了样,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只有光秃秃的树干,一阵风吹来,它感到很冷。小蚂蚁奇怪地问妈妈:“怎么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乌龟他们都不见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蚂蚁妈妈会什么说呀?”

妈妈说:“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青蛙乌龟到洞里冬眠了。”

小蚂蚁又接着问妈妈:“那我们蚂蚁怎么过冬的呢?”

“谁来告诉小蚂蚁呀?”

蚂蚁和青蛙都是在洞里过冬的,他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

青蛙是冬眠过冬,蚂蚁是躲藏过冬。

风越刮越大,蚂蚁妈妈马上带着小蚂蚁到蚂蚁奶奶的洞里去躲藏。

2、观察讨论:

(1)蚂蚁奶奶的洞在哪里?地面上有些什么呢?

(2)蚂蚁的地下通道是宽宽的还是窄窄的?通道象什么?(四通八达)

(3)那些宽大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有几个储藏室?里面藏些什么东西?

3、相互交流:

过一会儿风小了,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钻出了洞口,他们也准备挖洞过冬,可是天很冷他们人又少,怎么办呢?

帮小蚂蚁挖四通八达的蚂蚁洞,使蚂蚁舒舒服服地在洞里有吃有玩高高兴兴地生活。

4、教师小结:

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到了严寒的冬天它们又到哪里去觅食呢?它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做为食料(奶蜜)。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

2、尝试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蚂蚁的家”。

小棒、树叶、纸片、瓶子、麦管等工具。

碎饼干、米粒、糖果、水果片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讨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我们已经为蚂蚁造了美丽的新家,想邀请蚂蚁来住。你准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呢?

2、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肯出来,你有办法请蚂蚁出来吗?

3、幼儿自由结伴,商量用什么方法、材料和工具去寻找蚂蚁。

二、寻找蚂蚁。

1、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食物、工具和自制的“蚂蚁的家”,结伴去户外寻找蚂蚁。

2、幼儿要想办法让蚂蚁安全的住进新家,教师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小心的邀请蚂蚁住到新家,并把它生活的地方——周围的泥土或树叶一起带到它的新家。

三、交流找蚂蚁的经验。

1、你们小组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蚂蚁的?

2、你们是怎么请蚂蚁安全地住进各自家中情形,观察蚂蚁是否喜欢这个家。

3、用简单而温馨的形式欢迎蚂蚁来班上做客,并自由地与自己的蚂蚁朋友“交谈”。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脚着地,膝盖悬空向前爬,锻炼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拱桥4个(贴有奖牌),大沙包,海绵垫子四组。

游戏玩法:

1、把幼儿分成四组,听到哨声后,每组2名幼儿开始前进。

2、幼儿钻过拱桥,双手双脚着地,膝盖悬空向前爬行,爬过草地。

3、到达终点两人搬着大米返回起点后,从拱桥上摘下奖牌。

游戏规则:

1、听到哨声后按顺序出发,不推挤,不抢排头。

2、钻过拱桥,爬过地垫时双手双脚着地,膝盖悬空向前爬行。

3、返回时两名幼儿合作抬着大沙包,摘下胜利的奖牌贴在胸前。

活动反思:

幼儿膝盖悬空爬行前进发展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我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在强进的过程中设计了两段距离,平地上的爬行和海绵垫子上的爬行。海绵垫子上需要更加用力,让孩子们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适当的提升和锻炼。

双脚着地向前爬,幼儿双脚双腿蹬直用力,胳膊也用力支撑,四肢的力量和身体四肢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也都体现并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大部分孩子完成的很好。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5篇相关文章:

科学大与小教案参考7篇

小学科学电与磁教案8篇

关于风的科学教案推荐6篇

科学大与小教案模板7篇

关于风的科学教案优秀8篇

关于风的科学教案参考8篇

关于风的科学教案优质6篇

好玩的降落伞大班科学教案7篇

小班科学各种各样的车教案7篇

婵和蚂蚁的读后感5篇

幼儿园科学蚂蚁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