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设定开放性问题,教案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培养思维的广度,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教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下是叁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雾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风的形成,了解制造风的方法;

通过感觉感受风的`存在。

活动准备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电风扇、风筝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围,看看能不能得到风。

2、请幼儿描述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见风吹树叶、小旗;可以听见风的声音;可以感觉风吹在脸上凉凉的)

3、青青和果果来到广场放风筝,果果问青青,风是从哪来的?

4、果果对青青讲解风的产生:风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得慢,就是微风;空气流动得快,就是强风。

5、小朋友制造风。用扇子扇一下,产生了风;用口吹一吹,产生了风。风扇转动,感觉风扇周围有风。

6、了解风和我们的关系:风能发电,风能传播种子;风可以把湿衣服吹干。有时海上风力过大,就是台风,产生强降雨;有一种龙卷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甚至吹毁建筑物,对人类产生危害。

活动延伸

到户外,吹泡泡,放风筝,进行体验风的活动。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用处及特性。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爱探究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遇事要爱动脑筋。

活动准备:

1、磁铁每人一块

2、每组一只小篮子,内有学生尺、橡皮、铅笔、树叶、梳子、羽毛、铁钉、针、曲别针、小刀、锁等若干。

3、脚下带铁片与不带铁片的鸡宝宝各一只,小房子一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看一看,房子里住着谁呀?(两只鸡宝宝)

鸡宝宝可喜欢小朋友啦,我们一起喊鸡宝宝出来好吗?(鸡宝宝)

老师用磁铁把脚下有铁片的小鸡引出来。

咦,怎么房子里还有一只小鸡呀,它为什么不出来?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看一看,两只小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两只小鸡的脚上不一样,一只有铁片,一只没有铁片。

请一个小朋友为没有铁片的小鸡装上铁片,并喊小鸡出来玩,小鸡不动(老师出示"宝贝"--磁铁,将小鸡引出来)。

二、玩磁铁

1、引导幼儿拿磁铁吸小篮子内的物品,看一看,磁铁吸哪些东西,不吸哪些东西。

幼儿得出结论:磁铁只吸铁制成的东西,不吸其它制品。

2、磁铁碰碰头,握握手。

幼儿把手中的磁铁与其他幼儿的放在一起,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互斥

相吸

结论:磁铁有两极,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3、为磁铁找朋友

引导幼儿在室内为磁铁找朋友。

三、活动延伸

1、老师不小心把许多钉子洒在了地上,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干净的捡起钉子呢。

2、在室外为磁铁找朋友。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事先请幼儿在家观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过程和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

1、吃过饭菜后,你的碗和盘子干净吗?

2、碗和盘子脏了怎么办?怎样才能把碗和盘子洗干净?

3、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清洁小妙方》。

1、向幼儿介绍画面内容,让幼儿看图比较:用清水洗盘子还是用洗米洗盘子干净?

2、向幼儿介绍画面上洗盘子的'各种小妙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洗涤后的神奇效果。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觉得那种洗碗的方法比较节约水?

2、你喜欢哪种洗碗的方法?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进一步扩展经验:

在我们日常环境中,还有许多地方要大家关注,需要大家维护。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样,有不同的用处,你还知道哪些很有用处的东西。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学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

二、课件演示

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

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头、胸、腹)

(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

(眼睛、触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

(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

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

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课件演示:蜂产品

四、认识蜂窝

课件演示

1.你们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

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

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

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五、品尝蜂蜜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 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自己动手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变化,喜欢探索风的秘密。

2、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风筝、塑料袋、幼儿自己制作风车的材料(彩纸、图钉、高粱杆、小剪刀)。

活动准备:

2、关于风的图片(风的作用与危害)。

3、幼儿用书大班上2第10页。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

谈话:今天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一看,你认识它吗?(展示风筝让幼儿看,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老师带来这件礼物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问题:怎样让它飞上天?

2、想一想,看一看:

(1)一年四季的风有什么不同?(春天的风柔柔的、暖暖的,夏天的风热热的,秋天的风凉凉的,冬天的风冷冷的)

(2)你知道人们利用风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想一想,大胆发言,老师可作适当提示)

展示图片,让幼儿看一看,老师小结:人们利用风发电、风可以把我们的湿衣服吹干、庄稼可以借助风传播花粉、小朋友们利用风把风筝送让天、风还能吹响风铃……

老师: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有时却能造成很大危害。

(3)看图片,让幼儿了解台风、飓风的危害:引发海啸、吹倒大树房屋、翻船等,它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类有信心有一天能征服它。

3、试一试,做一做:

风能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风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戏?

指导幼儿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风车(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玩一玩,找一找:

让幼儿玩风车,感受风速、风向变化对风车的影响。

(1)让幼儿站在原地,观察风车,说一说它的转动速度。

(2)让幼儿试着慢慢走,观察风车的变化。

(3)跑起来,让幼儿再观察风车的变化。(幼儿跑动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不要让风车正对小朋友的脸)

教师小结:风车转动的快慢和风速、风向有关,风速越大风车转动的越快、迎着风转动的快。

5、听一听,学一学:

秋风起来了,树叶在慢慢地落下来,有时它在院子里到处飞,是谁让它飞起来的?(风)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除了树叶会被风吹起来,还有什么东西会让风吹起来?(塑料袋、纸)

如果让这些垃圾消失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培养幼儿不随地扔垃圾、见到纸屑捡起的好习惯)

6、课堂延伸:

小朋友们制作一个风铃,试一试,挂到房间的哪一个位置,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活动遵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说一说,在知道风筝上天需要风的基础上,了解风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也知道过大的风带来的危害,不过随后给幼儿提示不要对风产生恐惧,风还是我们的朋友。指导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让他们去感受风的“趣”。同时也让他们在尝试中探索风的秘密。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关于羊的科学教案推荐8篇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优秀6篇

中班科学类教案优秀6篇

纸的科学活动教案优秀6篇

有趣的科学教案优秀6篇

雾的作文400字作文优秀5篇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优秀6篇

中班科学沉与浮优秀教案5篇

幼儿关于鱼的教案优秀7篇

科学领域教案中班教案参考7篇

关于雾的科学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9548