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谁写作文,都要用真实的态度,这样才可以吸引他人,流水账似的作文是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蒙古的风俗的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1
暑假,我来到了全国最大的煤矿基地之乡—内蒙古。在去内蒙古包头市稀拉穆仁大草原的路上,我见识了内蒙古的发展,体验了蒙古族的文化。
刚踏上去草原的路上,就看见一座座煤矿鼎立在内蒙古的中心,这每一座煤矿可都是内蒙古的经济来源啊!内蒙古总面积约118。3万平方千米,共约2430万人口,是中国第三大自治区,总面积占中国的九分之一。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除去33公顷的沙漠,其余的土地包含了六十多种矿产,其中最多的要数煤矿了—中国的五大煤矿中其中有四个来自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继续行驶,我们来到了成吉思汗大街。进入这条街,让人感觉到一股成吉思汗的豪壮之气迎面而来。往旁边看,街边竖立着成吉思汗生前所使用的武器—苏鲁锭,用内蒙古最幸运的数字13排列着,苏鲁锭之下跪着成吉思汗最信任的三大忠臣,表达了蒙古人民对成吉思汗的敬佩。伴随着马头灯的指引,我们来到了阴山。“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纵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就是这一座。阴山自古以来就是一道中原的屏障,所以每一朝都有重兵在此驻守,保卫边疆。阴山山脉总长1800千米,它与燕山山脉相连,围绕着整个内蒙古。所以古时候说∶“阴山破,中原可擒也。”驶过阴山,我们就来到了“红色圣地”—武川县。它之所以被称为“红色圣地”,一是因为它的土面表层是红色的,二是因为古时候蒙兵和中原的兵队经常交战与此,而得其名。再过一会儿,我们就来了草原。
这一次内蒙古之行让我了解了这个自治区,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更多知识。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2
早就听妈妈说起内蒙古的大草原是多么多么的美丽,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次暑假,妈妈总算带我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只见一望无际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长满了青青的野草。高低不平的草滩上,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花,粉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乐的世界,雄鹰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游戏,跟着马群从这里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们在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说到马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可一定要去骑马哦,我和妈妈各自挑了一匹健壮的马儿,刚开始我还有些害怕,等我掌握了要领后,我和马儿一起飞奔了起来,草原的清风迎面扑来,吹得我舒服极了。
我们玩累了,坐在草地上,仰望天空,蓝天白云,我悄悄起身拿起羊鞭,在草原上挥舞起来,和羊儿嬉戏玩耍。阳光撒在草地上,轻轻的、柔柔的…。不远处有一大片黄灿灿的向日葵,我拉着妈妈来到向日葵地里,妈妈告诉我向日葵的籽就是我们吃的瓜子,深色的是已经成熟的,浅的是嫩的,我摘了一个向日葵抱在怀里,一颗一颗剥着,吃着,感觉就像是太阳的味道,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能盛开一片黄灿灿暖洋洋的向日葵。
我喜欢你——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次令我难忘的内蒙古之行。
从小,去草原就是我的一个梦想,想象着一个人自己站在小丘上,头顶是一望无际的蓝天,脚下是无边的草原,小丘下面还有马儿在吃草,那该有多好啊!
去年暑假,爸爸宣布了要带我去内蒙古玩,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心里想着,终于能看到日思夜想的草原了!
终于到了草原,一下大巴,一股只属于草原的独特的清香就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自然的味道!它远离了城市的喧闹杂乱,只是静静地,静静地……
草原的天空一碧如洗,无边无际,像一块无暇的蓝宝石,不时有几片白云飘过。蓝天下,牛羊悠闲地吃着草,有时抬头四周张望,有时和同伴们在蓝天下奔跑玩耍,还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
和我梦中的情景一样,我们漫步在绿毯一般的草原上,悠闲地聊着天……
忽然,我们听见了一阵美妙的歌声,那歌声仿佛让我们来到了仙境,不愿再走,只愿留下静静地欣赏……
原来是热情好客的蒙古人见我们来做客,出来迎接呢!他们给我们每个人都精心挑选了一匹马。我在爸爸的帮助下上了马,开始我还有些害怕,怕会摔下来。因为马总是走走停停的,我害怕的大叫起来,不过后来,马好像越来越听我的指挥了,我也不那么害怕了,骑了一个小时,我才不舍地离开了马背。
不知不觉,内蒙古之行就结束了,但大家谁也不愿离开……
那次的内蒙古之行不仅让我体会到了,草原热情如火的风土人情,还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魅力,让我记忆深刻!
啊!我爱内蒙古!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4
今天我们出发到内蒙,从大运路出发,沿途开始平坦,路两旁是高高的楼房,走着走着,路两旁的变化了。
远看是山,近看是平原,后来,大运路两边全成了山,下了高速路,上了公路,路旁的楼房变成了矮小的石头房,房顶是八字形,他们的房顶上还长满了草,渐渐地公路两旁的山,由土山成石山,房子也成了低矮的窑洞。到了索州,街道宽广,楼房高大林立。可是到了偏关,就几乎全是石头房。在代县,我们经过雁门关隧道,长5625米,洞里有许多灯,洞里很黑,看不见人影,只能听见人声。我们山西境内山上是绿油油的小柏树,而内蒙境内的高山上是光秃秃的,只有些低矮的石头和小草。到了偏关境内,就看到了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的字样,我知道,离黄河不远了,我真想马上见到母亲河,可是不知道又翻了多少座山,我都有点失望,忽然听到妈妈说:“快看黄河,我急忙向窗外望去,只见黄河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的汽车转了个大半圆上了正路,路面太窄,只能容一辆车过去,路边没有护栏,我很害怕,生怕车掉进黄河里,向下看,我们好似在水上飞,只见黄河水波浪滚滚,像煮沸的水一样。黄河岸边还有人家呢,我真想住在这儿,把黄河欣赏个够。在黄河大桥上,看到黄河两岸有高高的护栏,有八层楼高的石头山,过了黄河,就到了内蒙,内蒙的第一个地方叫魏家峁,人稀稀拉拉的,我们有点后悔了,又不知走了多少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在这种公路上走,爬上坡好像我们在天上,伸手就可触到白云,下坡看下面的路,好像直路,走呀走,总算到了爸爸工作地。这儿很繁华,道路宽广,楼房鳞次栉比,那儿的学校环境很美,像花园,我们又换了两次车,才回到内蒙的家。
现在我才知道,走西口中,人们多艰辛。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族。勤劳、勇敢、强悍、的印象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蒙古族不仅有特色突出的乐器,还有有趣的蒙古服饰。蒙古族男子习惯戴礼帽或毡帽,身穿色彩鲜艳的斜襟蒙古袍,腰束绸缎宽带,足蹬皮制或布制马靴,饰以蒙古刀等;蒙古族妇女一般头裹绸巾或戴圆形、锥形皮帽,身穿艳丽的斜襟蒙古袍或对襟的长衣,脚穿布制靴子,戴玉或银手镯。非常具有特色,非常绚丽多彩。哎?哪里传来的香味?哦,原来是蒙古人在款待客人。
来客人时,一般家庭均备蒙古馅饼和大米饭,称为两道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过春节时,家家按传统习惯吃大块肉,以示新一年的生活富裕美满。蒙古族人普遍有喝红茶的习惯。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其他传统,蒙古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篇6
在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个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那边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自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便是——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人的心目中,这个节日有着神圣的地位,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牲畜肥壮的季节就会举办这么一次神圣的大会,在这个那达慕大会上,会出现刺激的赛马、摔跤,还有气氛紧张的射箭。
赛马时,骑手们飞奔到马旁,一跳一个飞跃,庞大的身躯仿佛变轻了,在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骑手们随即就到了马背上,把缰绳一拉,只听一声马的嘶吼,紧接着听到一声声急促的马蹄声,一场激烈的比赛就这样拉开了幕布,只见骑手们你追我赶,不分上下,而这场比赛前五名到达目的地的骑手,将会成为草原上倍儿受欢迎的健儿。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很好奇,那达慕大会这么神圣,那么它是如何由来的呢?
其实,那达慕大会的前身是蒙古的“祭敖包”,这是蒙古人在游牧生活中,创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游艺和体育项目。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项目,大家可以自己在网上看看,或者亲自去蒙古玩玩。
蒙古的风俗的作文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